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愈风汤联合红花注射液治疗脑梗死的疗效观察

2010-09-08黄义冬

中国当代医药 2010年35期
关键词:中风病红花肌力

黄义冬

(广东省英德市中医院急诊科,广东英德 513000)

脑梗死是危害中老年人健康的常见病、多发病之一[1]。近年来,发病率有明显增高趋势,筛选更有效的治疗药物,是临床医务工作者关心的重要课题。2003年10月~2006年10月笔者对收治的脑梗死患者39例采用愈风汤联合红花注射液治疗,取得满意临床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03年10月~2006年10月收治的脑梗死患者80例,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39例,对照组41例。其中,男47例,女33例;年龄43~66岁,平均57.4岁;病程1 d~2个月。

1.2 临床表现

本组病例均为脑梗死患者,均有不同程度肌力减退,其中0级7例,Ⅰ级16例,Ⅱ级28例,Ⅲ级14例,Ⅳ级15例。

1.3 疗效判定

脑梗死属中医“中风”范畴,根据卫生部1993年制定发布的《中药新药治疗中风病的临床研究指导原则》[2]中关于中风病疗效判定标准,①无效:症状及体征无变化;②有效:症状缓解,肌力提高Ⅰ级;③显效:症状基本消失,肌力提高Ⅱ级以上。

1.4 治疗方法

对两组患者均进行卒中规范化治疗,给予抗血小板聚集,控制血压、血糖、血脂疗法,同时配合康复锻炼。治疗组采用愈风汤联合红花注射液,方中重用黄芪大补元气,使气旺以促进血行,祛瘀而不伤正;当归活血有祛瘀而不伤血之妙;党参益气扶正;地龙平肝熄风;桂枝、红花注射液具改善微循环,促进侧枝循环,降低血液黏度作用,可保护缺氧脑细胞。具体使用方法,7~10 d为1个疗程,1~2个疗程后统计疗效。

2 结果

见表1。

表1 两组疗效比较(n)

3 讨论

中医治疗“中风”具有悠久历史,脑卒中属中医“中风”范畴,其发病机制较为复杂,不同阶段有不同的病机特点。该病患者虽多伴有风、火、寒、热、阴虚等兼夹症状,且在某些发病阶段或某些患者身上,还可能变化成主要病因,但气血运行不畅,瘀血阻络始终是该病发病的病理基础[3]。笔者根据缺血性中风病机实质是“气虚血瘀,本虚标实”的病机理论,应用“愈风汤”联合红花注射液治疗脑梗死患者39例。方中重用黄芪为君药,补益正气,使气旺而能血行。当归长于活血,具祛瘀而不伤血之妙,佑以赤芍、桃仁、川芎助当归活血祛瘀,发挥抗血小板聚集和解聚,增加脑血流;地龙通经络,红花注射液改善微循环,降低血液黏度,保护缺氧脑细胞,从而有效地提高脑梗死治疗效果。降低致残率,改善患者生活质量,且无不良反应。

红花为常用中药之一,具有活血通经,祛瘀止痛的功效,对于心血管系统、神经系统及血液、平滑肌等都有显著的药理作用[4-5]。红花注射液是由红花提取而成的中药注射制剂,具有扩张血管、降低血管阻力、增加脑血流量、抑制血小板聚集、增加与改善纤维蛋白溶酶活性、防止血栓形成发展、促进血栓溶解等作用,同时降低血黏度,提高耐缺氧能力,对缺血缺氧状态下的脑组织有保护作用,减轻脑水肿、维护脑循环自动调节作用,改善脑功能,是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的理想药物[6]。

愈风汤是由黄芪30~60 g、当归15 g、川芎15 g、赤芍15 g、桃仁 12 g、地龙 12 g、秦艽 15 g、丹参 30 g、桂枝 10 g、党参30 g组成。主要作用为补气、活血、通经络。

笔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了疗效肯定、作用缓和持久的愈风汤联合红花注射液治疗后,症状消失或发作减轻,本组病例显效率为95%,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1]王新德.各类脑血管疾病诊断要点[J].中华神经精神科杂志,1988,21(2):60-61.

[2]孟家眉.脑卒中患者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标准[J].中华神经精神科杂志,1998,21(1):57-59.

[3]陈中锋.刺五加注射液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疗效观察[J].中国现代医生,2009,47(31):111-114.

[4]李延明.红花液治疗急性脑梗死46例临床观察[J].中国医药导报,2006,3(14):159.

[5]时明.红花注射液的临床应用[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4,13(15):124-126.

[6]邢同国.红花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分析[J].中国现代医生,2010,48(18):118-119.

猜你喜欢

中风病红花肌力
等速肌力测试技术在踝关节中的应用进展
红花榜
红花榜
红花榜
红花榜
缺血性中风病复发危险因素中西医的研究进展
28天肌力恢复,告别夏日肌肤后遗症
散打训练对大学生肌力与肌耐力的影响
造就美肌力 一日之际在于晨
补肾活血祛瘀方治疗中风病恢复期10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