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员体育道德观念的内隐结构研究
2010-08-25王冬舟
王冬舟
(1.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体育部 南京 210044)
运动员体育道德观念的内隐结构研究
王冬舟1
(1.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体育部 南京 210044)
对运动员体育道德观念的表征进行研究初探。依据激活扩散模型,采用“体育道德”一词作为刺激,让100名运动员被试进行自由联想,选100个高频词汇(概念)作为分析单位,基于亲疏程度实施系统聚类分析。研究结果发现,运动员群体从五个方面来表征体育道德的概念,即品质行为、团结态度、公平环境、文明、伦理规范。这一结果将对“体育道德”概念的确立有重要的启发意义。
体育道德;字词联想;表征;聚类分析
体育道德是在体育活动历史中产生和发展的,适合体育运动的特点和体育精神的道德及相应的行为规范,是从事体育运动的人们所应具备的道德品质。它包括对从事体育活动的个体和群体,如运动员、教练员、裁判员,体育竞赛的组织者以及观众等提出的道德要求[1]。体育道德是在历史上不断完善和发展,它同相应社会历史时期特殊的道德风尚具有一定的联系,其内容是由各种社会关系的性质所决定,在不同历史阶段,体育道德都带有特定时期的时代烙印。因此,研究运动员体育道德观念的内隐结构,一方面可以了解运动员内心关于体育道德的意识结构,另一方面可以为我们进一步构建合理的体育道德结构提供参考。
1 理论基础
本研究旨在揭示运动员关于体育道德的内隐结构,具体来说就是对其概念的研究。我们知道人类头脑中的概念不是单个存在的,而是做为概念的体系形式存在的,这些概念之间可能相反、相近、相属关系或者是部分与整体关系。严格地讲,此研究采用字词联想的方法所探讨的是“体育道德的相关概念”的心理结构,而非是直接对“体育道德”的概念进行探索。这样做的依据是概念表征的“激活扩散模型”,Collins&Loftus于1975年在网络模型的基础上提出了激活扩散模型,该模型不但把概念作为节点包含在语义网络之中,而且把概念的相关特征也作为节点包含在相互联结的网络之中,构成一个类似于联结主义认知模型的网络。这个模型最大的特点就是激活扩散。当一个概念被激活之后,其激活会向与其相联结的概念扩散,随着距离的增大强度不断减弱。激活扩散模型假设一个概念所具有的意义或所包含的信息(如特征、种属等)存在于它和其他概念的种种关系之中,分析“概念”与“关系”两个要素,使激活扩散模型具有更简洁灵活的形式,而且一个概念可以同许多概念发生联系,可以处在不同的网络平面上,唯有以词作为分析单位才能从最基本的层面上发现“体育道德”这个概念的心理表征[2]。
2 研究方法与步骤
2.1 被试对象分为两组
第一组:随机抽取曲阜师范大学体育科学学院获得“国家二级运动员”以上称号的运动员100人,其中男60人,女40人。
第二组:随机抽取曲阜师范大学体育科学学院获得“国家二级运动员”以上称号的运动员50名,男30人,女20人。
2.2 材料
大小规格为14cm×4.2cm纸条100份,每100份为一套。
2.3 研究计划与步骤
采用有条件限定的自由联想词法,并辅以内容分析法来搜集项目,然后进行聚类分析。
2.3.1 联想词的搜集。
采用第一组被试,首先发给每人规格为16开的白纸一张,以“体育道德”一词作为刺激,被试的任务是在不限时间的前提下联想,并依次写出自己认为能揭示“体育道德”这个概念内涵的至少15个词,按顺序号记录在一张纸片上,要求不得重复。
2.3.2 联想词的频数统计。
对搜集来的1500个联想词(含空白项)进行内容分析和频数统计,首先采用“完全同义者合并”的办法减少项目,具体做法是量少者并入量多者但近义者不合并,然后通过中文版Microsoft Excel2003软件进行频数统计,最终找到100个高频词汇。
2.3.3 选出研究用的项目
将所选出的100个高频词汇作成纸条,使每个纸条左端书写一个词,右端为该词的编号,每一百个词为一套,共六套。每套配有指导语。
2.3.4 对项目进行分类。
采用第二组被试,以六套纸条为工具,采取个别施测的方式,让被试按指导语对100个概念分类,主试在每一被试完成分类后,按照计划作好记录。
2.3.5 形成相似性系数距阵。
采用研究者自编的《数据处理程序——张博士100》,对任意两个词被归入同一类之中的次数(实为人数)进行统计,以之作为这两个概念的相似性测度,从而构建出一个100×100的下三角形距阵。
2.3.6 系统聚类分析。
把所得到的距阵资料输入电脑,用SPSS13.0进行聚类分析。
3 结果
3.1 各词的联想强度
全部被试提供联想词共计1500个,其中所选择的100个高频词累计数为619,占41.2%,对于每个词,其联想频次(频数)不同,越多的人想到该词就说明它与“体育道德”概念的关系越近。我们把某个词语的被试百分比定义为该词的联想强度。
表1 100个高频联想词的联想频数(n=100)
3.2 系统聚类分析初步结果(使用最大距离法)
将以上100个词输入研究者自编的《数据处理程序——张博士100》,对任意两个词被归入同一类之中的次数(实为人数)进行统计,以之作为这两个概念的相似性测度,从而构建出一个100×100的下三角形距阵。在较低层次上,被聚类成12个基本簇,此时的并类距离(广义的距离,实为相似性系数)为0.28。
