北京市蔬菜产业的地位及面临的问题分析
2010-09-12穆月英段碧华
穆月英 赵 霞 段碧华 马 骥 乔 娟
北京市蔬菜产业的地位及面临的问题分析
穆月英 赵 霞 段碧华 马 骥 乔 娟
穆月英,教授,中国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北京市海淀区清华东路17号,100083,电 话:010-62738557,E -mail:yueyingmu@cau.edu.cn
赵霞,马骥,乔娟,中国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段碧华,北京农学院
说明:参与数据和资料整理的有沈辰、郭卫东、赵双双、潘凤杰、赵亮、孙倩
随着科技的进步、经济的发展,社会分工得到不断深化。对应人类的社会实践,对最初的产业往往是一、二、三产业的划分,后来有了对三次产业的进一步细分;到了现时代,IT产业、大豆产业等新的产业描述在涌现,而在一定历史阶段这些分别被作为产业中的产品。在其“产品”时代,被更多关注的是其如何生产、生产的投入和产出;而到了“产业”时代,则是生产、流通、加工乃至消费的整合才构成了产业,并且作为产业既要关注其产品数量、产值规模,又要关注其技术创新、经济效益、就业结构、生态环境、产业内结构等。
基于上述考虑,本研究在对北京市果类蔬菜产业的地位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基于实地调研数据及统计数据,从产业的市场竞争力、生产的组织化程度、产品的流通体系等角度对果类蔬菜产业发展所面临的问题进行分析。
1 北京市蔬菜产业的地位分析
众所周知,蔬菜是城郊农村经济中的传统优势产业。在国际国内新的环境和背景下,蔬菜在北京市农村中的地位如何,以下从4个角度分别进行考察。
1.1 蔬菜在农业生产中的重要地位
2008年,北京市农作物总播种面积为32.2万hm2,其中蔬菜播种面积为6.8万hm2(图1),仅次于粮食作物 (22.6万hm2),而远高于其他经济作物。2008年全市设施蔬菜播种面积为2.65万hm2,蔬菜产量为321.3万 t。考虑到蔬菜的种植偏重于设施种植类型、有着较高的土地生产率,因此蔬菜生产在农业生产中的重要性更为突出。
从图1可以看出,1996年以来,蔬菜生产出现了一定的波动,面积和产量总体上都呈现出抛物线状的变化。大致可以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1996~2002年,面积和产量呈现持续上升的趋势;第二阶段,从2002年开始,面积和产量呈现下降的势头。而同期,全国蔬菜播种面积和总产量却逐年上升。北京市的下降趋势虽然与外埠蔬菜进入北京市场有关,但另一方面,北京市蔬菜产业内部结构也经过逐步调整,从追求播种面积和产量扩大为主向提高蔬菜产品质量转变,从以露地栽培为主的粗放型种植向以设施种植为主的精细型方向转变。图2显示的多年来北京市蔬菜 (含瓜类)总产值保持相对稳定也说明了这一点。
图1 1996~2008年北京市蔬菜播种面积和蔬菜产量
从图2可以看出,2008年北京市农业总产值为303.9亿元,其中种植业产值为128.1亿元,蔬菜 (含瓜类)产值为50亿元,占前两者的比重分别为16.5%和39.0%。由此可见,促进蔬菜产业的发展对北京市农业和农村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图2 1998~2008年北京市农林牧渔业产值变化趋势
1.2 蔬菜产业是都市型农业发展的类型,观光农业发展的要求
传统农业受自然条件的影响较大,基本上是靠天吃饭。发展都市型现代农业,一方面要进行农业结构调整,促使农业的多功能性 (生产功能、生态功能、文化功能)得到发挥;另一方面要优化配置农业资源,提高农业的综合效益和现代化水平。通过发展设施蔬菜,既提高了蔬菜的综合生产能力,又提高了农民的收入水平,提高了都市型农业的现代化水平。
