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跑马坪水电站压力管道一级斜井开挖地质缺陷的处理方法

2010-09-10杨钦鸿帅志兴

四川水力发电 2010年1期
关键词:钢格洞顶管棚

杨钦鸿, 帅志兴

(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水电第十一支队,四川成都 610036)

1 工程概况

跑马坪水电站位于四川省凉山州木里县雅砻江中游右岸一级支流——鸭嘴河下游的跑马坪村处,是鸭嘴河干流规划的第三级水电站。该工程前池引水枢纽与烟岗水电站尾水相接,电站厂址位于鸭嘴河河口上游约 1.2km的雅砻江右岸山坡上,其尾水入雅砻江锦屏一级水电站库区。

该工程压力管道布置型式为地下埋管,管线位于基岩斜坡下部,自然边坡下部缓坡段为 20°~ 30°,上部陡坡段 30°~ 45°,围岩为微 ~新鲜石英岩。压力管道由竖井(跑 0+000-跑 0+012)、一级平洞(跑 0+012-跑 0+132)、一级斜井(跑 0+132-跑 0+275.543)、二级平洞(跑 0+275.543-跑0+425.543)、二级斜井(跑 0+425.543-跑 0+568.210)、三级平洞 (跑 0+568.210-跑 0+784.776)组成。

2 跑 0+356段塌方的处理措施

2009年 3月,当我部施工至跑马坪水电站二级平洞跑0+356桩号时(从大桩号向小桩号方向开挖),洞顶突然塌顶。塌顶后,塌方体在顶部土压力和洞内渗水的双重作用下呈流体状向进洞方向滑动,洞内可见塌滑体高度约 2.1m、塌滑体末端桩号在跑 0+375附近。塌顶部位洞顶被土体堵塞,无法探明塌顶部位的洞顶情况。我部首先对塌方体进行出碴处理,出碴约 2000m3后,塌方体含水率有一定的减小,但塌滑体的溢出情况和洞顶土压力情况无明显好转。初步分析,塌顶部位塌滑机理可能为岩体强度低并呈层状剥落,因此,随塌腔变大塌顶情况有可能加剧。最后决定采用先进行塌方空腔回填砂浆和纯水泥浆液,再采用管棚超前支护以简支梁形式承载塌方段,后结合钢格栅加强支护进行正常洞挖的施工措施。

2.1 固结灌浆

在施工准备工作完成后,首先进行 24h的加强出碴,在洞顶左侧形成可见塌腔;随后立即对该空腔进行灌浆:在外部先用地质钻机钻 φ130的钻孔,回填 1∶1∶1的砂浆,待空腔基本回填完成后采用 0.5~1∶1的纯水泥浆液进行有压固结灌浆。

2.2 管棚施工

固结灌浆完成 24h后开始用装载机进行塌方体出碴,出碴至跑 0+362后开始进行跑 0+362~跑 0+366段的隧洞扩挖,扩挖完成形成工作面后进行管棚施工。在施工过程中,根据具体情况随时进行出碴,以确保工作面的正常组织。

管棚设计:

图1 管棚布孔示意图

管棚为双层布置:顶层布置在隧洞顶拱 113°范围内,布孔 17个,孔间距 0.30~0.35m;底层从右侧拱肩沿拱顶 150°范围内布孔,布孔 21个,孔间距 0.28~0.30m;布孔情况见图 1。管棚布孔用地质钻机成孔,然后向钻孔内压入钢管而形成钢管群体。为增加钢管的刚度,向钢管内插入钢筋并注入水泥浆。钢管采用 φ114×8-10热轧无缝钢管,在钢管上钻一定数量的小孔,通过钢管向周围岩体灌浆以固结塌方体。另外,应保证开挖后管棚仍有 2m的超前长度,即前后两棚管棚应有 2m的搭接长度;如果塌方体只有 4~5m宽,应确保管棚穿越塌方体段后入岩 1.5~2.0 m。管棚应和钢格栅支撑形成联合受力结构,管棚前后两端钢支撑间距按 0.3~0.4m净间距控制,中间部位间距按 0.5~0.6m净间距控制。用于固定钢支撑的锚杆采用 φ22,L=3m的砂浆锚杆,间距 1.5m。洞室开挖在管棚保护下作业,钢格栅加强支护和塌方体出碴应交替进行。为保证钢支撑能处于良好的受力状态,洞室按城门洞型开挖。

2.3 钢支撑支护

(1)钢支撑设计。

钢支撑加强支护在管棚施工完成后开始施工,一边进行塌方体清理,一边进行加强支护跟进。

钢支撑采用格栅钢架的制作形式,采用 φ22螺纹钢加工,格栅横断面尺寸为 15cm×15cm,采用桁架结构形式进行焊接。格栅的制作按单侧洞壁直线段、拱顶 1/4圆弧段进行加工,每榀格栅分成洞外 4段制作、洞内组装绑条焊连接。

支撑格栅钢架安装时采用锚杆与洞壁连接,采用 φ25、L=3m砂浆锚杆间距 1.0m布置,在距洞底板 0.4~0.6m的每侧洞壁设置 4根 φ25、L=3m的砂浆锁脚锚杆。

为防止塌顶部位基础软基沉降对格栅支护受力形成影响,在非坚硬岩基段底板扩挖 50cm后用 C20素混凝土回填,并在格栅钢架施工完成后对洞壁和拱顶采用 C20喷护混凝土封闭,喷层厚度不小于 15cm。钢格栅设计情况见图 2。

图2 钢格栅制安示意图

(2)钢格栅支护范围及尺寸。

跑 0+362~跑 0+360段管棚在岩石洞壁内穿过,因此,钢格栅加强支护紧靠岩壁即可,钢格栅尺寸应确保在喷护 20cm混凝土后满足设计洞径要求。跑 0+360以后的塌顶段管棚下方的塌方体均需要开挖出碴,因此,该段钢格栅应尽可能紧靠管棚或紧靠管棚注浆后的坚固层,并确保管棚与钢格栅形成整体受力。

3 结 语

按照上述处理方案,我部清除了该段塌滑体,处理效果良好,后期采用强支护、短进尺、人工开挖的方式进行施工,待完全渡过该地质缺陷段后恢复了正常的开挖施工。

猜你喜欢

钢格洞顶管棚
泄洪洞洞顶余幅与补气洞通气平衡特性分析
断层破碎带隧洞管棚支护参数设计方法
用作围护-永久柱的钢格构精准定位逆作施工技术
不良地质条件下隧道管棚预支护技术研究
专用小客车桥梁的技术原理及应用
蝙蝠尿尿的时候,会尿到自己头上吗
高填方黄土明洞顶EPS板和土工格栅共同减载计算及土拱效应分析
武汉老浦片工程逆作法钢格构柱施工技术
钢格栅板有限元分析★
别有洞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