胎盘部位滋养细胞瘤(PSTT)的病理变化及鉴别诊断
2010-09-07王景贵高文萍王雨红张晓轩
王景贵,高文萍,王雨红,张晓轩
(吉林省双辽市中心医院检验科,吉林双辽 136400)
胎盘部位滋养细胞瘤(PSTT)的病理变化及鉴别诊断
王景贵,高文萍,王雨红,张晓轩
(吉林省双辽市中心医院检验科,吉林双辽 136400)
目的:探讨胎盘部位滋养细胞瘤(PSTT)的病理变化及鉴别诊断的方法和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2010年2月的临床资料。结果:观察组的血清β-HCG、HPL水平均较对照组要高,P均<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而观察组的临床表现与对照组的差异为月经不规则及子宫可呈不规则或均匀增大。病理示上皮样细胞及胞质嗜酸性或透亮。结论:血清β-HCG、HPL水平的增高并配合B超及临床表现对于胎盘部位滋养细胞瘤的诊断有一定的价值。
胎盘部位滋养细胞瘤;病理变化;鉴别诊断
胎盘部位滋养细胞瘤(PSTT)较少见,其是由于妊娠后中间型滋养层细胞过度增生形成的肿瘤,瘤细胞与胎盘种植部位的细胞相似[1],少数可发生转移[2],预后良好。本文中笔者就胎盘部位滋养细胞瘤的病理变化及鉴别诊断经验总结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08年1月~2010年2月确诊的4例胎盘部位滋养细胞瘤患者为观察组,同时选取同期的5例其他肿瘤患者为对照组。对照组的5例患者中,年龄22~27岁,平均(24.2±0.8)岁。观察组的4例患者均为胎盘部位滋养细胞瘤患者,年龄 21~26 岁,平均(23.5±0.6)岁。
1.2 方法
对两组患者的病理形态、血清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β-HCG)、血清人胎盘生乳素(HPL)及超声检查、临床表现等进行总结分析。进行免疫组化分析、病理形态分析及血清β-HCG、HPL检测。手术标本投入到预先准备好的10%甲醛固定液中固定,常规乙醇脱水,石蜡包埋,包埋好的蜡块固定于切片机上,切成5 μm薄片,苏木素-伊红(HE)染色,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 10.0进行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的血清β-HCG、HPL比较
将两组患者的血清β-HCG、HPL水平进行统计及比较,具体比较结果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的血清β-HCG、HPL比较(±s)
表1 两组患者的血清β-HCG、HPL比较(±s)
与对照组比较,*P均<0.05
组别 血清β-HCG(μg/L) 血清HPL(mg/L)对照组(n=5)观察组(n=4)2.92±0.13 3.55±0.15*0.20±0.12 1.92±0.20*
2.2 病理形态、超声检查及临床表现
观察组较对照组的病理形态、超声检查及临床表现差异为:月经不规则及子宫可呈不规则或均匀增大。病理示上皮样细胞及胞质嗜酸性或透亮。且观察组患者均有足月产、流产和葡萄胎史。见图1~2。
3 讨论
胎盘部位滋养细胞肿瘤是指来源于胎盘种植部位的一种特殊类型的滋养细胞肿瘤[3-4]。本文中笔者就胎盘部位滋养细胞瘤(PSTT)的病理变化及鉴别诊断方法要点进行研究比较。经比较发现胎盘部位滋养细胞瘤患者的血清β-HCG、HPL均有一定的变化,同时辅以病理形态、超声检查及临床表现对于提高诊断率有着积极的意义。
因此笔者认为血清β-HCG、HPL水平的增高并配合B超及临床表现、病理分析对于胎盘部位滋养细胞瘤的诊断有一定的价值。
[1]刘艳.妇科恶性肿瘤患者淋巴亚群及相关细胞因子测定的意义[J].中国航天医药杂志,2002,4(3):6-8.
[2]Amezcua CA,Bahador A,Naiclu YM,et al.Expression of human telomerase revese transcriptase,the catalytic subunit of telomerase,is associated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persitent disease in complete hydatidiform moles[J].Am J Obstet Gyneconl,2004,184(7):1441-1446.
[3]邓姗.胎盘部位滋养细胞肿瘤的研究进展[J].中华妇产科杂志,2002,37(3):316.
[4]Amezcua CA,Bahador A,Naiclu YM,et al.Expression of human telomerase revese transcriptase,the catalytic subunit of telomerase,is associated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persitent diserse in compolte hydatidiform moles[J].Am J Obstet Gyneconl,2004,184(7):1441-1446.
R737.33
B
1674-4721(2010)10(a)-080-02
2010-05-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