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压装配式预应力混凝土框架梁端延性特征及耗能能力
2010-09-03昂正文柳炳康宋满荣陈丽华
昂正文, 柳炳康, 宋满荣, 周 安, 陈丽华
(合肥工业大学土木与水利工程学院,安徽合肥 230009)
预压装配式预应力混凝土框架是指把预制梁、柱吊装就位后,将预应力筋穿过梁柱预留孔道,张拉预应力筋后形成整体装配式混凝土框架。预应力筋既作为施工阶段的拼装手段,又作为使用阶段的受力钢筋承受荷载,通过拼装节点将结构构件组成一个受力整体,有效地改善了节点连接性能[1]。目前,这种结构形式在日本已建成了包括学校、停车场、仓库、厂房等的几十余栋建筑。从建筑业的发展趋势来看,工厂化生产、装配程度提高、预应力技术应用是实现建筑现代化的重要途径[2]。
我国在20世纪70年代开展了预制装配式结构的研究,曾推行工厂化、装配化、标准化的营造方式,建造了一批预制装配式框架结构。但由于装配式框架节点连接可靠性差,难以满足反复荷载下的受力要求,在地震区的使用受到限制。日本在20世纪90年代研究开发了预制装配式结构“压着工法”施工技术,在预应力框架节点两侧穿连预应力钢筋,实施张拉预压,解决了装配式框架梁端抗弯能力弱和节点整体性差的缺陷[3]。为了解预压装配式混凝土框架的受力性能和延性特征,本文通过一榀三层预压装配式混凝土框架在低周反复水平荷载作用下的试验,研究了预压装配式混凝土框架梁端的滞回曲线、延性特征、耗能能力等抗震性能。
1 试验设计
1.1 试件设计
本次试验的框架采用一跨三层预制框架,框架梁、柱均在工厂预制,运至实验室进行安装,梁柱配筋及拼装就位后的框架如图1所示。
图1 框架(KJ-6)尺寸及配筋图
框架安装就位后,将预应力筋穿过梁柱预留孔道,梁柱节点处拼装缝用环氧树脂水泥浆密封后进行预应力筋张拉,张拉采用应力、应变双控,应力通过油压表读数控制,同时校核预应力筋实际伸长值。钢筋张拉完毕后实施孔道压力灌浆。
试件实测混凝土立方抗压强度 fcu=38.17 N/mm2;预应力钢筋每孔采用 1束 7 Φj15,预应力筋屈服强度 fpy=1811 N/mm2,极限强度 fpt=1974 N/mm2,弹性模量 E=1.95×105N/mm。预应力钢绞线的张拉控制应力σcon=0.75fpt,锚具采用 OVM 单孔锚具[4]。在制作试件时,张拉端均增设了箍筋约束该处混凝土使其处于三向受压状态,避免锚固区局部受压破坏。
1.2 试验装置及加载方法
试验中框架施加的作用包括竖向荷载和水平力,图2所示为加载示意及测点布置图。试验时先由设置在柱顶的液压千斤顶对柱施加轴压力(轴压比取为0.2),给柱顶施加轴力的2个千斤顶由同一个油泵控制;然后利用反力架和梁跨中上部放置的3个液压千斤顶对梁施加竖向荷载,本次试验过程中梁跨中3个点施加同样大小的集中荷载90 kN,和柱顶施加荷载一样,在试验进行过程中竖向荷载值保持不变。
图2 加载示意及测点布置图
然后利用美国MTS公司液压伺服加载装置对框架施加水平反复荷载直至框架破坏,低周反复荷载采用力-位移混合控制,即在框架构件屈服前由水平荷载控制,屈服后由水平位移控制,水平荷载(位移)施加作用点有3个,分别是一层层高处、二层层高处和三层层高处。水平位移控制时,沿框架高度施加的位移按照第1振型分布,取为1.0∶0.85∶0.55。
1.3 测点布置及测量设备
试验主要测量以下几项内容:
(1)在梁端上下设置位移传感器测量梁端转角。
(2)在梁的跨中布置了千分表,用于测量弹性阶段内竖向荷载作用下梁底的混凝土应变值。
(3)在梁柱节点核心区布置了应变片,测量节点核心区混凝土应变。
数据采集系统由传感器、数据采集仪和计算机组成,试验时可以连续测量和自动记录。
2 试验过程
2.1 框架梁端破坏过程
框架竖向荷载通过千斤顶施加,且在试验中保持不变,框架梁跨中施加的竖向荷载在梁两端产生负弯矩;框架水平力通过作动器施加,在水平荷载作用下,梁的一端引起正弯矩,另一端引起负弯矩。由于水平荷载反复作用,梁端的正负弯矩是交替发生的,框架梁负弯矩叠加端首先出现损伤,发生破坏。
