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坚持统筹治水 促进科学发展

2010-09-11山东省水利厅厅长杜昌文

中国水利 2010年24期
关键词:防汛水利山东省

山东省水利厅厅长 杜昌文

即将过去的2010年,是山东水利发展史上极不平凡的一年。一年来,在水利部的关怀支持和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省各级水利部门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紧围绕加快经济文化强省建设,积极践行新时期治水方略,坚持统筹解决水资源短缺、水灾害威胁、水生态恶化“三大水问题”,为全省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有效的水利保障。

着眼于全省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建立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实现重大突破。认真贯彻落实水利部的部署要求,从山东水资源严重短缺的省情出发,紧紧围绕保障全省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正式颁布了《山东省用水总量控制管理办法》。制定了《山东省重点工业产品取水定额》和《山东省主要农作物灌溉定额》,确定了全省及各市区域用水总量、用水效率、水功能区控制纳污指标体系,初步构建起了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总体框架,使节水型社会建设全面推进。农业灌溉水利用系数提高到0.57,工业水重复利用率提高到70%,万元GDP用水量降到60 m3以下,连续7年实现增产增效不增水。

着眼于提高水资源调配能力,现代山东水网架构步伐全面加快。围绕构建“东西互济、南北贯通、库河相连、城乡一体”的山东水网,完成了“十一五”重点工程建设任务目标。提前1个月完成国家规划内157座大中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和全省规划内3 882座小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规划建设任务;南水北调东线山东段工程进入加快建设、全面推进的新阶段,济平干渠成为南水北调全线第一个通过完工验收的单元工程;胶东调水主体工程建设任务如期完成;各地区域水网建设进程加快。

着眼于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防汛抗洪救灾取得新胜利。坚持将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作为首要目标,全省军民众志成城,科学防控,成功抵御了鲁北地区历史罕见的大洪水,实现了水库无垮坝、河道无决口、人员无伤亡的目标,有力地保障了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为应对气候变化异常、局地强降雨频发的趋势,着力加强了基层防汛组织指挥体系建设,全省1 811个乡镇全部成立了防汛指挥机构;出台了《山东省防汛预警暂行办法》,建立了防汛预警和汛情通报制度,有效增强了洪涝灾害防御能力。

着眼于保障和改善民生,农村水利建设迈上新台阶。

紧紧围绕新农村建设和确保粮食安全,农田水利投资建设规模再创历史新高。年内完成农建投资72.7亿元,建成工程3.2万处,建设小农水重点县和现代小麦产业示范县60个。新增饮水安全人口125万人,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达到90%。全面实施《山东省农村公共供水管理办法》,建立健全了市、县供水管理服务机构,全省农村公共供水管理服务开始步入规范化、制度化轨道。

着眼于建设生态文明,水系生态保护力度进一步加大。围绕生态省建设目标和“四带三区两湖一环”水系生态规划布局,编制了山东省水系生态建设水利项目规划,着力推进生态河道、生态湖泊、生态海岸建设,建成国家和省级水利风景区98处,综合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 800 km2。

即将步入的“十二五”时期,是山东省建设经济文化强省、率先实现现代化的重要时期,是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攻坚时期,更是加快传统水利向现代水利跨越的关键时期。山东省将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坚持统筹治水、科学用水、依法管水,全面实施新时期治水方略,加快构建城乡一体的供水保障体系、安全可靠的防洪减灾体系、雨洪水资源化工程体系、水生态保护体系、节水型社会管理体系和现代水利信息化体系等“现代水利六大体系”,努力促进由传统水利向现代水利的跨越发展。2010年是“十二五”开局之年,将适应围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施重点区域带动战略、加快经济文化强省建设对水利发展提出的新要求,着力在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促进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实施重点防洪河道治理,强化水利薄弱环节,完善山东水网配套工程,推进水系生态建设等方面谋求新突破,努力为促进全省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率先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2010年验收完成除险加固工程的峡山水库

猜你喜欢

防汛水利山东省
夏季防洪防汛
山东省交通运输研究会正式成立
RCEP对山东省高质量对外开放的影响
眷 恋
——山东省济宁市老年大学之歌
防汛当前莫添乱
为夺取双胜利提供坚实水利保障(Ⅱ)
为夺取双胜利提供坚实水利保障(Ⅰ)
水利工会
水利监督
防汛,就是要和隐患“对着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