枫坑水库除险扩容工程优化变更度汛方案探索与实践
2010-09-03邵志平葛捍东
邵志平 葛捍东
(1.义乌市水务局,浙江 义乌 322000;2.浙江省水电管理中心,浙江 杭州 310009)
一、枫坑水库除险扩容工程概况
枫坑水库除险加固工程位于吴溪上游枫坑溪上的赤岸镇蒋田畈村,坝址以上集雨面积17km2,多年平均入库水量1383万m3,支洞引水流量436万m3,按50年一遇洪水设计,500年一遇洪水校核。
原大坝为粘土心墙坝,水库坝高33.05m,坝顶高程159.22m,校核洪水位为157.5m,总库容286万m3,正常蓄水位为155.45m,相应库容229万m3。原水库以灌溉为主,兼顾防洪、发电等综合利用,原设计灌溉面积533.3ha,现有灌溉面积300ha。坝后设有二级电站,装机容量分别为75kW和285kW,总装机360kW,多年平均发电量为66万kW。
水库除险加固后,大坝采用碾压堆石坝,坝高68.3m,坝顶高程189.3m,总库容1638万m3,正常蓄水位186m,正常库容1501万m3,规模将扩建为中型水库,年可供城镇用水1196万m3。水库建成后,将为该水库今后的综合利用创造有利的条件。
二、枫坑水库除险扩容工程设计洪水成果
设计流域内无流量资料,但雨量资料条件相对较好,故设计洪水采用暴雨资料推求设计洪水。设计暴雨主要采用枫坑水库站资料推求。采用的暴雨系列为1963-2005年共43年。
通过年最大24小时和三日暴雨的频率分析,采用皮尔逊Ⅲ型曲线拟合适线的方法,求得枫坑水库设计暴雨成果,见表1。
设计洪水汇流计算分别用浙江省合理化公式法计算,水库坝址设计洪水成果,见表2。
表1 枫坑水库设计暴雨成果表
表2 枫坑水库设计洪水成果表
表3 洪峰流量表 单位:(m3/s)
表4 导流及度汛水力计算成果表 单位:(m3/s)
三、原初设报告导流和施工度汛方案
1.导流和度汛标准
根据水文分析,该工程所在地区可分为梅雨期(4月16日~7月15日);台汛期(7月16日~10月15日);非汛期(10月16日~次年4月15日)。不同时期不同设计频率洪峰流量及三日洪水总量,见表3。
该工程拦河坝为3级建筑物,根据《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组织设计规范》的规定,相应的分流建筑物为5级。围堰采用土石混合结构型式,其挡水设计标准采用5年一遇。根据本工程施工进度要求,导流时段按非汛期洪水考虑,相应的最大设计洪峰流量为65m3/s,坝体施工期临时度汛的洪水标准为50年一遇。
2.导流和度汛方式
根据原施工度汛进度安排,拦河坝的导流和度汛方式如下,见表4。
(1)第一阶段
2007年5月1日~9月30日,为导流洞、围堰施工期及原大坝坝体(151m高程以上)开挖期。在第一年7月,水库通过原输水隧洞和压力涵管放空至131m。天然来水可由原输隧洞、压力涵管及导流洞(3m×4m)过流。
(2)第二阶段
2007年10月1日~2008年4月15日,为原大坝坝体及基础开挖,坝体堆石填筑、趾板砼浇筑期,此阶段按非汛期5年一遇洪水考虑,来水经导流洞(3m×4m)过流。
(3)第三阶段
2008年4月16日~7月15日,坝体施工期临时度汛采用50年一遇梅汛期设计洪水,来水由坝体临时断面挡水,导流洞(3m×4m)过流。坝体临时断面必须在2008年4月15日前填筑至144m高程以上。
(4)第四阶段
2008年7月16日~10月15日,坝体施工期临时度汛采用50年一遇台汛期设计洪水,来水由坝体临时断面挡水,导流洞(3m×4m)过流。
四、施工导流的度汛方案变更原因
本工程原计划按初设要求进度进行施工,开工日期定为2007年5月10日,采用“围堰一次断流,隧洞导流”的方式,即非汛期(2007年10月16日~2008年4月15日)来水由上游围堰挡水,导流洞过流;汛期(2008年4月16日~2008年10月15日)来水由坝体临时断面挡水,导流洞泄流。
因土地征用、林木砍伐等政策处理原因,工程直至2007年10月底才安排施工单位人员和设备入场,2007年11月8日举行开工典礼。
根据实际施工情况,施工单位编制了施工计划进度控制节点,见表5。
由于政策处理等原因,拖延开工日期,根据新的施工进度计划,大坝在2008年台汛前刚具备填筑条件,无法在汛前达到原度汛方案要求的形象面貌,因此必须对原导流和度汛方式进行调整。
五、导流和度汛方式的调整方案
1.主要调整内容
(1)施工期度汛标准的调整
根据义乌雨量站1951-2002年雨量资料,全年最大日降雨量出现在1975年,这一年的最大24小时降雨为177mm;根据佛堂水文站(离枫坑水库12km)1954-2002年水文资料,全年最大日降雨量出现在1977年,这一年的最大24小时降雨为174mm;通过资料分析,枫坑水库坝址以上降雨主要呈现为连续降雨天数较长,但日降雨强度较小。
