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ERCC1基因多态性与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铂类化疗疗效的关系

2010-09-12王敬慧张权张卉王群慧杨新杰顾艳斐张树才

中国肺癌杂志 2010年4期
关键词:密码子多态性基因型

王敬慧 张权 张卉 王群慧 杨新杰 顾艳斐 张树才

肺癌居癌症相关死亡病因的首位,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NSCLC)约占肺癌的80%,2/3的患者确诊时已为晚期。含铂两药化疗方案是NSCLC的标准一线治疗,客观缓解率约为30%-40%,中位生存期为8个月-10个月,1年生存率为30%-40%。顺铂是肺癌化疗方案的基本药物之一,通过与DNA形成交联复合物抑制DNA合成和转录,从而起到抗肿瘤的作用。切除修复交叉互补组1(excision repair cross-complementing group 1, ERCC1)是核苷酸切除修复途径的重要成分,通过对铂类-DNA复合物的切除修复而影响铂类药物的疗效。研究显示ERCC1 C8092A和第118位密码子位点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nucleotide polymorphism, SNP)在预测晚期NSCLC患者铂类化疗疗效方面有一定的价值,但研究结果仍存在争议。本研究通过对晚期NSCLC患者化疗前外周血基因组ERCC1 C8092A、118密码子基因型进行分型,探讨C8092A、密码子118多态性与含铂化疗疗效的关系,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2008年5月-2009 年 5月期间在北京胸科医院肿瘤内科经细胞学或组织学确诊的晚期NSCLC初治患者90例:中位年龄55岁(33岁-73岁);男性63例,女性27例;腺癌69例,鳞癌20例,腺鳞癌1例;IIIb期30例,IV期60例。全部患者均接受含顺铂两药方案化疗,中位化疗周期数为4周期。方案:顺铂/紫杉醇40例、顺铂/长春瑞滨7例、顺铂/吉西他滨36例、顺铂/培美曲噻7例,随访日期截至2009年7月31日,77例患者出现疾病进展,其余13例未进展。

1.2 实验方法 DNA提取,化疗前采用EDTA抗凝负压管抽取静脉血标本3 mL-5 mL,Miller法提取外周血基因组DNA。引物序列:C8092A:上游引物5’-ACAGT GCCCCAAGAGGAGAT-3’,下游引物5’-AGTCTCTGG GGAGGGATTCT-3’,扩增产物204 bp;ERCC1 118:上游引物5’-CCAGAACACTGGGACAT-3’,下游引物5’-TCAGAGGATCAGGGACT-3’,扩增产物399 bp。引物由北京赛百盛生物公司合成。PCR反应条件:C8092A:95oC、5 min,95oC、30 s,59oC、30 s,72oC、45 s,35个循环,72oC、10 min;ERCC1 118:95oC、5 min,95oC、30 s,54oC、30 s,72oC、45 s,35个循环,72oC、10 min。PCR产物在2%琼脂糖凝胶电泳后经紫外凝胶成像系统拍照。将有阳性结果的PCR产物进行测序,应用Bioedit软件对测序结果与ERCC1基因组序列进行比对,确认ERCC1基因C8092A、118位点基因型,测序由北京天根生化科技有限公司完成。

1.3 疗效评价及生存记录 按RECIST标准进行疗效评价:完全缓解(complete response, CR):所有目标病灶消失且持续4周;部分缓解(partial response, PR):肿瘤最大径之和至少减少30%,并保持4周以上;疾病进展(progressive disease, PD):基线病灶长径总和增加≥20%或出现新病灶;病灶稳定(stable disease, SD):缩小未达PR或增加未到PD;CR和PR者需经4周后确认。参考国内外同类研究,设定CR+PR为有效,SD+PD为无效。以进入研究起始时间为起点,疾病进展时间作为终点记录患者无进展生存期(progression free survival, PFS)。对于在随访截止日期无进展的病例,在统计时作为删失数据处理。

1.4 统计处理 采用SPSS 10.0进行数据处理。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和Fisher's精确概率检验进行分析;生存分析采用Kaplan-Meier法,各因素水平间比较用Log-rank分析,Cox回归模型分析预后相关因素。所有统计检验均为双侧概率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ERCC1 C8092A、118基因型频率 90例晚期NSCLC患者ERCC1 C8092A位点存在3种等位基因型,基因频率分别为:CC 40.0%(36/90)、CA 48.9%(44/90)、AA 11.1%(10/90);ERCC1 118存在3种等位基因型,基因频率分别为:CC 58.9%(53/90)、CT 34.4%(31/90)、TT 6.7%(6/90)。不同年龄、性别、吸烟状况、病理类型、临床分期患者间ERCC1 C8092A、118多态性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

