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孤独症儿童的语言训练
2010-08-31郭祥杰
郭祥杰
最近热播的电视连续剧《老大的幸福》中,男主人公的干儿子乐乐是一个孤独症患者,小演员将孤独症儿童演得十分形象。我们学校也有几名孤独症学生,语言障碍是孤独症儿童的特征之一。通过在教学中的摸索和实践,我发现,对于学习语言困难的孤独症儿童来说,需要比普通儿童有更多的闻、听机会。这就要求我们在日常生活训练中、在游戏活动中及其他能利用的时间段中,不断地给他们讲身边的事物、正在发生的事情和正在进行的活动。通过反复讲、反复说,使他们辨别和记住不同声音所代表的不同意義。具体应掌握以下几种方法。
一、 多说法
就是在平时要多创造机会、随时随地让孩子说话。例如:①对孩子感兴趣的人物或事物说话,告诉他“这是什么”“这是谁”。②面对现实的情境告诉他“看见什么”“这里有什么”“正在发生什么事”。③对成人及儿童正在进行的活动说话,告诉他“在做什么”“在干什么”。④给学生讲小画册、卡片上的内容,告诉他“这上面有什么”。⑤教学生说儿歌、歌谣,使其对语言感兴趣并记住部分内容。
二、 精说法
多说多讲并不是要喋喋不休,讲个不停,我们所讲的话要根据小孩本身的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而定。例如:①对于只会发单音或双字的小孩,我们在给他刺激信息时,只能用2到3个字来表达。如:在教学生认识“苹果”时,我们教给他的只能是“吃苹果”“红苹果”等。②对于无语音的孩子,在教“苹果”这个词语时,我们只能跟他讲“果果”或“苹果”等中心词,尽量少用修饰词。
三、 代说法
即将小孩要表达的内容代替他说出来。语言障碍的孤独症儿童通常是用手势或哭闹的形式来表达自己的需求,做教师的要根据学生的需要代孩子把话说出来。例如:学生口渴时要喝水,拉你去拿水杯,而不是用语言表达出来。这时,老师就得代学生说出“喝水”或“我要喝水”“老师,我要喝水”等。当别人问学生“你叫什么名字”时,如果他没有反应,那教师应在3秒钟~5秒钟之后,代学生说出“我叫XX”,然后要求学生重复一次,再对他进行表扬等等。代说在训练孤独症孩子上用得比较多,只要运用得当,学生就会在某一天能主动地表达自己的需求了。
四、 诱说法
即诱导儿童表达自己的需求,激发他们想说的欲望。通常我是用创设情境的教学方式诱导学生说话,给学生提供表达的机会。如:在教学生说“我要饼干”这个句子时,我拿出他爱吃的饼干来做强化物,出示实物饼干,就问:“谁要饼干?”而学生只懂得伸手过来抢我的饼干,未用语言表达出来。这时,我做个“我要”的手势,学生就顺着我说“我要”。我给一小块饼干并表扬了他,接着再问:“谁要饼干?”有学生说:“我要。”我表扬他真棒,我大声说一句“我要饼干”。再问“谁要饼干”,又有学生说“我要”。几次练习后,他就会说“我要饼干”这个短句了。只要孩子喜欢的、想要的、有需求的,我们都先要诱导他们表达出来。
总之,只要在平时的教学和生活中,教师有计划、有目的、有针对性地对这些特殊儿童进行训练,科学合理地运用“多、精、代、诱”的方法,给孤独症学生灌输每天生活中的人和事,这些孩子的语言就会有非常快的进步,从而使他们融入到集体中,提高他们与人交往的能力。
(宁安市特殊教育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