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女子马拉松备战伦敦奥运会策略研究
2010-09-08黄耀辉
黄耀辉
我国女子马拉松备战伦敦奥运会策略研究
黄耀辉
(集美大学体育学院,福建厦门 361021)
中国女子马拉松近几年在一定程度上有了较快发展,但对比先进水平,仍然有较大的差距。采用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专家咨询法,对我国女子马拉松竞技实力、未来发展等进行分析,明确我国该项目在最好成绩、竞技实力和综合排名等方面都处于相对滞后地位,指出我国女子马拉松运动训练体系不够完善,年龄结构不够合理;健康训练程度不够等是导致落后的主要原因。根据女子马拉松发展动态及我国该项目发展具体情况,提出加强科研、训练、恢复一体化的机制,提高运动员健康训练的水平;采用"走出去,请进来"策略,加强教练员和运动员对外交流力度等相关建议,为伦敦奥运会实现该项目的突破提供科学的参考依据。
女子马拉松;现状;策略研究
我国女子中长跑、马拉松、竞走等项目是历届世锦赛和奥运会夺取奖牌的优势项目,也是国家体育“119工程” (现 “121工程”)重点发展项目。我国的女子马拉松运动员在 2004奥运会比赛中获得第 5名,2005世锦赛才开始进入前 8名。2005年后女子马拉松最好成绩逐渐下降,中国队员分别得过各站冠军,但最好成绩也是在 2 h 20 min以上,没有真正的集团优势,甚至难以超越孙英杰创造的中国最好成绩。因此,我国女子马拉松总体上处于较落后的状态,与亚洲和世界相比都有较大差距。
1 中国女子马拉松比赛取得的成绩及排名情况
20世纪末,中国女子马拉松出现了王军霞、艾冬梅等优秀选手,2000以来中国女子马拉松先后涌现出孙英杰、周春秀 2位世界顶尖选手。近几年来中国选手一直是世锦赛、奥运会女子马拉松赛的主要冲金力量:2007年世锦赛,有 4位国手参赛,周春秀夺得亚军,朱晓琳、张淑晶分别取得第 4、第11名的佳绩;2008年北京奥运会,周春秀夺得一枚铜牌,朱晓琳紧随其后获得第 4名;2009年世锦赛,除白雪摘得金牌外,周春秀、朱晓琳和孙伟伟都跑进 2 h 30 min大关,3人分获第 4、5、13名。近 10 a来,每年我国运动员都曾进入到世界排名前10的行列,周春秀在 2007年一度排名世界第一(表 1)。但从比赛成绩及参赛运动员的实力、比赛客观条件等总体来分析,我们仍然没有明显的集团优势,没有强大的后备军,没有实力超群的明星运动员。实现女子马拉松的实质性突破还需多方面共同努力。
表 1 2001年以来进入世界排名前 10的国手
2 世界和中国女子马拉松运动员年度最好成绩比较
总体来分析,中国和世界年度最好成绩排名都较稳定,我国中青年运动员有进步,后继有人。但相对于历史好成绩来说,还有较大的差距 (图 1)。周春秀虽 2008排名世界第一,但是在拉德克里夫等名将缺席的情况下取得的,而且今年已滑至第十名左右。白雪虽世锦赛夺冠,但成绩只能排第 10名。
3 我国女子马拉松发展滞后原因分析
3.1 社会环境方面的客观原因
2004年北京马拉松比赛人数 0.6万,现场观众15万,而伦敦马拉松比赛人数 3.3万,现场观众 60万;至 2008上海国际马拉松比赛,参赛人数才达到2万人;2008北京国际马拉松赛参赛人数将达 3万人。从我国女子马拉松运动的参赛人数、观众人数以及媒体关注程度等综合分析都说明了其在国内的群众基础相当薄弱,而群众基础的薄弱又影响该项运动人才的选拔和后备力量的培养。另外,比赛地域和季节对成绩也有较大影响。众所周知,奥运会、世锦赛赛期一般都在 8月,这一季节举行的马拉松赛很难创造佳绩。以今年排名榜为例,目前的 10个最好成绩,只有白雪是在夏季跑出的,其中有 6个成绩出自于属于黄金赛季的 4月份。