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电工基础》课教学的“做中教与做中学”

2010-09-07孙成林

职业教育研究 2010年10期
关键词:中教电工基础磁铁

孙成林

(抚顺市技师学院 辽宁 抚顺 113123)

《电工基础》课教学的“做中教与做中学”

孙成林

(抚顺市技师学院 辽宁 抚顺 113123)

由于中职学生文化基础差,沿用以往的教学模式进行专业基础课教学,很难奏效。在《电工基础》课教学中采用“做中教与做中学”的教学模式,不但能使学生掌握电工基础的基本知识,还能提高学生的操作技能,收到预期的效果。

电工基础;做中教;做中学;实际操作

《电工基础》是电类及相关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对后续专业课程的教学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专业基础课的教学既不能完全照搬专业课教学的一些做法,也不能沿用以往的“教师讲,学生听,教师写,学生记”的教学模式,必须寻找适合现在学生基本素质状况的、有效的教学方式方法。笔者在《电工基础》课的教学中采用了“做中教与做中学”的方法,效果良好。

适用性分析

“做中学”是美国哲学家、教育家杜威提出的教学模式。他认为“做中学”,也就是“从活动中学”、“从经验中学”,“从做中学要比从听中学更是一种好的方法。”实施“做中学”,教师就要在“做中教”,这样,化静为动,增加学生在课堂上参与教学过程的程度,更换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方式和方法,能够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

《电工基础》课内容比较抽象,理解难度大。要求学生有较好的数学、物理基础,较强的数学计算能力。可是,中职学生普遍基础较差,对理论知识的理解与接受能力低。应试教育的挫折在他们心中留下了挥之不去的阴影,提起上课就头痛。这些心理障碍在短期内很难解决,他们在课堂上坐不住,认真听课只能持续一段时间,“好动”是他们的共同特点。教师因势利导,通过实施“做中教与做中学”,让学生在课堂上有“动(做)”的机会,在教学过程中,就能使教师的讲授与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亲自动手操作的实践活动结合起来。以“做”助教,以“做”助学,学“做”结合。学生在课堂上不再面对教师讲授的深奥理论和繁杂的公式推导计算,而是通过“做”来学习、巩固新知识。另外,降低教学的起点,有助于学生克服畏难情绪,恢复对学习的自信心。

某班有一名学生上理论课时坐不住,听不进课是出了名的,有的科目理论考试几乎交白卷。但他是“做”的活跃分子,用他自己的话说:让我坐着听课,我是坐不住的,现在让我在课堂上动手做一些东西,还是挺好的,觉得挺有意思的。一学期下来,这名学生的进步很大。

实施过程

“做中教与做中学”的教学模式从根本上改变了课堂教学的方式方法。教师为学生准备好实验材料,给学生足够的时间,让学生有兴趣地、自主地开展实验,找规律,概括特点。

教学案例一 “电阻器的串、并联定义及特点”教学,主要知识点有电阻器串、并联的概念、特点。每组学生的课桌上摆放了一块万用表、两节干电池、几个电阻器及导线。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布置给学生的第一个任务是把3个电阻器连接起来,看一看有多少种连接法,是如何连接的。学生们通过讨论,可以连接出如图1、图2和图3所示的串联、并联及混联电路。然后,教师启发学生对照他们自己连接的电路来总结串联、并联及混联的概念,教师帮助完善,最终得出串联、并联及混联的定义。教师给学生布置的第二个任务是:把图1的串联电路、图2的并联电路分别接上电源(干电池),通过测量流过每一个电阻的电流强度、每一个电阻两端的电压和总电流强度、总电压及总电阻,得出串、并联电路的特点。学生在测量图1电路时发现,流过R1、R2、R3电阻的电流强度和电路总的电流强度都是相等的;R1两端电压、R2两端电压、R3两端电压之和等于电路两端的总电压;电路总的电阻等于R1、R2、R3的阻值之和。换3个电阻测量还是这个结果。学生在教师的启发、帮助下把测量结果转化为规律性的结论,即串联电路的特点是:串联电路中,电流强度处处相等;总电压等于各电阻两端电压之和;总电阻等于各电阻之和。对于并联电路也可照此方法处理,可以得到并联电路的前两个特点:总电压等于各电阻两端电压;干路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但各电阻之间的关系不能根据测量结果直接找出,需要教师配合必要的公式推导归纳出来,即总电阻的倒数等于各电阻的倒数之和。这些特点不是教师在黑板上推导出来的,而是学生亲自动手“做”出来的,这样得出的结果会在学生头脑中留下深刻的印象,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图1

