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略谈语文综合性学习的语文性

2010-08-31广

成才之路 2010年23期
关键词:综合性语文课程探究

吴 广

语文综合性学习是语文课程改革的难点,《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把“语文综合性学习”纳入语文课程内容体系,同“识字与写字”“阅读”“写作”及“口语交际”相并列,构成语文课程内容的有机组成部分。但课改实践表明,许多老师对语文综合性学习认识不够到位,导致行动上的盲从,把语文综合实践上成品德课、常识课、音乐课等。总之,不是语文课。

语文综合性学习的内涵究竟是什么?语文综合性学习,其综合性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在学习内容上的综合,二是在学习方式上的综合。对此,许多教师认识较为充分。在理解语文综合性学习“综合性”的同时,却忽视了“语文性”。其实,语文性是语文综合性学习的根本,离开了语文性,语文综合性学习就不是语文课程,只有认清这一点,语文综合实践才能正本清源,回归其最本质的目的,发挥其在语文课程的作用。

当前在对语文综合性学习的认识误区主要表现在,混淆了其与综合实践活动课的区别。语文综合性学习是语文课程中的一个组成部分,它区别于作为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中与其他课程并列的“综合实践活动”。语文综合性学习是一种教学方式,是依附于语文课的;综合实践活动是一门课程,是独立存在的。但现在有种普遍的倾向,语文学科内的综合性学习忽略了学科边界,从而失去了“语文性”。

不少执教者在语文综合性学习中对主题的把握有所偏差,直接导致其内容上的非语文化。如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综合性学习的“黄河,母亲河”,侧重点应该是“母亲河”,应该是通过对黄河的了解,促使学生对黄河的珍视,通过听说读写的形式激发学生对黄河的热爱,而不应该纠结于“为什么说浊流宛转/结成九曲连环、说出黄河从哪儿发源、流到哪里、黄河有多长、流经哪几个省区”等这些科学常识的积累。

认清语文综合性学习的语文性特征具有重要意义,直接影响到对语文综合性学习的全面认识。

语文综合性学习的综合性特征是以语文性为基础的。《义务制语文课程标准》基本理念提出:“应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科技手段的运用,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初步获得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语文实践能力。”可见,语文综合性学习的综合性是以语文性为基础的,体现为语文识字、阅读、写作和口语交际的学习目标的综合,语文知识和能力的综合,使学生学会在各个领域重视语文的跨学科学习目标的综合,重视书本学习和实践活动、接受学习和探究学习、课内外学习方式的综合。

语文综合性学习的实践性特征也是以语文性为基础。语文综合性学习从形式上而言,是一门实践活动课,强调学生的实践体验,这也是对语文学习规律的充分体现。在这个过程中,学生通过观察、调查访问等方法到实践活动中亲身体验语文,学习语文,提高学生运用语文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并发展其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由此可见,语文综合性学习主要是通过语文课作为载体得以展开的,实践性是显性特点,语文性是隐性特点;语文综合性学习的指向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但其实际效果又往往不仅仅是培养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

语文综合性学习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也是以语文性为基础。《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自主、合作”,既是一種学习方式,也是综合性学习活动衍生的必然特征,但不管我们以何种形式开展活动,涉及哪个领域哪门学科,落脚点都应该在“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上,是在此基础上进行自主、合作的学习和实践。

如何在语文综合性学习课程的实施中体现其语文性特征,是当前语文新课改的一个重点和难点。我们认为,对于“语文综合性学习”中语文性的把握和体现,关键还是看老师对文本的理解和挖掘,继而对学生进行恰当的引导和点拨。

首先,语文性特征体现在对文本主题内涵的挖掘上。“综合性学习要求教师转变角色,由知识的权威者转变为平等的参与者、合作者,由教学的主宰者转变为学生的支持者和指导者,由课程的实施者转变为课程资料的开发者。”因此,语文教师在综合性学习中对主题内涵的挖掘和把握,就直接影响到学生活动的方向性和实效性。而对语文性的把握,恰恰是开展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的前提和根本。只有把握到这一点,才不会上成形式丰富却偏离语文课程轨道的“杂糅课”,才使得语文综合性学习更可能饱满地体现以语文性为源点的语文课程的工具性和人文性。

其次,语文性特征体现在教师课堂导向点拨之中。“语文综合性学习打破了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体现出自主选择、自由组合、主动探究的特点,往往容易导致教师指导作用的缺失,造成学习活动的偏差和失控。”教师给充分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搜集资料、自主探究,并不等于就是放任自留被学生牵着鼻子走。适时引导,伺机点拨,巧妙促进,是一个语文教师综合素质的体现。在语文综合性学习中,教师应做好前期的预设工作,这样,才能在引导学生过程中,让语文性如“春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地渗透进学生心灵,让其领略到语文的无限魅力。

再次,语文性特征也体现在学生综合性学习的成果中。语文性在学生综合性学习成果中的体现尤为可贵。学生通过语文综合性学习培养自己的探究精神和创新意识,又能在实践中回归语文学习的本质。语文综合性学习的成果往往是多方面的,是一个综合的成果,如何将这一成果语文化,也是其语文性的一个重要体现。

语文不仅仅是交际工具,它还具有丰富的人文性,是人的精神活动的载体。它的学习外延是很宽广的,应创设良好的语文综合性学习环境让学生去感悟、理解,在不知不觉中进行内隐学习。综合性学习顺应了学生学习语文的心理,是语文课程学习的一种补充和扩展。而反过来说,语文综合性学习是为学生语文学习服务的,它的最终目的是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和综合能力。由此可见,语文性是综合性学习过程中的必然体现,是语文综合性学习的本质特征。

(东莞市清溪中学)

猜你喜欢

综合性语文课程探究
一道探究题的解法及应用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
探究式学习在国外
定制铺丝新工艺降低成本提高综合性能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及思考
大学语文课程的“思化”品质认识
模糊PID在离合器综合性能实验台中的应用
项目教学法在小学语文课程中的应用
语文课程改革深化中的学校担当
高中语文课程应该更加贴近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