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二元经济结构理论应用再思考

2010-09-11刘娜

合作经济与科技 2010年18期
关键词:刘易斯部门农业

□文/刘娜

二元经济结构理论应用再思考

□文/刘娜

20世纪五十年代刘易斯提出的二元经济结构理论为发展中国家指出了一条工业化道路,在经济学界尤其是发展经济学界产生了巨大影响。本文通过讨论中国二元经济结构成因,发现刘易斯牺牲农业发展工业的二元经济结构核心思想不仅没有消除中国的二元经济结构,反而是中国二元经济结构固化的根源。由此得出结论,刘易斯的二元经济结构理论在中国的实践结果与其初衷背道而驰。

二元经济结构;成因;中国实践

一、西方二元经济结构理论的提出

20世纪五十年代初,刘易斯提出二元经济结构理论模型,认为发展中国家存在以传统部门和现代部门并存的现象,传统部门是以传统生产方式进行的、劳动生产率极低的非资本主义生产部门,而现代部门是以现代工业为代表的资本主义部门。传统部门发展落后的根源在于剩余劳动力,工业化的道路即把农村剩余劳动力从传统部门转移到现代部门,从而使得传统部门随着剩余劳动力的转出而提高传统部门边际生产率,现代部门随着廉价劳动力的转入而增加利润进而扩大生产规模。

20世纪六十年代,费景汉、拉尼斯注意到农业剩余的作用,并在刘易斯二元经济结构模型基础上,提出了拉尼斯-费模型。因其脱胎于刘易斯模型,后人将其称为刘易斯-拉尼斯-费模型。他们的主要观点是:农业是依靠输出剩余劳动力而获得发展的传统部门,农业积累的产生和剩余劳动力从农业部门的流出是同步的,工业部门充当着自身持续发展和吸收剩余劳动力的唯一动力源泉,结构转变和经济发展的机制正在于农业剩余劳动力和工业资本的有机结合。这就是二元经济结构最原始的含义。

新古典经济学家乔根森基于新古典经济学的视角创立乔根森模型。他认为,农业剩余的产生是劳动力由传统部门向现代部门转移的必要条件,且农业剩余越大,现代部门发展越快,农业中的劳动力的转移也就越顺利。

综上可见,不管是基于古典角度的刘易斯-拉尼斯-费模型,还是基于新古典角度的乔根森模型,都将农业部门资源(农业剩余和劳动力)向工业部门转移作为工业化的道路,他们都认为结构转变和经济发展的机制在于农业部门剩余劳动力与工业资本的有机结合及农业剩余为工业发展提供资本。

二、中国二元经济结构现状

既然二元经济结构是发展中国家共有的经济特征,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其二元性自然不可避免。又由于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其国情远比一般的发展中国家复杂,其经济结构二元性自然也有更多的争议。学术界对中国式的“二元经济结构”有不同观点:农村工业与城市工业、农村内部农业与农村工业并存的“双重二元结构”;传统部门与现代部门根本不发生整体关联的“二极经济结构”;每一“元”中存在优势与落后并存的大小不等的“经济元”构成的“环二元经济结构”;以乡镇企业为第三元的“三元经济结构”;由城市现代部门、城市传统部门、乡镇企业部门和农村传统部门组成的“四元经济结构”。

本文基于利特尔对二元性的评述,把中国二元经济划分成农业与非农业两种结构,即“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在那种传统制度下运行,而另一个重要的部分则是在雇佣工资制度下运行”的结构,具体表现为一元作为乡村农业,另一元为由城市非农业与乡村非农业共同组成的非农业,而将其他的乡镇企业、农村工业等看作是二元经济结构向一元结构转换的过渡形式。这种二元经济划分方法强调了生产率和剩余劳动是两部门经济的根本区别所在,这正是发展经济学主流思想所说的二元性意义。因为中国乡村农业经济的根本特征在于低下的生产率和大量剩余劳动力的存在;而非农业经济也正是采用了相对先进的生产方式而具有较高的生产率。

基于对中国农业和非农业二元经济结构的界定,本文使用农业部门比较劳动生产率和非农业部门比较劳动生产率比值的二元对比系数测度二元经济结构,揭示中国建国后二元经济结构产值和劳动力在部门之间的配置情况,进而评估中国二元经济结构现状。我们定义以下指标:Pt=传统部门(农村农业)产值;Pm=现代部门产值;Pt+Pm=P,P=GDP总量;Lt=传统部门(农村农业)就业人数;Lm=现代部门就业人数;Lt+Lm=L,L表示就业人数总量;Rt=(Pt/P)∶(Lt/L)=传统部门比较劳动生产率;Rm=(Pm/P)∶(Lm/L)=现代部门比较劳动生产率。二元对比系数就可以表示为R=Rt/Rm。