蔬菜作物的特性决定了蔬菜产业有助于促进大城市郊区观光农业的发展。到2008年底,北京市实际经营的农业观光园为1332个,观光园总收入13.58亿元,比上年增长3.3%,民俗旅游接待户9151户,与上年相比有所下降,但民俗旅游总收入为5.29亿元,比上年增长6.8% (表1)。可见,北京市农村观光休闲、采摘体验、旅游农业得到了发展。观光农业的发展又为蔬菜产业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契机。
1.3 蔬菜产业对稳定北京市场的作用
近年来包括蔬菜在内的食品市场价格波动频繁,而蔬菜属于鲜活农产品,不耐贮藏运输。因此北京市蔬菜产量的稳定乃至增长,对保障北京市蔬菜供应意义重大。当前,北京市农村生产蔬菜的流向大体可分为本市市场、外埠市场和国际市场。2006年北京自产蔬菜在本地市场销售379.3万t,销往外埠市场58.6万 t,销往外埠的主要是北京的名优特菜品种和错季节蔬菜 (吴先忠和刘瑞涵,2009)。
表1 2005~2008年北京市观光休闲农业的发展情况
1.4 在满足消费者质量安全性蔬菜的要求上发挥作用
近年来市场上北京产有机蔬菜、无公害蔬菜的上市量不断增加。北京市不断强化食品安全性的制度建设,到2007年底,全市参加蔬菜质量安全追溯试点工作的企业有70家,拥有蔬菜质量安全追溯系统触摸查询屏的超市达40家。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的“三品”产量已占全市农产品生产总量的30%以上 (数据来源于《北京统计年鉴》2009)。优质、安全、多样的蔬菜供应,满足了城乡居民多层次的消费需求。
总之,作为传统的具有城郊优势的蔬菜产业,在北京市农村仍居优势地位。蔬菜产业的发展,对提高农民收入、发展农村经济、保障市民的蔬菜安全供应以及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发挥着重要作用。
2 北京市蔬菜产业发展面临的问题
2.1 蔬菜产业的竞争力问题
市场经济条件下,产业竞争力是一个产业发展的基础和前提。以下从蔬菜产业的地区比较优势、果类蔬菜的生产成本及成本收益率进行分析。2.1.1 蔬菜产业的地区比较优势 为了对北京市蔬菜产业的地区比较优势进行系统的、综合的、定量的分析,本研究采用灰色系统评估法进行模型构建、指标构建和运算评估。灰色系统评估法是对研究对象进行综合性比较并作出高、中、低等评判的一种数量经济分析方法。这一分析也是把比较优势理论、资源禀赋理论加以量化表现。
根据灰色系统评估的原理以及数据资料的可得性,构建了评价指标体系。评价指标:蔬菜播种面积占某一省份作物总播种面积的比重;某一省份蔬菜播种面积占全国蔬菜播种面积比重;某一省份蔬菜产量占全国蔬菜总产量比重;各省蔬菜的单产;各省蔬菜产量年增长率;各省乡村人口平均的蔬菜生产量。数据来源于《中国统计年鉴》和《中国农业年鉴》。分别评估了2001~2003年和2006~2008年的两个时段的全国31省(区、市)蔬菜的地区比较优势 (受篇幅所限,本文未列入具体方法)。依据评估结果绘制了的两个时期、31个省份的蔬菜地区比较优势 (图3)。
图3 各省份两个时期蔬菜产业比较优势灰色评估结果
按每个时期分别来看,31个省份位于3类区域,即高、中、低3个类型:图上边的四边形为高,左下四边形为中,右下四边形为低。与全国其他地区相比,两个时期北京的蔬菜产业发展水平均属于高的类型。但是两个时期相比较,第2时期比第1时期呈现向右下方的走势 (图3)。灰色评估结果显示,北京市蔬菜产业在全国的比较优势从2001~2003年的第3位,下降到2006~2008年的第7位。若不及时采取应对措施,这种下降态势仍会持续。
