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青少年足球运动疲劳的恢复
2010-08-31周静东
周静东
摘要:本论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进行分析总结,去粗取精。通过论述疲劳的概念、疲劳的分类来研究恢复的方法。
关键词:疲劳;恢复;运动性疲劳
前言:当今足球运动的影响力越来越大,参与足球运动的人越来越多。在进行足球运动时,疲劳的产生是不可避免的。随着足球赛事的越来越频繁,怎样正确认识疲劳和消除疲劳显得异常重要。对足球运动员来说,参加训练或比赛是常有的事。当训练和比赛负荷超过机体承受的能力,而产生暂时的生理机能减退现象,或运动员为了提高运动成绩而进行大运动量、大强度训练而引起机体机能的变化,这就是经常所说的运动性疲劳。
一、 疲劳的概念
关于疲劳,在百年来研究中提出过各种概念,人们在研究中各抒己见。1982年,在第五届国际运动生化学术会议上,将疲劳定义为:机体生理过程不能持续其机能在特定上和/或不能维持预定的运动强度。
二、 疲劳的分类
“没有疲劳就没有训练,疲劳是检查训练效果的一个标志。”所以产生疲劳是训练的正常反应。疲劳一般分为精神疲劳和身体疲劳。精神疲劳——由精神活动造成的一种疲劳状态。主要状态有注意力不集中,记忆障碍,理解推理困难,脑力活动迟钝,不准确等。身体疲劳——由身体活动和肌肉活动引起。身体疲劳常因活动种类的不同而产生不同的症状。如局部和全身的疲劳、关节僵硬、肌肉酸痛和手脚肿胀等。将以上两者截然分开实际上是很困难的。在运动过程中,过度的身体活动可以产生精神疲劳,而过度的精神紧张也可以导致身体疲劳。如足球比赛中,由于对抗争夺激烈,反应敏捷,精神压力很大。同样,由于舆论的压力,对比赛重要性的思考过度,会导致动作僵硬和变形。一场90分钟的比赛,一般要消耗1287kcal热量,跑动总距离达10 000米以上。所以,在足球比赛中运动员精神和体力的消耗都是很大的,两方面的疲劳往往同时存在。
三、 疲劳的恢复
一般来说,轻度疲劳,身体会迅速恢复;中度疲劳,则需要较好地调整和休息;重度疲劳,要尽快使身体的各项生理指标恢复到原来水平或要做到超量恢复。因此,作为一名教练员,除了在思想上、生活上关心运动员之外,主要应把重点放在不同的训练阶段,把訓练手段和恢复手段结合起来。尤其对运动员来讲,疲劳在很大程度上和心理因素有关。为此,要根据具体对象的具体情况采用各种不同的恢复手段,以加速恢复过程,而恢复方法是多方面的。
(1)每次训练课达到最佳效果,运动后进行合理整理活动,是消除疲劳的一种积极的手段。在运动训练和比赛之后,立即静坐、静卧效果不好。实践证明:采用慢跑作整理活动,血乳酸消除的速度要比静止休息时快一倍,因此慢跑或有一定速度的步行,是整理活动的共同内容且不可缺少。特别是在整理活动中做些肌肉伸展性练习,有助于缓解肌肉纤维痉挛,改善肌肉血液循环,减轻肌肉酸痛和僵硬程度,加速乳酸的消除,达到疲劳的迅速消除。
(2)合理营养是消除疲劳或提高抗疲劳能力的重要手段。在快速激烈的现代足球比赛中,运动员在90分钟的时间内总跑距离达10 000米以上,同时还要进行100多次的快速冲刺,完成上百个技术动作。特别是90分钟的长时间运动特征,决定了运动员的有氧耐力水平的高要求。另一方面,足球运动时要完成大量的爆发性动作,同时还要进行大量的短距离快速冲刺。这些在较短时间内(10秒以内)以最大强度完成比赛活动的运动方式,主要是非乳酸无氧供能(ATP-CP系统)。随着足球比赛攻防节奏的加快,了解足球的主要供能系统,提高无氧有氧能力,及时补充所耗能量,有助于提高运动能力,减轻或减缓疲劳的产生。因此,在进行足球运动后,要适当地补充糖、维生素B、维生素C和磷等,同时也可以在运动中适时地补充有关营养物质,既能提高身体的抗疲劳能力,又能帮助运动疲劳的消除。
(3)心理学恢复手段是消除疲劳的重要方法。心理恢复主要是意念活动,通过一定的套语暗示进行导引,使肌肉放松,心理平静,从而调节植物性神经系统的机能,然后再运用带有一定愿望的套语进行自我动员。如暗示性的睡眠休息、肌肉松弛、心理调节训练。实际证明,采用上述方法能促进身体疲劳的尽快消除,加快身体的恢复过程。另外,在舒适幽雅的环境听音乐等,也可以减弱训练的枯燥单调,刺激消除疲劳。
(4)睡眠是人体最好的休息,是消除疲劳最有效的途径。睡眠是人在二十四小时内发生的周期性需求,一定时间的睡眠对消除疲劳是必不可少的,而且必须考虑足够的睡眠时间和深度。运动员平时训练期间如每天达到八小时半的睡眠,在大运动量和比赛期间,睡眠时间则适当延长到10小时;如果全天都安排训练,中午适当午睡1小时~2小时,自我感觉最好。
(5)物理疗法,特别是按摩,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加速疲劳消除及机能的恢复。按摩是有效的恢复手段,如某部位运动负担过重,需重点按摩,应在全身按摩之后再进行。在按摩肢体时,先按摩大肌肉群后按摩小肌肉群。如按摩下肢,先按摩大腿肌肉后按摩小腿肌肉,以提高肌肉韧带的工作能力,加速疲劳时的肌肉僵硬紧缩和酸胀痛的代谢产物的排除,改善血液循环和心脏收缩功能。
(6)药物对疲劳的消除也有较好效果。实践证明,有时可以使用一些中药,如黄芪、刺五加、参三七等。这可以调节中枢神经系统的功能,有扩张冠状动脉和补气壮筋的作用,对促进疲劳的消除有较好的效果。
总之,在运动中要加强医务监督、及时了解运动员的身体状况、掌握其疲劳程度,对消除疲劳,提高运动成绩,有着重要的作用。因此,我们体育老师在组织学生进行运动时,一定要注意到良好的恢复训练,使训练更加科学,更有实效。
参考文献:
[1]运动医学编写组.运动医学[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5.
[2]何志林.现代足球[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0.
[3]王崇喜.球类运动—足球[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4]田麦久,武福全.运动训练科学化探索[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
社,1988.
(江苏省惠山职业教育中心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