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民心工程加把“锁”
——黔西县纪委涉农专项资金“多维”监管观察
2010-09-04莫治江
■ 文/本刊记者 莫治江
为民心工程加把“锁”
——黔西县纪委涉农专项资金“多维”监管观察
■ 文/本刊记者 莫治江
黔西县纪委通过抓住关键环节、搭建监管平台和完善监管机制,把加强涉农项目资金监管工作寓于农村和社会各界监督之中,既保障了涉农项目资金的安全运行,又促进了农村经济社会的提速发展。
进入6月份,又到了召开村组群众会的时候,黔西县洪水乡永平村党支部书记苏天云却感到很轻松。他告诉记者:“以往村里召开群众会时,群众要么无故拒不参会,要么会后相互扯皮,或者因为某项工作围攻村组干部的现象屡见不鲜。现在通过召开村组群众会,向群众宣传近期强农惠农政策,公布各类涉农专项资金投向情况,或讨论本村涉及群众利益的重要事项等,村里无论干事、花钱都很透明,群众再也不闹腾了!”
永平村的和谐仅仅是黔西县全面推行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后的一个生动范例。
近年来,黔西县通过打造网络监管、上下联运、群众互动的“多维”监管平台,对涉农项目资金,以及全县重点岗位、重点项目进行公开监测,堵塞了集体和国家财产管理漏洞,压缩了村干部以及领导干部的自由裁量空间,保障了涉农项目资金的安全运行,促进了农村经济社会提速发展。
网络公开与群众参与成监管核心
“村组群众会的有力推行,面对面把工程项目、重大事项置于广大群众的监督之下,营造了阳光、透明、和谐的监管氛围。”洪水乡永平村村民刘永贵感叹,作为一名普普通通的农民,不曾想过自己会有这么大的权利——参与对全村工程项目、重大事项以及村支“两委”干部的监督。
群众利益无小事,无论干事、花钱都得透明。图为黔西县五里乡干部在田间地头核对群众领取粮油直补款。(黔西县纪委供图)
为加强对涉农项目资金的有效监管,黔西县纪委不断完善和创新监管模式,以贴近农村、贴近农民和着眼发展的原则,打造“公开全面、查询方便、点面互动”的监管平台,并以黔西廉政网站为载体,结合“公开监测系统”的运行,建立了“涉农项目资金监管系统”,对涉农项目资金进行全程跟踪监管。这个系统将全县23个县直部门的涉农项目名称、资金来源、数量规模、拨付情况、实施进度、验收标准以及完成期限等内容,通过互联网向社会公开。同时在“涉农项目资金监管系统”设立了“情况通报”和“投诉直通车”两个版块,每月通报涉农项目资金的监管情况,并接受群众的投诉和举报。
“这套监管体系的切入点是抓住关键环节,即备案、公示、督查和问责,形成涉农项目资金监管的长效机制,它们是项目资金安全运行的关键点。”黔西县委常委、纪委书记邬江如是说。
在以网络监管为抓手的基础上,黔西县纪委还建立了上下联动和群众互动的监管平台。2009年,黔西县纪委在26个乡镇招募728名青年廉政志愿服务者,自愿参与对涉农项目资金监管和向群众解释国家的强农惠农政策,积极检举乡镇和村党员干部的违纪违法行为。同时在农民自愿提供、同意公开的前提下,收集农户的电话号码,以乡镇为单位制发《农民朋友电话本》,方便农村群众相互联系、互通信息,同时也为相关部门及时向农村群众了解有关情况,跟踪监管相关项目提供了便利。此外,全县还积极推行村级信息公开村组群众会,广泛引导群众参与涉农项目资金监管。
黔西县纪委通过把涉农项目资金监管关口前置、防线下移,以网上监管为抓手,搭建“多维”监管平台,形成了领导带头、部门齐抓、人人有责的涉农资金监管工作体系,从而强化了对涉农专项资金事前、事中、事后的监管,确保了涉农专项资金的有效安全运行。
打造惩防并重的涉农监管体系
何元祥是洪水乡永平村前任党支部书记,在“村官”岗位上干了十几年,他对县里推行的涉农项目资金“多维”监管感受颇深。“县纪委通过构建农村基层惩防体系建设,以‘阳光村务’和召开村组群众会为载体,把村务和涉农项目资金公开化,让群众参与到这些事项的决策过程中,使老百姓真正成为改革的受益者。”
“国家投放的各种涉农项目,是惠及全体人民的‘民心工程’,群众打心眼里拥护,本身就有着深厚的群众基础。”邬江说,县纪委极力创新监管模式,坚持走群众路线,广泛发动群众参与涉农项目建设监管,就是要把这些涉农项目建成“放心工程”,既有力保障资金安全、项目安全和干部安全,又让群众从中得到实惠。
黔西县是毕节地区率先实行国库集中支付改革的试点县,在试点工作中,县纪委要求县财政局下文明确支付程序并在网上公开,要求对每一项配套资金都必须行文明确,优先到位,做到每个项目都能及时开工,按时完工。同时要求集中对乡镇委派财会人员进行业务培训,让所有财会人员充分发挥服务和监督作用,加强对小额涉农资金的支付管理。
