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等学校教学质量文化模型研究

2010-09-11张俊华杨耀红高辉巧

关键词:教学质量学校质量

张俊华 杨耀红 高辉巧

(华北水利水电学院,河南郑州450011)

高等学校教学质量文化模型研究

张俊华 杨耀红 高辉巧

(华北水利水电学院,河南郑州450011)

当前,随着高等教育的大众化、国际化、市场化趋势的不断加深,高等学校的生存环境也已经发生了较大变化,因而,不断进行教育创新,以质量求生存,以改革求发展,成为高等学校的必然选择。从精神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物质文化以及质量文化的监控与改进系统等方面对高等学校教学质量文化模型进行了探讨和研究。

高等学校;教学质量文化;模型

高校质量文化包括精神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物质文化四种基本形态[1](P116-118)。学校质量文化虽然是作为整体对学校人员产生影响,但不能否认,每一形态的文化又有其各自不同的、独特的育人功能。学校质量文化主要侧重于精神方面,因此,学校质量文化建设应突出质量价值观念、质量意识、质量规范文化、质量行为模式及其精神体现等方面的内容。从这个角度分析,高校教学质量文化模型包括六个方面的内容:教学质量精神文化系统;教学质量制度文化系统;教学质量行为文化系统;教学质量物质文化系统;教学质量文化的监控系统;教学质量文化的改进系统(如图1所示)。

一、高校教学质量精神文化系统

精神文化是任何一个群体的心理定势、行为准则、价值观念、管理信条的主导,高校也不例外。高校的精神文化是奠定高校质量文化建设的基石,是推动高校质量文化发展的动力[2](P89-93)。

(一)学校的精神

学校的文化反映了学校本身的精神风貌,是自身个性的体现。大部分高校都有自己的校歌、校训、校徽,有自己独特的建筑风格、标志性的建筑物。所有这些文化,会让教职工具有归属感、自豪感、使命感,产生凝聚力、向心力,激发出广大师生员工的热情和活力,形成教师敬业、学生好学的优良氛围。而随之产生的学校精神文化标志,才是一所高校最为独特的标志。

图1 高等学校教学质量文化模型

(二)质量价值观

学校的质量价值观是学校质量文化的核心内容,它属于质量文化结构层次中的深层范畴,是起决定作用的要素。学校的质量价值观引导着学校的整体质量活动,也造成了不同学校之间质量文化的本质区别。质量价值观,能够对学校的全体员工产生内在感召力,引导员工将个人的质量意识和质量目标融入集体的质量目标和质量观念中。

学校质量价值观体现了质量主体的价值取向,表明了主体对学校质量价值的认识和看法,对主体的质量行为具有决定性的影响。学校有什么样的质量价值观,就有什么样的质量行为。

教学质量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除教学工作外,科研工作、招生工作、就业指导工作、学生管理工作、人事管理工作、后勤保障工作等都要影响教学质量。因此,提高高校的教学质量,必须以高校作为研究的整体,建立质量系统,制定正确的质量政策方针,建立实用的质量管理体系,深入开展有效的质量文化教育,坚持实施质量管理体系,不断提升质量文化。

二、高校教学质量制度文化系统

(一)制度文化系统的四个层面

制度文化系统主要包括四个层面:纲领性文件,这是第一层面,是教学质量文化模型构建的总体规划,规定岗位职责、资源分配等工作的基本要求;程序规范,这是第二层面的制度,是对各主要过程的规定性描述;第三层面是作业制度,是针对具体工作和实际岗位的活动而规定的活动方式和质量标准;记录是第四层面,包括各种监督检查的结果、评价报告与鉴定、工作日志等。

(二)教学质量制度文化的主要内容

1.教学质量提高的方法

高校教学质量的提高,依赖于每一个教职工的业务素质、工作态度,也依赖于学生的积极配合,主体性的发挥[3](P167-170)。因此,对教职工要加强管理,如明确岗位职责、加强规章制度学习、强调质量意识与质量管理、举办知识技能比赛等,不断提升教职工的责任感和自觉提高质量意识。对学生要加强思想建设、学风建设、规章制度建设,营造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主动性,最大程度地发挥其潜能。