2.1.2 四种果类蔬菜的生产成本和成本收益率
农户既是蔬菜的生产者又是蔬菜的经营者,作为经营者,首要目标是通过蔬菜生产获得盈利、提高收入水平,因此有必要分析蔬菜成本和成本收益率。成本和成本收益率又能够反映产业竞争力。以下通过北京市蔬菜产业与其他产业的比较,以及北京市蔬菜产业与周边地区蔬菜产业的比较进行分析。
① 北京市蔬菜产业与其他产业的比较
通过对图4北京市蔬菜与粮食的成本收益率的对比可以看出,除2007年外,2001年以来,蔬菜的成本收益率在波动中有所下降,而玉米和小麦的成本收益率则没有太大变动。表明与其他产业相比较,北京市的蔬菜比较利益出现下降趋势。
图4 2001~2007年北京市蔬菜与粮食成本收益率的比较
此外,从表2果类蔬菜的总成本和成本结构可以看出,4种果类蔬菜的总成本、人工成本和土地成本均不同程度地高于小麦和玉米,其中人工成本明显高于小麦和玉米。可见,蔬菜生产相对于粮食作物生产而言,属于高投入农业。② 北京市与周边地区蔬菜产业的比较
表2 露地蔬菜与粮食的成本比较
北京市与周边地区果类蔬菜成本收益率汇总于图5,从中可以看出,北京市黄瓜的成本收益率除与郑州接近之外,远低于天津、石家庄、济南和沈阳的水平,其他3种果类蔬菜的成本收益率方面北京也没有表现岀优势。这表明与周边地区相比,北京果类蔬菜产业在收益方面不具有优势。
③ 北京市设施蔬菜与露地蔬菜的比较
发展设施蔬菜对于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发展目标、不断提高蔬菜产量,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为此,近年来各级政府出台并实施了相应的支持政策发展设施蔬菜。但是对于生产者来说,根本目标是通过种植蔬菜获得收益。表3是大棚蔬菜和露地蔬菜在成本、利润及成本利润率方面的比较。可以看出,大棚番茄,每667 m2成本高于露地,而净利润及成本利润率均低于露地番茄,也就是从获利角度看,大棚与露地相比没有优势;大棚黄瓜总成本远远高于露地,但净利润仅略高于露地黄瓜。大棚番茄和大棚黄瓜比较,番茄的成本低,但净利润也低。综上所述,大棚番茄、大棚黄瓜需要增加利润、减少成本,才能够发挥设施蔬菜的优势。
图5 北京市与周边地区蔬菜成本收益率比较
表3 北京市设施蔬菜与露地蔬菜的比较
总之,北京市蔬菜产业在地区比较优势、成本和成本收益率方面表现岀的产业弱质性,是蔬菜产业发展的一大瓶颈,蔬菜竞争力不足的原因分析也是创新团队产业研究中需要深入开展的内容。
2.2 蔬菜的流通和市场化中面临的问题
理论上讲,产品的性质以及生产者、需求者的类型不同,产品的流通渠道也不同。对于非农产品而言,往往是较少的大规模的生产者、众多的小规模的需求者,其流通渠道一般不需要“集散”中的“集”,需要的是 “散”,也就是零售市场的重要性;对于原料型农产品 (如棉花)而言,往往是众多的小规模生产者,较少的大规模需求者,其流通渠道一般不需要“集散”中的“散”,需要的是“集”,也就是收购环节的重要性;对于蔬菜来说,往往是众多的小规模生产者和众多的小规模需求者,其流通渠道需要的一般是“集散地”,先把蔬菜集中起来,再发散出去。也就是批发市场的重要性。东亚农业经营方面具有共同性,中国、日本和韩国等国家农产品的理论的流通渠道也具有相似之处。