图2

图3

教学案例二 在“电磁感应”教学过程中,每组学生面前摆放一根条形磁铁,一个空心的筒形线圈,一个灵敏检流计,若干根导线。这些材料引起了学生的兴趣,好奇心驱使他们急于想摆弄一下,教师就顺势而为,放手让学生自主进行实验,由学生自己看这些东西往哪用,电路如何连接,电路中有无电流,磁铁能起什么作用。学生遇到问题后,通过查阅教科书和相互讨论,连成了正确的电路,也明白了磁铁的作用。学生所做实验观察到的现象分几种情况:(1)把磁铁放在线圈中不动,灵敏检流计不发生偏转,表明电路中无电流;(2)把磁铁由线圈中向外拔,灵敏检流计向一个方向偏转,表明电路中有电流;(3)把磁铁由线圈外向线圈中插入,灵敏检流计向另一个方向偏转,表明电路中有另一方向的电流。磁铁在线圈中运动的越快,灵敏检流计偏转越大。在教师的启发、帮助下,学生对测量结果做出了如下解释,磁铁周围有磁通,只要磁铁在线圈中,线圈中就有磁通,当磁铁在线圈中不动时,线圈中的磁通无变化,灵敏检流计中无电流;当磁铁在线圈中运动时,线圈中的磁通改变,灵敏检流计中有电流。在此基础上学生就总结出了电磁感应定律。

实施“做中教与做中学”,教师要转变观念,改革现有的《电工基础》课程体系,重新组织《电工基础》教学内容。为使教学围绕“做中教与做中学”展开,教师要做到:(1)不断地更新知识,提高实践技能,认真研究让学生做什么,怎么做,及学生做后可以学到什么、可以提高什么技能等问题,精心设计要学生做的内容。(2)认真钻研教材,深入研究教学内容,认真设计整个教学过程,使学生做的内容与学的内容有机结合。要设计好实践与理论的结合点,让学生做只是手段,通过做,使学生学到知识才是目的。(3)教师要掌握好课堂教学节奏,该做的时候放手让学生去做,该结束的时候要及时结束,教师要及时点拨,及时地把学生从误区中拉回来,使做的效果达到最佳。

收获与体会

“做中教与做中学”实现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一体化教学 “做中教与做中学”化抽象为具体,化复杂为简单,能够达到激发学生求知欲之目的。中职学生的思维较活跃,对于动手操作类的教学项目,具有较强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潜能。做的过程中学生能够见到许多未见过的新奇的东西和现象。这恰好迎合了学生的好奇心,引起了学生的兴趣,学生在做中学到了知识,获得了技能,也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做中教与做中学”改变了传统的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相分离的做法,克服了理论与实验“两层皮”的问题,使学习的过程真正成为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过程。

“做中教与做中学”可以从根本上改善师生关系 在传统教育中,教师单纯地灌输和学生被动地接受,学生始终处于被动的地位。学生基础很差,教师的教自然就面临着重重困难,双边活动就很难开展,教与学矛盾比较突出,师生关系自然也就不是太理想。“做中教与做中学”可以扭转这种局面。教师先是指导学生做,可以把学生好动的习惯引导到做中来,做显然要比听容易接受、掌握。常言道,听别人讲十遍,不如自己亲手做一遍。学生很容易从做中收获到成就感,从而对学习产生兴趣,对学习、对教师的态度就会有较大的改变,教和学的矛盾也就会大大缓解,师生关系也就融恰了。

“做中教与做中学”为后续专业课教学与实训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这里的“做”都是围绕着电工仪器、仪表的使用和简单的电路测量来进行的,其中如万用表的使用,电压、电流、电阻的测量,都是后续专业课程和实习实训所必需的最基本技能。“做”不但使学生能够掌握《电工基础》课程的基本知识,更重要的是可以使学生掌握基本的操作技能。学生掌握了这些,有助于专业课的学习再上新台阶。

但《电工基础》毕竟是专业基础课,其中有些理论知识点比较抽象,无法由实验完成,“做中教与做中学”能解决大部分的教学内容,还有一部分内容需应用其他教学手段、方式、方法来完成,如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等。

总之,“做中教与做中学”体现了一种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理念。它强调以面向每一个学生为原则,着眼于全民科学素养的提高,以面向全体学生基本素养的培养为首要原则,使教学中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教师指导完美结合统一。

[1]吴健敏.杜威的教育思想对20世纪中国教育改革的影响[J].教育评论,2001,(6).

[2]秦旭芳,庞丽娟.“做中学”科学教育的主要理念[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04,3(6):11.

[3]周绍敏.电工基础[J].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4).

[4]顾志刚,吴建平.基于“教学做合一”的中职课程改革实践[J].职业教育研究,2009,(6).

G712

A

1672-5727(2010)10-0137-02

孙成林(1956—),男,辽宁新宾人,抚顺市技师学院高级讲师,教务科长,研究方向为教学管理和课堂教学改革。

猜你喜欢

中教电工基础磁铁
在文学经典中教陶艺 让儿童的想象飞起来
A WITHERING FLOWER
如何激发职业高中学生学习电工基础的兴趣
中职电工基础课教学中的困扰与对策
互动教学模式在中职“电工基础”中的应用
例谈x/1+x0)题型的构建
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教与不教的实践思考
玩磁铁
用磁铁治病,由不信到信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