表2 系统聚类分析结果
3.3 系统聚类分析最终结果
在较高层次上,12个基本簇被进一步距类成5簇(见表3),此时的并类距离为0.13,若按强度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5个高级阶段簇依次为:
(1)“品质行为”簇(平均强度为10.50),是Ⅳ—Ⅶ类合并而成,共44项。
(2)“团结态度”簇(平均强度为8.56),是Ⅹ—Ⅻ类合并而成,共23项。
(3)“公平环境”簇(平均强度为7.55),是Ⅷ—Ⅸ类合并而成,共16项。
(4)“文明”簇(平均强度为7.49),是Ⅰ基本簇,共7项。
(5)“伦理规范”簇(平均强度为7.05),是Ⅱ与Ⅲ合并而成,共10项。
图1 基本簇的聚类分析树状图
研究中所用的高频词的累计联想频数为619,其中各大类的累计联想词频数分别为:(1)品质行为236,(2)团结态度155,(3)公平环境103,(4)文明76,(5)伦理规范49。
图2 各高阶簇所占比重示意图
如果系统聚类分析采取两类解,我们可以从树状图上发现:一类是由“文明”、“伦理规范”、“品质行为”,另一类是由“公平环境”和“团结态度”构成,我们认为前者是体育道德的内在品质和外部行为,后者是体育道德的环境条件。从所占比重来看,前者占68%,后者占32%。
4 分析与讨论
4.1 平均联想强度和比重的意义
我们把簇的强度定义为该簇内项目的平均联想强度,而把累积频数定义为所占比重。从平均联想强度来看,最强的基本簇是“竞赛精神”,说明运动员把体育道德与运动竞赛结合起来,从高级簇来看,强度和所占比重最大的是“品质行为”,其内容涉及到运动员的内在心理品质要求以及外在行为的表现。由此可见,运动员对“体育道德”的观念的联想偏重于内心与行为的统一,这与基本簇的情形是一致的。“文明”、“伦理规范”、“品质行为”三者构成所分析联想内容的主要部分,另两个部分占比重很少,这反映了运动员对于“体育道德”的观念更多地体现在伦理道德和行为规范上面。
4.2 “体育道德”内涵结构分析
通过以上研究,得出“体育道德”的五个方面,它们从不同的角度和程度反映了运动员体育道德的特征结构。
4.2.1 公平竞争
任何体育竞赛中都必须遵守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不弄虚作假,这也体现了体育道德的基本原则,在“公平环境”簇中的“公平竞争”、“公正准确”、“秉公执法”都体现了公平竞争在运动员道德观念中占有的重要比重。体育道德要求参与于竞技体育的运动员、裁判员和管理人员等,要严守公平、公正、公开的竞赛准则和道德。运动员之所以会提出关于体育道德反面的词汇,是因为在缺乏自我约束又少有外部制度强制的情况下,体育领域的道德混乱和无序的现象影响了竞赛的公平。
4.2.2 文明礼让
运动员体育道德也深受历史文化的影响,我国是具有五千多年历史的文明古国,素有“礼仪之邦”之称。竞技体育是展示我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理想场所,运动员应有履行运动员风度的精神,具有运动家的风度。竞技场上是对手,场外是朋友。在竞争中保持理性和理智,充分尊重对手、尊重裁判、尊重观众,让世人感受我们东方人对崇高体育道德的追求,以及中华健儿对体育精神真谛的诠释和对中华民族伦理道德在竞技体育中的展示。所以在“文明”簇中的“文明”、“礼貌”、“礼仪”等词汇反映了运动员体育道德观念的文明礼让精神。
4.2.3 体育道德属性
人们在参与各种体育活动的实践过程中,必然要与他人、与社会、与自然发生人际、经济、伦理、法律等各种各样的联系,即社会体育关系。为了保持社会体育活动的正常秩序,协调社会体育关系,在参与社会体育活动过程中,逐步形成“应当怎样”、“不应当怎样”等行为准则,并用以调整特定社会的体育关系[3]。这些行为准则即为社会体育道德规范,由社会体育道德所调整的体育关系,即为社会体育道德关系。在“团结态度”簇中的“团结协作”、“友谊”、“团结”、“和平”、“和谐”、“助人为乐”等词汇都说明社会体育道德具有多重属性,体育道德所调整的对象是人们在体育活动中结成的各种关系,包含的“人与自然”(人与自身自然和外部自然)、“人与社会”(人与社会秩序、社会组织、体育团体)、“人与人”(体育成员与成员、与指导员、管理者)等体育关系,具有鲜明的特征。正是由于社会体育道德这两种属性,运动员体育道德观念才反映出了符合这样属性的词汇,这与研究结果是相符合的。
4.2.4 体育道德的价值形态
运动员体育道德可以在结构上区分为体育价值形态、体育规范形态和体育秩序形态这样三个既互相关联又层层推进的方面[4]。在这三个方面中,体育道德的价值形态是体育道德规范的核心和灵魂,体育道德规范是体育道德价值的物质载体,体育道德秩序则是道德规范的具体实现,如“伦理规范”簇中运动员联想到的“人文体育”、“民主”、“重在参与”等词汇,充分体现社会伦理道德与体育道德的价值形态密不可分。从具体的构成要素而言,体育价值形态的道德主要表现为规范、民主、平衡、准则等要素和境界,这对体育道德行为的主体而言具有一种价值信仰和道德理想的意味,它通过人的德性来体现,又为形成人的良好德性所必需。体育道德的规范形态则主要表现为其是对运动员的行为具有应然意义的规定,它为运动员处理个人与个人、个人与社会以及个人与自然的关系设定了具体的伦理路径[5]。
