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多元化开放”前行
——沿河自治县联社积极参与城乡金融服务助推和谐发展
2010-09-06文叶飞
■ 文/本刊记者 文叶飞 秦 涛
特约记者 唐永福 侯德江张前飞
向“多元化开放”前行
——沿河自治县联社积极参与城乡金融服务助推和谐发展
■ 文/本刊记者 文叶飞 秦 涛
特约记者 唐永福 侯德江张前飞
沿河土家族自治县农村信用合作联社以支持“三农”为己任,以服务地方经济发展为中心,脚踏实地,潜心服务,充分发挥支农主力军作用,不断扩大贷款客户范围,树立大农业的思维,积极调整优化信贷结构,千方百计为地方经济繁荣发展贡献应尽之力。
“能过上今天的好日子,真得感谢小额农户信用贷款的扶持!”说起县联社采取一次授信、随用随贷、随贷随还、周转使用方式支农惠农的便民事儿,沿河土家族自治县黑水乡建权村村民项文武一脸灿烂的笑容。
这是该县联社开展支农惠农工作的生动一瞥。截至2010年5月31日,该县联社各项存款余额11.1269亿元,各项贷款余额7.4735亿元,其中,涉农贷款余额6.3316亿元,占贷款总额的86%。从贷款增幅可以看出,贷款净增13361万元中有10304万元属于涉农贷款,新增贷款中77.12%都投向“三农”。这些项目和数字的背后,体现出广大人民群众得到了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惠。
做好服务“三农”的资金后盾,打造服务地方经济建设的“精品名牌”
仲夏时节,走进沿河土家族自治县官舟镇肖家坝村,一幢幢漂亮的楼房呈现在眼前,一条条宽阔的水泥硬化人行道纵横交错。“进屋现代化,出门路硬化,手持贷款证,跟上时代化!”这是从肖家坝村传出的新民谣。
肖家坝村只是该县联社做好农民脱贫致富资金后盾的一个缩影。
多年来,该县联社以支持“三农”为己任,以服务地方经济发展为中心,脚踏实地,潜心服务,充分发挥支农主力军作用,不断扩大贷款客户范围,树立大农业的思维,积极调整优化信贷结构,千方百计为地方经济繁荣发展贡献应尽之力。
近年来,该县联社按照“余额控制、周转使用、随用随贷、方便农民”的贷款政策,减轻农民贷款成本和减少贷款环节,充分发挥农村信用社在农村经济中的杠杆作用。同时,把优先保证“三农”资金的需求、优先保证城乡个体工商户的资金需求和优先保证中小企业资金的需求作为信贷投向重点,每年新增贷款95%以上投向“三农”经济发展。
按照“一次核定、随用随贷、余额控制、周转使用”的原则,适度提高授信额度。坚决执行优惠利率,并根据生产周期、贷款用途合理确定期限,允许客户跨年度使用。同时,改进和完善配套措施,“零距离”服务地方经济建设。
目前,信贷资产投资覆盖了全县烤烟、果树培育、茶叶等支柱产业和畜牧、水产等各类特色养殖。同时,大力推进“信用工程”建设,推广“致富通”农户小额信用贷款产品,评定信用户,发放农户小额贷款和农户联保贷款。此外,认真规范操作程序,建立和完善了农户电子信用档案,实施科学的农户信用动态管理。
目前,全县已建信用农户档案127115户,已评定信用农户102332户,已累计发放信用农户贷款4.8025亿元,信用农户贷款余额4.814亿元。
截至5月底,该县联社累计投放畜牧养殖业、烤烟生产、经果林、大棚蔬菜、药材栽培、农用物资、城乡个体工商户、农户改善居住条件和疾病治疗、中小企业等发展资金25800余万元。
便捷、安全而源源不断的巨大资金流,催生着沿河城乡发生着雨后春笋般的喜人变迁,奏响了地处黔渝山区的高原边城科学发展的和谐乐章。
改革创新“强身健体”,“度身定制”加快推进经营战略转型
“学会在改革中学习改革、深化改革,以服务至上的崭新文化为企业持续发展注入力量的源泉,打造‘用心微笑、诚心待客’的农信社本土文化,熏陶出客户广为认可的精气神,一定要把农信社办成党政放心、人民满意、充满生机和活力的地方金融机构。”这是沿河自治县联社理事长崔权在社员代表大会上作出的庄严承诺。
没有原动力的改革就没有生命力。近年来,该县联社在改革创新中“强身健体”,“度身定制”加快推进经营战略转型。开展“阳光放贷”工程,按照“政策公开、程序透明、流程规范、手续严密”的要求,将贷款条件、贷款程序、操作办法悬挂上墙,做到“手续上尽量从简、利率上适度优惠、资金上全力倾斜、期限上适当放宽、时间上随到随办”,为符合贷款条件的农户提供方便、高效、快捷的金融服务,让他们办贷放心、用钱开心、还款舒心。
与此同时,加大计算机网络系统硬件设施投入,实现全县各网点大、小额支付系统的快捷兑付;积极利用省资金清算中心的职能作用,发行“农民工信合卡”,为“三农”提供“高校、快捷”的现代金融服务;代理全县低保、涉农资金补贴、移民补偿等业务。既满足了农户愿望,又帮助政府排忧解难,多层次、多方面提升农村信用社的服务水平。
