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专业虚拟社区成员社区感组成要素的研究
--以"开放学习实验室"为例

2010-09-09殷丙山

中国远程教育 2010年6期
关键词:虚拟社区成员要素

□殷丙山

专业虚拟社区成员社区感组成要素的研究
--以"开放学习实验室"为例

□殷丙山

随着互联网的广泛应用,各类专业虚拟社区日渐增多,关于社区感的研究也越来越受到重视.为探讨中国内地文化背景下专业虚拟社区内成员社区感的结构,本研究以远程教育专业社区"开放学习实验室"为例,利用内容分析、小组访谈、问卷调查等研究方法,探索了专业虚拟社区成员社区感的组成要素,认为专业虚拟社区成员社区感的组成要素为社区认同、需求满足、情感支持和社区沉浸四个维度.本研究丰富了社区感研究的理论体系,为社区感的测量提供了相应的测量问卷.

专业虚拟社区;社区感

专业虚拟社区是服务于专业相关领域的从业人员、学习者、研究者等相关人员的虚拟社区,它以专业知识学习、专业相关信息交流、资源交换以及社会交往为核心,为特定领域的相关人员提供时空分离情况下多对多的自由交流平台.随着互联网应用的发展,在中国内地涌现出了众多的专业虚拟社区,例如:国学论坛,社会学吧,人大经济学论坛,心理学论坛等.专业虚拟社区的出现对于促进非正规学习和建立专业相关人员之间的弱连接具有重要意义.

专业虚拟社区在发展的过程中,尤其是发展初期,为扩大社区成员的数量,大多是面向所有互联网网民开放.虽然加入社区的成员基本上具有类似的需求或者相似的背景,然而社区并没有特别明显的边界,成员可以随时加入社区,也能够随时离开社区,因此让社区成员留在社区内是一个困难的任务. Rheingold指出:网络的匿名性与去地域性会使得成员参与虚拟社区后,因与社区的联结较弱而脱离社区,进而阻碍虚拟社区的成长(Rheingold,1994);故社区经营者必须使社区参与者有效地粘滞于社区中并加强彼此的连接,进而增加社区的人数以及信息量(陈家维,2006).很多研究者认为通过提高成员的社区感能够有效地强化社区成员的凝聚、吸引人群参与社区、提升成员参与的意愿,进而达到发展社区的目的(Blanchard&Markus,2004;Rovai,2002;李佩贞,2007;林佳蓁,2006).因此,研究专业虚拟社区内成员社区感对于专业虚拟社区建设具重要意义.

很多学者都认为社区感是社区心理学和相关学科研究中最具特色和活力的一个核心概念(Peterson,Speer,&McMillan,2008;Tartaglia,2006;陈永胜&牟丽霞,2007).Sarason在其被广泛引用的社区心理学著作《社区感:社区心理学的前景》中指出,要将社区感这个概念作为整个领域的统领性概念(Sarason,1974).

社区感在很多情境中得到了研究,例如邻里关系(Brodsky&Marx,2001;Colombo,Mosso,&De Piccoli,2001;Perkins,Long,Fisher,Sonn,& Bishop,2002),心理的社会性康复项目(Herman, Onaga,Pernice-Duca,Oh,&Ferguson,2005),特殊人群(Bishop,Chertok,&Jason,1997; Proescholdbell,Roosa,&Nemeroff,2006),工作场所(Pretty&McCarthy,1991;Royal&Rossi, 1996),移民社区(Bathum&Bauman,2007;Celene&Huerta,2006),以及国际性的兴趣社区(P. Obst,Zinkiewicz,&Smith,2002)等.然而不同类型的社区其社区感的组成要素可能不同(陈家维, 2006),专业虚拟社区内成员社区感的规律肯定也不同于其他的课堂教学社区、娱乐社区和交易社区等.

当前对社区感的研究大多集中于英文文献中,台湾也有很多研究,然而中国内地的研究还不多.在中国内地,"Sense of Community"通常被译作"社区意识"或"社区感".笔者于2009年2月在CNKI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中以"社区感"和"社区意识"为关键词分别进行搜索,共得到36篇学术性研究论文.大部分研究集中于地域性社区,尤其是围绕城市社区内居民社区感的各个方面开展研究;很少有研究教育和学习情境中的社区感,也很少有关于虚拟社区的社区感研究,而针对专业虚拟社区的研究则更为匮乏.

虽然在外文文献中,社区感已经在很多情境中得到了研究,其研究成果可以借鉴.然而,由于文化背景的不同,社区感的规律也有所不同,因此,有必要在中国内地的文化背景下研究社区感的规律,本文将介绍专业虚拟社区成员社区感组成要素的研究.

