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大学生就业困境看如何深化高等教育改革

2010-08-15胡金秀宋占新徐永赞

关键词:毕业生大学生发展

胡金秀,宋占新,徐永赞

(河北科技大学,河北石家庄 050018)

从大学生就业困境看如何深化高等教育改革

胡金秀,宋占新,徐永赞

(河北科技大学,河北石家庄 050018)

当前,我国大学生就业工作面临着巨大挑战。2008年以来不断蔓延的世界金融危机,更是给我国大学生就业带来了严峻考验。为应对金融危机的影响,全国上下紧急联动,实施积极的促进政策,努力把经济形势变化对大学生就业的不利影响降到最低限度。从2009年大学生就业情况看,就业人数继续增长,初次就业率基本与上年持平,这意味着全国应对金融危机促进大学生就业的工作取得了比较理想的效果。然而,大学生就业工作并不能因此稍加懈怠。国家教育部有关数据显示,2010年全国高校毕业生规模将达到630余万人,比2009年增加了20多万人,再加上往届毕业生,需要就业的高校毕业生数量依然很大。严峻的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促使我们在落实好现有促进大学生就业政策的基础上,必须进一步冷静思考,重新审视高等教育的质量问题,努力从源头和根本上改变大学生就业难的现状。

一、当前促进大学生就业工作对高等教育本身关注的缺失

当前,我国的就业任务复杂而艰巨,大学生就业问题尤为突出。以河北省为例,2009年全省可实现就业87万人,而全省城镇新增劳动力130万人,其中仅省内大中专技校应届毕业生就有60万人。在严峻的就业形势下,毕业生就业信心降低,市场上出现了“男生竞聘销售、女生争当文员”的盲目就业现象,不少大学生寻求超市上货员、餐馆服务员、后勤维修工、物业管理员等技术含量和工作经验要求不高的职位。凸显的大学生就业矛盾,要求全社会必须关注并大力做好大学生就业工作。

国务院多次强调要将大学生就业作为当前就业工作的首要任务。各级政府不断加大政策促进力度,努力解决大学生就业难题,主要措施有:(1)促进经济发展,拉动就业需求。实施经济发展与扩大就业并举战略,努力稳定现有岗位,发挥政府公共投资和重大项目带动就业的作用,力保就业局势稳定。(2)加大调控力度,制定优惠政策,鼓励和引导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就业。如:选调应届优秀毕业生到基层工作;实施“一村一名大学生工程”,推动毕业生进村进社区工作;对志愿服务基层的大学生发给补贴,办理保险;选拔公务员、补充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等对在基层工作的高校毕业生给予相应优惠政策。(3)鼓励高校毕业生到特定行业和区域就业。如招募大学生志愿者到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山区县开展支教、支医、支农和扶贫工作。(4)鼓励大学毕业生到中小企业就业。通过税收优惠、社会保险补贴等措施鼓励中小企业和非公有制单位聘用高校毕业生。(5)鼓励和支持大学生自主创业。(6)安排一定数量未就业大学生到企事业单位见习。(7)建立困难大学生就业帮扶制度。(8)强化毕业生就业服务。如,提供免费就业信息和各类就业服务,加强就业指导培训,增加校园双选会数量等。

以上积极的促进就业措施,有效缓解了就业的巨大压力。然而,依然严峻的就业形势表明,这并不能完全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由于高等教育本身存在的一些问题,使得这些积极的促进政策在效果上被打折扣。首先,经济刺激计划的实施涉及到经济产业结构调整,有一定的规律性和周期性,并要求高等教育结构相应作出适度调整。然而一段时期以来,我国高等教育脱离产业发展,教育培养目标与市场经济需求存在不适应,大学教育与实际工作技能需要对接不够,导致大学生就业结构性矛盾日益凸显,一方面不少大学生毕业找不到工作,而另一方面很多企业招不到自己理想的大学毕业生。其次,鼓励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就业或创业是当前促进大学生就业的重要举措,但是由于大学教育中对大学生基层就业能力培养的缺失,使大学生到基层工作存在很大的不适应,尽管政府和高校从引导大学生确立基层就业观念、制定到基层就业优惠政策等方面做出了积极的努力,但到基层就业并没有形成良性态势而成为不少大学生无奈的选择。创业亦是如此,由于创业教育不足,创业条件限制,创业政策乏力,尽管大学生创业愿望高涨,但成功率不高。调查显示,全国52%即将毕业的大学生有创业愿望,但就成功率而言,浙江省最高,但也不过4%,而全球大学生平均创业成功率是20%。另外,从就业见习制度来看,尽管大多数见习岗位具备一定技术含量,比较适合高校毕业生,但是岗位数量少,见习期限短(一般为6个月或1年),对于缓解就业压力,作用并不显著。各级政府采取的扩大选调生和招录公务员规模等措施,也远远不能从根本上缓解高校毕业生就业压力。2009年河北省招录“大学生村官”3 000个,而报名的达到10万人。在河北省公务员招考中,也出现了1 080个职位6万多人激烈竞争的局面。

