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局赶考
——记中国建设第五工程局信息化成长
2010-09-07于巧稚
◎ 本刊记者 于巧稚
缘起
随着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将信息化作为考核内容纳入特级资质企业标准后,中国建筑第五工程局(以下简称五局)相关领导开始审视“信息化”这一新名词。
行业内部的竞争压力的增加,以及要面对国外竞争的挑战,要求施工企业工期越来越短,造价越来越低,合同越来越大,这些对企业的管理机制要求也越来越高。尤其是中国建筑工程总公司在2009年上市以后,对指标的要求非常大,业务分布也非常广,五局在国内几十个省市,甚至国外都有业务,管理跨度较大。同时,五局内部越来越迫切的精细化管理要求以及信息技术的应用,给五局带来一个关乎信息化的考场。
选型
要成功实施有效的信息化,是五局从上到下的信念。“我们最后和用友软件公司签订协议之前,关于信息化就已经有一个框架了。”中国建筑第五工程局副局长谭立新告诉记者说。当时为了研讨如何实施信息化,五局请来了一局、三局的信息中心人员,还有子公司信息中心人员共同探讨信息化应该如何做,五局的信息化应该做成什么样子的。
据谭立新介绍,在探讨的基础上,五局又找来一些软件供应商。尤其是金蝶当时从深圳总部过来,给五局留有深刻的印象。
但是后来,事情发生了转变。谭立新回忆道,当时在湖南有个会议,用友总裁王文京来到湖南,当时五局局长鲁贵卿也参加了同一个会,在会上听了王文京的讲话,鲁贵卿当时认定,用友在软件行业内实力不容小视,更由于当时五局已经部署了用友的财务软件,由于这一客观事实的存在,五局相关人员研究认为:如果此时要部署新的系统,接口问题比较难解决,需要花费更多的精力解决接口问题。如果直接采用用友,接口问题也就不存在了。
为了慎重起见,五局由董事长鲁贵卿带队到用友总部进行考察。在北京用友总部,由鲁贵卿带队的考察人员再次同王文京总裁进行了深入交流。“当时我们就同王总讲,我们要什么,想做成什么样。”谭立新笑道,“当时我们问王总这么做能不能行?王总说能行。”就这样,2008年12月12日,中建五局与用友正式签订战略合作协议。
部署
五局最开始做统一规划,先规划软件,后规划硬件。部署的硬件设施要能满足信息系统的运行环境,避免了不必要的浪费。“软件开发是我们与用友联合开发完成的,硬件我们选择的是东软集团,以确保软件和硬件能协调。不能过高的推动软件,过高的推进硬件。”谭立新说道,在很多人的脑袋里,实施信息化就是买设备,买硬件,这是不合适的。很多企业的硬件条件很好,但是并不适用,只有适用的才是最合适的。之所以要同用友联合开发软件,是因为当时五局对信息化定位清楚,信息化是一个工具,要为我所用的工具,如果买一个大众化的产品,与企业自身结合很小。同时,用友与五局合作,对自身产品也是一种完善,因此双方达成的战略协议之一就是联合开发。
统一了整体规划后,五局上下开始进行标准的统一。从最基本的企业管理人、财、物的统一到今年的编码统一。谭立新告诉记者,今年总公司发行了一个编码标准,五局在这套编码标准上进行一定的拓展,发行了一个编码标准。此外五局还进行了项目信息标准化、业务流程标准化等工作。相互辨别、提前划分,结合工程结构的分解,发挥了作用,设备、材料编码,这是具体的标准化的编码工作,统一流程的分级管理,对于一些公共的主要流程进行固化,对招标、投资评审这些主要工作进行规划,而且这些流程固化了以后都是完全固定的,并根据管理需要,能进行随变,但是不是随便哪一个都可以变。管理制度变了,流程能够根据企业的管理流程的变化而变化。
在实施信息化过程中,令谭立新深有体会的就是信息化要关注领导的需求。企业中分管信息化的领导用时髦的话说叫CIO,但是从信息化的角度看,CIO也分很多级,有职能级的也有战略级的。要想将信息化做好,战略级的CIO是必要的。“战略级的CIO能从企业发展战略的角度进行企业信息化系统的建设、部署。能与领导充分沟通他想要做什么。从战略层面能清楚五局的信息化要怎么做,能够吃透我们企业管理的核心内容,特别是领导关心的能够引领企业发展的目标、指标在信息化部署中都得有。”谭立新笑道,“我们那时天天和用友公司的人讲要把这些东西优先部署。信息化如果没有领导的需求、想法,部署之后员工也没有动力执行。如果是领导关注的内容,员工做起来也有动力。现在很多企业信息化建设就只有信息中心几个人在下面弄,根本就弄不下来。”
