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数控技术专业”基于工作过程导向课程开发实践

2010-09-07许晋仙

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0年7期
关键词:数控技术数控机床导向

许晋仙

(华东师范大学,上海 200062)

“数控技术专业”基于工作过程导向课程开发实践

许晋仙

(华东师范大学,上海 200062)

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为高职教育课程改革提供了新的视角。本文介绍了以工作过程为导向设计数控技术专业课程方案的探索和实践的过程。

高职教育;课程开发;工作过程;行动领域;课程体系

当前,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教育倍受社会的关注,社会和行业对学生职业竞争力的培养给予厚望,并注重人的持久职业生涯发展:既要求岗位操作能力和职业综合能力,同时还要求职业发展能力和职业创新能力。为此,树立能力本位的教育观,正是素质教育在职业教育中的体现。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开发与设计,其本质与优势就是在培养目标中强调创造能力的培养。

一、基于工作过程导向课程的内涵与特征

法国不来梅大学技术与教育研究所劳耐尔教授为首的职业教育学专家的研究指出,工作过程是“在企业里为完成一件工作任务并获得工作成果而进行的一个完整的工作程序”。基于工作过程导向课程即所谓“学习领域”课程,是根据产品的工作过程导出“行动领域”,再经教学整合形成“学习领域”,并通过具体的“学习情境”来实施;是以学生为中心而设计的课程,关注学生在行动过程中的学习体验和创造性表现,着重培养学生将知识转化为应用的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其设计过程是“按照工作过程来序化知识,即以工作过程为参照系,将陈述性知识与过程性知识整合、理论知识与实践知识整合”,该过程中知识的总量未发生变化,而是“这类知识在课程中的排序方式发生了变化”。在内容上摒弃了学科体系的束缚,以整体化的职业分析为基础,以具有职业特征的典型工作任务为基本素材。紧紧围绕职业活动的工作过程要求对学科知识进行重组,从而集中体现了职业教育的特色。

二、“数控技术专业”基于工作过程导向课程开发实例

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设计方法一般有以下步骤:职业能力分析→罗列并确定职业行动领域→确定学习领域→学习情境设计和教学项目的制定。行动领域与学习领域对应关系如图1:

图1 行动领域与学习领域的关系

为此,需要对专业培养目标和方向有明确清晰的认识。

1.数控技术专业的人才培养定位

经过大量市场调研,并对岗位进行分析,确定数控技术专业的培养目标和服务面向如下:

(1)培养目标。高职教育培养学生三个层次的能力,即专业基本技能、社会适应能力和专业发展能力。

专业基本技能是高职学生在人才市场上获取工作岗位的基本生存能力;社会适应能力是指高职学生与他人交往、合作、共同工作和生活中的人际交流、劳动组织能力、群体意识和社会责任心等;专业发展能力是指与他人交往、合作、共同生活和工作的能力。具备专业发展能力的毕业生进入用人单位后将逐渐表现出优越性,形成高职毕业生进入职业生涯后的可持续发展因素。

(2)服务面向。数控技术专业的岗位群定在数控技术操作员、数控机床编程工艺人员以及数控机床装调维修工等。

2.数控技术专业的工作任务、职业行为能力描述

工作任务描述:

机械识图;

机械制图;

加工工艺流程;

编制程序;

数控设备操作与加工;

数控机床维护与管理。

工作任务的具体内容:

识读机械图纸及技术资料;

利用CAD软件制图;

正确选择工件材料与热处理;

零件的加工工艺的分析;

设备和刀、夹、量具的选择;

切削用量确定;

工艺文件的编写;

手工编制数控程序;

利用CAD/CAM软件编制数控程序;

数控机床操作与加工;

数控机床的维护与管理。

职业行为能力描述:

钳工;

机加工;

数控加工工艺编制;

数控手工编程;

数控设备操作与加工技术;

CAD/CAM编程;

数控机床的简单故障诊断。

职业行为能力具体内容:

在现场独立地完成钳工的加工、机加工零件与刀具的安装、操作以及零件检测等工作;

在现场能够独立地完成数控机床的中等复杂程度零件编制程序与加工,较复杂程度零件编制程序与加工,学会与人交流、协作完成;

现场配备安装、调试、维修工具对数控机床的维护等工作;

配备安全防护用具;

符合安全规程和操作规范。

3.数控技术专业构建基于工作过程导向课程体系

(1)数控技术专业数控机床工岗位工作过程分析

通过对数控机床工岗位进行工作过程中的岗位职责、具体工作任务、加工流程、加工对象、工艺方法、使用工具、劳动组织和工作间的相互联系等分析,结合知识能力和素养要求,归纳数控机床工岗位行动领域为识图与制图;机加工操作;数控加工工艺编制;数控编程;数控机床操作与加工;数控机床的维护与管理等六个典型工作任务(如图2所示)

图2 数控机床工典型工作任务分解

(2)课程体系的构建

以行动为导向,按照实际工作过程将职业行动领域转换配置为学习领域,形成数控技术专业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体系,如图3所示。

4.扩展表述学习情境

分析和描述工作过程是确定学习情境和设计教学项目的基础。课程开发的任务,就是将这些有教学价值的工作过程描述出来,并将其设计成具体的学习情境,尽量以教学项目的形式呈现。在职业教育中,项目常常是指以生产一件具体的、具有实际应用价值的产品为目的的任务,有时也表现为方案设计等其他形式。

如《数控加工技术》课程的学习情境,设计了8个学习情境,让学生运用在不同的图纸零件和不同的材质,在控制过程中完成对数控加工工艺制定、手工编制数控程序和数控机床操作与加工的学习。每一个学习情境都是完整的工作过程,体现平等、递进或包容等职业成长和认知学习过程。

图4 数控加工技术学习情景设计

三、结语

职业教育课程的本质特征可以归纳为:学习的内容是工作,通过工作实现学习。这里蕴藏着课程理念、课程目标、课程模式、课程开发方法和课程内容的重大变革。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实施根本原因,并不是仅仅将原有的教学内容进行重新排序,而是实践——理论——再实践——再理论的过程,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培养学生将知识转化为应用的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成为可能。

[1]姜大源.工作过程导向的高职课程开发探索与实践[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2]姜大源.学科体系的解构与行动体系的重构——职业教育课程内容序化的教育学解读[J].教育研究,2005,(8).

TH

A

1673-0046(2010)7-0177-03

猜你喜欢

数控技术数控机床导向
以生活实践为导向的初中写作教学初探
“偏向”不是好导向
面向智能制造的数控技术教学改革与探索
数控技术在矿山机械制造中的应用探讨
数控机床的节能应用
高档数控机床数据采集应用
数控机床电气系统的故障诊断与维修
PLC在数控机床中应用
需求导向下的供给创新
犬只导向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