笔者对日本的蔬菜水果流通及市场进行了调查研究 (穆月英和笠原浩三,2006)。农产品与工业产品相比一个较大的特征是,农产品较难进行规格化,因此需要为农产品的买方与卖方提供一个场所,以便于根据产品的实际大小、质量进行定价和交易。基于农产品的这一基本特点,日本农产品批发市场建立和发展起来,日本的蔬菜80%以上是经由批发市场进入流通领域的,批发市场在蔬菜市场价格的形成上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农户的蔬菜进入批发市场是由农业合作组织集中进行的,而从农业合作组织到批发市场是以委托销售的形式进行的,不是直接出售给批发商,也不允许批发商直接从生产者那里收购。批发商受农业合作组织的委托为农业生产者销售蔬菜,批发商挣的是手续费,手续费是按照批发市场上蔬菜销售额的一定比例收取的,这样,批发商与农户在蔬菜价格的取向上是一致的,即蔬菜出售价格越高,批发商得到的手续费越高,当然以高价出售也是农户的利益取向。这种价格形成的场所和价格形成机制决定了批发市场既为农户提供了蔬菜销路,也保证了农户的蔬菜有一个比较合理的价格。而这一切,又都是在《批发市场法》的规范之下形成的,因此可以说日本形成了规范的蔬菜市场流通渠道和规范的市场。
关于北京市的蔬菜流通渠道及价格形成,“果类蔬菜产业技术体系创新团队产业经济岗位于2009年实施的需求调研” (下文统一简称为“需求调研”)中进行了相关的研究 (乔娟 等,2010)。北京市的蔬菜市场流通存在较大的随机性和偶然性,未形成较规范的流通体系。目前,蔬菜的主要销售渠道是通过中间商的销售,也就是蔬菜流通中还是商贩和经纪人为主。在被调查农户中,有52.7%的农户证实了中间收购商这一销售渠道 (图6)。
图6 北京市蔬菜销售渠道调查结果
依据2009年果类蔬菜产业经济研究需求调研结果,笔者也尝试像国外那样绘制北京市蔬菜流通渠道网络图。但是这种描绘是非常困难的,问题在于目前还没有形成规范的流通渠道。即使是中间批发商,其身份也是多种多样,有本地农民也有外地商人,外地商人占多数。中间收购商的产品的销售路径也是多种多样,有的销售给北京市的批发市场,有的出售到外地,在北京市内的蔬菜销售渠道的描绘见图7。
图7 北京市蔬菜流通渠道
这种不规范的蔬菜流通渠道,导致蔬菜的价格形成中很难让生产者的利益得到保证。若按照平均水平进行考察,每千克蔬菜从生产者手里的收购价为2.04元,扣除成本后菜农的获利是0.32元;而中间收购商的出售价是3.40元,扣除其中间成本0.78元之后的获利是0.58元,可见,经销商的获利达到农户的近两倍。总之,北京市农户种植的蔬菜缺乏规范的流通渠道,造成蔬菜种植户经济利益的流失,也影响到蔬菜产业的长远发展。
2.3 蔬菜生产者的组织化程度不高
在笔者2009年对北京市6区县果类蔬菜产业实施的“需求调研”中可以看出,农户的蔬菜种植规模一般偏小。设施蔬菜生产也是以单家独户的生产经营为主,小而散的一家一户的蔬菜产品很难进入市场,有必要通过建立农业合作组织将农户组织起来,也就是通过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使蔬菜顺利进入市场。同时,农民组织化程度的提高也有利于提高蔬菜的产业化水平。无论是英、法等欧美国家,还是韩、日等亚洲国家,农业生产者的组织化程度都比较高,主要表现为农业合作组织的发展。农业合作组织在农产品销售、农业生产资料购买、农业技术指导乃至农业保险以及农业融资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穆月英和陈家骥,2005)。目前,北京市农村各种专业合作组织的数量不断增加,到2008年底,全市已登记注册的农民专业合作组织达2266个,带动农户数达37万户。但是从事农业的加入合作组织的农户只占总农户的34.9% (数据来源于《北京农村年鉴》2009),蔬菜生产者的组织化程度就更低。
在“需求调研”的资料中,从调查农户的组织化程度与蔬菜流通渠道看,北京市农村除个别地区外,多数调查区县蔬菜种植农户的组织化程度不高,表现在加入合作社的农户较少。在被调查的农户中,加入合作社的比例为58.6%,也就是仅一半左右的蔬菜生产者加入了合作社。值得一提的是,有的即使加入了合作社,也没有从合作社得到相应的服务。虽然有一半农户是合作社的成员,但通过合作社收购的蔬菜所占比例仅为10%,由此可见,合作社的作用没有得到完全的发挥。