为畅通和完善群众的投诉渠道,黔西县纪委要求建立县、乡(镇)、村三级涉农项目资金投诉排查调处制度,定期排查,分级负责,归口管理,主动解决。县纪委还开展了“纪检监察干部当群众贴心人”活动,组织机关干部逢赶场天到乡镇下访挂牌接待群众,现场解决涉农监管的突出问题。
此外,县纪委还完善了督查督办机制,围绕事关农村、事关农民切身利益的热点、难点问题开展督查督办,确保重大涉农项目资金落到实处。每年9月,县纪委都会组建涉农项目检查组,赴有关部门、乡镇、村寨就涉农项目进行检查指导,推进工作落实。会同县委督查室、县政府督查室不定期地对重点涉农项目的实施程序、工作进度和质量情况进行检查,跟踪问效。同时对推诿扯皮、敷衍搪塞、弄虚作假、工作不力、“吃拿卡要”影响涉农项目整体推进的,将视情况追究相关领导和直接责任人的责任,并把在督查中发现的重大问题及时报告县委、县政府。
自县纪委开展涉农项目资金“多维”监管以来,共备案涉农资金11.89亿元,检查国家新增投资项目资金及其他涉农资金5亿多元,涉及项目1000多个,受理涉农项目资金投诉和举报70余件,立案查处58件,党政纪处分59人,组织处理5人,收缴违纪资金45万元,为群众挽回经济损失120余万元,使涉农项目真正成为“放心工程”、“民生工程”。
随着内容的不断完善和有效推进,黔西县纪委这套涉农项目资金监管体系受到广大干部群众和社会的普遍关注和好评,同时得到了省、地、县领导的好评。这一做法还得到国家预防腐败局、《中国纪检监察报》等国家机关和媒体的充分肯定与推介。
多维监管带来的多赢
作为洪水乡解放村党支部书记,这两年史洪俊工作越干越起劲,不仅村里的工作好做了,村里的旅游业也得到快速发展,短短2年时间里,村里就吸引了1500万元的招商引资款。他告诉记者,随着沿河旅游观光道与停车场的修建完成,以及解放村田园山庄的竣工开业,解放村不仅吸引了游客,也吸引了不少投资者。
刘万荣是田园山庄主人刘志坚的父亲,也是田园山庄的实际投资者。2009年初,刘志坚决定到解放村进行投资时便是刘万荣极力推荐的。刘万荣告诉记者,到解放村投资修建田园山庄,不仅看重这里的旅游发展前景,更看重其投资环境。“这样的廉政环境让我们感到安心。”刘志坚父子说。
“洪水乡这两年来引进了5个企业,总投资额达到4500万元。这与县纪委开展的涉农项目资金‘多维’监管是分不开的。”洪水乡党委书记卓永发说,涉农项目资金涉及多个领域,对涉农项目资金进行有效监管,不仅保证了基础设施和涉农项目的质量,还极大地提升了党委与政府的形象。
“通过‘多维’监管,中央和省委投放到黔西县的涉农项目资金已多数实施或兑现,未出现严重违纪违法现象,群众普遍比较满意。”邬江表示,这充分展示了“多维”监管涉农项目资金的可行性。
据黔西县统计资料显示,2006年以来,该县经济社会发展虽然面临着诸多困难和挑战,但总体运行情况良好。2009年全县全年生产总值完成61.52亿元,增长13.8%,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3.82亿元,增长5.8%;第二产业增加值23.15亿元,增长14.6%;第三产业增加值24.54亿元,增长18.0%。财政总收入8.8亿元,其中地方财政收入4.93亿元,分别增长17.7%和28.0%。粮食总产量34.2万吨,增长0.9%。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38.49亿元,增长43.0%。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0.95亿元,增长24.8%。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05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112元。净减少农村贫困人口0.87万人。
黔西县的经济提速发展,让不少研究机构慕名前来进行实地调研。北京中郡县域经济研究所从经济、社会、环境等方面综合评价后,把黔西县评为近年全国连续提速发展最快的100个县市之一。
“我们通过抓住关键环节、搭建监管平台和完善监管机制,把加强涉农项目资金监管工作寓于农村和社会各界监督之中,既保障了涉农项目资金的安全运行,又促进了农村经济社会的提速发展。”邬江说。
book=42,ebook=2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