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职业教育的完善:推荐就业与跟踪服务

2010-08-31朱维祥

成才之路 2010年23期
关键词:职业学校职业教育学生

朱维祥

摘要:推荐就业,跟踪服务。切实将职业教育产品与就业市场进行无缝对接,让用人单位满意,让学生、家长满意,实现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

关键词:职业教育;职业学校;学生

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是为社会输送合格的专业技术人才,衡量一所学校办学成功与否的标准是学生家长的满意度和用工单位接受度。为此,职业学校应切实做好推荐就业工作,并向跟踪服务延续。

一、 现状和问题

(1)就业市场——紧缺。招工难,技术工人告急,职校生成“香饽饽”。特别是目前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世界制造业的重心向我国转移,技能型工人的市场需求存在较大的缺口,给职业技术教育的发展提供了较大的空间。尽管目前各类职业技术教育学校之间的竞争十分激烈,并且绝对生源数量在不断下降,但是前途依然十分光明。这是因为高级技术型人才在制造业中占据较大份额,无论经济发展到什么程度,制造业仍然不可或缺。职业技术人才的市场需求量很大。

(2)学生家长——期盼。职业学校的学生大多是学习成绩不好或是家庭贫困,读职业学校有“低人一等”的感觉,职校毕业生大多工资低、福利差、工作不稳定,家长非常担心他们的将来。学生和家长顶着社会偏见,希望通过职业教育,让学生拥有一技之长,找到稳定的工作,以良好的职业素质、踏实的工作作风、精湛的技艺水平在各自平凡的工作岗位上作出不平凡的业绩,或者成为用工单位的技术骨干、管理精英。

(3)职业学校——艰难。生源数减少、高校扩招、社会办学乱杂、职业教育艰难。①招生难。职业学校招生是一场不见硝烟的大战,从前期的宣传发动战,到中期的走村串户阵地战,还有后期的免费接送参观、发放介绍费、减免学费价格战,各职校“全民皆兵”,从校领导到教师以及工勤人员,全部投入到了这场争抢生源的大战。②就业难。职业学校推荐学生就业无部门设置、无资金来源、无专人负责,加之学生就业后发生安全事故,学生家长找学校,学校不敢作为,更谈不上跟踪服务。

二、 对策和措施

职业教育的产品是技能型工人,将职校生推荐到技术密集用工单位就业,保证对口岗位就业,发挥职校生专业技能,实现高薪就业。由用工单位检验职业教育的质量,让家长放心,让学生稳定,让用工单位满意,让社会认同。就业是民生之本,职业教育不仅是传授专业知识和技能,而且要推荐就业、输送到岗,还要跟踪管理、服务到位。

(1)筹集资金,设置机构,专职负责。职业学校属财政拨款,只有工资和正常的办公经费,福利待遇都很紧,财政拨款没有专项的推荐就业费用,向学生家长收费,既没有收费许可,又增加学生家长经济负担。开拓就业市场,推荐就业资金成为“无米之炊”;职业学校部门设置有教导处、学生处、团委、招生办等,为帮助职校生就业,在学生处下设就业指导部,只进行就业指导,组织少量校园招聘,收集就业去向,保管学籍等资料,没有专门的推荐就业部门;职业学校的大部分人员性质是教师,主要职责是教学和管理,现在实行绩效工资,更不能离开教学岗位,否则会影响个人的职称和待遇。加之国际经济风云变幻莫测,开拓就业市场心中无底,没有专职负责推荐就业人员。必须设立专项资金,或者申请收费许可,保证运行资金,设置专门推荐就业部门,落实专职负责,保证人人就业、对口就业、高薪就业。

(2)广集信息,精心筛选,实地考察。职业学校不可只在招生时印发资料,进行广告宣传。在开拓就业市场上,更应加大宣传,要在招聘网络和招聘报纸上宣传办学特色、开设专业、毕业生人数、薪资要求,让用工单位主动来学校招聘;动员全校师生人人做学校宣传员和招聘信息员,对有效信息及时处理,采用信息给予奖励;推薦就业专职人员不仅在各媒体搜索招聘信息,还要经常到各招聘会上收集招聘信息。对招聘信息精心筛选,用工单位应满足下列几个方面:招聘岗位应与职校生所学专业对口;签订劳动合同,缴纳相关保险,薪资及时全额发放;用工规范,加班时间不能太长或频繁加班,保证员工有足够的休息时间,不可随便裁减辞退员工;有良好的培训体系,为员工提供一定的发展空间;有较好的安全防范措施和良好的福利待遇;工作强度适度,有一定的企业文化。

(3)就业指导,组织招聘,双向选择。就业指导是一门社会学、教育学、心理学、人才学、信息学等专业知识相结合的综合性边缘学科。就业指导人员必须树立全心全意为学生、为用人单位服务的意识,坚持科学发展观,彻底改变过去“管就业”的思维模式,改变以往在学生毕业前夕才进行突击就业指导,把学生就业指导工作进行长远规划,遵循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规律,采取灵活多样的形式,进行求职技巧指导、就业法律知识指导、就业政策指导、就业信息指导等,提高就业指导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努力实现就业指导工作的专业化、专门化、全程化。经考察合适的用工招聘信息向学生宣传,请家长来校做学生择业的参谋,协助学生做好面试准备,通知用工单位来校面试,配合做好笔试和技能测试组织工作。对具有管理能力的班级干部、技术能手、特困生等个别进行推荐,对技能差和素质差的不允许参加应聘活动,继续留校学习训练和教育,合格方可推荐,力争当年度毕业生100%就业,确保招聘“公开、公正、公平”。

(东台市职业教育中心校)

猜你喜欢

职业学校职业教育学生
学生写话
以学生为主体的职校班主任工作
让管理更有效
刍议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