可以看到,各种应运而生的促进大学生就业政策措施中,明显存在着对高等教育本身关注的缺失。其实,撇开纷杂的各种因素不难发现,高等教育发展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应该是造成大学生就业困境的主因。高等教育与产业的对接问题、高校的分层办学问题、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问题,都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导致高校毕业生就业遭遇困境。所以,更多地关注高等教育本身,着力解决好高等教育本身的问题,是破解大学生就业难题的重要着力点。

二、当前就业形势下对高等教育质量的再审视

严峻的大学生就业形势,又一次将高等教育推上了社会的风头浪尖,社会各界对高等教育的关注再度升温,对高等教育的发展也存在热议。有的认为,大学生数量增加引起质量下滑是导致就业难的主因。经济社会发展对劳动力需求的拉动是一个渐进过程,而这些年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跨越式发展导致大学毕业生规模大幅度增加,1998年全国高校应届毕业生规模为83万人,2009年达到611万,增长了7倍多。高等教育大规模扩招,必然造成教育资源短缺、师资力量薄弱、教育质量下滑、大学生就业“扎堆”,导致大学生就业困难。有的认为,高等教育大众化并没有影响高等教育的质量。我国推进高等教育大众化是必然趋势,不可延缓,1998年我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只有9.8%,2007年达到23%,2008年普通高校在校生超过1 800万人,高等教育发展既有力地拉动了内需,又极大地增加了人民群众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扩招后进入大学学习的人总比没有接受高等教育的质量和素质高,不能用原来精英教育的思维方式和培养人才的模式来看待大众化教育的人才培养规格和质量。以上对高等教育质量的意见分歧其实在于如何衡量和评价高等教育质量上。

我国高等教育学家潘憋元先生指出,“教育质量是高等教育发展的核心问题,也是高等教育大众化的生命线。精英高等教育要保证质量,大众化高等教育也要保证质量。但两者由于培养目标与规格不同、社会适应面不同,因而质量标准也就不同”[1]“问题在于,用什么标准来衡量教育质量”[2]。作为引领、推动和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社会活动,高等教育的发展是与经济社会的发展密切相关的。革命战争时期,教育的质量体现在教育与战争和生产的紧密结合,教育和战争、生产一起作为不可分割的三大任务来抓,“一切为着战争的胜利,生产所以保障战争的胜利,教育则为战争、生产而服务”[3]85。新中国成立后,高等学校设置了专业,教育质量体现在能否适应新中国建设对大量科学技术人才的需求上。改革开放以来,党和国家强调教育为现代化建设服务,能否为经济社会发展培养出不同层次的高素质专业人才也就必然成为评价高等教育质量的一项重要指标。然而多少年来,高等教育质量评价标准更多地注重从高校内部的指标(如规模大小、资源总量、学科综合程度)来衡量,较少关注社会对高校的评价和高校毕业生对社会的适应程度,这在某种程度上对高等学校的发展形成了误导。许多高校不顾自身实际情况和社会经济发展需要,或盲目提升办学层次,中专急于升大专,大专急于升本科;或盲目追求扩大规模;或盲目扩展学科专业领域、新上学科专业,追求学科的综合性。直接导致的后果是:高校办学模式和人才培养规格严重趋同,教育教学一刀切,不能做到因材施教,学生的创新素质在某种程度上被扼杀,人才培养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层次性、产业结构的多样性形成很大的不适应,大学生因无法适应不同产业结构和专业技术层次的需要而就业困难。所以,提高高等教育质量,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首先要树立科学的高等教育质量观,并在科学质量观的指导下把握好高等教育改革的方向。在市场经济体制下,高等教育的发展越来越受到社会和市场需求的影响,高等教育不得不面对一个更为开放的系统,从社会的边缘走到社会的中心[4]。所以,评价高等教育质量的高低,不应只是高校主管部门以及高等学校本身的事情,还应该包括社会各方面对人才的需求及其评价。新的历史时期,全面科学的高等教育质量观应该是内外评价相统一:对内,要培养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升大学生的就业创业能力,满足人的全面发展的需要;对外,要满足产业升级、改造、创新与发展的需求,满足社会经济建设与发展的需要。这对深化高等教育改革提出了新的要求。

