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课程下高中政治教学的思考

2010-08-31王怀宝

成才之路 2010年23期
关键词:政治课新课程教学方式

王怀宝

一、 时代呼唤教育改革

创新是知识经济时代的一个显著标志,知识经济时代的核心是培养人的创新思维、创新能力、创新素质。而创新人才的培养、民族素质的提高归根结底都要落实到教学上。教育最重要的领域是教学。瑞士著名教育学家裴斯泰洛齐说过:“在课堂上决定着一个民族的未来。”本次课程改革是新中国改革力度最大、影响最为深远的一次教育变革,其核心在于通过变革人才培养模式,发展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在这样的大改革中,广大政治教师应有清醒的认识、与时俱进的意识,勇于实践,在拼闯中走出一条高中政治教学水平不断提高的道路来。

二、 新课程下高中政治教学的思考

1. 教学理念转变

传统教学中存在“重知识内容和结论,轻学习过程和学习方法”“重认知教学轻情感、意志和价值观的培养”的问题。新课程改革针对这一问题,首先就要求教学理念的转变。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是:“以学生发展为本,结合学科教学特点,力争全方位地落实科学素养教育,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但是在新课程实施过程中,我们也看到这样的现象。一些教师追求教学设计新颖,但学生的学习方式并没有改变,仍然是在配合教师完成教学任务。一些教师只是注重学生一堂课下来对教材基本观点的接受,对学生有创意的想法置之不理,甚至对于学生胜过教师的独到见解也不予以鼓励。面对学生的不同意见,有的教师回应“这道题就这么答,不能改了”,“教参”便成为问题的标准答案。足见在一些教师潜意识里依然关注的是教案,总希望学生沿着自己事先设定的思路回答问题,在自己事先安排好的空间开展“自主”活动,最后圆满地实现预定目标。岂不知,这种教学恰恰把学生的学习引入死胡同——为认同而学习,为标准答案而思考。这些看似正确、深刻、全面的标准答案,实际上限制了学生积极性和主动性的发挥。新课程的教学理念不应仅停留在口号上。我们应该建立这样一种理念:注重学生发展,关注学生个性需要;培养科学素养,体现与人文的结合;注重科学探究,提倡多样学习方式;注意学科渗透,改变学科本位观念;构建多元评价,激励学生走向成功。我想我们的课堂教学应是充满创造和神奇的过程,应是充分展示学生独特个性的过程。关注我们学生的需求,给学生以自由支配的时间和空间,使学生最大限度地处于积极主动的学习状态。

2. 教学方式、方法转变

传统的政治课教学方法基本上是教师滔滔不绝地讲满45分钟,不留给学生充分的主动学习和消化时间,这种教学方式导致的直接结果就是学生被动接受、死记硬背,从而失去学习政治的兴趣。因此,在新课程改革过程中必须改革高中政治课教学方式和方法,而要改革政治课的教学方式和方法,就必须彻底打破封闭、单项、机械、以教师为主体的教学模式。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努力。

(1)教法和学法的开放性。教学中,实施教学方法的开放和学习方法的开放,尽量放手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自己探讨解决问题的方法,并按之去进行探究活动,最终了解一些知识,学会一些技能。比如,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可以鼓励学生在全班同学面前谈自己在生活和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让大家一起讨论研究问题之所在,并从课本中寻找解决的办法。例如,在经济生活中我们的学生会遇到人民币与外汇的兑换问题,甚至于会涉及外汇的“卖入价”和“卖出价”的问题,这在高一政治新教材中就能帮助学生找到答案。

(2)从教材的利用者到课堂教学的设计者。教育要实现发展学生的目标,关键在教师。新世纪教师角色的定位,正如法国著名教育家埃德加·富尔在《学会生存》一书中指出的那样:“教师的职责现在已经越来越少地传递知识,而越来越多地激励思考;除了他的正式职能外,他将越来越成为一位顾问,一位交换意见的参加者,一位帮助发现矛盾论点而不是拿现成真理的人,他必须集中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从事那些有效果的有创造性的活動:互相影响、讨论、激励、了解、鼓舞。”唯有如此的角色定位,才能真正成为促进学生的健康、自由、和谐发展的现代教育者。政治教师要结合政治新教材的内容,有针对性地分析现实社会及生活中活生生的各种政治、经济、文化现象或事例,尤其是要善于将当今国内外发生的重大事件、时政热点与书本中抽象的政治理论知识生动、形象地相结合起来。只有这样,学生才会对政治课感兴趣,接受所学的政治理论观点,从而加深对政治理论知识的理解。

(3)采取形式多样的教学方法。政治教师还要结合新课程的要求,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和教学任务采取形式多样的教学方法。比如,除常规方法外,我们还可以运用图画演示、幻灯、录音、录像等直观感知的教学法,把多媒体等现代化信息技术充分利用到政治教学中去,此外参观法、实际演练法、研讨教学法及情感体验教学法都可以尝试。

(4)将群体教育与个别教育结合起来。高中政治新教材的内容和事例的设置很强调体现学生的个性差异性,这就要求在政治教学中要针对不同生活经历、性格气质、兴趣爱好的学生,进行多侧面、多样化的个别教育,以此来调动每一位学生的学习政治的积极性、主动性。同时,通过群体教育个人,给学生以温暖和信心,使集体成员间互相激励,促进个人的进步。

以上是我结合自己的政治教学体会对新课改课堂教学进行的一些思考。新课改的大船已起航,广大政治教师们,你能否在这一轮课改中脱颖而出成为一名优秀教师,这不仅关系到自身价值的实现,也关系到新课程改革下政治学科能否焕发出新的生命力。当然面对新课程改革下政治教学中碰到的问题,广大政治教师要善于思考,用新理念新办法来加以解决,更重要的是加强学习不断提升自我素质。

(通渭县第二中学)

猜你喜欢

政治课新课程教学方式
2021聚焦新课程 专注新高考 欢迎订阅全新《新高考》
高校钢琴教学方式拓展的思考与实践
法制教育融入初中政治课的“四维一体”法初探
浅谈高考政治课改革的几点思考
发挥自制教具在初中数学新课程实施中的作用
思想政治课与素质教育
我区初中化学新课程实施中典型问题的思考
探索不同教学方式 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高中体育新课程实施“碰壁点拔”式教学模式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