除了关注领导的需求,五局的信息化还关注财务、业务一体化,专网、系统、数据库、统一成本管理、设备材料,业务数据通过处理后的数据,动态结合起来实施团队的财务系统,实施更大的财务业务一体化。
实施信息化一定要做到资源共享,根据随时应变的需要进行共享。谭立新介绍说,资源共享主要有三个层面:一个是基础数据共享;一个是知识积累要进行共享,通过信息系统使知识共享能更加系统,在系统中反应到资源管理库;第三个资源共享是为了企业经营的实效性。
“从2008年到2009年我们经过了两年的酝酿期,从本身应用出发提升到一定的阶段,不是当初提出来的一个新的概念了。2008年我们是定位于军事管理理念,所以信息化的管理里面最重要的一部分,抓实工作。2009年提出人性化管理理念。在这样的情况下,用我们的信息化紧密配合我们的管理,匹配战略转型阶段。今年要加快个性化开发,因为目前五局全面应用的是某一些需求,现在要加快进度。今年要进行细节的开发,存在一个问题就消灭一个问题。我们不能让问题越积累越多,现在要抓细节,抓实。”信息中心主任文章英补充说。
成果
说到部署信息以来所遇到的阻力,谭立新告诉记者,最大的阻力是思想的变革。很多人没有体会到时代的变化,科技进步带来的影响。在信息化用上之后,各项工作的思路也要转变,实施信息化后,工作怎么展开,没有人思考这些内容,所以说人的思想变革是企业在实施信息化中遇到的最大阻碍。“在新的工具面前,原有的工作方式肯定是不行了。生产力有三个要素,劳动者、劳动对象、劳动工具。在信息化的条件下工作,劳动工具变了,很多人没有思考这些问题。”谭立新如是说。为了能使员工尽快的转变思想,五局在实施信息化过程中,部署一个系统,就要对员工进行一次培训。五局信息化每年投入700万元,这种投入仅仅是核心网络建设和系统建设的投入。
从2008年立项到今日,五局的信息化整体已初具规模。提到信息化带来的变化,谭立新告诉记者,最明显的是速度变快了。信息传递变快了,领导决策所需要的信息能尽快地反应给高层,基层能把信息及时反应到上面,这是效率变高了。尤其是视频会议、电话会议的应用,本身就降低了五局的成本。网银系统的应用,更是为五局省下了实实在在的资金成本,这些利益都是最直接也是能看得到的。
2003年以来,五局整个七年的发展也是一年一个主题,围绕一个主题开展活动,这个主题是解决企业在管理过程中的关键性的问题。主题提升、战略转型、经济管理、优化创新,都是在管理过程中间,不同阶段,体现出不同的主要矛盾。我们几年来的主要的指标就是活动营业额的指标。2009年营业额是85亿元资产,利润大幅度提升,这是利润总额。这个指标的增长都是60%以上的速度增长,人均收入增长是每人21%。
未来,谭立新考虑要和湖南大学通讯软件学院合作,利用物联网技术帮助企业更职能化的管理,尤其是现场管理角度。“现在管理是我们高层在条件不太好的地方运用远程验收,要进行安全监控。”谭立新说。
在谈话的过程中,谭立新不止一次提到《世界是平的》这本书。现在谭立新再看这本书与三年前的感受就大不相同。现在看后,他深刻体会到企业重组、企业重新架构这些美国人提出的名词。在IT技术条件下,五局也应该进行“重构”。IT条件下办公节奏变得快速起来,企业变得没有距离感,无论是远在深圳、上海甚至是在国外,在信息化条件下,都变得清楚起来。
经验
说到实施信息化的经验,谭立新认为很多企业由于基础工作没过关,在做信息系统的时候,就做不好。虽然基础工作做起来很难,但是集团这种大型系统要做扎实才能方便后期的应用。尤其是新特级资质企业标准出台,很多企业更是不注重基础工作。用谭立新的话说“那是浪费资源。现在有很多软件公司以为根据住建部的标准要求,弄一套东西出来就是信息化了。实际上根本就不是,企业做信息化一定要从企业应用的实际出发,踏踏实实的进行。”
“信息化必须是一把手工程,我们信息化领导小组组长就是我们董事长,重视一把手在信息化中的作用。通过一把手亲自抓信息化,以及各种培训的跟进,现在各部门排斥期已经过去,人员对信息化接受的程度较好,已经有部门能向信息中心提自己的需求了。真正成功的信息化,最关键的是能引导出用户的需求,这也是非常关键的。并不是说软件的技术有多好,多先进,开发水平有多高。最关键是能够站在客户的角度,知道用户的需求再用IT语言实现用户的需求。做信息化,尤其是管理信息化,一定要整体把关,现在很多软件公司还都以产品为主,真正能有二次开发实力的并不多,所以在选择软件的时候,要考虑软件厂商的整体实力。”文章英说到。
中建五局面对信息化这个考场,显得信心十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