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稻—鸭—豆种养模式对稻田主要病虫草害的影响

2010-09-04彭兆普马明勇易光辉秦桂泉

湖南农业科学 2010年21期
关键词:鸭苗白背飞虱小蜂

彭兆普,马明勇,易光辉,秦桂泉

(1.湖南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湖南长沙410125;2.宁乡县农业局,湖南宁乡410600)

稻—鸭—豆种养模式是以优质水稻种植为中心,以稻鸭共育、田埂种植黄豆为特点,将自然生态和人为干预相结合的复合生态种养模式。该模式利用家鸭的杂食性,消灭稻田的杂草和害虫,刺激水稻生长;利用家鸭的活动产生中耕效果;利用家鸭的粪便作为稻田的肥料;同时,利用田埂种植黄豆以增加稻田天敌节肢动物栖息、隐蔽场所,保护和利用天敌,减少害虫发生量;利用豆科作物的固氮作用减少化肥使用量。通过稻—鸭—豆三维模式栽培,实现稻田的可持续性种养,从而节约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现代稻作生产主要依靠施用大量的农药、化肥、除草剂等化学合成物来获得高产稳产,然而化学药物长期不合理使用,不仅导致了稻田农药残留、环境污染、杀死天敌、病虫草抗药性的提高和再猖獗等问题的出现,也使稻米品质受到危害[1-3]。稻—鸭—豆种养模式属于典型的立体种养殖复合生态系统,通过鸭苗、黄豆在物种、时空结构上的立体嵌合,形成了一个动态的多级食物链网结构和物质循环利用体系,使物质利用率上升,辅助能投入下降,并可提高能量转化效率、系统的稳定性,减少了化学药剂和化肥的使用,改善了生态环境,生产出无公害、安全、优质的食品,产生明显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4-6]。目前,关于稻鸭共作对稻田主要病、虫、草的影响以及稻豆耕作已有报道[7-10],但三者立体结合对稻田主要病虫草影响的研究尚未见报道,本研究以湖南双季稻晚稻为对象,研究稻-鸭-豆栽培技术对稻田主要病虫草的影响,为稻-鸭-豆栽培模型在湖南的推广提供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材料

鸭苗:灰汤贡鸭,同一批次鸭苗室内(25±2℃,RH 60%±5%,L∶D=14∶10)育雏 7~10 d,待用。黄豆:九月王,当地自留品种。

1.2 试验地点

稻鸭共育试验田位于宁乡县回龙铺镇(E 112.08°,N 28.49°),面积 14 hm2,施 25%强农牌配方肥(N∶P∶K=14∶5∶6)600 kg/hm2、氯化钾 120 kg/hm2为底肥,7 d后追加尿素60 kg/hm2,7月17日采取抛秧方式栽培当地主栽品种湘晚籼13号,抛秧基本苗丛平均3.8株,每公顷均匀抛秧36万丛。8月19日喷施甲维盐和井冈霉素1次,其后生育期内不再采取化学防治措施。同时设置化学防治对照区和不进行任何化学防治的空白对照区,化学防治对照区按当地植保站虫情预报所提供的化学农药进行防治。

1.3 试验方法

1.3.1 鸭苗放养 8月2日放鸭苗180只/hm2,至9月18日收回。

1.3.2 种豆5月中下旬田埂间隔1.5 m种黄豆2粒,未发芽种子则补种。

1.3.3 调查方法 水稻病虫的调查参照文献[11],杂草调查方法参照文献[10]。湖南晚稻稻飞虱以褐飞虱和白背飞虱为主,故调查稻飞虱只记载褐飞虱和白背飞虱。9月15日调查稻飞虱线虫寄生率,收集高龄稻飞虱若虫及成虫,于实验室内解剖褐飞虱调查线虫寄生情况;稻虱缨小蜂寄生率采用卵诱捕法,将盆栽已经着卵的稻株放于稻-鸭-豆栽培区,4 d后收回盆栽苗,室内观察稻虱缨小蜂羽化情况。线虫和稻虱缨小蜂调查各重复5次。

1.4 数据处理

文中涉及百分率数据符合正态分布,无需进行数据转换。所有数据均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方法(one-way ANOVA:LSD检验),采用统计软件SPSS10.0进行统计分析。

2 结果和分析

2.1 稻—鸭—豆种养模式对褐飞虱、白背飞虱的影响

湖南晚稻褐飞虱及白背飞虱在稻—鸭—豆栽培区(RDS区,下同)、化学防治对照田(CC区,下同)以及空白对照田(CK区,下同)稻株上发生动态如图1和图2所示。受鸭苗捕食作用,RDS区稻株上褐飞虱、白背飞虱的发生得到明显控制,前期褐飞虱、白背飞虱种群几乎被家鸭完全捕食,抽穗期鸭苗收回后,因大面积内无有效褐飞虱、白背飞虱种群,故后期褐飞虱、白背飞虱种群虽有所增加,但幅度有限,未达到防治指标;CC区9月中旬因连续下雨,错过最佳防治时期,导致9月15日调查褐飞虱和白背飞虱时,发生量超过防治指标,而RDS区百丛虫量均在200头以下,不受天气的影响。

