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河北省沿海三市人才状况及对策研究

2010-09-06侯建国

关键词:沧州秦皇岛唐山

侯建国

(河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河北石家庄 050091)

河北省沿海三市人才状况及对策研究

侯建国

(河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河北石家庄 050091)

河北省第七次党代会提出了建设沿海经济社会发展强省的目标。建设沿海经济社会发展强省,必先建设人才强省。“国以才立,政以才治,业以才兴”[1]1,人才问题是关系我省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关键问题。在知识创新、科技创新、产业创新不断加速的大背景下,综合实力的竞争越来越突出地表现为人才的竞争,知识和人才已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推动力,人才资源已成为最重要的战略资源。

建设沿海经济社会发展强省,秦皇岛、唐山、沧州将担负重要使命,三市人才状况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和决定着三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建设速度,近而影响我省建设沿海经济社会发展强省的建设质量。近年来,沿海三市紧紧围绕人才引进、培养、使用三个关键环节开展工作,人才建设取得明显成效。

一、三市人才建设的成就

1.人才总量。2008年河北省各类人才3 442 656人,其中秦皇岛183 221人,唐山427 199人,沧州350 674人,三市各类人才占全省人才总量的27.9%,分别比2005年增加110 335人、261 735人、211 769人;全省专业技术人才1 023 214人,其中秦皇岛51 825人,唐山125 840人,沧州100 215人,三市专业技术人才占全省专业人才总数的27.2%,分别比2005年增加8 297人、10 451人、6 860人;全省经营管理人才243 939人,其中秦皇岛16 203人,唐山28 225人,沧州20 578人,三市经管人才占全省经管人才总数的26.6%,三市经营管理人才比2005年均有大幅度增长[2]239。三市人才总量的增长带动了人口素质的提高,对推动社会经济发展和科技进步发挥了重要作用。

2.高层次人才。2008年全省正高职人才3 149人,其中秦皇岛614人,唐山347人,沧州243人,三市正高人数占全省总量的38.2%;全省副高职人才65 389人,其中秦皇岛9 657人,唐山8 082人,沧州3 904人,三市副高职人才占全省总量的33.1%;全省硕士以上学历人数9 908人,其中秦皇岛1 929人,唐山936人,沧州999人,三市硕士及以上学历人员占全省总量的40%;全省省级以上专家称号人数804人,其中秦皇岛50人,唐山134人,沧州49人,三市省级专家占全省总量的28.98%。三市人才不仅在总量方面有大幅度增加,而且在人才质量方面进步显著。三市高层次人才占全省总数的1/3,成为我省科技创新的主力军[2]240。

3.人才密度及人才比例指数。秦皇岛、唐山、沧州人才密度分别是9.69%、8.90%、7.90%,分别列全省第2、3、5位;秦皇岛、唐山、沧州人才比例指数分别是 0.998、0.810、0.571,也分别列全省第 2、3、5 位 。

4.人才效能及人才经济贡献率指数。秦皇岛、唐山、沧州人才效能分别是 243 188元/人、407 194元/人、242 686元/人 ,分别列全省第 6、1、5 位 ;秦皇岛、唐山、沧州人才经济贡献率指数分别是0.268、1.000、0.312,分别列全省第 6、1、5 位[2]239-243。

此外,2008年三市专利申请达1 835项,技术市场成交额2.23亿元。

唐山、秦皇岛、沧州三市人才建设的成就极大地推动了当地经济社会发展,为建设沿海经济社会发展强省提供了强大的人才支撑和智力支持。

二、沿海三市人才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尽管沿海三市人才建设取得明显成效,人才总量呈现较快增长势头,但无论是人才的数量、质量,还是人才的结构、分布与其他沿海省份的沿海市相比仍有较大差距,与我省建设沿海经济隆起带的要求还不适应。主要表现在以下5方面。

1.人才综合实力和竞争力相对偏弱,增长速度缓慢,与我国东部其他沿海城市的差距进一步拉大。从纵向比较来看,人才增长排名唐山、秦皇岛2008年比2005年分别下降14位和 22位,效益排名唐、秦、沧三市 2008年比2005年分别下降77位、54位、9位,综合排名唐、秦两市2008年比2005年分别下降7位、9位。从横向比较看,我省沿海三市无论是在规模、效率、结构还是质量方面都远远落后于其他省市沿海城市,三市综合竞争力排名均在50名之后(表1)[3]。