2.教学制度规范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完善的教学质量规章制度是教学秩序正常运转,教学质量不断提高的有力保障。不断加强规章制度的学习,有利于培养教职工良好的工作作风。

3.教学例会

每所高校都有各种例会,比如学院(系)有院长(系主任)例会、教学秘书例会、教研室例会,学校有主管教学的校长例会、教务处例会、各二级单位教学秘书例会。例会上,主要进行教学情况通报、近期教学工作布置、收集教学信息、各教学部门及时沟通,有时是专题研讨、重要任务布置等,目的是保障教学秩序的顺畅,提高教学质量。

4.教学检查

教学检查是教学质量评价的重要环节,是进行教学监督的有效手段。教学检查分为随机检查和定期检查。教学质量评价主要从教学态度(包括教风、教学准备、教学活动)、教学基本功(包括教学语言、板书、课堂组织能力、教师自身修养)、教学内容(包括教材选用、熟练程度、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教学方法(包括教学方式、教学手段、课外辅导情况)、教学效果(包括学生能力培养、学生成绩、学生学习兴趣)几方面进行考核。

5.教学考核

教学考核分为两方面:一是对学生的考核,即考试。另一方面是对教师的考核,即评估。教学评估主要包括教学质量评价、精品课程评估、重点学科评估、教研室评估等,评估以课堂教学、实践教学(实验教学、实习教学、毕业论文等)为重点,重点学科评估对象以教师科研成果为主。这是全面了解教学活动及其效果的重要手段。

教学评估能否取得理想的效果,必须有严格的奖惩制度相配合。对教师的考核办法有教学质量优秀奖评选办法、教学名师评选表彰办法、优秀教研室评选办法、教学责任事故认定及处理规定等;对学生的考核办法有本科生创新学分管理暂行办法、本科生不及格课程教学管理办法、学生成绩管理实施细则等。

三、高校教学质量行为文化系统

高校质量行为文化是一种特殊的质量文化形态,存在于学校人员关于质量的思维和精神生活中,具有可操作性特点,在对学校质量管理的作用上比其它质量文化形态的作用更直接、更具针对性[4](P213-219)。学校各类人员接受一定的质量行为模式,就会受这种模式的理论引导和制约,并按模式规定的程序方法进行操作,实践相应的质量行为,改进自己的质量工作。

高校质量行为文化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教职员工的行为文化。高校质量文化的核心是全面提高质量管理,从根本上改变教职员工被动的工作态度,即实现从“要我工作”到“我要工作”的转变;从“要我遵守制度”变成“我要遵守制度”,从而激发教职员工的创造性、主动性、积极性,使每个教职员工都能在工作中实践教学质量的理念,进而促进高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二是领导干部行为文化。学校的办学理念、发展方向、发展定位、各项规章制度建设、教职员工的价值取向,都与领导的办学思路有直接关系。高校各级领导要加强自身文化质量意识,认识到质量是学校发展的命脉,把这一理念贯穿到日常的管理工作中。坚持以人为本,关心人、体贴人、理解人、尊重人,为广大教职工做好服务工作,以使广大教职员工产生主人翁的意识,积极参与到学校的管理、决策和建设活动中来。

四、高校教学质量物质文化系统

(一)技术系统

技术系统是高校教学质量物质文化系统的支撑,它的中心任务是质量评价和考核,目标是为决策者提供参考,导向是满足教职工和学生的需求。先进的技术系统的应用,可以从根本上提高高校的管理效率,保证为教师、学生、家长、社会等高校用户提供高质量服务。