2.2 稻—鸭—豆种养模式对蜘蛛、黑肩绿盲蝽的影响

湖南晚稻蜘蛛类和黑肩绿盲蝽在RDS区、CC区以及CK区稻株上发生动态如图3和图4所示。调查表明,CK区蜘蛛和黑肩绿盲蝽种群数量多于RDS区和CC区;CC区蜘蛛类和黑肩绿盲蝽受化学药剂影响,种群数量非常小,调查中甚至发现全部被杀死的情况;RDS区蜘蛛以微珠科为主,虽受家鸭捕食的影响,但由于田埂黄豆的庇护作用,总蛛量和黑肩绿盲蝽数量高于CC区;鸭苗收回圈养后,蜘蛛类种群数量上升,调查发现狼蛛科蜘蛛种群迅速繁衍扩增,对晚稻后期褐飞虱、白背飞虱的生态调控起到重要作用,而黑肩绿盲蝽种群变化较小。

2.3 稻—鸭—豆种养模式对线虫、稻虱缨小蜂寄生率的影响

由于田埂种豆,大大增加了稻虱缨小蜂等天敌的活动空间和庇护场所,稻-鸭-豆栽培区线虫(F2,12=40.922,P<0.05) 和稻虱缨小蜂(F2,12=34.959,P<0.05)寄生率与CC区和 CK区差异显著,分别为12.0%和14.6%,见表1。这表明,实施稻-鸭-豆栽培能提高线虫和稻虱缨小蜂对稻飞虱的寄生率。

表1 稻—鸭—豆养殖模式对线虫、稻虱缨小蜂寄生率的影响

2.4 稻—鸭—豆种养模式对二化螟和稻纵卷叶螟的影响

RDS能显著减少二化螟枯心率和危害株率,见表2。8月15日调查RDS区二化螟枯心率和危害株率较CK分别减少91.04%和85.55%,9月16日调查分别减少56.25%和51.85%,但两次调查RDS二化螟枯心率和危害株率均略高于CC区。

表2 稻—鸭—豆种养模式对二化螟的影响

RDS对稻纵卷叶螟控制效果见表3,前期(8月15日)调查RDS能显著减少稻纵卷叶螟卷叶数(F2,12=61.857,P<0.05),但后期(9月16日)随着水稻拨节生长,鸭苗很难触及水稻上部,防治效果不理想。

表3 稻—鸭—豆种养模式对稻纵卷叶螟的影响

2.5 稻—鸭—豆种养模式对纹枯病的影响

水鸭的活动能除去水稻基部枯叶和杂草,破坏一部分菌核,改善田间通风透光性,在一定程度上降低病蔸率。9月16日调查RDS水稻纹枯病病蔸率(F2,12=42.584,P<0.05)、病株率(F2,12=22.374,P<0.05)和病情指数(F2,12=82.518,P<0.05)均较CK显著减少,见表4。

表4 稻—鸭—豆种养模式对纹枯病的影响

2.6 稻—鸭—豆种养模式对稻田杂草的影响

如表5所示,RDS区和CC区主要杂草分别为5科8种和6科10种,RDS区较CK区减少1科3种,CC区较CK区减少1种杂草。RDS处理对稻田禾本科稗草、千金子控制效果不理想,每平方米发生量分别减少14.29%和7.14%,但能显著减少其他科杂草的发生量,对牛毛毡、节节菜、矮慈姑甚至能起到彻底控制作用。稻田杂草群落多样性分析表明RDS区和CC区物种丰富度低于CK区,但三者之间差异 不 显 著 (F2,12=1.119,P>0.05),RDS 区Shannon-Wiener指数最高,三者之间差异显著(F2,12=12.738,P <0.05)。 Margalef 和 Shannon-Wiener指数表明实施RDS处理能减少杂草种类,增加残留杂草的异质性和个体杂草的均匀性,抑制优势杂草发生。RDS区Pielou指数高于CC区和CK区,且三者之间差异显著(F2,12=25.010,P<0.05),表明实施RDS处理稻田残留杂草分布更加均匀。Simpson指数CC区最高,表明实施RDS处理能显著(F2,12=16.598,P<0.05)降低杂草优势度。

表5 稻—鸭—豆种养模式稻田杂草的密度 (株/m2)