与其他项目不同,奥运会、世锦赛马拉松赛很难诞生超一流成绩,历史排名位居前列几乎都是在伦敦、柏林这类传统马拉松公开赛上创造的。以近几年世界大赛为例: 2008年奥运会冠军罗马尼亚迪塔的夺冠成绩是 2人26 min44 s,在 2008赛季排名榜处于 40名之外; 2007年世锦赛冠军恩德雷巴 2 h 30 min 37 s的成绩,在那年排名榜仅列 90名之外。当然,迪塔、恩德雷巴夺冠成绩排名较低,与北京、大阪 (2007世锦赛举办地)夏季气候炎热有很大关系,相比之下柏林夏季要凉爽一些。当然夏季的柏林同样不是创造马拉松一流成绩的好地方。
3.2 运动员年龄结构不够合理
周春秀、魏亚楠已是 30岁上下的老将,二十好几的朱晓琳、孙伟伟提升空间似乎也不大。但这并不影响中国女子马拉松的整体厚势,像 19岁的张莹莹、21岁的陈荣等均可以与白雪并肩作战。2008赛季伊始,张莹莹在厦门跑出 2 h 22 min 38 s的年度第三好成绩,只是因为年龄关系,她未能参加北京奥运会和今年世锦赛马拉松赛。近 3个赛季,陈荣均突破 2 h 30 min大关,显示出不俗而稳定的实力。可以预见,今后数年时间内,中国女子马拉松成绩完全有可能再达到新的高度。(表 2)
3.3 训练体系不够完善,后备人才培养不够
近 9 a来,每年的世界排名榜前 10位都有中国选手的名字,涌现出的不仅仅是孙英杰、周春秀、白雪等高手,整体水平近似处于世界一流水平。近期间每年也有多名选手跑进 2 h 30 min行列,朱晓琳、孙伟伟、张莹莹、魏亚楠、张淑晶、陈荣等都突破过 2 h 30 min这一象征国际水平的门槛。
表 2 2008年奥运会、2009年世锦赛女子马拉松比赛前八名年龄结构
但在 2004年女子马拉松综合排名中,肯尼亚有3名运动员进入前 8;日本有 2名运动员进入前 8;我国只有孙英杰 1人进入前 8。因此,我国女子马拉松竞技现状不容乐观。在世界女子马拉松前 100名运动员中,日本有 18名可谓实力最强,俄罗斯与肯尼亚分别占据 2、3位,分别为 16、13人。2006年,进入 2 h 26 min共 19人,其中日本 8人,俄罗斯 4人,肯尼亚 4人,埃塞俄比亚 3人,中国 1人。至 2006年,女子马拉松世界前 30名,亚、非、欧分布相对平均。至 2008年,女子马拉松有 1人突破 2 h 16 min,1人突破 2 h 19 min,8人突破 2 h 20 min,前 100名已突破2 h 26 min。我国运动员只有孙英杰和周春秀曾经跑进过 2 h 20 min。
无论从以前取得的成绩,还是运动员的后备力量,以及在较好成绩中所占的比重等方面来综合分析,我国在训练体系方面呈现出不系统、不完善的局面,有待于从多方面加强训练,促进训练的科学高效性,达到长期持续发展的目的。
3.4 对女子马拉松运动科研投入不足
我国女子马拉松运动专业科研人员较少、科研经费投入不足、科研设施配备不齐全等原因导致实践经验推广、科研成果转化等方面与发达国家相比有较大的差距,严重影响我国女子马拉松运动训练水平的提高。据于奎龙 (2006)研究表明,从 1994年到 2004年,在中文核心期刊发表的与马拉松运动有关的文章共有 136篇,而且仅集中在营养、教练员经验介绍、国外训练方法介绍等方面。这些都表明我国在研究马拉松运动方面的成果较少,且实用性和可操作性不强,也没有先进的理论指导,导致该项目各方面发展较缓慢。性等方面,拓宽群众基础;逐步在适合该项目发展的高校、高中开展全程、半程马拉松比赛,为马拉松人才的选拔及后备力量储备打好基础。
4.2 提高训练的科学化水平
