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学科生命教育之我见
2010-08-31那英文
那英文
在小学科学中,生命教育包括多样的生物、生命的共同性、生物与环境、健康生活四部分。在这些内容中,我想谈谈对于人本身生命教育的重要性问题。长期以来,我们的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中只重视对青少年的应试教育、成才教育,而忽视生命教育。青少年的情感、心灵和个性被忽视,很难体验到自己生命存在的价值和意义。而教育是培育生命、发掘生命价值的事业。教育最根本的目的就是培养人不断地认识世界,领悟人本身存在的意义。在小学科学学科中,正是有了生命教育,由小到大,让小学生从小认识生命的重要性,正确认识生命,正确对待生命。让我们的教育,使学生认识生命的真谛,懂得热爱、珍惜、保护生命,让生命之花绽放得更加灿烂。
一、 进行生命教育,首先要正确认识生命,认识生命教育的重要性
生命是物质的:现代科学认为,生命是蛋白质和核酸物质的运动形式,是一种特殊的、高级的、复杂的物质运动形式。原始生命是由无机物生成有机小分子后逐步演化而成的。它在同体外环境进行物质、能量、信息的交换过程中,实现自我保存、自我更新、自我复制和自我组织。生命现象主要包括:新陈代谢、生长、发育、遗传、变异、感应、运动等。生长和发育是生命的基本过程,而新陈代谢则是生命的最基本的过程,是其他一切生命现象的基础。人的生命具有社会性、意识性。有人说人的生命是由三个因素构成,即形体、心理(精神)和社会性。意即生命乃形体与心理的合一:只有形体,没有精神,不能构成生命,反之亦然。人的生命是形体、心理与社会性的统一,所以人的生命才是天下最可宝贵的。可见通过生命教育,提高人们的生命意识是多么的重要。《中国教育报》2002年7月的一篇文章说,北京市从6月21日到7月12日半個月的时间内,就有4名重点高校的学生自杀。6月21日,全国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的前一天,在北京某重点高校一名叫李义的大三男生,因为一直未通过英语四级考试,于当日下午一点钟左右,从学校宿舍六楼跳下身亡。可见,我们在深切地感受到科学知识为人类谋取愈来愈多的福利的同时,正确地认识生命,认识生命的重要,认识生命教育的重要性愈加彰显。
二、 进行生命教育要掌握正确的教育方法
生命教育是旨在帮助学生认识生命、珍惜生命、尊重生命、热爱生命,提升生命质量的一种教育活动。重视生命教育,要向学生明确生命有如下的几个特点:一是生命的不可逆性。从胚胎起,生命便一直生长、发育,以迄衰亡。它不会“倒行逆施”,返老还童也非现实。二是生命的不可再生性。生命,对任何人来说都只有一次。世间常说,“人死不得复生”,便道出了这个真理。所谓来世转生,只不过是自欺欺人之谈。三是生命的不可换性。生命为个体所私有,相互不得交换,彼此不可替代。四是生命的不可创性。生命是自然孕育而成,非为某种神秘力量所创造。生命是创造之源,而非创造之果。没有生命,就没有创造,但有了创造,也不会有什么生命。
三、 进行生命教育,还要注重提高生命个体的生存技能
对学生进行生存技能教育,一方面要注重提高教师自身的生存能力、自救抢险知识素质,另一方面要协调社会、家庭等诸多因素,注重学生认知的发展和生存能力的培养,使生命教育跳出教材的显性课程。通过请专业技术人员进行交通消防安全知识、正确用电知识教育,及观看应急自救、互助教育片等途径,使孩子的同情心、勇敢、关爱、宽容等人文精神在整体教育环境中逐渐形成,生存能力逐步提高,使他们能幸福茁壮地成长。
总之,生命是由一分一秒、一朝一夕组成的。科学教学只有抓住生命的真谛,才能具有生命的创造力和包容力,发挥个人的潜能以及丰富人的生命内涵,从而唤醒学生对生命真善美的内在追求。让学生领悟生命的奥秘,体验人生意义,才能使科学生命教育的境界得到提升。
(瓦房店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