一般认为,二元对比系数与二元经济结构反差程度正相关,二元对比系数越小,二元经济结构反差越显著。图1为新中国成立后国民经济计划恢复后二元经济结构的变化情况,可以看出,尽管建国后我国经济发展取得了世界瞩目的成绩,但我国二元经济结构在1978年后得到改善后,从九十年代中期又开始加剧,以至于2008年的二元结构强度与1952年相当。(图1)

图1 新中国成立后二元对比系数

二元经济结构实质是资源,尤其是劳动力资源,在农业部门与现代部门之间不合理配置,而这种不合理配置短期内会造成处于两个部门的收入差距扩大,长远来看会影响经济体的持续发展。中国二元经济结构反差现阶段突出表现为近年来一直被社会各界关注的“三农”问题。

三、中国二元经济结构成因

(一)二元经济结构成因分类。由世界各国发展史可将二元经济结构出现的原因归结为三类:

第一类,在大量农业剩余基础上自发生成的与农业部门密切联系的非农部门。这种二元经济结构更倾向于张培刚定义的二元经济结构,其与刘易斯二元经济结构的根本不同在于其非农部门脱胎于农业部门,且两大类部门之间形成密切的联系,主要代表国家是欧美等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在进入工业革命之前的时期。

第二类,殖民者的入侵造成殖民地国家发展不平衡。外部入侵的资本更偏向于将殖民地资本回报率高的现代部门变成为与自己国家产业链结合的一个环节,而不是与殖民地内部的农业相结合;对传统部门则因其低回报率而没有投资动力,由此形成了殖民地国家在刘易斯意义上的二元经济结构。这一种成因是目前世界上大多数发展中国家二元经济结构的根源。

第三类,国家政府主导的政策导致的二元经济结构刚性。这一种类型很大程度上是对第二种成因背景下的延续,20世纪五十年代殖民地相继独立,当时的客观条件决定了他们要迅速发展工业,建立自己的工业体系,而建立工业体系最初只能用内部积累的方式,即通过牺牲农业来发展工业,这样就进一步加剧了发展中国家的二元经济结构。

(二)中国二元经济结构发展历程。中国明清时期在农业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纺织业、冶炼业等非农部门与占主体地位的农业部门并存可看作张培刚定义的二元经济结构的雏形。但是,后来随着当政者一系列阻止商业发展的政策和西方列强的入侵,这种自然演进的二元经济结构转化过程被中断了,取而代之的是殖民地输入式的二元经济结构。新中国成立后,政府又进一步对二元经济结构人为固化。本文主要讨论的是新中国成立后二元经济结构的人为固化,以揭示刘易斯式的二元经济结构理论在中国的运用情况。

1、改革前重工业优先发展的战略。新中国成立时的客观环境,决定了新中国领导人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战略决策,这一战略奠定了中国经济面貌,形成了之后经济改革的背景。

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是严重违背当时中国的资源禀赋的,为使重工业能优先发展,国家采取转移农业剩余的方式,通过工农产品价格剪刀差的方式,对包括粮食在内的主要农产品实行统购统销,以保障城市居民的基本生活和国家工业化建设对农产品的需要,并通过制定低价的收购农产品政策,把一部分农业收入转化为工业化的启动资金。农产品统购并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商品交换,它还具有从农村转移资金的功能,而这种转移资金的功能又是通过交换来实现的。农村人民公社化是统购统销的制度保障。1953~1978年中国农民通过低价交售农产品为工业化提供的资本原始积累金额为5,100亿元,约占同期农业净产值的1/3。

城乡二元户籍制度是为粮食等主要农产品的统购统销服务的,建国初期的户籍制度对城乡居民没有特别的限制,在1953年国家按照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执行第一个五年计划时,出现了新中国第一次人口迁移的高潮,有组织的计划性迁移与自发性迁徙并存。而国家实行的粮食统购统销制度,城镇人口大规模增加意味着粮食统销对象的增加。为控制由国家供给粮食的城镇人口,则必须严格限制农村人口流入城市,中央政府各部门相继颁布了一系列限制农村人口流入城市的政策。1958年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户口登记条例》从法律形式上使限制农民迁往城市的制度固定下来。从此,严格限制人口向城市迁移的户籍制度正式形成,城市和农村的二元户籍管理模式基本定型。