框架顶层作动器位移正向施加至40 mm左右,反向施加至30 mm左右时,梁端位移-曲率曲线斜率呈直线变化,滞回环所包围的面积很小;卸载时变形基本恢复,梁端截面无裂缝出现。顶层作动器位移正向施加至50 mm左右,反向施加至45 mm左右时,框架一层梁端及跨中出现微裂缝,刚度开始退化,卸载后,裂缝闭合良好。
顶层作动器位移正、反向施加至65 mm左右时,一层梁端裂缝的数量增加,已有的裂缝进一步扩大,二层梁端出现裂缝;位移继续增大,顶层位移正、反向施加至75 mm左右时,一层梁端下部受压区牛腿拼接处混凝土开始剥落,梁端转角加大,二层梁端接合部的裂缝继续扩大,三层梁端处开始出现裂缝,此时柱底也出现斜向微裂缝,卸载后梁端裂缝不再闭合。
继续施加位移,顶层作动器位移正、反向施加至85 mm左右时,一层框架梁负弯矩叠加端下部受压区牛腿拼接处混凝土开始剥落,二层框架梁负弯矩叠加端下部受压区出现水平状斜向裂缝。这是因为在水平和竖向荷载的共同作用下,框架梁负弯矩叠加端缺口梁与牛腿拼接处由组合截面承受梁端弯矩,使得与框架梁端截面上部受拉,下部受压所致。框架梁端的转角变形不断增大,残余变形也不断增加。
顶层位移正、反向加载至95 mm时,一层梁一端在反复荷载作用下,截面上下混凝土均被压溃,另一端梁端缺口和柱牛腿接合部底部混凝土被压碎并剥落;二层梁一端底部受压区缺口梁混凝土被压碎,另一端梁底部受压区达极限压应变并有裂缝出现;三层梁两端底部受压区有微裂缝出现,但混凝土尚未被压坏;此时底层一侧柱有较大的斜向裂缝出现,另一侧有斜向微裂缝。
图3所示为框架梁端节点破坏形态,图4所示为节点梁端裂缝及损伤描绘图。
从试验可以看出,加载(位移)过程中,一层框架梁端首先出现塑性铰,二层框架梁端塑性铰随后出现,三层框架梁端未达屈服,加载(位移)最后阶段,柱底出现斜裂缝。最后破坏以框架一、二层梁端钢筋屈服,混凝土压坏,失去承载能力而告终。试验框架属“强柱弱梁”型结构。
一、二层框架梁梁端均出现塑性铰,并发生充分转动,三层框架梁梁端由于水平荷载引起的负弯矩较小,与竖向荷载产生的负弯矩叠加后不足以使得梁端截面屈服,未出现塑性铰。
图3 框架节点梁端及柱端破坏形态
图4 框架节点梁端及柱端裂缝及损伤描绘图
2.2 梁截面应变分布
分别在柱两侧梁顶和梁底布置位移传感器,测得了250 mm标距范围内每一循环荷载下的拉压应变值,在截面应变符合平截面假定的前提下,图5所示为柱一侧梁端截面应变分布图,反映了截面的转动能力和梁端屈服程度。
试验过程中正向施加水平位移时,该侧梁端产生负弯矩,与跨中竖向荷载引起的负弯矩叠加,截面应变数值较大;反向施加水平位移时,该侧梁端产生正弯矩,与跨中竖向荷载引起的负弯矩相抵,截面应变数值较小。一层梁端接合部底部受压区混凝土产生积累损伤被压溃,截面应变最大,塑性铰充分转动;二层梁端底部受压区损伤轻于一层,截面应变稍小,截面转角亦小;三层梁端底部受压区有微裂缝出现,混凝土未被压坏,截面应变最小,梁端截面不能充分转动。
图5 右柱左侧梁截面应变分布
2.3 滞回曲线
滞回曲线是结构抗震能力的综合体现,试验过程中测得在每一级荷载下的梁端水平位移 Δ和梁端曲率Φ,试件施加反复水平荷载P。
图6所示为框架每层的水平位移-梁端曲率滞回曲线[5]。
曲线斜率的变化反映截面刚度退化的程度,比较图6中各层梁端位移-曲率曲线,可发现从一至三层梁端位移-曲率曲线斜率越来越大,这是因为在实验过程中,一层梁端最先进入屈服阶段,随后二层梁端进入屈服阶段,当顶层位移达到95 mm时,三层梁梁端尚未屈服。
从图6中梁端位移-曲率曲线可以看出,随着施加位移的增加,卸载后曲率曲线不能回到上一循环起始点,残余变形越来越大。这是因为框架梁在水平荷载作用下叠加于梁端的负弯矩,加大了压区混凝土的塑性变形;卸载后在跨中竖向荷载持续作用下,梁端负弯矩产生的转角恢复滞后。
图6 框架梁端水平位移-曲率滞回曲线
3 试验结果分析
3.1 梁端截面破坏模式
