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完最后一根面条
2010-08-26王栋生
课外阅读 2010年15期
王栋生
15年前,几个学生一起在小饭馆用午餐,每人点了一碗最便宜的阳春面。邻座有几个喝酒的中年人,大概是太无聊,一直闲看着这四五个学生吃面,讥讽学生“只能吃光面,连个小菜也买不起”,“读什么书,可怜的穷酸样!”我的学生并不在意,他们差不多吃完了,有个同学还在碗里捞剩下的面条。邻桌闲人开始大声挖苦:“好!又捞到一根,哈哈!”“又捞到半根……”学生无言。捞面条的小洪不动声色地喝完了面汤,放下碗,站起身走到这几个中年人面前,庄重地说:“我今年17岁了,还不得不用父母劳动换来的钱吃饭,我已经很羞愧了,你们说,我能不把它吃完吗?”几个无聊至极的中年汉子张口结舌,尴尬得不再说话。——这时,其他同学也都端起碗,把面汤喝光了。大家意气风发地走出饭馆。
我在小洪的作文中看到他吃完最后一根面条,喝下面汤的场面描写。有些激动。几天后,在作文讲评时,我介绍了他的作文。我之所以赞赏他的文章。除了质朴的文风,还在于他不但珍惜父母的劳动,并能郑重地向陌生人表达个人的意志。
后来我常向高中新生说起这件事。我介绍那篇文章,有时是劝告学生不要在物质生活上攀比,有时是为了启发学生对亲人感恩,有时是为了强调子女对家庭的责任感。
好多年过去了,不久前,我收到一位留学生的信。这位同学在留学期间省吃俭用,他在信中写道:“为了我以后的出路,父母送我出国留学,我几乎用光了家里的积蓄,已经很对不起父母了,他们部是工薪阶层……我23岁了,还在用家里的钱。我很惭愧……我唯有勇敢地面对困境,才能不辜负父母的血汗钱……老师,还记得当年课堂上您说过的学长的那碗面吗?我现在和他一样,每顿饭都吃完最后一根面条……”
(李奕摘自《甘肃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