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治疗青春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61例临床观察
2010-09-01鲁冰刘萌春
鲁冰 刘萌春
青春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简称青春期功血),属中医学“崩漏”范畴,是一种妇科常见病和多发病。多见于13~18岁少女,发病机理复杂,常因严重失血危害少女身心健康。可严重危及患者的身心健康,并进而影响学习、生活等。其治疗方法较多,疗效不一。近年来,本院采用中药治疗青春期功血61例,收到良好效果,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2007年1月至2009年6月来本院妇科门诊就医共61例病例,患者年龄在11~18岁之间,平均年龄为14.6岁,其中11~13岁21例,14~15岁26例,16~18岁14例,病程2个月~2年,平均6.1个月。临床表现:月经周期、经期紊乱,呈不规则出血或短时期停经后出血,出血量多少不定,崩漏交替或淋漓不净。血色鲜红或淡红,血块少或无,无痛经,伴神疲乏力、头晕自汗、气短懒言、面色恍白、有不同程度贫血、舌质淡红或淡白、苔薄白、脉细滑无力或芤。全部病例均符合功能性子宫出血诊断。
1.2 治疗方法
1.2.1 止血 采用补肾益脾,固冲止血法,方用益气止血汤:党参50 g,黄芪20 g,白术15 g,煅牡蛎20 g(先煎),菟丝子15 g,鹿角胶15 g(烊化),杜仲15 g,小蓟45 g,棕炭25 g。夹热加地榆30 g,黄芩10 g;夹瘀加三七粉5 g(冲服),茜草10 g。1剂/d,水煎分早晚2次温服。
1.2.2 调整月经周期 血止后宜补肾阳,滋肾阴,方用固阴煎(自拟方)。主方:熟地30 g,菟丝子30 g,黄芪20 g,山萸肉15 g,山药15 g,泽泻10 g,丹皮10 g,茯苓10 g,枸杞子15 g,肉桂10 g、紫河车10 g,小腹痛者加延胡索10 g,香附10 g;酸痛者加杜仲10 g,桑寄生10 g;口干喜饮者加天花粉10 g;食欲不振、腹胀者加焦三仙各10 g,砂仁6 g。1剂/d,水煎分早晚2次温服,7 d为1个疗程,连服3个疗程。
2 疗效标准与治疗结果
2.1 疗效标准判断 根据《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1]疗效评定,治愈:经量、经期、周期恢复正常能维持3个月经周期以上;好转:经量、经期、周期虽恢复正常,但不能维持3个月经周期以上或经量减少或经期缩短;未愈:阴道出血无变化。
2.2 治疗结果 全部病例均以1个月经周期为1个疗程,最短3~6个疗程。61例中,痊愈41例,好转16例,无效4例,治愈率67.2%、总有效率93.4%。
3 讨论
3.1 青春期功能性子宫出血是青春期妇科常见病,中医学认为“心”为人体生命活动的主宰,心主情志,主血脉,还通过胞脉与胞宫相络属,故心理情志活动可通过胞脉直接影响到胞宫而致月经不调。现代医学认识到功血病因非常复杂,内外环境中几乎所有异常因素都会导致发病,从心论治可执简驭繁,掌握主动;又因肾主生殖,为冲任之本,因此立足心肾治疗本病更合理。吸取心理学、心身医学的成果,一定能有效防治本病。
3.2 中医学认为青春期功血发病根本原因是肾气未充,冲任失调,古贤有“经病之由其本在肾”之说。同时后天的营养摄入,对性腺轴内分泌功能的发育甚为重要。女子的性情变化,常易导致气机升降出入失常。加上青春期少女多为初、高中学生,常受内外多种因素影响,如精神刺激、过度紧张、学习负担过重、经期参加体育活动量过大、环境气候的突然变化等,影响了肾天癸冲任胞宫的平衡关系失调而发病。其治疗主要是止血和调整月经周期两个阶段。
3.3 辨证分型治疗常见分型有五种,肾阴虚、肾阳虚、脾虚、血热、血瘀型。肖国芳[1]即按此五型分别用左归饮、右归饮、归脾汤、芩连四物汤、桃红四物汤加减治疗。也有人认为本病常见有脾腎阳虚和肝肾阴虚两型,分别予以培补肝肾、补阴止崩及温补脾肾、回阳固气治疗。
3.3 止血治疗宜补肾益脾,固冲止血,方用益气止血汤。止血只是治疗的第一步,并不是最终目的,这一点在临床上常被忽视,往往在血止停止治疗后导致疾病的复发,因此在血止后必须调整月经周期,使卵巢功能恢复正常,月经周期建立。在调整月经周期时,应抓住温补肾阳这个关键。因为通过临床实验观察,补肾阳药能促进卵巢功能的恢复[3]。但出血患者又都具有阴虚的特点。因此,在温补肾阳时,又应兼顾滋补阴血,以免导致机体阴阳偏盛偏衰之弊。固阴煎是在六味地黄丸滋阴补肾基础,加制肉桂、紫河车、菟丝子、黄芪有加强补肾填精,温补肾阳,调理冲任促使卵泡发育之效。
参 考 文 献
[1]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辨证诊断疗效标准.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1120.
[2] 黎洁颜,何秀湘,何洁云.中西医结合治疗排卵障碍性不孕症278例效果分析.中国妇幼保健,2003,18(9):539.
[3] 张建伟,戴维正,唐江敏.中医中药治疗青春期功能性子宫出血62例.上海中医药杂志,2000,34(8):26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