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产学研联手 数字电视国家工程研究中心落户上海浦东

2010-09-06

中国科技产业 2010年9期
关键词:上海浦东产业链竞争

■ 本刊记者 宋 朋

产学研联手 数字电视国家工程研究中心落户上海浦东

■ 本刊记者 宋 朋

日前,数字电视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在上海浦东成立,上海数字电视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有限公司作为中心的法人实体,于同日揭牌。这标志着我国国家级的数字电视产业支撑平台正式投入运作。

产业链集体投资超亿元

据悉,该工程中心是经国家发改委批准、在上海市政府支持下成立的数字电视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是面向国家战略、服务中国数字电视产业的综合性、前瞻性、共享性、基础性的核心技术研发平台。上海数字电视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王尧表示,该工程中心的主要业务包括数字电视的共性技术及新一代电视核心技术研发,数字电视知识产权的管理及许可,数字电视发展研究及规划研究,数字电视国家标准推广及新业务试验示范。

公司由上海高清牵头,十余家公司共同出资成立。王尧透露,总出资额将超过1亿元,由于研究中心涉及众多产业链企业,数字电视是一个系统,而不是单独的一台电视,靠一个环节来推动是不可能的,他希望通过这个中心,能将众多企业,包括广播运营企业联合在一起,通过资本的纽带抱团推进。

据悉,公司出资方涉及产学研诸多机构,包括上海交大、清华大学、工信部电子工业标准化研究所,数字电视相关制造商长虹、海尔、海信、T C L、康佳、创维、北广科技、深圳国微,节目内容提供方上海东方传媒、上海文广科技等。

目前,全球数字电视产业的升级改变了原有的产业竞争方式:产业的竞争不再是点对点的线性竞争,而是链对链的系统竞争,这就要求整个产业必须具备产业链的系统构建能力,如果只停留在某个环节上很难形成整合竞争力,极有可能成为其他国家数字电视产业的附庸。从全球产业发展历程看,各国产业板块间的竞争表面上是产品竞争,但最终是以标准、专利为基础的创新体系的竞争。这也正是我国相关政府部门主导成立数字电视国家工程研究中心的关键原因所在。

将建立数字电视专利池

数字电视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在上海浦东成立的前一天,国家发改委网站公示了一揽子列入数字电视研究开发及产业化专项,包括四川长虹、海尔集团、上海文广科技发展、东软集团、上海高清和国家广电总局电视规划院在内的20余家企业的31个数字电视产业发展的研发项目,具体还包括地面数字电视一体机研发和产业化、芯片研发和产业化、数字电视地面广播传输标准配套标准研究制订项目等,涉及整个产业链条各个环节。

据悉,我国数字电视事业从上世纪90年代初开始走上“消化、引进、吸收”的中国特色跨越式发展之路,已形成一定的技术积累,产业链有了初步规模。但在数字化渗透率、产业核心竞争力方面仍与发达国家存在不小差距。2009年6月,美国已正式关闭模拟电视信号,全部转为数字信号,日本和欧洲各国计划在今明两年内关闭。据规划,中国将在2015年实现信号转换。另据奥维咨询(A V C)测算的数据,到2009年年底,中国家庭的彩电保有量将达到5.1亿台。以5000元一台为例,涉及金额就超过千亿元,这还不包括发射、广播、网络更新、新媒体等环节,产业规模巨大。因此,建立一个统筹规划产业、加强沟通协调,全力建设服务中国数字电视产业的支撑平台,有利于在新一轮的全球数字电视产业竞争中赢得主动。

王尧表示,研究中心的一项工作是数字电视知识产权的管理及许可,研究中心会成立专利池,成员单位将数字电视相关专利技术投放到专利池,由公司统一管理和授权。数字电视产业庞大复杂,涉及环节众多,有不同的管理机构和研究机构,也有不同的知识产权,结合一起来处理会更好。

book=55,ebook=30

猜你喜欢

上海浦东产业链竞争
上海浦东黄工印刷有限公司
上海浦东黄工印刷有限公司
上海浦东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筑牢产业链安全
上海浦东:稻田画”迎客来
“饸饹面”形成产业链
产业链条“链” 着增收链条
感谢竞争
儿时不竞争,长大才胜出
竞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