我国地域辽阔、地势差异较大,具有不同海拔高度的优势,目前,在我国已建立起可用于高原训练的基地 14个,基本可以满足国内的需要。但是,各基地的建设并不完善,相关的人员配置也不到位。在 20世纪 80、90年代“高原热”之后,由于对高原训练难以全面把握使得一些运动队减少了上高原训练的机会,使高原基地一度空闲。部分省份如青海省、山东省对于模拟高原训练进行了研究,分别建立了模拟低压氧舱实验室,实验结果虽然还达不到完全科学控制的程度,但却为国内低压氧舱的研究带来了新的发展。我国起步仍然较晚,要想取得成功,就要加大投入,加快发展的步伐,才能跟上时代的节奏。
合理地安排比赛,既能发挥出较高水平,又不至因比赛而产生身心过度疲劳。大部分优秀运动员都能在 30~40天左右参加一次高水平比赛,当然也要因人而异,尽可能水平和恢复兼顾。提倡以比赛促训练。陈旧的观点是马拉松选手每年只参加 1~2次比赛较为适宜。随着训练水平的不断提高,非洲马拉松选手参加比赛的次数日益增多,优秀选手每年参加 3~4次大赛,已习以为常。
4.3 扩大选材面,加强后备人才的培养
扩大选材面,5 000 m、10 000 m等兼项运动员亦具有超长距离的潜质,周春秀、白雪等运动员以前都有中长跑运动员经历,在转项从事马拉松运动后,经过教练组的系统训练,逐步取得较好的成绩,这已是不争的事实。另外,要提高运动员的健康水平,在保证运动员身体、心理健康发展的前提下,充分挖掘其运动潜力;提高营养、训练、恢复等方面水平,减少运动损伤和疾病,从而延长运动员的运动寿命;合理完成新老运动员交接棒的传递,为实现伦敦奥运的重大突破打好人才基础。
4.4 提高教练员的执教水平
培养教练员的科学训练意识,鼓励教练员不断
4 备战 2012伦敦奥运会建议性策略
我国的女子马拉松近年有良好的发展态势,但备战 2011世锦赛及伦敦奥运需要付出更多、更大的努力。
4.1 加强女子马拉松运动的宣传
我国女子马拉松运动开展较晚,底子较薄,应从提高对马拉松运动的了解和喜好程度、参与积极进修学习,提高教练员和运动员的理论水平;加强训练创新,提高教练员的创新意识,改变传统训练的思维定式,努力寻求高效低耗的训练方法;增强教练员科研意识,提高教练员用科学方法解决训练问题的能力,加强教练员与科研人员之间的相互交流,做到“科研目的明确、训练有据可依”;加强对运动员训练和比赛周期的调控,使女子马拉松运动员在奥运会比赛期表现出良好竞技状态。
4.5 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策略
同其他田径项目相比,女子马拉松项目的训练环境相对封闭,训练多是各自为政,相互交流、通气较少,同国外的交流也较少。前田管中心主任罗超毅曾提出,女子马拉松要象其他项目一样,引进国外先进训练理念和技术方法,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策略,跳出“内战内行,外战外行”的恶性循环。20世纪 90年代,中国“马家军”曾经在女子中长跑 1 500 m、5 000 m、10 000 m等项目上屡获佳绩,结合近年来国内、国外科学的训练经验,培养中跑、长跑、马拉松 “三位一体”的运动员,提高我国运动员兼项比赛的能力,为实现 2012年伦敦奥运会女子马拉松的突破作好准备。
5 结论
1)我国女子马拉松运动起步晚、底子薄,发展较缓慢。目前在最好成绩、整体实力、综合排名等方面与女子马拉松强国相比均处于滞后的地位。
2)导致我国女子马拉松运动滞后的主要原因有:对我国的女子马拉松运动关注不够;训练体系不够完善,年龄结构不够合理;健康训练的程度不够;教练员重经验,轻科研等。
3)我国应从多方面共同努力以提高女子马拉松运动的发展:提高对女子马拉松运动的关注程度;加强科研、训练、恢复一体化的机制,提高运动员健康训练的水平;增强后备人才的储备,实行女子马拉松运动的梯队发展;提高教练员的执教水平和完善培养、进修制度,采用“走出去,请进来”策略;加强教练员和运动员对外交流的力度也是实现我国女子马拉松项目突破的重要举措。
[1]杜文杰,李楠.2004年世界田径回顾[J].田径,2005(2): 15-16.