从2009年9月开始,为帮助金融空白乡镇农户降低金融服务成本,切实解决广大农民生产生活资金的信贷需求,该联社先后在泉坝、中寨、黑獭三个乡镇设立便民服务网点,至此,农村信用社机构覆盖全县乡镇。目前,全县已建基层营业网点22个。
在内部管理上,建立了以防为主、管防并重的风险控制约束机制;狠抓新增贷款质量,从源头上控制新增不良贷款;采取强有力措施清收不良贷款,确保不良贷款余额和占比的双降,努力减少风险资产余额。同时,摒弃等客上门的老观念,主动出击,积极营销贷款,创新信贷品牌,拓展信贷市场,实现业务经营效益与农民增收的双赢。
“多年来,我们就是这样本着一切从客户出发的至诚服务和一贯进取求变的敬业精神,培育了一种企业文化,树立了一个品牌。同时,始终紧扣沿河经济发展的增长点,以支持沿河经济建设为己任,积极做好沿河经济发展的资金后盾,为沿河‘融入重庆市场,挤进成渝经济圈,建设滨江山区经济强县’作出农村金融行业应有的积极贡献。”该县联社主任田乘胜告诉记者。
灵活多维的“多元化开放”建设,“滋润”县域经济和谐发展
近年来,该县联社本着“立足农村,服务当地”的原则,在满足三农资金的基本需求的同时,认真实施灵活多维的“多元化开放”建设战略,为地方经济的发展发挥积极的牵动作用,为自身的发展开拓更为广阔的业务领域。
截至今年6月30日,该县联社积极支持8个乡镇发展茶产业,已累计投放茶叶贷款635万元。新景乡中元村岩阡口组村民黄庆荣获得贷款支持后,建立27亩茶园,踏上了致富之路。同时,该联社积极支持天然富硒公司发展茶产业,累计投放贷款120多万元。
截至今年6月30日,该联社有贷款余额个体工商户1537户,金额9396万元,累计发放3033万元支持个体工商户从事经营活动。该联社采取以资信为基础,在建档、评级授信基础上发放的贷款,实行“一次核定、随用随贷、余额控制,周转使用、动态管理”的授信管理办法,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目前已经调查建档2804户,授信11926万元。
为了减轻贷款户的压力,营造良好的信用环境,该联社分别在2009和2010年对按照借款合同约定的结息日前主动到联社营业机构结息的农户给予利息优惠3%(2009年)和5%(2010年)。从2009年到2010年上半年,累计优惠少收农户利息129万元。
为了更好的支持三农发展,搞活地方经济,该联社制定了“贷款利率管理办法”,对符合优惠条件的农户实行贷款利率优惠,其中优惠条件有:信用户、信用乡、信用村、信用组,抵押贷款、入股农户、担保贷款、联保贷款等。
该联社承担了全县85%以上的涉农资金的兑付工作,通过延长工作时间、设立涉农资金兑付专柜等形式积极配合政府将各项涉农资金及时地发放到农户手中。截至2010年6月,该联社近两年来累计代理支付低保、公粮直补、移民款、移民后期扶持、危房改造等涉农资金共计24337.64万元。
鉴于全县7个乡镇处于重庆彭水电站库区,该联社及时调研,积极开发新的贷款品种,推出移民建房贷款和农户建房贷款等新的贷款品种。从2009年到2010年6月,已在7个移民乡镇累计发放移民建房贷款1500多万元,帮助380户移民农户重建新家园。
多年来,该县联社党委积极响应县委、县政府的号召,将党建扶贫工作当成一项重要任务来抓,开展捐赠、援建、对口帮扶等多种形式的党建扶贫工作,已累计投放党建扶贫联动、联建资金上百万元。
改革开放之初,沙子镇十二盘村自然条件恶劣、群众生活贫困。全村人均产粮只有75公斤,人均纯收入仅50元。
1987年9月21日,时任中共贵州省委书记的胡锦涛同志来到十二盘村考察,他踏着蜿蜒山路查看村里人工造林,走村串户访问农户,与乡亲们促膝谈心,在这里度过了4个小时。看到十二盘村治山治水初有成效,他亲手种下了一棵女贞子树,并对在场的乡亲说“你们是坐山靠山,坐山养山,这个工作做得好,找到了山区脱贫致富之路。”20多年过去了,这棵女贞子树已是枝繁叶茂、生机蓬勃,十二盘人也过上了丰衣足食的新生活。连绵嵯峨的38座昔日“童山秃岭”如今层林葱郁,翠绿流淌,森林覆盖率达84%,使十二盘村成为 “天然氧吧”、县城“后花园”,同时空心李、富硒生态茶、冷凉蔬菜、乡村旅游等蓬勃盎然。截至目前,该县联社已累计发放信贷资金416万多元,支持65户种植户发展2700余亩空心李。
随着沿河土家族自治县联社一项项支农惠农利民政策的落实到位,沐浴着科学发展浩荡春风的沿河广大人民群众,正行走在奔向小康的广阔大道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