三、促进大学生就业须从深化高等教育改革入手

世界金融危机的蔓延对大学生就业造成了影响,但同时也为深化教育改革提供了机遇,严峻的就业形势促使政府、高校、企业、社会反思高等教育到底是什么地方出现了问题,社会到底需要什么样的人才,高校到底应该培养什么样的人才。抓住这个契机深化高等教育改革,不仅仅有利于缓解当前的就业压力,而且有利于促进高等教育的长期繁荣和社会经济的健康发展。从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视角下来看,深化高等教育改革,就要努力解决好高等教育与产业的脱节问题,解决好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问题,解决好大学教育与实际工作技能对接不够的问题。

(一)高等教育要应需而动,面向社会需求办学。服务、推动乃至带动社会发展,是高等教育本质属性的要求。高等教育作为一种专门化的知识再生产活动,必须将学术性知识应用于服务国家和社会的活动之中。当前形势下,高等教育更要应需而动,根据社会需要和自身条件确立培养目标,要通过对社会外在需求和评价的跟踪分析,促进高等学校内部质量控制机制的完善,把能不能培养出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毕业生作为衡量教育质量的重要标准。高校的学科专业设置和人才培养结构要前瞻性地做出调整,既要满足经济社会当前的紧迫需要,又要适应长远发展。就河北省来讲,省委、省政府提出了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的战略规划,世人瞩目的新型工业化基地曹妃甸建设,集聚了现代港口物流业、钢铁产业、石化产业、装备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成为河北乃至全国经济发展中的一个新的支撑点。改进河北高等教育体系,就要紧紧围绕河北省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的需要,整合省内高校优势资源,打破常规的教育投资方式,重点扶持物流、钢铁、石化、装备制造等学科专业,大力支持环保、电力、材料、生物、海洋技术等学科专业,积极发展信息、金融、商贸、旅游服务等学科专业,形成适应河北循环经济型产业体系建设的学科专业体系。这样,不仅可以为“推进新型工业化、实现可持续发展、促进共同繁荣”做出贡献,而且可以完善河北省高等教育体系,使高校培养出来的人才适销对路,减轻大学生就业压力,大大提升河北省高等教育的效益。

(二)高等教育要分层定位,面向市场需求办学。社会产业结构是多元的,市场对人才的需求也是多层次的,不同专业和层次的人才之间不是简单的替代关系,因此,高等学校必须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和社会需求合理定位,努力培养符合社会需要的多层次人才。当前大学生就业难暴露了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结构性矛盾。产业升级呼唤高技术人才,但很多大学毕业生力不能及、难以胜任;中国制造呼唤技术工人,但高等教育难解技工紧缺之急;乡镇基层需要大学生补缺,但很多大学生赴乡村、进社区工作存在着“水土不服”。攀高、求大、趋同的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结构,在社会多层次、多样化的人才需求面前遭遇着诸多尴尬。所以必须从办学层次和人才结构上做出调整,而不是单方面要求大学生改造主观世界,或只是以各种临时性的激励措施作为就业的驱动力,才有可能从根本上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高等教育面向市场分层次办学,是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现实需要,是对大学生就业方向进行宏观调控的重要举措。河北省高等教育应该瞄准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的需要,将高等教育分层定位与产业结构对应起来,对全省高校做出长远规划,合理确定高校的层次结构。要确定几所高校向研究型大学发展,在研究生培养和原创性研究方面给予重点扶持,着眼于解决影响河北区域经济发展的高新技术问题,培养满足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需要的创新型高端拔尖人才;要确定适当数量的高校向教学研究型大学发展,以本科教育为主,适度发展研究生教育,为社会输送高质量的各类专门人才,同时根据人才培养需求和社会经济发展的实际需要开展科学研究,注重科技成果的实际应用价值和成果转化;要确定相当数量的大学尤其是专科升格的本科院校定位于教学型大学,面向基层和第二、三产业,加强学生实践能力和科技创新能力培养,为河北经济社会发展培养大量应用型人才;要积极发展高职高专教育,按照多样化、分层化、灵活化的办学原则,将学历教育与职业技能教育结合起来,为区域经济发展培养大量“留得住、用得上”的熟练劳动力。要根据产业结构需求优化人才培养结构,使研究生教育、本科教育、大专教育、职业教育、成人教育在不同层面上都有长足发展,使大学生在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多层次需求中,各得其所、人尽其才。

