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现代纺织工业研究院服务产业的经验与启示
2010-08-24陈宝明王奋宇
文/陈宝明 王奋宇
浙江现代纺织工业研究院服务产业的经验与启示
文/陈宝明 王奋宇
组建背景
纺织是浙江的支柱产业,销售收入、出口额都占全国的20%以上。而浙江绍兴是中国的纺织大县,纺织业生产能力居全国第一,其纺织产业经济总量占到全国4%以上,其生产的各类化纤、化纤布占全国约8%,印染布占全国约1/4,形成了从前道化工原料(PTA)到织造到服装的完整生产链,块状经济特征十分明显。
绍兴有6000多家纺织企业,其中绝大多数是中小企业,年产值从几千万元到一两个亿不等,产品大部分外销。由于企业小,单独进行科技研发的能力极弱,以“来样加工”为主,利润率普遍较低。绍兴拥有全球最大的轻纺产品集散中心——中国轻纺城,纺织面料出口量占全国的近7.1%。但是,随着土地、劳动力成本的提高,绍兴纺织业劳动密集型的优势在下降,出于市场需求和竞争的需要,轻纺城经营户迫切需要提高产品质量和档次,对于设计、研发等为产业发展服务的需求十分迫切。
绍兴纺织业的发展急需技术支撑。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1998年绍兴轻纺科技中心成立,为企业提供印花描稿、纺织人才培训、先进纺织装备、纺织信息等服务。随着产业发展升级的需要,2006年10月,轻纺科技中心与国内多家科研机构合作成立了浙江省现代纺织工业研究院(以下简称“研究院”),并在此基础上建立浙江省现代纺织技术及装备创新服务平台(以下简称“纺织技术服务平台”)。
研究院成立以来,努力发挥研发和服务功能,为中小企业提供了大量的纺织产品设计、分析、试样、检测、咨询和培训服务,服务面涵盖省内2/3的纺织企业,并辐射江苏、山东、福建、广东、江西、湖北、北京、天津、上海等10多个省市,极大地提高了用户企业的产品附加值。通过研发、推广先进适用技术,提供创意设计服务和发展创意设计产业,不仅提高了中小企业技术水平,促进了绍兴纺织业由“仿造”、“制造”到“创造”的转变,而且一定程度上改变了浙江纺织业块状经济内部产品档次低、同质化严重的问题,促进了浙江纺织块状经济向产业集群的更高层次发展。
做法与经验
研究院成立以来,按照“政府主导,企业主体,院校支撑,市场化运作,社会化服务”的思路,大胆探索运作模式,建立起适应市场经济规律的自负盈亏的内部运营机制,形成了从研发、中试到产业化的一条龙创新服务格局,在纺织科技资源整合、技术创新和服务、创意产业推动方面进行了一些有益尝试,形成了一些典型做法和经验。
1.创新组建机制,保证机构目标实现
研究院在组建机制上保证了实现创新资源优势互补。在研究院的组成上,打破了以往由国有一统的局面,引入民营机制,保证了机构运行的效率。其中民营的生产力促进中心——轻纺科技中心占50%的股份,决定了研究院为中小企业服务的基本定位和性质。而其余股东单位为:浙江理工大学占30%的股份,浙江大学占20%的股份。从组织机构构成上看,充分体现了集聚行业内创新资源的特点,使具有创新资源的机构与中小企业服务机构结合起来,共同打造了为中小企业服务的经济实体,从而为产学研结合和服务地方经济以及确定研究院的职能奠定了基础。
在研究院中,董事会是决策机构,由投资方代表组成,决定研究院发展的重大事项。由于研究院是三方投资成立的非营利性组织,本身构成了一个产学研结合的平台,在较小的范围内能够集聚产学研的创新资源,对成员各方的研发和服务方向构成约束,也能充分发挥大学的创新服务能力。
研究院接受政府委托,负责承建和实施纺织技术服务平台。而纺织技术服务平台是浙江省为有效整合资源、建立资源共享机制、服务经济发展而搭建的公共科技条件平台。研究院本身具有较强的研发和服务能力,通过承建纺织技术服务平台,使研究院能够从更广的范围内发挥对行业技术进步和中小企业的服务功能。