表1 部分沿海城市人才综合竞争力排名情况比较

2.人才规划目标不够清晰,人才发展重点不突出,人才建设缺少抓手。一是关于城市发展的人才定位不准,人才建设的发展方向不明确。唐、秦、沧三市笼统提出人才兴市战略,但如何定位却不明确,在这方面不如广东、江苏、浙江沿海城市做的好。如浙江省宁波市提出要建设环境一流、机制灵活、素质优良、结构合理、产出高效的人才优势城市,长江三角洲区域乃至全国有重要影响力的人才高地之一,基本实现人才开放港、自由港和创业港的建设目标。二是三市人才发展与深圳、青岛等市相比缺少抓手,人才发展的规划和计划性不强。如深圳市重点培养5类人才,除了实施人才引进战略,积极引进高层次人才和紧缺人才,还将实施人才开发战略,实施5大人才培养行动计划:党政人才培养行动计划、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培养行动计划、专业技术人才培养行动计划、高技能人才培养行动计划、国际化人才培养行动计划。青岛市实施“科技将才110计划”,培养100名在国内乃至国际上有一定知名度的学科带头人和高新技术创业带头人,造就10个对重大学科问题、产业集群发展方向和应用技术问题交叉研究的创新团队。三是三市人才发展重点不突出,针对性不强。深圳、青岛的做法值得借鉴。如深圳提出实施以高新技术、现代物流、现代金融、现代文化产业的专业技术人才为重点的培养计划。青岛市提出大力实施“万名技师培训计划”,推进“金蓝领”培训工程。实施农村实用人才培养“222工程”,即市级重点选拔培养200名典型实用人才,五市三区选拔培养2 000名带动型实用人才,镇、村两级培养20 000名开发创业型实用人才。

3.高层次、复合型人才短缺。三市人才主要呈现三少三多:高学历者少,中低学历者多;高新技术人才少,传统技术人才多;通晓国际惯例者少,熟悉国内规则者多。代表国内专家最高层次的“两院”院士仍是空白,长江学者仅2位。高层次人才主要靠引进和接收省属和外省高校的毕业生,人才中博士、硕士学历的研究生人才占专门人才总数不到1%。

4.人才总量不足,主导产业缺乏领军人物。我省沿海三市中每万人口中专门人才总量均低于我国东部其他沿海发达城市,秦皇岛1 323人,低于大连(1 439人)[4]。专门人才占总人口的密度比较低,刚刚接近国际公认的经济腾飞所需要的7%的人才密度标准。三市的主导产业正处于起步后的规模发展阶段,人才尤其是领军人才缺口很大,需要及时补充。

5.人才机制不够健全。用人方面缺乏竞争激励机制,还不能有效提高人才的积极性;分配制度缺乏创新,没有充分体现以业绩为导向的分配原则;重使用轻培养问题比较严重,对高技能人才进行系统培养开发的机制还没有形成;一些民营企业的人才在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等社会保障方面还不能得到有效保证。

三、沿海三市人才建设的对策建议

1.抓好现代国民教育,推进人才终身教育。创新教育理念,提高教育效率,提升教育水平。巩固普及义务教育,加快普及学前和高中阶段教育,着力发展职业教育,优化发展高等教育,重视发展研究生教育,大力发展民办教育,积极引进国外优质教育资源。优化人才培养结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增强高等学校培养和集聚高层次人才的能力。面向社会和市场需求,实施我省紧缺和特殊人才专门培养计划,建立高等教育培养与人才需求相适应的有效机制,健全多层次的职业教育培训网络,培养满足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各类人才。

广泛开展学习型组织、学习型城市和学习型社区的创建活动,为各类人才的继续教育提供资源丰富、开放共享的学习平台。逐步确立以学习者个人为主体、用人单位充分支持、政府对弱势人群和欠发达地区的人才予以必要支持的终身学习保障机制。强化用人单位在人才教育培训中的主体地位,把人才的教育培训纳入单位发展规划。建立政府部门牵头,行业、企业和社会各界广泛参与的继续教育指导机构,开展继续教育的规划、政策、科目指南、项目实施等方面的研究、咨询及评估工作。依托各类院校、科研机构、社会团体等设立的培训机构建立继续教育基地,完善继续教育实施网络。

