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深入篇:创新型城市的系统理论

2010-09-09

杭州科技 2010年3期
关键词:创新型要素理论

深入篇:创新型城市的系统理论

在中国,70%以上的GDP、80%以上的国家税收出自城市,90%以上的大学和科研力量分布在城市。城市是创新的发源地,经济外部性与知识溢出是城市经济学对城市创新的经典解释,可以说城市正是为了适应技术进步与创新的需要才产生的。

创新的来源

美籍奥地利经济学家熊彼特最早提出“创新”这一概念。1912年,他出版的德文版《经济发展理论》一书中首次从经济学角度提出了创新理论。

Cooke(1996)在其主编的《区域创新系统:全球化背景下区域政府管理作用》一书中,对区域创新系统的概念做了较为详细的阐述,认为区域创新系统主要是由在地理上相互分工与关联的生产企业、研究机构和高等教育机构等构成的区域性组织体系,而这种体系支持并产生创新。

从目前的文献研究来看,“创新型城市”的英文表述有两种:“Creative”更多地强调理念、创意和文化;“Innovative”则侧重于创新、革新之意,强调包含技术、人才和制度的综合变革。传统的发达国家更多地运用“Creative”的概念。相对来说,发展中国家和新兴工业化国家更多地用“Innovative City”作为一种城市经济增长和发展的驱动模式。

在欧洲经济和社会委员会(ESRC)的项目(cities:competitivenessandcohesion)支持下,Lever(2001)等学者系统地对欧洲创新型城市进行了实证研究。Simmie主编的《创新型城市》一书认为城市创新主要源于4个方面:内部范围效应;本地化经济;城市的规模;全球化效应。该书提出创新型城市的成功主要依靠两种核心“城市资产”:一是高质量的知识劳动者;二是便利的基础设施和通讯。

世界银行在2005年发表了一份关于“东亚创新型城市”的研究报告,其中提出了一系列成为创新型城市的先决条件,如:拥有优良的交通电信基础和功能完善的城市中心区;拥有充足的经营、文化、媒体、体育及学术活动的场所设施;拥有研究、开发与创新能力;有受教育程度较高的劳动力队伍;政府治理有效,服务高效;拥有多样化的文化事业基础设施和服务;拥有多样化的、高质量的居住选择;切实重视环保。社会多元,能接纳各种观点的碰撞,各种文化的融合和各种体验的交汇等等。这是目前比较全面论述了创新型城市的研究报告。

国内学者对城市创新的探索始于20世纪80年代。最初着眼于城市的可持续性发展,讨论资源的合理利用与城市规划方面的科学性问题。到了90年代中期,随着西方区域创新系统理论进入中国,国内对城市的研究开始转向构筑创新体系方面。2006年全国科技大会后,“创新型城市”的提法正式在国内出现,主要聚焦在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加快科技人才聚集、提升产业竞争优势等方面。

创新型城市的理论基础

马克思经济学的创新理论

马克思把创新界定为:个别资本通过采用更好的工作方法、新发明、改良的机器、制造秘方等,以提高其生产力并得以在某一特殊生产部门内实现超额利润。创新是在通过专业化发展生产力的同时,把各生产力要素有机地组织为资本生产力并获得超额剩余价值的过程,其实质是采用新的生产方式,是劳动资料和劳动条件的革命。

马克思分析了创新与经济发展的关系,认为制度创新与技术创新对经济发展都是重要的。创新的技术一旦适应环境,就会对旧技术产生革命性替代,甚至摧毁世界范围内以旧技术为基础的产业与就业结构。马克思认为,技术创新会推动制度创新。

熊彼特的创新理论体系

经济学家熊彼特明确提出创新是经济发展的本质,创新的过程就是一种不断打破经济均衡的动态非均衡过程。具体地讲,创新就是对从未有过的生产要素和生产条件的新组合。所谓的经济增长也就是企业家依靠自己的才能不断实现这种新组合。更具体地讲,熊彼特所言的创新是指企业家在生产过程中发生的新产品的引进 (产品创新)、新技术的引进(技术创新)、新市场的开辟(市场创新)、新资源的开发(资源利用效率创新)、新组织的建立(组织创新)等。不难发现,熊彼特创新的概念是相当广泛的。它包含一切可提高资源配置效率的,无论与技术有关或无关的创新活动。