3 小结和讨论

实施稻—鸭—豆种养模式,通过鸭苗的捕食作用,能大幅减少褐飞虱、白背飞虱的发生量,这与杨治平等研究稻鸭共育对稻飞虱控制作用一致[9-10],但因田埂黄豆对天敌的庇护作用,大大提高了蜘蛛类、黑肩绿盲蝽、线虫以及稻虱缨小蜂等种群数量,为利用天敌调控褐飞虱、白背飞虱提供了保证,从而比稻鸭共育二维模式更能持久、稳定地控制褐飞虱、白背飞虱发生量。稻田调查表明稻—鸭—豆种养区蜘蛛以微珠科为主,这与朱凤姑研究结果一致[12],但总蛛量及蛛虱比小于其研究结果,这可能与环境因素有关。此外,与化学防治相比,稻—鸭—豆种养模式不受天气(降雨)等影响,能及时控制褐飞虱、白背飞虱的发生。

稻—鸭—豆种养模式能减少二化螟枯心率和危害株率,同时能减少水稻早期稻纵卷叶螟卷叶率,但对后期稻纵卷叶螟控制效果不明显,研究结果与已有研究稻鸭共育栽培方式不尽一致[13],这可能与当地历史虫情、环境以及寄生蜂的寄生率有关。稻—鸭—豆种养模式能抑制纹枯病的病情指数和降低病兜率和病株率,主要原因是稻—鸭—豆种养模式能减少水稻的无效分蘖和田间杂草,改善田间通风透光性等原因,养鸭对稻田的中耕效果与童泽霞、刘小燕等研究结果一致[14],但与他们不同的是稻—鸭—豆种养模式防治纹枯病效果较化学防治效果有所降低。研究表明,稻—鸭—豆种养模式能减少田间杂草种类,增加残留杂草的异质性和个体杂草的均匀性,抑制优势杂草发生,养鸭对稻田的中耕效果与甄若宏等研究结果一致[10-15]。

[1]王强盛,黄丕生,甄若宏,等.稻鸭共作对稻田营养生态及稻米品质的影响[J].应用生态学报,2004.15(4):639-645.

[2]禹盛苗,朱练峰,欧阳由男,等.稻-鸭农作系统对稻田生物种群的影响[J].应用生态学报,2005.16(7):1252-1256.

[3]刘玉凯.整治农业生态环境刻不容缓[J].农村生态环境,2002,18(2):47-49.

[4]向平安,黄 璜,甘德欣,等.免耕稻-鸭生态种养技术的环境经济学分析[J].生态学报,2005,25(8):1981-1986.

[5]邓强辉,潘晓华,吴建富,等.稻鸭共育生态效益及经济效益[J].生态学杂志,2007,26(4):582-586.

[6]王 缨,雷慰慈.稻田种养模式生态效益研究 [J].生态学报,2000,20(2):311-316.

[7]杨治平,刘小燕,黄 璜,等.稻田养鸭对稻鸭复合系统中病、虫、草害及蜘蛛的影响[J].2004,24(12):2756-2760.

[8]禹盛苗,金千瑜,欧阳由男,等.稻鸭共育对稻田杂草和病虫害的生物防治效应[J].中国生物防治,2004,20(2):99-102.

[9]杨治平,刘小燕,黄 璜,等.稻田养鸭对稻飞虱的控制作用[J].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30(2):103-106.

[10]甄若宏,王强盛,张卫建,等.稻鸭共作对稻田主要病、虫、草的生态控制效应[J].南京农业大学学报,2007,30(2):60-64.

[11]张左生.粮油作物病虫鼠害预测预报[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4:8-268.

[12]朱凤姑,丰庆生,诸葛梓.稻鸭生态结构对稻田有害生物群落的控制作用[J].浙江农业学报,2004,16(1):37-41.

[13]刘小燕,杨治平,黄 璜,等.稻鸭复合生态系统中二化螟发生规律的研究[J].湖南师范大学自然科学学报,2005,28(3):70~74.

[14]童泽霞,熊况忠,陈文军,等.稻田养鸭时鸭子死亡的原因及防治措施[J].湖南农业科学,2005,(4):90-92.

[15]魏守辉,强 胜,马 波,等.稻鸭共作及其它控草措施对稻田杂草群落的影响[J].应用生态学报,2005,16(6):1067-1071.

猜你喜欢

鸭苗白背飞虱小蜂
广西野生稻Y11抗白背飞虱QTL定位
鸭苗1~10天的养殖要点
孟氏胯姬小蜂种群动态及寄生特性
鸡嗉子榕小蜂繁殖资源的空间结构与食性关系
南安市白背飞虱发生的气象条件及虫源地分析*
平铺镇近20年来白背飞虱发生特点、成因分析及应对措施
借力猕猴桃,危机变商机
借力猕猴桃,危机变商机
不同水稻品种对白背飞虱取食和产卵选择性的影响
古桥桨角蚜小蜂与双斑恩蚜小蜂的发育及形态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