2.4 蔬菜生产的产业化程度有待提高
蔬菜生产是蔬菜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但不是全部。一种产品的产业化程度高,意味着形成了由多环节构成的产业链条;蔬菜产区的相对集中,有利于产业化程度的提高。实现蔬菜的产业化经营,也是提高蔬菜附加价值、提高农户收益水平的途径。
目前北京市蔬菜的龙头企业数量偏少、规模偏小,很难带动蔬菜加工业后向产业即蔬菜种植业的发展。北京市蔬菜产业化经营处于初始阶段,不利于蔬菜生产、流通、加工、消费各环节的系统化和一体化。蔬菜的商品质量、包装及营销手段处于初级阶段,新鲜蔬菜大部分尚无商品标准,无包装或包装简易,运输车辆不具备保鲜和远途运输条件。通过对北京市郊区蔬菜种植户的调研可以看出,目前生产的蔬菜基本上都是以初级产品的形式直接进入市场的,以加工产品进入市场的很少。
笔者于2009年10月完成的《北京市果类蔬菜产业经济需求调研报告》中可以看出,大兴区的蔬菜年产量接近100万 t,顺义区和通州区都超过60万t。但是在这些蔬菜的大区县,其内部的蔬菜生产基本分布在各个村落中,没有形成具有规模的主产区。目前一些比较大的蔬菜生产配送企业如天安公司等,虽然有外联蔬菜生产基地,但基地较分散,未能形成拳头产品和集约化生产,直接影响到蔬菜产业的持续稳定发展。
2.5 蔬菜产业的经营水平有待提高
北京市蔬菜产业的经营水平有待提高。在本创新团队2009年实施的对北京市6区县的“需求调研”中可以看出,农户的蔬菜种植规模一般偏小。从种植蔬菜的品种来看,以村为单位农户的蔬菜种植类型较为相近。设施蔬菜生产仍以单家独户生产经营为主,缺乏必要的技术标准和产品质量检查,各家各户的蔬菜产品进入市场,难以保证蔬菜商品的一致性,也难以创品牌。品牌的形成有利于提高农业生产者所获得的附加价值,也有利于产品顺利实现其价值。日本的京都市蔬菜生产和经营实现了品牌化,“京菜”在日本尽人皆知,指的是京都市农村生产的蔬菜,在全国市场上属于上等品。去京都旅游吃“京菜”也成了旅游者的必选项目。
蔬菜产业经营水平的提高,还有待促使形成蔬菜产业的合理布局,形成优势产业带。在“需求调研”中可以看出,所有调查区县都认为需要或者很需要对“果类蔬菜优势产业带 (或者优势产业区)形成的影响因素与集聚效应”进行研究。然而到目前为止,北京市蔬菜优势产业布局及其优势产业区还没有形成。
3 小结
本文对北京市蔬菜产业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及发展对策进行了分析,主要研究结论可以概括如下:首先,对北京市蔬菜产业的地位分析结果表明,蔬菜在北京市农业、农民收入、市场供应、居民消费等方面均具有重要作用。其次,对北京市蔬菜产业发展面临的问题的研究结果表明,蔬菜产业的发展,有待提升产业的市场竞争力、发挥农业合作组织的作用、完善蔬菜流通体系、提高蔬菜的产业化经营水平。根据果类蔬菜产业的地位以及发展中所面临的问题,有必要探寻北京市果类蔬菜产业的发展战略和发展对策。
穆月英,陈家骥.2005.日本农协发展及农协事业的新动向.经济问题,(1):51-54.
穆月英,笠原浩三.2006.日本的蔬菜水果流通及其赢利率的调查研究.世界农业,(2):31-34.
乔娟,穆月英,王可山,马骥,宫富强,张海平,徐茂,符建平.2010.北京市果类蔬菜产业经济需求调研报告.北京农业,(增刊):49-68.
吴先忠,刘瑞涵.2009.北京都市型蔬菜产业发展之路的现实选择.北京新农村建设研究报告2008.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
2010-08-24;接受日期: 2010-09-20
果类蔬菜产业技术体系北京市创新团队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