试验过程中,随着荷载(位移)的增加,在梁端叠加的负弯矩作用下,一层和二层框架梁端先后出现塑性铰,并发生充分转动,三层框架梁端由于水平荷载引起的负弯矩较小,梁端截面未屈服。
一层和二层框架梁根部弯曲受力破坏时,由牛腿和缺口梁端组成的组合截面,仍然是钢筋先屈服,压区混凝土才达极限压应变,截面受力状态与整浇截面类似,可按整浇截面梁承载能力极限状态,作为梁正截面受弯承载力计算依据。
框架梁端预应力筋达屈服应力后,没有出现钢筋应变聚增、中和轴急剧上移的现象,反复循环加载过程中,梁截面中和轴位置基本稳定。这是因为预应力钢筋没有明显流限,屈服台阶短小。
3.2 结构延性
结构的延性是指结构或构件在承载力没有显著降低的情况下经历变形的能力,可取延性系数作为度量指标[6]。
表1列出了框架梁端实测曲率延性系数,梁端的曲率延性系数介于3.64~5.62之间,由于三层梁端处所加荷载较小,三层梁端截面未达到极限曲率。表1中屈服曲率由能量等值法确定[7]。
表1 实测框架梁端实验结果汇总
3.3 耗能能力
图7所示为框架位移-曲率滞回曲线的包络图。从图7可以看出一层梁端包络图面积明显大于二、三层梁端包络图面积[8]。这是因为结构的耗能能力与结构的损伤程度有关,一层梁梁端已处于深度屈服状态,二层梁梁端也已经进入屈服状态,而三层梁梁端尚未进入屈服状态,则其所消耗的能量也就是最少的。
图7 梁端弯矩-曲率包络图
4 结 论
通过一榀单跨三层预压装配式预应力框架在低周反复荷载作用下的试验研究,了解了预压装配式预应力混凝土的受力性能、滞回曲线、延性特征和耗能能力,得出了以下结论:
(1)框架梁端部是由牛腿和缺口梁端组成的组合截面,梁端发生弯曲破坏时,仍然是钢筋先屈服,压区混凝土才达极限压应变。框架梁端预应力筋达屈服应力后,没有出现钢筋应变聚增,中和轴急剧上移的现象,反复循环加载过程中,梁截面中和轴位置基本稳定。
(2)梁端组合截面,仅依靠预应力筋承受弯矩,在反复荷载作用下截面延性系数在3.64~5.62之间,说明预压装配式框架具有较好的转动能力和延性。
(3)结构的耗能能力与结构损伤程度有关,一层梁梁端压区混凝土已被压溃,处于深度屈服状态,耗能最多;二层梁梁端已进入屈服状态,耗能次之;三层梁梁端尚未达屈服状态,耗能最少。
(4)框架梁在水平荷载作用下叠加于梁端的负弯矩,加大了压区混凝土的塑性变形;卸载后在跨中竖向荷载持续作用下,梁端负弯矩产生的曲率恢复滞后,不能回到上一循环起始点,残余变形产生积累效应。
[1]林宗凡.装配式抗震框架延性节点的研究[J].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8,26(2):134-138.
[2]高 丹.无粘结预应力装配式混凝土梁抗震性能研究[D].北京:北京工业大学建筑工程学院,2007.
[3]柳炳康,施法科,刘海涛,等.反复荷载下预压装配式框架接合部受力性能[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28(1):71-74.
[4]傅传国,娄 宇.预应力型钢混凝土结构试验研究及工程应用[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7:86-108.
[5]潘其健.预制预应力混凝土框架结构抗震能力的试验研究[D].南京:东南大学土木工程学院,2006.
[6]薛伟辰,程 斌,李 杰.低周反复荷载下预应力高性能混凝土梁的抗震性能[J].地震工程和工程振动,2003,23(1):78-83.
[7]过镇海,时旭东.钢筋混凝土原理和分析[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334-353.
[8]房贞政,陈 勇,郑则群.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框架节点拟静力试验研究[J].建筑结构,2003,33(5):1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