研究方法

1.研究案例

本研究主要基于远程教育的专业虚拟社区---"开放学习实验室"开展研究.为了给远程教育专业相关人员提供一个专业虚拟社区,北京师范大学远程教育研究中心组织团队设计和开发了"开放学习实验室"这一专业虚拟社区,作者自2006年就直接负责社区功能的设计、平台的搭建和社区活动的组织.

2.研究范式

本研究采用质的研究和量的研究相结合的研究范式.首先通过定性的方法收集资料,进行分析后得到相应的结果;在定性数据分析结果的基础上再设计定量研究的内容,收集定量数据,进行分析得到相应的结论,如图1所示.

3.研究方法

在研究过程中,用到了内容分析法、小组访谈法以及问卷法.研究的整个流程如图2所示.

4.研究步骤

研究过程包括如下个4步骤:

第一,内容分析.以"sense of community"为英文关键词,在EBSCOhost数据库中进行搜索,以"社区感"和"社区意识"为中文关键词在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中进行搜索,得到相应的研究文献.通过对文献的内容分析,提出专业虚拟社区成员社区感的组成要素.

第二,小组访谈.抽取了社区内Joco、Looker、ViKi11、Dili46等10名成员,利用小组访谈法对其进行了访谈,根据访谈的结果,修正了提出的专业虚拟社区成员社区感的组成要素.

第三,社区感测量问卷制定.参考Chavis等人的"社区感指数2"(Chavis,Lee,&Acosta, 2008)和Koh等人的"虚拟社区感量表"(Koh& Kim,2003)两个社区感测量量表,根据社区感组成要素制定专业虚拟社区内成员社区感的测量问卷.

第四,问卷调查.采用制定的社区感测量问卷,随机抽取了社区用户200名进行问卷调查,最终得到有效问卷110份.根据因素分析的结果修订了专业虚拟社区成员社区感的组成要素,并据此修改了社区感的测量问卷.

5.数据分析方法

通过小组访谈收集的资料采用Nvivo8.0进行分析和自由编码,为确保编码的准确性,邀请另外一位研究生与研究者分别进行编码,对编码结果进行比对和协商,确定最终的编码结果.

对问卷调查的数据利用SPSS16.0进行描述性统计、项目分析和因素分析,得到专业虚拟社区成员社区感的组成要素模型.

研究结果

1.社区感的定义

有很多学者对社区感进行了不同的界定,其中以McMillan和Chavis于1986年提出的定义影响最为广泛和深远,很多社区感的研究都将其作为研究的基础和起点.虽然有批评称:"McMillan和Chavis提出的社区感模型可能因文化因素的影响,晦涩难懂,不适用于当前我国国情下的社区感理论研究"(牟丽霞,2007),然而McMillan和Chavis的1986定义适用性较强,不仅能够用于地域性社区,也能用于网络虚拟社区;且基本反映了社区感的组成要素.因此,本研究采用该定义作为社区感研究的定义,即:社区感是社区成员对社区的归属感,是一种成员之间互相影响或互相帮助的感觉,一种通过成员之间的合作能满足某种需要的认同.

2.内容分析结果

社区感的组成要素和研究者对社区感的定义是密切相关的.有的学者认为不应该将社区感人为地划分为多个维度,认为如果社区感是个人的情感体验,那么把情感分成各个要素,也就意味着体验的消失(Sonn,Bishop,&Drew,1999).然而,大多数研究都将社区感分为多个维度.

有关社区感组成要素的研究影响最大的仍然是Mcmillan和Chavis提出的社区感"四要素"理论模型.他们认为,社区感的组成包括成员资格(Membership)、影响力(Influence)、需要的整合与满足(Integration and fulfillment of needs)以及共同的情感连接(Shared emotional connection)(David W.McMillan,1986).其中"成员资格"指一个人成为社区的成员,将自己视为社区的一部分,并因此具备产生归属感的可能."影响力"是一个双向的概念:一方面,成员个体会对社区的群体产生影响;另外一方面,群体具有对其成员产生影响的能力.第三个要素是"需要的整合与满足",个人参与社区具有不同的动机,因此满足成员的需求可以使成员对社区有亲密的感觉,进而壮大社区.而成员需求的多样化与社区资源的有限性之间会产生矛盾,因此必须整合需求进而满足需求.最后一个要素是"共同的情感连接",指与他人分享自己的故事与特殊事件.针对虚拟社区成员社区感的组成要素,很多研究都将其归纳为"成员资格"、"影响力"、"沉浸"三个维度(Koh&Kim,2003;林佳蓁,2006;薛绍安,2004).

