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第三区”
——重庆两江新区发展规划已获国家批复
2010-09-04
“中国第三区”
——重庆两江新区发展规划已获国家批复
Developmental Planning of "New Two-river District" Approved
在重庆北部新区和重庆两路寸滩保税港区,有一块战略定位为:立足重庆市、服务大西南、依托长江经济带、面向国内外,形成“一门户两中心三基地”,即:西部内陆地区对外开放的重要门户、长江上游地区现代商贸物流中心、长江上游地区金融中心、国家重要的现代制造业和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内陆国际贸易大通道和出口商品加工基地、长江上游的科技创新和科研成果产业化基地;规划范围囊括重庆市江北区的江北中心区、江溉片区、唐家沱——寸滩片区与鱼嘴——复胜片区;渝北区的北部新区、龙溪片区、两路地区、木耳——古路片区以及龙兴——石船片区;北碚区的蔡家片区与水土——复兴片区,总面积超过1200平方公里。这块区域就是5月7日刚刚获得国务院正式批复的“两江新区”。
再造一个重庆工业
据已公开的信息,规划的两江新区,位于重庆主城区长江以北,嘉陵江以东区域,规划总控制范围1200平方公里,其中建成区150余平方公里,水域、不可开发利用的山地及原生态区共650平方公里。可供开发建设用地400平方公里左右。
“这个区域拥有中国首个内陆水港加空港保税港区,交通、科技、制造业发达,已具备成为中国西部对外开放的门户的基础。”重庆社科院研究区域经济研究所所长李勇说。
“两江新区”的建设时间表是到2020年,届时其主要经济指标要达到地区生产总值5000亿元以上,占全市总量的1/4;实现工业总产值10000亿元以上。
重庆今年全市工业总产值预计将突破1万亿大关,“两江新区”相当于要再造一个重庆工业。
布局五大战略性产业
据知情人士透露,两江新区发展的产业模式将布局轨道交通、电力装备、新能源汽车、国防军工、电子信息等五大战略性产业,并设立国家级研发总部、重大科研成果转化基地、灾备及数据中心三大战略性创新功能基地。
但如何布局产值上万亿的产业,一直是“两江新区”规划中的难题。目前,重庆已决定在“两江新区”规划石船万亿级工业基地,当地发展空间广阔、水资源丰富、能源供应和环保优势突出,适合布局大型工业。
此外,李勇透露,重庆近期在信息产业有了爆发式增长,随着大量跨国公司的入驻,主城各组团将形成相关配套产业集群,这配套企业也将大量聚集于“两江新区”,因此“万亿产业”并非不可达成。
开放的平台
“两江新区”被赋予了产业转移的“内陆开放高地”和经济增长极的重任。5月11日,位于“两江新区”范围内的重庆两路寸滩保税港区通过国家11部委的验收。该保税港区分为空港和内河港口两块,对于重庆依托“两江新区”打造“内陆开放高地”意义重大。
筹备了约两年的“两江新区”是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重庆市委书记薄熙来上任不久后推动的。薄熙来认为,实现内陆对外开放,是重庆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唯一路径,而两江新区是一个高层次的开放平台。
另一方面,如浦东于长三角,滨海于环勃海,“推进西部大开发战略,加快西部地区经济发展,必须引导生产要素跨区域合理流动,形成若干带动力强、联系紧密的经济圈和经济带。而在重庆设立内陆地区开放‘两江新区’必将以点促面,成为西部开发开放的重要突破口。”
“两江新区”建设中,长期困扰重庆的产业问题也将得到解决。
直辖以来,重庆经济长期依赖投资拉动,除汽摩外,一直未建立起支柱产业。“产业问题一方面是如何突破产业规划的问题,另一方面也存在着产业结构调整的问题,‘两江新区’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有利于重庆摆脱产业困境,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李勇说。
2009年2月5日,国务院发布关于推进重庆统筹城乡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3号文件),在国家战略层面正式研究设立“两江新区”。
去年7月,国家发改委率调研组,来渝就“两江新区”开始一系列调研。重庆市发改委一位官员透露,国家各部委对“两江新区”方案进行了历时一年多的调研和修改。
重庆社会科学院专家丁新正认为,除了发挥区域带动作用,“‘两江新区’更侧重内陆开放,城乡统筹,因其带动和示范意义与浦东、滨海有所区别”。
“两江新区”规划所描绘的经济和产业蓝图,让重庆市政府雄心万丈。“两江新区”的获批意味着西部的地位重新获得提升,将带来西部大开发的新局面,将给重庆发展带来无限想象力。中国的战略格局在未来的“十二五”规划中将由东部向西部转移。
不仅如此,从国家战略上,“两江新区”的获批,可以看做是新一轮西部大开放的标志性事件,它将深刻改变西部的经济面貌,对缩小东西区域差距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
(摘自《21世纪经济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