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官员眼中的供销合作社新农村建设离不开供销社
2010-08-24谭明年,朱高云,杨耀文
口述/重庆市巫山县副县长谭明年
重庆市巫山县副县长
谭明年
这些年来,供销社在巫山县的经济、社会发展中一直担当着重要的职能。供销社已经成为推动城乡统筹和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桥梁,这主要体现在农副产品进城,“放心商品”下乡。此外,通过发展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商贸流通服务网络体系,供销社还起着繁荣农村市场、提升农村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作用。这些年,供销社也成为促进农村调整产业结构的重要部门,它解决了政府“行政”运作带来的一些问题,带领农民自愿参与按市场规律运转的产业发展群体,形成一业一品、竞相发展的农村产业化发展局面,达到助农增收致富的目的。
我认为,新农村建设离不开供销社。一是产业发展需要供销社去组织千家万户的农民,发展多种形式的农民专业合作社,以产业推动农村经济的发展;二是通过供销社组织的“公司+专业合作社+农户”的方式,帮助农民把农产品卖个好价钱;三是综合服务社进村,让农民足不出村能买到物美价廉的日用生活品和农业生产资料。
供销社的优势就在于点多面广,积累了服务“三农”的丰富经验,有一个好的团队。
去年国务院下发了40号文件,其中提到,供销社要成为农业社会化服务的骨干力量、农村现代流通的主导力量和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带动力量。我认为,供销社要真正成为这三种力量,需要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一是把“两社”发展到村,首先要科学合理布局,其次是认真履行政府赋予的考核职能,加大服务指导力度;二是按照“公司+专业合作社+农户”的运作模式,切实解决农产品销售难题;三是县城—乡镇—村三级工副食品配送连锁网络组织要落到实处;四是充分发挥专业合作社的灵活性,组建适合服务地方群众的服务组织,如代办邮政、保险、农产品信息发布等。通过这些方式才能实现社会服务、现代流通、合作经济组织的三大力量。
当前,全县多项工作安排都为供销社顺利开展工作创造了良好的条件,一是将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列入县委党校培训村干部的重要内容;二是县人大对《农民专业合作社法》实施情况进行了审议,推进了农民专业合作社法的进一步贯彻落实;三是研究出台了巫山县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工作考核办法,调动了乡镇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积极性;四是县级部门帮扶专业合作社项目资金400多万元。此外农产品营销体系建设是我县农户万元增收的重点和难点,县委、县政府已明确县供销社为农副产品营销体系建设的牵头部门,重点抓好农产品综合交易市场建设,着力培育农产品加工、营销龙头企业,加快发展农产品购销网点建设。
供销社经历了辉煌、滑坡、再发展的过程。供销社的工作举足轻重,商贸流通、产业发展、社会化服务这三大任务都是为了使社会和谐、人民富裕。希望供销社在今后的工作中能起到骨干、主导、带动作用,为巫山经济的快速发展和新农村建设发挥重要作用。
根系三农、情系农村乃供销社的本色
口述/重庆市秀山县副县长 朱高云
重庆市秀山县副县长
朱高云
20世纪末,供销社姓农属商。在新的历史时期,时代又赋予了供销社新的使命,增加了它的内涵。它应该是一个扎根三农、服务三农,代表党和政府最密切联系广大农民群众的桥梁和纽带的一个综合职能部门。供销社要做的就是把千家万户的农民组织起来,引领广大农民群众进行规范化生产,规模化经营,产业化发展,科学化管理,将农产品带入千变万化的市场,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把工业品、现代科技送下乡,把农副产品销进城,切实解决农民的卖难买难问题,从而满足广大农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资文化生活的需要。
供销社在新农村建设中应该扮演组织者、建设者和受益者角色。其在农村的优势主要有:一是其点多面广的服务平台,各村、组、寨都有供销社的服务经营网点;二是与农民群众建立的密切关系。供销社长期面向三农,与人民群众建立了深厚的感情。从建社时货郎走村串户,把每颗针、每根线送到老百姓手中,把老百姓的希望记在心中,到计划经济时期把农资送到田间地头,兴建老百姓的“庄稼医院”,为农民排忧解难,到现在,牵头发展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引领广大农民进入千变万化的大市场,供销社始终是广大农民的贴心人。正如我县梅江镇兴隆坳村支部书记所说:“供销社就是一个品牌,它就是咱老百姓自己的合作社”;三是有丰富的为农服务经验,最能够密切联系群众,最了解农民所想所需,最懂得农民所期所盼。
国务院去年下发了40号文件,充分说明了供销合作社在服务三农上作出了卓有成效的贡献,得到了国务院的首肯,并寄予厚望。供销社要成为农业社会化服务的骨干力量,农村现代化流通的主导力量和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带动力量,我认为,目前供销社首先要不断解放思想,与时俱进,更新观念,改革创新,围绕当地产业,发展现代农业。今年重庆市委、市政府开展了“两翼农户万元增收工程”,如何围绕林下经济发展、农业产业调整、组建合作经济组织、提供科技服务、搭建销售平台等,这都需要供销社认真调研、思考,要科学布置,精心组织实施。其次,要练好内功,不断提高供销社服务“三农”的综合能力。现代农业需要现代科学技术和现代管理水平去适应,这就需要我们培养复合型人才。农村现代的流通体系,需要有先进的市场经营观念,现代的商品市场网络、结算方式与之相配套,我们就应配有电子商务专家。三是要整合社有资产,壮大自身实力。全面实行开放办社,广泛吸纳社会人才、资金、技术和各类经济组织成分,多元化、全方位为农业社会化服务。四是各级政府、各部门要充分认识供销社在统筹城乡发展和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要支持和鼓励供销社改革发展,帮助解决目前存在的问题。
作为武陵山区的一个农业县,作为全国网络薄弱与空白县,我县供销联社主任又作为“五代会”的代表,我衷心祝愿全国供销合作社“五代会”开成一个振兴我国供销合作社事业的盛会,开成一个振兴我国农产品购销事业的盛会。同时,恳请对老少边地区农业县的供销社从政策上、项目支持上更关爱一些,让其基层供销组织更加有力地服务好“三农”。
毛主席说过:“农村是块广阔的土地,到那里去,大有作为”。我国首任供销社主任薄一波说过:“在农村发展供销合作社证明是完全正确的,必须自上而下,自下而上地普遍组织供销合作社,这是把小生产者和国家结合起来的一根经济纽带”。在今后的工作中,供销社只要始终根系三农,情系农村,供销社发展的天空将会更蓝,更宽广。
(整理/本刊驻重庆记者 杨耀文)
媒体眼中的供销合作社
刘惠兰:
我要记录供销社新一轮的崛起
口述/刘惠兰 整理/高瑞霞
《经济日报》高级记者
刘惠兰
我是从1999年开始接触供销社的,我写的第一篇关于供销社的报道标题就是“甜果结在苦物上”。那篇报道主要讲述了供销社“抗战八年”,终于在2000年结束了连续亏损的局面,开始扭亏为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