在虚拟社区中,"成员资格"主要指成员意识到自己是社区的一员,并产生对社区的认同;而"成员资格"这个词汇较为晦涩难懂,因此,在本研究中将其改为"社区认同"."影响力"这个要素的直译未能体现出其双向作用,因此在本研究中将"影响力"改为"相互影响".在开放型的虚拟社区内,社区成员总是带着某种类型的需求动机注册到社区内,而虚拟空间无须将社区成员的需要进行整合,而是要满足成员各种不同的需求从而达到发展社区的目的,因此将"需要的整合与满足"简化为"需求满足".同时作者认为在McMillan和Chavis提出的四要素模型中,"共同的情感连接"与"影响力"因素有很多重叠之处,因为共同的情感连接很大程度上也是成员之间的相互交流和相互影响,因此将其去掉.

综述,本研究将专业虚拟社区内成员社区感分为四个组成要素:"社区认同","相互影响","需求满足"以及"社区沉浸",各要素的含义如下:

●社区认同:一个人成为社区的成员,将自己视为社区的一部分,能够认可社区共同的价值和目标.

●相互影响:社区成员认为自己能够通过参与社区活动影响其他成员;同时自己也会受到社区内其他成员的影响;感受到成员之间的相互帮助.

●需求满足:社区成员认为社区能够满足自己参与社区的需求.

●社区沉浸:社区成员全身心投入到社区浏览和社区活动中的感觉.

3.小组访谈的结果

为了解社区成员对社区的感受,本研究拟定了含11个问题的半开放性访谈提纲,在社区内随机抽取了Joco、Looker等10名成员进行小组访谈.将访谈结果导入Nvivo8.0进行质性资料的自由编码和分析.自由编码得到的结果,涉及到成员对"开放学习实验室"感受以及成员参与社区需求的编码都可以纳入到理论假设提及的四个组成要素,如表1所示.

表1 社区感要素编码

由此可见,得到的定性数据支持了由文献研究提出的理论假设,社区感的四要素(社区认同、相互影响、需求满足和社区沉浸)都有相应的编码内容予以支持;而质性访谈中未能发掘社区感的其他维度.

4.问卷调查结果

本研究在"社区感指数-2"和Koh等人提出的"虚拟社区感量表"两个量表基础上,根据社区感定义和小组访谈结果编制了社区感的测量问卷.在问卷编制完成之后,随机抽取了"开放学习实验室"社区的10名成员进行问卷的适用性测试,剔除成员认为过于宽泛、不明确和模糊、难以回答、有诱导倾向的问题后,形成正式施测的问卷,共由34个题目组成.

本次问卷调查随机抽取了社区用户200名,通过电子邮件(在可能的情况下,利用电话联系)的方式告知用户问卷调查的地址.在两周后,共收集到问卷122份.由于一些问卷填写者的用户名或注册电子邮件在社区用户资料中未能发现,将联系无果后的问卷剔除,得到有效问卷110份.

(1)社区感测量问卷的项目分析

本研究的项目分析过程如下:

①生成新变量Total,将社区感测量的34道题目得分总值赋予该变量.

②将社区感得分总值变量Total递减顺序排列,求得总人数27%处(第30人)的分数为132.

③将社区感得分总值变量Total递增顺序排列,得到总人数27%处(第30人)的分数为113.

④新建变量group,用于表征个案所在的高/低分组,将Total值大于等于132分的个案归为高分组,小于等于113的归为低分组.

⑤以变量group为分组变量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由表2结果可以看出,Q1~Q34题的T值均达显著,表示预试问卷的34个题项均具有良好的鉴别度,所有题项均能鉴别出不同受试者的反应程度.

(2)社区感测量问卷的因素分析

将社区感测量的34道题目对应的34个变量进行探索性因素分析,以KMO值的大小判断因素分析的适切性,以主成分分析法抽取共同因素,保留特征值大于1的共同因素.再以Promax进行斜交转轴,并以因素负荷量绝对值0.4为临界值,依下列原则删除题项:因素负荷量低于临界值的题目;结构复杂的题目(即同时在几个共同因素均有高负荷量且负荷量接近的题目);因素负荷量高于临界值的题目在两题以下的因素,该因素题目全部删除.在SPSS中经过5次因素分析之后,得到了较为理想的因素结构.因素分析的KMO及Bartlett检验结果如表3.KMO是Kaiser-Meyer-Olkin的取样适当性参数,当KMO值越大时,表示变量间的共同因素越多,越适合进行因素分析.根据学者Kaiser的观点,如果KMO的值小于0.5时,较不宜进行因素分析,此处KMO的值为0.826,表示适合进行因素分析.