国家创新系统理论

弗里曼1987年在《技术和经济运行:来自日本的经验》一书中根据日本国家创新系统的实证研究提出了国家创新系统理论,认为创新不仅仅是企业家的功劳,更主要是由国家创新系统推动的,这使技术创新的理论研究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国家创新系统是影响创新资源的配置及其利用效率的行为主体、关系网络与运行机制的综合体系。伦德瓦尔认为,国家创新系统的要素,从狭义上讲应包括大学、研究开发部门等与研究、发展密切相关的机构设置和制度安排;从广义上讲则包括所有影响学习、研究、创新的经济结构和经济制度。伦德瓦尔对国家创新系统组成要素的划分方法,基本上成为后续研究的主要分析框架。

区域创新体系理论

20世纪90年代初期出现了区域创新体系(Regional Innovationsystem)理论。区域创新体系理论强调科技和制度变化在发展过程中的依赖性和互动性。区域创新能力是增强区域竞争优势的主要条件。普遍认为,地方公共财政、大型动态企业、产业集群、风险资本及强有力的创业环境的出现,会影响区域的创新绩效。

城市创新系统理论

赵黎明等人以创新理论、区域经济学以及系统论等为基础,提出了城市创新系统理论,试图从系统动力学的角度来探讨城市经济增长的过程。认为城市创新系统是指在以城市为中心的区域内,各种与创新相联系的主体要素(创新的机构和组织——企业、政府、大学、科研机构和中介组织)、非主体要素(创新所需的物质、资源条件)以及协调各要素之间关系的制度和政策,在创新过程中相互依存、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社会经济系统。

与其它理论不同的是,该理论将人作为系统中的主体,强调由于人的主观意识的复杂性、随意性,导致了城市创新系统的非线性和复杂性。尽管将人作为城市创新系统的主体这一观点还有待商榷,但此理论的提出,从更加微观的层面对国家创新系统进行了补充。

另一种空间创新理论,关注创新与经济体的空间结构的相互作用,不关注空间结构对宏观经济增长的影响。该理论主要有两大流派,即城市结构创新流派和区域聚集创新流派。城市结构创新流派强调创新、知识溢流与城市等级结构的相互制约;区域聚集创新流派强调经济聚集能够促进创新和区域增长。

创新型城市的构成要素

英国从事创新型城市研究的权威机构Comedia的创始人CharlesLandry(2000)提出创新城市由7个要素组成:富有创意的人、意志与领导力、人的多样性与智慧获取、开放的组织文化、对本地身份强烈的正面认同感、城市空间与设施和上网机会。

英国牛津布鲁克斯大学的JamesSimmie教授从经济地理与集聚经济的角度对斯图加特、米兰、阿姆斯特丹、巴黎和伦敦5个典型的欧洲城市进行实证研究,认为城市创新主要源于5个要素:企业积聚程度、产业集聚程度、科学家集中度、专业知识和技术以及对外交流程度。

国内有关学者基于对Hall关于创新型城市的功能构成的理论,强调了创新型城市应当具备的4个基本要素,如下图:

叶帆(2006)提出创新型城市的构建要素:产业创新是构建创新型城市的重要基础;基础设施创新是构建创新型城市的重要支撑;制度创新是构建创新型城市的重要条件;环境和文化创新是构建创新型城市的重要内涵;人才创新是构建创新型城市的重要保证。

杨冬梅、赵黎明、闫凌州(2006)在《创新型城市:概念模型与发展模式》一文中认为,创新型城市的建设可以分为3种模式:政府主导型发展模式、市场主导型发展模式和混合型发展模式。■

猜你喜欢

创新型要素理论
学校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实践与思考
坚持理论创新
神秘的混沌理论
新工科下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探索
理论创新 引领百年
巴斯夫推出创新型DURA-COLOR抗老化技术
相关于挠理论的Baer模
掌握这6点要素,让肥水更高效
观赏植物的色彩要素在家居设计中的应用
论美术中“七大要素”的辩证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