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工的“艺术人生”
2010-08-31李斌陈彪
□李斌 陈彪
“打竹板,迈步子,高高兴兴上台子,临时说个小段子……”6月9日,淮北矿业集团涡北矿的矿工们刚换好工作服,综采区生产二队职工郑殿华便拿着他的宝贝——快板,在更衣室里说了起来。“每天不听他说上一段,心里总感到缺点什么。”他的工友这样对笔者说。因为喜欢写快板、说快板,郑殿华这名普通的采煤工走上了一条属于他自己的“艺术之路”。
郑殿华的“艺术细胞”是家传的。他父亲当年是淮北矿区小有名气的“快板王”,大到矿区安全文艺演出,小到矿上井口送温暖活动,总是少不了他父亲的身影。
从小耳濡目染,郑殿华打了一手好快板,也从父亲那里学到了不少快板段子,学校里的活动更让他成为耀眼的“明星”。
1987年,他高中毕业后来到淮北矿区的采煤单位工作,一床被褥,一副快板,成了他参加工作时的全部家当。1989年,矿上的业余文艺宣传队招人,他踌躇满志地参加了考试,但是第一轮就被“刷”了下来。疑惑的他找到宣传队负责人追问原因,得到的回答是——你说的这些段子,很多人都会说、都会打,没有自己的特色!
从此,他下定决心,一定要说出自己的特色。他搜集了大量山东快板、天津快板、河南大鼓等地方民间艺术资料。由于当时电视机还不普及,他只能天天听广播里的快板节目,把一些名家名段记在笔记本上,两年下来,他记了厚厚的十本。此外,他还利用休班的时间,跑遍了淮北周边地区,向民间快板艺术家学习。有一次,他听说山东快板名家高元钧在枣庄演出,便向单位请了假,专门赶到现场去听书。
功夫不负有心人。在综合各家所长的基础上,他的快板技艺更加纯熟,剃头、滚板、莲花板等板法一气呵成,让人叫绝,说词也更加娴熟,充满生气。1993年,在淮北矿区举办的职工文艺比赛中,他的《新武松打虎》一举获得快板类一等奖。当年,他进入了矿业余文艺宣传队。
但他并没有满足,而是在快板说词上更加精益求精,把目光瞄向了一线职工的工作、生活、学习和矿山的安全生产工作,先后创作了《矿山新曲》《王小二违章记》《班长老窑头》等快板节目,受到广大矿工的喜爱。
从老矿区到新矿区,郑殿华在煤矿已经工作了整整23年,却始终没有离开采煤工作岗位,也依然热衷于快板艺术。他每天上班之前,总是仔细擦拭手中的快板;班前会上,他挥动快板,来上一段即兴的数来宝或者安全快板,有时也把看到的电视新闻说道一番。工友们都说:“就是爱听他这一嗓子。”
随着年龄的增大,区里的领导想给他换一个较为轻松的岗位,可他却一口回绝了。“我已经习惯了每天和大家在一起说说笑笑、快乐工作、安全工作。大家喜欢听,我也喜欢说,还是在这个岗位上舒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