(二)学校品牌建设

众所周知,“名牌”学校与一般院校相比,具有强大的竞争优势。“名牌”学校之所以成为“名牌”,归根结底在于持续而稳定地培养出高水平、高素质的毕业生。因此,无论是名牌大学还是一般院校,都应不断调整自己的专业,以适应市场对人才的需求,不断地培养优秀的人才。这样,“名牌”院校才能保住“名牌”,一般院校才能成为“名牌”。

(三)办学条件建设

高质量师资队伍、先进的教学设备、雄厚的技术力量、格调高雅的校园环境是高校教育质量物质文化系统的保证,也是培养高质量学生的必备条件。因此,高校应努力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加大高技术、新设备的开发和应用,不断改善和提高办学条件。

五、高校教学质量文化的监控系统

监控系统是教学质量文化模型最重要的的环节之一。没有监控系统,任何监督、检查、评估、考核,都是没有用的,所以要高度重视监控系统的构建问题。科学、合理的监控系统包括监控的机构与体制、监控的内容与标准、监控的方法与手段、监控结果的统计分析、运用及反馈等问题。教学质量文化模型监控的主要方式和手段为工作质量考核,这是高校教学质量文化建设的“指挥棒”。

六、高校教学质量文化的改进系统

高校教学质量文化建设的目的就是为了提高教学质量。通过监控系统的检查、考核等手段,及时发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通过分析原因,及时制定纠正和预防措施,使教学质量不断得以改进,这就是高校教学质量文化模型改进系统的主要功能。教学质量文化模型的改进系统主要包括以下制度:教育教学奖励制度、优秀教学成果奖励制度、教学事故认定与处理办法、教师技能比赛系列活动的举办、处级部门目标管理与工作质量考核制度等。

六、结 语

总之,由于文化概念的广泛性,许多人对高校质量文化理解不透,这样以来既无助于认识的深化,也给高校质量文化建设的具体实践带来操作上的困难。实际上,现实的高校质量文化是立体的、开放的、丰富多彩的,不是平面的、封闭的、单调规整的。我们必须依据高校质量文化要素间的内在逻辑关系,从不同的视角加以考察,并最终立体地把握它,这正是我们认识高校质量文化的关键。当前,人们关注高校教育质量,各高等学校也积极探索提高教育质量的途径和方式。因此,构建质量文化,特别是实现学校质量文化层面上深度融合,是提高教育质量的积极尝试。而学校教育质量文化的构建,不但是教育质量精神文化、行为文化、制度文化、物质文化的系统整合,更重要的是将其贯彻到教育质量提高的全过程中去。

[1]易自力.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教学全面质量管理导论[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2004.

[2]程凤春.教学全面质量管理——理念与操作策略[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

[3]陈玉琨.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概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4]John Brennan Tarla Shah.高等教育质量管理[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Abstract:At resent,with the continuous deepening of the popularity、internationaliztion、marketize trend for high education,the existence circumstances of colleges and university have changed greatly.So colleges and university must constantly bring forth new ideals,guarantee high quality for existence,reform for develoment.The paper discussed and researched the teaching quality culture model of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from the aspects including spiritual culture,system culture,action culture,material culture and quality culture.

Key words: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The teaching quality culture;Model

(责任编辑:宋孝忠)

Research on The Teaching Quality Culture Model Of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ZHAGN Jun-Hua,YANG Yao-hong,GAO Hui-Qiao
(North China Institute of Water Conservancy and Electric Power,Zhengzhou 450011,China)

G642

A

1008—4444(2010)03—0154—03

2010-04-10

项目资助:河南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重点科研项目“普通高等学校教学质量文化及其构建问题研究”(教高[2006]102号)

张俊华(1973—),女,内蒙赤峰人,华北水利水电学院资源与环境学院讲师,硕士。

猜你喜欢

教学质量学校质量
“质量”知识巩固
努力改善办学条件 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质量守恒定律考什么
关注学习过程 提升教学质量
提高教学质量,重在科学管理
做梦导致睡眠质量差吗
学校推介
质量投诉超六成
提高语文教学质量的几点思考
I’m not going back to school!我不回学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