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初中体育教学中如何渗透思想品德教育

2010-08-31黄行强

成才之路 2010年23期
关键词:集体主义思想品德教师应

黄行强

学生时期正是长身体、长知识和形成世界观的重要时期。体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人才的一个重要方面。现在学生中,独生子女多,在家中家长往往迁就,参加劳动锻炼较少,存在着“骄”“娇”二气,在体育教学中经常表现意志薄弱等缺点,因而德育工作在体育教学中尤显重要。

一、 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因材施教,把握时机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首先是纪律教育、集体主义精神的教育,这是尤为重要的。在体育课集队和广播体操的教学中,教师统一指挥,注意观察每一位学生,队列整齐是每个同学应有的责任。如果哪位同学表现不行,则影响全局。要有整齐的队列,不但要有刻苦的实践锻炼,还需要团结互助精神。还要培养严格的组织纪律性和集体主义精神。特别是在参加团体项目的比赛中更能体现出来,在广播體操比赛中,这种集体主义和严格的组织纪律、团体精神非常重要,教师应抓住这良好的时机进行培养。其次是顽强意志的培养。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学生的练习都要承受极大的肌肉疲劳,肌肉酸痛,而坚持就是胜利。如中长跑教学中,教师应鼓励学生突破瓶颈,鼓励他们以顽强的毅力和意志去战胜体力和意志障碍现象,逐步培养他们勇敢、顽强、吃苦耐劳、克服困难等优良品质。其三是竞争的培养。有竞争才会有进步,优胜劣汰是自然法则。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根据不同项目的特点,有意识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在竞争中品尝胜利的欢乐,失败的痛苦,进步的喜悦,拼搏的乐趣,培养他们的竞争意识。其四是良好风气、互助互爱教育。初中体育教学中,教材内容要注重安排的重复性和练习的持续性,教师应该能合理设计、培养学生的互助互爱的精神,提高学生对体育课的兴趣。比如,在接力赛跑练习时,教师讲解技术并作出标准示范;当学生的注意力逐渐分散时,进行“见机行动”锻炼,使思想品德教育寓教于乐、寓教于景、情景交融。

二、 体育教学中德育要采取合理的方法

①结合不同的教材内容进行思想品德教育。体育课的教材、项目有它自身的特殊点,教师要善于抓住机遇,循循诱导。初中体育教师应该充分结合体育教材特点,选好结合点,不失时机地进行思想品德工作。②运用合理的体育教学方法和组织形式进行体育。思想品德教育不能只导不管。不能只停留在口头上而没有实际行动, 要导管相结合。③结合课堂常规进行体育。体育课堂常规是在教学中必须遵守的,并加以规范化和制度化。老师应严格执行课堂常规。严格考勤制度、考核制度,加强组织纪律性,保证课的正常进行,应对遵守课堂常规的同学进行表扬,对违反课堂常规的提出批评。④结合学生行为表现。在体育教学中,学生的行为表现是其思想活动和个性情感的真实写照。学生在活动中,各种行为、情感意志等都充分显露出来。教师要注意观察,结合各个学生的行动来教育。⑤身教重于言传。体育教师与学生接触多,一举一动对学生有表率示范作用。⑤有效的工作方法。教育好学生,作为教师,既要有扎实深厚的理论基础、专业技能和强烈的“敬业精神”,也要有高尚的思想道德素养。老师只有教风端正、爱护学生、严于律己、事事处处都成为学生的楷模,才能称得上真正做到既教书又育人。

(宁都县田头镇田头中学)

猜你喜欢

集体主义思想品德教师应
关于将集体主义引入经济理论的思考
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想品德复习课探析
初中思想品德课程融入法制教育的实践探索
小学低年级教师应处理好的几种关系
初中思想品德翻转课堂教学的困惑与思考
The inhibition effect of Chlorpromazine against theβ-lactam resistance of MRSA
教师应上好语文综合性学习课
教师应首先在道德上成为教师
当代集体主义的现实困境及其主体性重塑
个人主义与集体主义流变的历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