2.2 ERCC1 C8092A、118多态性与疗效的相关性 90例晚期NSCLC患者经疗效评价后,0例CR,27例(30.0%)PR,50例(55.6%)SD,13例(14.4%)PD,总有效率(CR+PR)为30.0%。ERCC1 C8092A CC基因型患者化疗有效12例,无效24例,CA+AA基因型化疗有效16例,无效38例,CC和CA+AA患者疗效间无统计学差异(P=0.71)。ERCC1 118 CC基因型化疗有效17例,无效36例,CT+TT基因型患者化疗有效9例,无效28例,CC和CT+TT患者疗效间无统计学差异(P=0.43)(表1)。C8092A、118多态联合分析显示,ERCC1两个位点同为CC基因型患者疗效与其它基因型患者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12)(表2)。

2.3 ERCC1 C8092A、118多态性与PFS的相关性 ERCC1 C8092A CC基因型患者的中位PFS为5.2个月,CA或AA基因型患者的中位PFS为5.4个月,Log-rank分析无统计学差异(P=0.62)(图1A);ERCC1 118 CC基因型患者中位PFS为5.5个月,CT或TT基因型患者中位PFS为5.3个月,Log-rank分析无统计学差异(P=0.59)(图1B);ERCC1 C8092A、118联合多态性与PFS无关(P=0.42)。经Cox回归多因素分析,ERCC1 C8092A、118多态性均不是晚期NSCLC患者PFS的独立因素。

表1 晚期NSCLC患者ERCC1 C8092A、118多态性与含铂化疗疗效的关系Tab 1 Genotype frequencies in patients with advanced NSCLC and response to cisplatin-based chemotherapy according to genotype

表2 晚期NSCLC患者ERCC1 C8092A、118多态联合与含铂化疗疗效的关系Tab 2 Genotype frequencies in patients with advanced NSCLC and response to cisplatin-based chemotherapy according to combination of genotype in C8092A and 118

3 讨论

SNP是基因水平上由单个核苷酸变异引起的DNA序列多态性,包括单碱基转换、颠换以及单碱基插入或缺失等形式,是人类可遗传变异中最常见的一种,占所有已知多态性的90%以上。基因序列中单个碱基的变异引起编码的氨基酸发生改变,从而影响基因表达的蛋白质的功能。SNP与许多疾病的易感性及治疗疗效等相关。DNA修复基因包括核苷酸切除修复基因、碱基切除修复基因、DNA链断裂修复基因、错配修复基因和直接逆转损伤的修复基因等。DNA修复能力是影响铂类疗效的重要原因,其中核苷酸切除修复与铂类药物耐药最为密切,ERCC1基因在核苷酸切除修复途径中起重要作用[1]。C8092A和第118位密码子是ERCC1基因多态性被研究最为广泛的两个位点。C8092A位于ERCC1基因的3’非编码区,可能与ERCC1 mRNA翻译有关。ERCC1第118位密码子基因C型变异为T型,核苷酸序列由AAC变为AAT,虽然没有导致氨基酸的替代,生成的仍为天冬酰胺,但会影响ERCC1 mRNA和蛋白水平及/或导致与其它功能性SNPs的连锁不平衡,使个体对铂类药物的敏感性产生差异,影响铂类药物疗效[2]。Park等[3]证明ERCC1 118 C变异为T,CT或TT等位基因使ERCCl mRNA水平增高,DNA修复能力增强,患者对铂类药物的敏感性降低,野生型基因(CC)患者对含铂化疗更敏感。

图1 ERCC1 C8092A(A)和118(B)各基因型PFS比较Fig 1 Kaplan-Meier curves of PFS according to ERCC1 C8092A (A) and 118 (B)genotypePFS: progression free survival.