纺织技术服务平台设立理事会,主要职责是负责审定纺织技术服务平台中长期战略发展规划、年度科研计划,下达共性技术研究任务,对纺织技术服务平台运行及资金收支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并享有优先得到行业资讯、技术服务和成果转让的权利。目前,在90余家理事单位中,企业占80%,高校和国内外研究机构占20%。理事会本身构成了研究院运作的另一个产学研结合的平台,在实际运行中,起到了把握研究院发展方向、指导技术服务和技术开发方向的作用,也是重要的信息交流平台。研究院作为非营利民办科研机构,承建纺织技术服务平台是其主要事业,因此,两者虽然决策机构有所差别,但是,从主要发展方向上来看能够互相包容,达成一致。研究院的运作征求理事会意见,对研究院的服务方式提出建议,并使其运作在研发方向上反映企业需求,使机构运行扎根于产业需求。
2.充分利用内外部创新资源提高科技创新能力
研究院围绕市场需求,充分利用国内外创新资源,使创新服务能力不断提高。研究院组建了纤维材料、纺织工程、印染技术、纺织装备、信息技术、纺织经济等6个研究所,建立了印花CAD/CAM制版制网、数码印花技术、流行面料设计、韩国首尔(浙江)花样艺术设计、现代艺术设计、国际流行面料展示、纺织品检测、新技术推广、纺织技术培训、信息技术等9个服务中心,以及纤维材料、印染后整理和成纱技术等3个中试基地,从而形成了研发——中试——产业化一条龙全程配套的创新服务体系。研究院开发的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数控印花激光制网机,打破了荷兰STOCK公司的国际垄断,设备批量出口东南亚。
为提高研发和服务能力,研究院在全国范围招纳领军人物,保证了研究院创新能力居于行业领先水平。目前,80多名研发人员中有教授级领军人才13人,其中包括法国的Ewe、意大利的Cynthia、德国的Cristina和韩国的金曾善、金南元等5位有国际知名度的专家,还有吴海燕、金关秀等国内知名的服装和面料设计师。另外,聘请院士担任相关技术首席专家,建成了企业博士后流动站。
研究院在加强自身研发能力的同时,与国内外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广泛合作开展技术研发和科技成果转化活动。其中与东华大学合作成立了“东华大学——浙江纺织研究中心”以及“浙江省现代纺织工业研究院——东华研究中心”;与嘉兴学院合作共建“新型成纱技术研究所”;与绍兴文理学院艺术设计系共同创建“现代艺术设计中心”,与浙江大学共建纺织装备与纺织信息化研究发展中心等,实现了内外部资源的集成和共享,提升了整体的研发和服务能力。
在国外,除与韩国首尔纺织品设计公司合作成立“韩国首尔(浙江)花样艺术设计中心”外,还与香港科技创新署的纺织及成衣研发中心在“iTextiles”和“记忆纤维融喷纺丝技术”两个项目上开展合作;引进香港理工大学纺织及制衣学系和计算机系两位教授的研究成果并进行产业化应用。
3.全方位提高对中小企业的技术服务能力
为中小企业提供技术服务是研究院主要职责之一。从成立以来,研究院不断拓展服务领域,为中小企业提供检测、培训、知识产权以及先进技术服务,两年来共提供纺织产品设计、分析、试样、检测和咨询服务4万多人次。针对绍兴及周边地区纺织企业大量需求纺织品检测服务的状况,研究院成立了纺织品检测中心,并于2007年通过了国家实验室认可委员会(CNAS)评审,为纺织企业突破国际贸易壁垒,增强竞争力起到了积极作用。研究院还利用平台的师资和社会力量开展专业技术培训,2007年提供就业上岗培训近2000人次。
研究院根据个性化需求,为中小企业提供数码印花相关服务,包括各种面料的数码印花试样、小批量生产、个性化艺术作品等高品质印花制作,对170家纺织企业进行信息化改造。2008年,技术服务收入达到了1 350万元。研究院还注重国内外纺织先进适用技术的推广应用,已向纺织印染企业转移、推广了染料深染工艺与技术、形状记忆纤维材料等多项行业先进适用技术,其中自主开发的分色制版软件在国内市场占有率达到70%以上。