4.2.5 体育品德与行为
“品质行为”簇中的词汇体现出了内在品质和外在言行的相互关系,两者各以对方为自身存在前提和实现条件的不可分离性,决定了体育道德价值目标自身的维度。首先,运动员的良好德行必须转化为具体的善行才会产生实际的伦理效应,才能实现自身的价值。运动员的良好德行作为道德的价值目标,是内隐于他们的观念和人格之中的,只有通过其具体的行为才可能得以外显和实现。运动员的良好德行作为道德的价值目标,还只是一种“形而上”的预设,它必须通过他们具体的行为才可能得以积累、积淀直至形成。运动员的良好德行,如果不见诸于具体的行为,只停留在自我欣赏、自感欣慰的阶段,就没有应有的实际意义。其次,运动员要使自身的行为具有“善”的意义,要形成自觉遵循道德规范的习惯,也离不开自身德行方面的保证。如果说,在体育道德的实践中,运动员行为的实施结果还只是一种外在竞赛秩序的话,那么,品德所造就的乃是其一种心灵的秩序。在这两种秩序之间,心灵的秩序更为根本,它是实现外在秩序的保障,但外在的秩序也是不可或缺的,心灵的秩序只有化为外在的秩序其主体良好的德行才能得到确证[6]。
5 对未来研究的启示与建议
根据研究结果中运动员体育道德观念的特征,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运动员对体育道德的认识,在我们研究体育道德相关概念的过程中,运动员体育道德观念特征可以为我们对体育道德概念体系的构建提供参考。同时需要指出的是,研究被试仅是从大学中随机抽取的运动员,而未涉及到职业运动员,另外,以上分析的元素是联想频数较高的词语,而对于58.8%的低频词汇所反映的结构没有分析。低频词语是否与所分析的部分具有相同的结构,还需要下一步的研究中注重对低频词语部分的分析。本研究依据激活扩散模型,仅仅是以概念(词)为分析单位,而且所采用的自由联想是比较简单,这样得出的体育道德心理结构带有一定的表浅性。在研究中只要求被试完成简单的联想作业,这样就可能较少触及他们的心理深层,所以运动员对于体育道德的深层理解无法深知,仍需下一步继续研究。
1 罗国杰.中国伦理学百科全书[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93.620-621
2 张杰,侣黎明.中学体育教师和谐体育观念的内隐结构[J].体育科学研究,2008,12(2):96-99
3 阎旭峰,杨晓梅.社会体育道德的伦理学定位及其建设[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2,25(1):29-32
4 孙辉,于浩飞,胡琪,宗雪飞.论我国竞技体育的诚信缺失与维护[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8,31(7):898-900
5 王海明.论道德结构[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J].2004,33(5):26-28
6 危中平,刘朝晖.对道德的核心和道德教育的重新思考[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1,20(2):46-53
Research on the Implicit Structure of Sportsmanship
WANG Dongzhou
(Depart.of P.E.Nanjing Uaiversity of informati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Nanjing)
To study the characteristicsof sportsmanship,the author uses the word“sportsmanship”as a stimulus based on the activated diffusion model and 100 high-frequency wordsor concepts as a unitofanalysis,and 100 Athletes do the test for free association.The result shows that the Athletes present the concept of sportsmanship from the following five aspects:The quality of behavior,the attitude of solidarity,equity environment,civilization,ethics,which will inspire one to the formation of the concept“sportsmanship”.
sportsmanship;word association;characterization;cluster analysis
book=92,ebook=20
王冬舟(1976-),男,湖北黄冈人,讲师,博士,研究方向:体育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