(三)高等教育要以人为本,注重人的全面发展。教育不仅是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人的发展的需要。高等教育只有培养出全面发展的大学生,才能为社会发展和进步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温家宝总理指出,中国的高等教育在过去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比较重视认知教育和应试教育的教学方法,而相对忽视对学生独立思考和创造能力的培养;中国培养的学生往往书本知识掌握得很好,但是实践能力和创造精神还比较缺乏;要培养全面发展的优秀人才,必须树立先进的教育理念,敢于冲破传统观念的束缚,在办学体制、教学内容、教育方法、评价方式等方面进行大胆地探索和改革。教育对人的全面发展的动力特性,要求高等教育必须从传统的知识性教育向发展性教育转变,注重培养大学生三方面的素质:一是独立学习的能力。因为,“无论学校的教学大纲编得多么完善,学生毕业后必然会遇到他们所不熟悉的科学上的新发现和新技术。那时候,他们不得不独立地、迅速地弄懂这些新东西并掌握它。只有具备一定的品质、有较高发展水平的人,才能更好地应付这种情况。”[5]147当前大学生不能很快适应就业岗位和社会环境,说明了大学生在独立学习能力方面的欠缺。要解决这一问题,必须改变传统的灌输式的教育模式,确立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营造自主学习的自由环境,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和探索,做到学思的联系、知行的统一,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自主解决问题的习惯。二是实践能力。具备较强的实践能力是大学生毕业后尽快适应社会环境和工作岗位需要的重要条件。培养实践能力的最有效途径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教育与生产相结合。德国高等教育培养的学生就业率很高,就是得益于被称为德国经济振兴“秘密武器”的“双元制”教育模式,其具体内容就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学生一部分时间在企业接受培训,一部分时间在学校学习专业理论和文化知识。而目前,中国高等教育与生产严重脱节,高校专业课程结构与产业结构脱节、教材内容与生产实践脱节,以致出现农校学生上学期间没到过农村、工科学生上学期间没进过工厂的现象。所以,强化实践教育应是高等教育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高校要改革课程体系,加大实践学分比重,拓展实践渠道,增加学生现场观摩和动手实践的机会;政府要对企业接纳大学生实践实习做出硬性规定并提供相应优惠政策;企业要积极为大学生实践提供多方面支持,共同努力为学生提供一种向生产实践学习的良好环境。三是创新能力。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经济竞争的核心。“真正的创新本质,是培养学生的个性创新能力,第一是好奇心和兴趣,第二是想象力,第三是洞察力。”[6]高等教育必须改变“知识越多越优秀,学历越高越突出”的教育思想,提倡启发式、探究式、推导式的教学,注重学生个人兴趣的培养和创新能力的塑造。要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鼓励学生提出挑战性问题,培养他们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敢于冒险和尝试的意识,使他们既能科学、审慎地对待科学文化的变化与多样性,又能充满激情地投入到对科学未知领域积极探索的状态中。如果高等教育对内注重学生的能力培养和全面发展,对外能够面向产业和市场办学,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多样性的需求,那么高等教育的质量就会不断提高,高等教育事业就会不断繁荣,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也就能够逐渐从根本上得到解决。

[1]潘懋元.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教育质量观[J].江苏高教,2000(1):7.

[2]潘懋元.走向大众化时代的高等教育质量[J].高等教育研究,2001(4):2.

[3]中共中央文献编辑委员会.邓小平文选: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4]赵婷婷.从精英到大众高等教育质量观的转变[J].江苏高教,2002(1):41.

[5]赞科夫.和教师的谈话[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0.

[6]朱清时.求解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困局[J].中国高等教育,2009(20):5.

[责任编辑 侯翠环]

河北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金融危机背景下扩大高校毕业生就业政策研究》(HB09BSH015)

胡金秀(1951—),女,河北大名人,河北科技大学党委副书记,教授,研究方向为高等教育和道德教育。

G46

A

1005—6378(2010)02—0103—18

2010—03—10

编者按:在知识经济以及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大背景下,综合实力的竞争越来越突出地表现为人才的竞争,知识和人才成为社会发展的主要推动力,人才资源成为最重要的战略资源,这已是有远见的决策者的共识。如何培养新世纪人才?新世纪人才如何适应当前就业困境?已成为备受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本组笔谈仅从深化高等教育改革、实现区域人才资源共享、调整学科结构和专业设置以及改革大学生教育教学模式等角度集中探讨了有关人才培养及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希望对人才培养及发展模式提供可资借鉴之方法。当然,人才与就业问题是个需要从多角度反复探讨研究的重大课题,本组文章旨在起到一个抛砖引玉的作用。今后,本刊将继续关注这一社会问题,期望能够以此为契机,尽微薄之力,为学界同仁搭建一个交流和对话的平台,共谋社会发展之大计。

猜你喜欢

毕业生大学生发展
9岁的高中毕业生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你根本不知道,这届毕业生有多难
一个没什么才能的北大毕业生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大学生之歌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
最“叛逆”的毕业生
“会”与“展”引导再制造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