农业剩余以工农产品价格剪刀差的形式转向工业尤其是重工业,而城乡二元户籍制度将农业剩余劳动力束缚在土地上,这是中国二元经济结构固化的最初成因。

2、改革后仍受二元经济结构政策主张的影响。如果说改革前二元经济结构的形成是政府的有意为之,则改革后的二元经济结构徘徊不变更多的是政策制定者思想上仍受二元经济结构政策主张的影响。具体表现为:

(1)隐形工农产品价格剪刀差。改革开放后,尽管废除了统购统销制度,工农产品定价趋于市场化,但是价格剪刀差依然存在。资料显示,农产品生产价格1978~2008年仅增加了9.8%,且个别年度波动较大;与此同时,农产品生产资料价格1980~2008年增加了457.6%,农村居民消费价格指数1985~2008年增加了290.7%。

这种新型的价格剪刀差表面上是源于农产品的相对过剩,实际上却源于一系列制度安排,具体表现为:第一,国家对粮食价格和粮食流通渠道的控制。价格体制改革中,粮食价格是放开最晚的,粮食流通体制的改革也是最晚的。至2004年国家才明确规定将全面放开粮食收购和销售市场,实行购销多渠道经营;第二,政府采取的一系列保障粮食供给的措施。粮食是一种需求刚性的商品,如果供方能有效控制供给量会带来价格大幅度攀升,对供方非常有利。但是,国家采取的一系列保障粮食供给的措施却使这一效果难以实现。一方面国家通过严格控制农地非农用途来确保粮食供给过剩状态;另一方面国家保持巨额的储备粮食干预市场,使粮食价格一直在低价徘徊。

(2)压低农民工工资和福利待遇。“农民工”这一词汇的产生反映了中国二元经济结构工业化与城市化进程的严重不对等。农民工身份是农民,但其工作是为工业部门服务。在中国,农民不仅仅是一个职业概念,同时代表着一种身份,这种身份能享受的社会福利待遇远远低于城市水平,且其工资水平也与拥有城市户籍的正规职工的工资水平相去甚远。

在这里,农民工更倾向于刘易斯指出的无限供给的劳动力,但在刘易斯模型中无限供给的劳动力转移到现代部门的同时即意味着其转移到城市,即刘易斯模型中工业化与城镇化是同步的。而在中国,转移到工业部门的剩余劳动力依然是农业部门的身份,尚不能享受城市部门的福利待遇。

(3)低价征用农民土地。农民为工业化、城市化提供资本原始积累另一个表现在于政府借助城乡二元土地制度及与其相联系的农村土地产权制度不完善,无条件地低价征用农民土地,将相当一部分土地的级差收益转化为工业化、城市化的启动资本。

中国的土地制度因用途不同,沿着不同的路径在深化。农地制度朝着强化土地物权和以农户为主体的市场交易演进,而非农地制度却朝着强化地方政府垄断和土地利益最大化方向演进。同一块土地因用途改变而导致土地权利结构的改变和利益分配方式的变化,是现行中国土地制度最大的缺陷。农业用地变为非农用地必须有国家将土地征用后再提供给土地使用者,而农民只能获得土地农业用途收益的几倍,其中巨大的级差收益支撑起“经营城市”所需的资金。

四、结论

事实证明,二元经济结构理论第一次观察到发展中国家传统部门与现代部门并存的现状,并根据发达国家历史经验得出传统部门资源(主要是农业剩余和劳动力资源)向现代部门转移是一国经济发展的必然道路,是学术上的一次伟大创新。但从中国的实践上来看,以牺牲农业发展工业为核心的刘易斯二元经济结构转化思想不仅没能消除二元经济结构,反而成为固化原有殖民地时期二元经济结构的工具,其实践结果证明其与该理论提出的初衷背道而驰。

(作者单位:浙江财经学院)

[1]刘易斯.二元经济论[M].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89.

[2]张培刚.农业与工业化(上卷):农业国工业化问题初探[M].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2.

[3]谭崇台.发展经济学[M].山西经济出版社,2001.

F12

A

猜你喜欢

刘易斯部门农业
国内农业
国内农业
国内农业
擦亮“国”字招牌 发挥农业领跑作用
国会议员、民权偶像约翰·刘易斯逝世,享年80岁
医改成功需打破部门藩篱
7部门
世界上最短的演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