2.协调开发区域人才,实现区域人才、智力资源共享。增强沿海三市的人才优势,提升三市的人才竞争力,加大沿海城市的人才开发力度,加强沿海城市人才的梯度开发。以产业转移带动人才智力转移和人才交流,促进全省人才资源的整体开发。建议设立沿海三市人才开发专项资金和财政转移支付等手段,加强对沿海三市急需人才培养和引进的资金扶持;通过落实引智项目、科技项目对接、人才资源共享等措施,加强对沿海三市高层次人才的项目扶持;通过改善沿海三市人文环境,增强沿海经济隆起带对人才的吸引力和凝聚力。围绕我省优先发展行业和重点产业带的发展,制订有针对性的人才规划,建设具有地方特色和国际竞争力的产业人才优势集群。采用政府引导和市场主导相结合、宏观指导与专项支持相结合的办法,进一步完善人才激励政策,引导和鼓励相关人才向我省重点发展的产业集聚,为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提供人才支撑。充分发挥环渤海湾人才资源开发一体化合作机制的作用,进一步拓展合作领域,深化合作内容,完善合作制度,构建环渤海湾地区统一的人才制度框架、技术标准、信息平台和服务体系,实现沿海三市人才优势互补、资源共享。

3.发挥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的培养集聚作用,强化企业集聚优秀人才的主体地位。充分利用我省高等院校、科研院所数量众多、门类齐全的优势,依托重点院所、重点学科、重点专业、重点实验室和大学科技园等载体,培养一大批高素质、高层次人才,吸纳国内乃至世界一流的人才和团队,带动科研水平的跃升和人才群体的崛起。加强与国内外研发机构及其高级研究人员的合作,在发达国家和地区设立研发机构。支持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建立访问研究系统,合作开展研究。充分发挥企业在人才开发、科技投入、成果转化中的主体作用,鼓励企业建立研发机构,支持大企业集团建立企业技术中心、工程研究中心,集中力量滚动建立国家级、省级技术中心,建设行业技术创新平台。研究制定鼓励各类优秀人才到企业工作的相关政策,促进党政机关、高等院校、科研机构的具有较强管理能力、科研水平和市场开拓精神的优秀人才向企业流动,使企业成为集聚优秀人才的主体。

4.健全人才保障机制,完善人才分配激励机制。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建立独立于用人单位之外、覆盖城镇所有从业人员、制度规范、水平适当、基金平衡、管理服务社会化的社会保障体系,切实保障各类人才的合法权益。继续完善城镇企业职工社会保险制度,积极探索机关和事业单位社会保险制度改革。研究制订机关、企业、事业单位人才流动中社会保险衔接办法。探索建立自由职业者的社会保险制度、人才困难补助制度和特殊人才住房补助制度,逐步建立重要人才的政府投保(政府出资购买商业保险)机制。强化人才安全意识,探索建立人才安全的预警和防范机制,加强和改进重要人才安全工作。进一步推动企业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建立和完善市场机制调节、企业自主分配、职工民主参与、政府监督指导的企业薪酬制度。加强对国有企业经营管理者薪酬的管理,建立健全以考核评价为基础,与岗位责任风险和工作业绩相挂钩,短期激励与长期激励相结合的薪酬激励机制。深化企业技能人才薪酬制度改革,建立技能资格与业绩贡献相结合的收入分配制度。推广符合事业单位特点、以岗位绩效工资为主体的分配制度,推进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完善专业技术人才兼职兼薪制度,建立法定代表人收入分配激励约束机制。建立完善以政府奖励为导向、单位奖励为主体、社会奖励为补充的奖励制度,加大对优秀人才的奖励力度。

[1]宋太平,周振国.河北人才2006发展蓝皮书[M].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2006.

[2]李建国.2008年河北人才发展报告[R].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2009.

[3]倪鹏飞.中国城市竞争力发展报告[R].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

[4]潘晨光.中国人才发展报告[R].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

[责任编辑 王雅坤]

侯建国(1964—),男,河北景县人,教育学博士,河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在站博士后。

猜你喜欢

沧州秦皇岛唐山
中国工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沧州分行
中国农业发展银行沧州分行
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唐山分行
秦皇岛煤炭价格行情
秦皇岛煤炭价格行情
中国农业发展银行沧州分行
唐山香酥饹馇圈
沧州鸿发包装技术研究所
2019《中华诗词》第16届秦皇岛·金秋笔会在秦皇岛举行
王大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