为适应浙江纺织企业提高知识产权保护力度的需求,研究院建立了知识产权服务中心,为委托单位提供专利、商标、版权、计算机软件及其他知识产权事务的代理、咨询和培训服务,2008年已代理专利申请180件。
4.产学研结合推动产业共性、关键技术研发
研究院充分发挥平台功能,通过产学研联合攻关,推进纺织共性和关键技术研发,为促进纺织产业转型升级提供技术支撑。仅2007年就为企业解决了15项共性技术难题。如与浙江大学、华海机械有限公司合作开发的智能化卷染机关键技术,经过两年多研发及产业化推广,新一代智能化控制的等线速、恒张力、染色均匀的卷染机已形成了年产500台的生产能力,2008年实现销售收入近5 000万元。与东华大学、金球染整公司合作研发的“无盐染色清洁生产关键技术”,与浙江理工大学、浙江传化集团、亚太特宽幅有限公司合作开发的“低温氧化助剂的开发及其在高品质天然纤维/混纺织物前处理中的应用技术”均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
研究院牵头、10多家省内外行业龙头企业和科研院所共同承担的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纺织用合成纤维功能化及产业化关键技术研发”,围绕纺织共性关键技术进行联合攻关。目前,聚酯新品种系列化开发取得重大突破,一大批具有较高附加值功能性、差别化聚酯新产品研发成功,生物可降解纤维PEDT—PLA多嵌段芳香族/脂肪族共聚酯纤维完成中试实验,新产品的开发为承担企业增加利润1000多万元。
5.提高创意设计水平和服务能力,推动产业升级
在金融危机冲击下,创意成为浙江纺织产业提升的关键。为了提高创意设计水平和服务能力,研究院采取了一系列举措。成立了国际纺织品流行趋势研究室,聘请了意大利、德国、法国的4位国际一流面料设计师。建立国际面料流行趋势展示中心,长年展示意大利、日本、韩国等多家知名面料和服装设计公司的设计作品,为企业提供了较好的面料创新设计素材和配套开发服务。创建的面料花样艺术中心,已有100多家企业成为固定客户。设计服务得到中小纺织企业的欢迎,2008年上半年,流行面料设计中心已向纺城经营者提供2 200多项原创设计,是2007年的两倍多。
为提升创意设计理念,研究院通过组建浙江省面料设计协会,聚集了一批企业和设计师,结合国际流行趋势,共同开展面料流行趋势的研究和发布。构建了全国纺织行业首个ASP服务平台——“中国花样网”,建起了拥有4万多个花样的印花花型图库,创办了《面料世界》、《轻纺信息周刊》等杂志和电子网刊。
成立了国际纺织品流行趋势研究室,聘请了意大利、德国、法国的4位国际一流面料设计师。
启示与建议
1.从宏观层面进一步加大对技术创新服务平台的支持力度
我国中小企业数量众多,但是研发能力比较薄弱,尤其是美国次贷危机爆发以来,我国中小企业技术水平低、外向、粗放经营的问题日益突出,对提高创新能力的需求日益迫切。在这种情况下,构建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服务体系至关重要。浙江根据当地中小企业集聚、块状经济明显的特点,在研究院的基础上构建服务于纺织行业的技术服务平台,既推进了行业关键共性技术的研发,又有效地满足了企业的技术需求,推动了地方产业升级和发展。从总体上看,地方技术创新服务平台的发展虽然取得了一定成绩,但是数量仍然不足,对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服务功能有待进一步发挥,需要国家进一步加强统筹规划和支持力度。可考虑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工作:
一是鼓励各地方围绕优势产业和行业需求构建相应的技术创新服务平台,总结和推广地方平台建设经验,加强对平台构建的指导;二是加强国家技术创新服务平台的规划和协调,扩大地方技术创新平台的服务范围,通过择优扶强,放大一些区域性平台为全行业提供技术服务的作用与功能,中央应给予适当的扶持和补助;三是鼓励以平台为载体,通过组成产学研联合体,承担国家的科技计划项目,既实现突破产业关键共性技术的目标,又有利于实现科技成果的产业化,解决制约产业发展的技术难题。