本文前瞻性研究90例EERCC1基因C8092A、第118位密码子多态性能否预测接受含铂化疗晚期NSCLC患者的疗效,结果发现,90例晚期NSCLC患者ERCC1基因C8092A三种基因型频率分别为40.0%(CC)、48.9%(CA)、11.1%(AA),第118位密码子的三种基因型频率分别为 58.9%(CC)、34.4%(CT)、 6.7%(TT),两种基因型多态性在不同年龄、性别、吸烟状况、病理类型、临床分期间均无统计学差异。本文结果显示,C8092A各基因型有效率相近,118密码子CC基因型有效率高于CT及TT基因型,但二者多态性与疗效均无统计学差异。ERCC1 C8092A和118各基因型的PFS相近,两个位点多态性与PFS均无相关性。多态性联合分析结果提示两个位点同时为CC基因型的有效率达46.7%,明显高于其它基因型组合,但无统计学差异,值得扩大样本进一步研究。

国内袁芃等[4]检测了200例接受含铂方案化疗的晚期NSCLC患者ERCC1基因C8092A多态性,多态性与疗效(CR+PR与SD+PD比较)不相关。柳艳飞等[5]报告94例接受紫杉醇联合顺铂化疗的晚期NSCLC患者第118位密码子各基因型与临床受益率及1年生存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高长明等[6]报告57例接受吉西他滨联合顺铂化疗的晚期NSCLC患者的第118位密码子CC基因型疗效高于CT基因型(有效率分别为46.4%、23.1%),但无统计学差异。意大利作者Tabldi等[7]报告,65例接受顺铂联合吉西他滨治疗的晚期初治NSCLC患者的118多态性与疗效及预后不相关。西班牙Delas等[8]报告,135例接受顺铂、吉西他滨化疗的晚期NSCLC患者118多态性与患者的预后无关。但也有不同的研究结果。Zhou等[9]研究了128例接受含铂方案化疗NSCLC患者ERCC1基因C8092A 位点的多态性,发现CC基因型患者MST为22.3个月,CA和AA基因型患者MST为13.4个月(P=0.006)。Su等[10]对76例接受含铂化疗的晚期NSCLC患者研究时发现,ERCC1 118 CC基因型与化疗疗效显著相关,比含T(TT+CT)等位基因患者化疗的有效率高(OR=4.10, 95%CI 1.31-12.85)。韩国Ryu等[11]研究发现109例晚期NSCLC接受含顺铂联合方案化疗患者118密码子各基因型间的疗效无差异,但CC基因型患者的生存期显著长于TT或CT基因型患者(MST分别为486天和281天,P=0.005 8)。西班牙Isla等[12]报告,62例多西紫杉醇联合顺铂治疗的晚期NSCLC患者118密码子CC基因型的预后显著优于CT或TT基因型患者。希腊Kalikaki等[13]报告接受含铂化疗的晚期NSCLC患者ERCC1基因C8092A多态性与生存显著相关,CA或AA基因型患者生存期显著优于CC基因型(MST分别为9.8个月和14.1个月,P=0.009),118密码子多态性与疗效(CR+PR与SD+PD比较)相关,含C基因型患者(CC、CT)有效率显著高于TT基因型(P=0.012)。

各研究结果的不一致可能受入组病例数、化疗方案、基因型检测方法等因素影响,也与不同种族基因型频率分布显著不同有关[14]。ERCC1基因多态性影响晚期NSCLC患者铂类化疗疗效及生存期的机制尚未完全阐明,如果将ERCC1 mRNA以及蛋白表达共同融合到ERCC1 C8092A、118密码子基因多态性研究中,探讨其相互影响的机制,可能有助于阐明ERCC1多态性对基因转录和蛋白质翻译的作用。ERCC1基因多态性能否为个体化治疗提供选择药物的依据,还需要进行更大样本更严谨的临床研究来明确RCC1基因多态性对晚期NSCLC患者含铂化疗疗效及生存的作用。

本试验样本量不是非常大,化疗方案较多,可能对结果有些影响。因本组患者随访期不长,本文仅对ERCC1多态性与PFS的关系作了探讨,尚不能进行ERCC1多态性预测患者生存期的分析,我们将继续对全组患者进行随访,并在今后对ERCC1基因多态性与晚期NSCLC患者生存的关系作出评价。

猜你喜欢

密码子多态性基因型
单核苷酸多态性与中医证候相关性研究进展
MTHFR C677T基因多态性与颈动脉狭窄及其侧支循环形成的关系
密码子与反密码子的本质与拓展
新型密码子、反密码子、氨基酸对应盘
10种藏药材ccmFN基因片段密码子偏好性分析
上海郊区牛病毒性腹泻病毒(BVDV)基因型分析
蒙古斑在维吾尔族新生儿中分布的多态性
作物遗传育种研究进展Ⅴ.表型选择与基因型选择
ZNF804A rs1344706多态性与精神分裂症的关联分析
甘蔗黄叶病毒基因型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