[2]紫穆.第十届世界田径锦标赛评述[J].田径,2005(10): 45-46.
[3]张玉泉.奥运会中长跑成绩演变及主翼项研究 [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03(1):46-48.
[4]陈涛,韩宝红.从十运会田径运动成绩看我国田径运动发展方向[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07(1):88-89.
[5]紫穆.第 11届世界田径锦标赛评述 (下)[J].田径,2007 (12):45-46.
[6]王远山,翟智.2007世界田径回顾 (下)[J].田径,2008 (4):45-46.
[7]郭春阳,张玉超.从第 29届奥运会看世界田坛竞争格局[J].体育文化导刊,2009(4):37-40.
[8]夏伟恩.优秀马拉松运动员的年龄结构 [J].田径,2002 (10):15-16.
[9]夏伟恩.日本女子马拉松的崛起[J].田径,2005(7):24-25.
[10]杜文杰.俄罗斯优势不可动摇[J].田径,2006(7):32-33.
[11]张明.马拉松训练疲劳与恢复的探讨 [J].三明学院学报,2008(4):466-468.
[12]牟少华,于奎龙,刘武,等.我国女子马拉松竞技现状相对落后原因及备战 29届奥运会的对策研究[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2006(2):66-68.
[13]凯伯.对埃塞俄比亚长跑项目取得成功的原因分析[D].北京:北京体育大学,2009.
[14]焦芳钱,刘大庆等.我国女子马拉松训练研究综述 [J].中国体育科技,2008(4):36-38.
[15]吴长稳,于奎龙.影响我国女子马拉松项目发展因素的调查与分析[J].浙江体育科学,2009(3):47-48.
[16]陈军.我国女子马拉松竞技水平目标定位及实现策略[J].四川文理学院学报,2008(6):186-188.
[责任编辑 江国平]
The Situation of ChineseW omen Marathon for London O lympic Games and Countermeasures
HUANG Yao-hui
(Physical Education College,JimeiUniversity,Xiamen 361021,China)
Chinese women marathon has been improved in some degree dramatically but is still lagged behind compared with powerfull states in track and field.Based on the statusof the thewomenmarathon level in China,using themethod of documentary,stastics and comsulting the author finds out the relatively backward situation of this event and analyzes the reasons,such as uncomplete training system,unreasonable age structure and low health training degree.And the author emphasizes some reasonable advices on completing the integration system among research,training and recovering to improve the players'health level,taking in“go abroad and come in”measure and intercomunicatingwith other countries to supply scientific advices to break through this event forLondon Olymic games.
women marathon;the situation;counter measure research
G 80-05
A
1007-7413(2010)02-0074-04
2010-03-09
黄耀辉(1966—),男,福建漳浦人,副教授。研究方向:体育教学与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