此外,从Bartlett's球形检验的2值为659.307 (自由度为91),达显著,代表母群体的相关矩阵间有共同因素存在,适合进行因素分析.因素分析的陡坡图如图3.可见,从第五个因素斜率变小,趋向于平稳,特征值也开始小于1,因此取四个因素较为合适,四个因素的累积贡献率为69.051%.

表2 高低分组的独立样本T检验

表3 KMO和Bartlett检验值

表4是第五次因素分析的结果.各个因素和对应的题项内容如表5所示.

因素1对应原先的"社区认同",4个题目都反映了"社区认同感"的内容,仍然命名为"社区认同".因素2对应原先的"相互影响",因素分析后这三个题项与制定社区感测量问卷时提出的"相互影响"的定义相比更为具体,三个题项主要集中在社区成员在情感方面的交流.因此,将因素2由原先的"相互影响"改为"情感支持".因素3为原先的"需求满足",而其包含的题项包括成员的资源需求、交往需求、知识分享需求,以及从社区成员那里获取帮助,因此,仍然将其命名为"需求满足".因素4为原先的"社区沉浸",因素4的三个题项仍然适合以"社区沉浸"命名.

表4 社区感测量问卷的因素分析结果

表5 因素分析结果及其对应题项

根据以上探索性因素分析的结果,调整专业虚拟社区成员社区感的组成要素,可以用图4表示:

(3)调查问卷的信度检验

利用SPSS对得到的四个要素的分量表和总量表分别进行信度检验,结果如表6,可见,总量表和分量表的信度都较好.

表6 信度检验结果

综上研究结果,通过对社区成员的问卷调查和分析,修正了此前提出的社区感组成要素.专业虚拟社区内成员社区感仍然由四个要素组成,分别定义如下:

●社区认同:一个人成为社区的成员,将自己视为社区的一部分,能够认可社区共同的价值和目标.

●需求满足:社区成员认为社区能够满足自己参与社区的需求.

●情感支持:社区成员能够感受到彼此的关心,分享彼此的心情和生活感悟.

●社区沉浸:社区成员全身心投入到社区浏览和社区活动中的感觉.

社区感的四个要素可以用14个题项进行测量,根据对问卷结果的信度检验发现,由这14个题项组成的问卷信度较好.

讨论

社区感是一个心理变量,已有的研究表明社区感是暂时的,会随时间而不断变化(Conrad,2008;P. L.Obst&White,2007).而且每一个不同的机构、每一门课程、每一个社区成员都会为社区带来新的变量(Lord&Lomicka,2008).社区感的这些特点都为社区感的研究带来了很大的挑战.

本研究以远程教育专业社区为案例进行了研究,社区仍处于初期成长阶段,因此后续研究可以在其他类型的专业社区,以及不同发展阶段的社区内进行调研,来检验不同情境下社区感的组成要素.

[1]Bathum,M.E.,&Bauman,L.C.(2007).A Sense of Community Among Immigrant Latinas.Family&Community Health,30(3),167-177.

[2]Bishop,P.D.,Chertok,F.,&Jason,L.A.(1997).Measuring sense ofcommunity:Beyondlocalboundaries.JournalofPrimary Prevention,18(2),193-212.

[3]Blanchard,A.L.,&Markus,L.(2004).The experienced"sense"of avirtualcommunity:characteristicsandprocesses.SIGMIS Database,35(1),64-79.

[4]Brodsky,A.F.,&Marx,C.M.(2001).Layers of identity:Multiple psychological senses of community within a community setting. Journal of Community Psychology,29(2),161-178.

[5]Celene,N.A.,&Huerta,E.(2006).Building Virtual Bridges to Home:The Use of the Internet by Transnational Communities of Immigrants.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ommunications Law&Policy, Special Issue,Virtual Communities.

[6]Chavis,D.M.,Lee,K.S.,&Acosta,J.D.(2008).The Sense of Community(SCI)Revised:The Reliability and Validity of the SCI-2. PaperpresentedatthetheSecondInternationalCommunity Psychology Conference.

[7]Colombo,M.,Mosso,C.,&De Piccoli,N.(2001).Sense of communityandparticipationinurbancontexts.Journalof Community&Applied Social Psychology,11(6),457-464.

[8]Conrad,D.L.(2008).From Community to Community of Practice: Exploring the Connection of Online Learners to Informal Learning in the Workplace.American Journal of Distance Education,22(1),3-23.