2.平台建设、机制为先
平台的运作机制是其能否取得成效的根本保证。要保证平台持续、高效运行,关键是寻求承担单位利益需求与公共服务目标之间的协调,使承担单位在追求利益或事业成长的过程中实现公共服务的目标,为此,必须探索适应公共服务需求的平台运作机制。研究院注册为民办非营利科研机构,并且形成了一整套股份制的运作机制,是现代院所制度建设的有益探索。而从纺织技术服务平台的构建上来看,把现代院所制度建设与平台建设结合起来,既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对研究院提供公共服务职能的支持,又为院所发挥功能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纺织技术服务平台所依托的研究院本身是产学研结合的平台,为高等院校服务企业创造了渠道,而通过平台的建设,放大了研究院为行业和地区经济服务的功能,使两者在目标实现上相互促进,从而能够既实现微观主体的利益目标,又达到公共技术服务的目标。
另外,平台的机制设置保证了研发需求来自于企业,并把为企业提供服务作为自身生存和发展的根本途径,而这与一些院所把地方分院作为成果转化基地是不同的。以机制为保证,使平台成为连接高校、院所与企业需求相对接的重要渠道,也成为了解企业需求,服务行业发展的重要平台支撑。
因此,在政策层面上,应探索适应公共服务需求的平台运作机制,把对现代院所制度建设的探索与平台建设有机地结合起来,通过现代院所制度建设形成科研院所自主发展的利益需求,通过平台建设放大院所的公共服务职能,形成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新机制。
3.政府对平台建设支持应适当
平台是政府构建创新体系、促进产业发展的重要手段。但是,政府对平台的构建和支持不能采取大包大揽的做法。现代院所建设的关键之一在于顺应市场需求,通过机制创新满足企业技术需求,从而找到自己的生存和发展空间。政府的引导是使平台充分发挥公共服务职能的关键因素,但是,如果政府包办一切,可能会降低中小企业技术服务平台的运行效率,甚至于失去生存和竞争压力,进而放弃为中小企业服务的宗旨。因此,政府对平台建设的支持,关键在于启动和引导,并在关键的环节上扶一把,从而实现效率与公共服务的有机结合。绍兴县政府对纺织研究院给予一定的扶持资金并无偿提供办公用房,保证了研究院的业务开展,而研究院的发展更多地依靠为企业提供服务。政府实际上是利用研究院的运作机制,进行有效的引导和支持,使平台承担提供公共服务的职能。
4.充分发挥现代院所在推进产业共性关键技术研发上的作用
当前,我国产业共性关键技术研发薄弱,一方面,部分科研院所转制为企业,逐步失去了为产业提供公共技术服务的职能;另一方面,政府对共性技术的支持有所下降。在这种情况下,必须立足当前,充分发挥各主体的积极性,探索产业共性技术研究与开发的新组织形式。科研院所在提供共性技术研发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科研院所在开展共性技术研发上面临着能否符合产业发展需求、有效应用以及提高效率的问题,必须通过深化改革、制度创新来探索现代院所建设的新形式,并通过产业联合开发、创造多种符合产业发展实际情况的共性技术研发机制,形成多渠道的供给。
研究院通过机制创新和产学研联合开发,既满足了纺织产业对共性技术研发的需要,又有效地满足了企业需求,使研发成果能够很快地应用到实践中去,并产生了显著的经济效果,这一经验值得总结和推广。
(作者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
平台是政府构建创新体系、促进产业发展的重要手段。但是,政府对平台的构建和支持不能采取大包大揽的做法。
book=22,ebook=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