由上述统计资料可见,各测站统计历年最大日降雨量均小于设计暴雨的日最大降雨量188mm。台汛期临时度汛标准《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组织设计规范》的规定为20~50年一遇,初步设计报告中为减小度汛风险取其上限50年一遇洪水。根据以上分析可见在枫坑水库周边区域内,20年一遇洪水出现机率很小,且施工期库内蓄水少,失事后对坝区和下游不会造成重大损失,因此考虑施工期临时度汛标准调整为20年一遇。
(2)导流和度汛方式调整
由于原导流和度汛方式不能按计划实现,必须对原导流和度汛方式进行调整,以满足安全度汛的要求。
若采用汛期坝体填筑断面过水的度汛方式,每次洪水期间均需对坝体进行保护,汛后进行清理恢复,对正常施工干扰极大,严重影响施工进度;若采用河床明渠导流的度汛方式,则坝体需分期填筑,因工作面小导致施工进度受影响,且施工质量难以保证。因本工程上游集雨面积较小(17km2),区间洪峰流量较小,为减少汛期洪水对施工的影响,可考虑采用加高围堰并加大导流洞断面的方式,施工度汛方式相应的调整为:全年均由围堰挡水,导流洞过流。
表5 施工计划进度控制表 单位:(m3/s)
2.导流及度汛方式调整方案比较
(1)调整方案
根据水库放空后导流洞进口前实际地面高程,导流洞进口底高程由135m调整为133m。将导流洞断面加大为4.0m×5.0m、5.0m×5.0m、6.0m×6.0m三个方案及原方案(3.0m×4.0m)进行比较,见表6、7。
表6 四方案导流及度汛水力计算成果表
根据表7,综合考虑各方案的施工条件、投资及施工进度要求等因素,推荐同时采用加高围堰和加大导流洞断面的方案二作为2008年汛期的工程度汛方案,即度汛标准采用汛期20年一遇的设计洪水,导流洞断面尺寸加大至5.0m×5.0m,上游围堰加高至142.7m。汛期来水由围堰挡水,导流洞泄流。
(2)调整后的导流建筑物设计
①导流洞及明渠平面布置不变;进口底高程由135m变为133m,洞身尺寸由3.0m×4.0m变为5.0m×5.0m。
②上游围堰布置在坝趾板轴线上游70.0m处,为土围堰(利用坝体开挖粘土料);堰顶高程142.7m,堰底高程130.0m,最大堰高12.7m;堰顶宽6.0m,堰长103.0m,上下游边坡均为1:1.8。
③下游围堰:当台汛期20年一遇的洪水到来时,导流洞下泄流量为185.0m3/s,因导流洞出口远离大坝下游,且大坝下游处原地面高程高于洪水位高程,此时回水不能到达坝脚处,故不需修建下游围堰。
六、度汛方案调整后度汛情况
2008年4月15日,导流洞顺利贯通,围堰施工也已按度汛要求及标准完成,调整后的度汛方案经浙江水利厅组织审查,予以通过。2008年汛期、2009年汛期都安然度过,期间2008年6月23日在坝址上游出现2小时降雨达122mm的特大暴雨,围堰、导流洞等整个导流系统没有出现任何问题,目前大坝已于2009年10月10日完成填筑任务,砼面板已完成90%工作量,输水洞和进水塔已全部完成。以上事实充分证明本次度汛方案调整是科学的、合理的、经济的、及时的,同时也是符合实际的。
表7 四个度汛方案综合比较表
七、优化变更度汛方案产生的效益
1.节省工期6个月
若不变更度汛方案,枫坑水库除险扩容工程2008年4月15日~10月15日汛期就只能停止施工,工程完工时间只能往后顺延。义乌市是水资源紧缺的城市,投资约1.7亿元对枫坑水库除险扩容的目的是解决义西南地区水资源短缺矛盾。2004年开始到目前,义西南地区供水水源只有柏峰水库,由于柏峰水库库容有限,一到下半年都要降压限水,严重制约当地经济发展。节省6个月工期也就是说可以提前6个月蓄水和供水,这不仅是义西南地区的民生工程,而且能产生巨大的社会经济效益。
2.节约工程资金62.27万元
在科学分析当地历年水文资料的基础上,根据枫坑水库实际情况,由原来的50年一遇度汛标准降低到20年一遇,可大大降低土围堰堰顶高程,减少围堰土石方工程量,同时缩短导流洞的洞身长度,仅此一项可节省约40万元,产生良好的经济效益。
八、结 语
枫坑水库扩容工程在施工度汛方案优化变更方面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得益于上级业务主管部门的指导和大力的支持,得益于指挥部、监理部、项目部等参建单位因地制宜,敢于实践,发挥智慧。实践证明:根据工程的实际情况,对水文资料进行严密分析,在规范规定的范围内,合理选择度汛标准,优化度汛方案中的工程措施,不仅保证了工期,还取得了巨大的社会经济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