[9]David W.McMillan,D.M.C.(1986).Sense of community:A definition and theory.Journal of Community Psychology,14(1),6-23.

[10]Herman,S.E.,Onaga,E.,Pernice-Duca,F.,Oh,S.,&Ferguson, C.(2005).Sense of Community in Clubhouse Programs:Member and Staff Concepts.American Journal of Community Psychology,36(3/ 4),343-356.

[11]Koh,J.,&Kim,Y.-G.(2003).Sense of Virtual Community:A ConceptualFrameworkandEmpiricalValidation.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lectronic Commerce,8(2),75-93.

[12]Lord,G.,&Lomicka,L.(2008).Blended Learning in Teacher Education:AnInvestigationofClassroomCommunityAcross Media.Contemporary Issues in Technology&Teacher Education, 8(2),158-174.

[13]Obst,P.,Zinkiewicz,L.,&Smith,S.G.(2002).Sense of communityinsciencefictionfandom,Part1:Understanding sense of community in an international community of interest. Journal of Community Psychology,30(1),87-103.

[14]Obst,P.L.,&White,K.M.(2007).Choosing to belong:The influenceofchoiceonsocialidentificationandpsychological sense of community.Journal of Community Psychology,35(1), 77-90.

[15]Perkins,D.D.,Long,D.A.,Fisher,A.T.,Sonn,C.C.,& Bishop,B.J.(2002).Neighborhood sense of community and socialcapital:Amulti-levelanalysisPsychologicalsenseof community:Research,applications,and implications.(pp.291-318).New York,NY,US:Kluwer Academic/Plenum Publishers.

[16]Peterson,N.A.,Speer,P.W.,&McMillan,D.W.(2008). Validation of A brief sense of community scale:Confirmation of theprincipaltheoryofsenseofcommunity.Journalof Community Psychology,36(1),61-73.

[17]Pretty,G.M.H.,&McCarthy,M.(1991).Exploring Psychological Sense of Community Among Women and Men of the Corporation.Journal of Community Psychology,19(4),351-361.

[18]Proescholdbell,R.J.,Roosa,M.W.,&Nemeroff,C.J.(2006). Component measures of psychological sense of community among gay men.Journal of Community Psychology,34(1),9-24.

[19]Rheingold,H.(1994).Thevirtualcommunity:Finding connection in a computerized world.London:Minerva.

[20]Rovai,A.P.(2002).Building Sense of Community at a Distance.InternationalReviewofResearchinOpenand Distance Learning,3(1),1-12.

[21]Royal,M.A.,&Rossi,R.J.(1996).Individual-Level Correlates of Sense of Community:Findings from Workplace and School.Journal of Community Psychology,24(4),395-416.

[22]Sarason,S.B.(1974).The psychological sense of community: Prospects for a community psychology.Oxford,England:Jossey-Bass.

[23]Sonn,C.C.,Bishop,B.J.,&Drew,N.M.(1999).Sense of community:issuesandconsiderationsfromacross-cultural perspective.Community,Work&Family,2(2),205-218.

[24]Tartaglia,S.(2006).A preliminary study for a new model of sense of community.Journal of Community Psychology,34(1), 25-36.

[25]陈永胜,牟丽霞.西方社区感研究的现状与趋势[J].心理学进展,2007,15(1):169-173.

[26]陈家维.线上运动社群之社群意识组成要素之研究---以日本职棒社群日促会为例[D].台中:朝阳科技大学,2006.

[27]李佩贞.探讨社群意识在虚拟环境下对凝聚力与忠诚度的影响[D].花莲:国立东华大学,2007.

[28]林佳蓁.虚拟社区意识形成因素及影响性之研究[D].台北:台湾国立台北大学,2006.

[29]牟丽霞.城市居民的社区感:概念、结构与测量[D].浙江金华:浙江师范大学,2007.

[30]薛绍安.虚拟社区特性、意识及成员忠诚度关系之研究[D].台北:台湾国立政治大学,2004.

责任编辑 池塘

G420

A

1009-458x(2010)06-0022-06

2010-03-15

殷丙山,博士,助理研究员,北京广播电视大学规划与科研处(100081).

猜你喜欢

虚拟社区成员要素
主编及编委会成员简介
主编及编委会成员简介
主编及编委会成员简介
主编及编委会成员简介
掌握这6点要素,让肥水更高效
基于KANO模型问答型虚拟社区用户需求的分类研究
观赏植物的色彩要素在家居设计中的应用
论美术中“七大要素”的辩证关系
也谈做人的要素
虚拟社区人际关系对旅游行为意向影响的实证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