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蛋白质”教学设计
2010-08-31顾娟
顾 娟
一、 教材分析
(1)对教材的认识。“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蛋白质”是高中人教版必修一第二章的内容,它是构成细胞和生物体的重要有机物,在细胞及生物体生命活动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不仅在必修一中讲到,在必修二、必修三中也涉及。因此是一个十分重要的课题。但本节课内容比较抽象,为避免学生产生枯燥、无味的感觉,要想方设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主动去探索。笔者对本节教学内容构想为:①直接观察日常生活中的东西,尽可能从生活中挑选学生熟悉的东西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②引导学生通过自己亲身体验总结规律;③在教学过程中尽量多设置一些趣味性的、有一定深度的问题,和学生一起分析讨论,增强师生互动。
(2)教学目标。①知识目标:氨基酸的结构特点,以及氨基酸形成蛋白质的过程,使学生了解蛋白质的组成、性质、用途。②能力目标:通过对氨基酸、蛋白质分子结构等知识的讨论分析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通过讨论交流培养学生口头表达能力和组织能力。③情感目标:运用恰当的教学语言,并通过学生自己参与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营造出宽松、愉快的教学氛围。
(3)教学重点和难点。①重点:氨基酸的结构特点,以及氨基酸形成蛋白质的过程;蛋白质的结构和功能。②难点:氨基酸形成蛋白质的过程、蛋白质的结构多样性的原因。
(4)课前准备。①教师:准备上课所需的各种材料,多媒体展示氨基酸形成蛋白质的过程。②学生:收集牛奶、豆浆、鸡蛋、牛肉、毛发、血液等。
二、 教学过程
(1)情景创设。学生轮流到讲台上参观识别由他们收集来的牛奶、豆浆、鸡蛋、牛肉、毛发、血液等,让学生说出它们的主要成分分别是什么?然后播放“大头娃娃”事件的有关资料片,教师简单解说,让学生以此明白蛋白质在人体生命活动中的重要作用,激起学生了解蛋白质相关知识的兴趣。
(2)提出问题。多媒体投影甘氨酸、丙氨酸、苯丙氨酸、谷氨酸的结构式。让学生分组讨论并分析出这4种氨基酸相似之处,总结并得出其结构通式。在学生小组交流成果的基础上,教师再通过多媒体给出几种氨基酸(包含人体里的和自然界里的氨基酸),让各小组抢答。这既能检测学生掌握的情况,又能活跃课堂气氛,从而进一步加深了学生对人体中氨基酸通式的理解。
(3)联系生活。通过多媒体重现电视里常见广告,如:复方氨基酸胶囊“……富含人体内常见的八种氨基酸……”,请学生结合课本理解“必需氨基酸”和“非必需氨基酸”区别。提取每一种必需氨基酸名称的第一个字的谐音组成一句通俗易懂的话,帮助学生巧妙记忆哪些是“必需氨基酸”,哪些是“非必需氨基酸”,可以概括为“甲携来一本亮色书”(成人)、“甲组攜来一本亮色书”(婴儿),它们是“必需氨基酸”,其余的是“非必需氨基酸”。
(4)课本剧表演。在本节课中蛋白质的形成及其多样性很难理解,课堂上可通过先播放多媒体动画课件来演示两个氨基酸脱水缩合的过程。让学生先从感官上了解此过程。当然仅仅这样做是不够的,然后让两位同学各代表一种氨基酸来表演两个氨基酸连接的过程。接着创设情境由多名同学各代表一种氨基酸来模拟多肽的形成过程。这样的亲身历练让学生在活动中领悟氨基酸的连接、多肽的形成,更容易理解脱水缩合、肽键等概念。问题一:n个氨基酸形成一条肽链时,脱掉了几个水分子?形成几个肽键?问题二:如果n个氨基酸形成m条肽链结果又将如何呢?在对系列问题的自主研究、小组讨论、协作交流的基础上,学生可以在小组内甚至小组间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相互借鉴、取长补短,群策群力得出小组内的共同意见,最后师生共同总结,得出结论。在学生活动之后,再鼓励学生对蛋白质多样性形成的原因进行探讨,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以拟人化的形式设计台词并上讲台表演。这样不仅可以让学生很快地掌握本节课的难点,还激发了他们对生物学科的学习兴趣,同时又培养了学生的组织能力和表达能力。
(5)图片展示。视觉思维是人大脑接受知识的重要途径,学生更容易接受直观生动、色彩缤纷的知识。在课堂教学中,业已设计了一系列的学生活动能增强学习趣味性,将学习和活动有机地结合起来。而图片展示就是一种提高学生兴趣的有效途径,它为学生提供较为直观的情景资料。教师展示课前精心挑选的图片,作必要的介绍,然后让学生叙述它们的功能。再联系自己身体的相应部位,进一步来理解蛋白质的重要性,通过视觉思维与语言思维的相辅相成提高课堂效率。
(6)课堂反馈。课堂教学目标能否实现,学生活动方案开展是否有效,关键还得看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因此,精心设计针对性的当堂检测题,及时检测教学重点和难点,是教学设计中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之一。教师可通过检测及时发现学生掌握的情况、分析成因,从而采取合理方法及时弥补。例题:①如果一个蛋白质含有1条肽链,共由50个氨基酸脱水缩合构成,若每个氨基酸的平均分子相对质量是128,那么该蛋白质的相对分子质量是多少?②一个蛋白质含有N条肽链,共由M个氨基酸脱水缩合构成,若每个氨基酸的平均分子相对质量是a,那么该蛋白质的相对分子质量是多少?(写出通式)
三、 教学体会
新课程要求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本节课的教学设计的意图明确,通过“学生活动”这个载体紧紧围绕课堂教学目标创设问题情境、联系生活实际,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中的生物现象、用生物学的眼光关注生活。通过学生熟悉的鲜活生活实例更能有效地调动学生积极性、求知欲。学生在整节课中始终处于积极、主动状态,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学习兴趣。通过图片、多媒体演示,学生自己参与、组织活动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通过对研究问题的适度拓展,学生视野开阔了、知识面广阔了、兴趣浓厚了、学习高效了。在本节课中教师的作用是对学习内容进行预设,调动学生积极参与活动探究以及小组交流、引导学生对问题研究的结果进行归纳总结,最后还需安排必要的随堂训练、检测教学成果。
(如皋市丁堰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