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余创作 何以出新——北京、济南军区部队专场文艺节目赏析
2010-08-23文/余戈
文/余 戈
部队文艺创作有专业、业余之别。但这种区分,仅表明作品的创作主体是专业团队还是业余演出队,并不代表作品本身的高下。当然,业余创作因为“位置”更靠下、更接“地气”,其作品也有其鲜明特质。打个比方,如果专业创作是大饭店的“大菜系”,业余创作应该就是“农家乐”的风味小吃。在“农家乐”吃饭,人们不在乎环境是否排场,看中的是菜品是否新鲜水灵?是否爽口悦目?是否绿色环保?业余创作之新意,评说标准也无外乎这几个方面。
2010年度全军业余文艺会演,以一台荟萃各大单位节目的八一文艺晚会《我是一个兵》画上了句号。其中,选自北京军区部队专场晚会《多彩的军营》、济南军区部队专场晚会《当个好兵》的节目最多,这在相当程度上反映了他们的实力。以这两个专场晚会的节目,就业余文艺创作如何“出新”的话题做点分析,应该是有一定代表性的。
题材之新。全军业余文艺会演以四年为届,四年来,在我军推进中国特色新军事变革、遂行多样化军事任务的火热实践,应是文艺创作的生活之源。业余创作者处于生活“前沿地带”,业余创作的特色是“兵写兵”、“兵演兵”,那么更直接、更迅速、更具体、更细腻、更生动地反映生活,应该是基本要求。或者说,业余创作在某种意义上应承担起生活“记录员”的职责。在上述两场晚会中,我们仿佛置身于近年来军事生活的活剧现场。从记录重大事件来说,有反映举世瞩目的新中国成立60周年大阅兵的短剧《那一刻》、小品《特殊任务》,有反映部队执行援奥任务参与奥运开幕式“活字”表演的小品《我人生中的八个月》,有反映我军部队在非洲执行维和任务的群舞《蓝盔节奏》、女声独唱《棕榈树下蓝贝雷》,有反映我军首次大规模征召大学生入伍的歌曲《大学生当兵来》,均以最基层亲历者的视角予以了微观、细腻书写;从描摹军营常态生活而言,军事训练成为两台晚会节目的“重头戏”:在表演唱《俺连的训练顶呱呱》、群舞《拼极限》、男子集体舞《霹雳尖兵》、女子集体舞《青春·越野》等节目中,对海上泅渡、电子对抗、防空演练、极限越野、特种兵课目等军事训练热点内容,均以纪实或写意手法进行了精彩展现。尤为值得一说的是,在我军信息化建设这个大背景下,军营网络生活已然成为新一代士兵的生活方式和时尚。小品《高人》中真正的“高人”是会编程的电脑高手,而曲艺说唱《DV拍拍拍》、男女声二重唱《小小光盘》、情景组唱《军营网吧》,以令“90后”士兵眼热心动的网络术语演绎着此中风景。题材新,是艺术出新的基础。
观念之新。从主题处理和观念表达方面,两场晚会作品对于“兵生活”的解读,在弘扬传统理念的同时,又呈现出鲜明的时代特征。从整台节目在主题上的统一性而言,北京军区的《多彩的军营》更为突出,所有的节目如同多棱镜,展现着“多彩”军营一个斑斓的侧面,并注重节目的串联和整体风格包装。而济南军区的《当个好兵》则紧扣“当好兵”这一主题,在节目中对于这一目标进行“切片式”的展现和解析,仅在节目衔接上略有零散之感。业余文艺创作,被称为“士兵艺术”,是指创作主体和反映对象均为士兵生活和士兵形象。在过去很长时间内,人们曾对此留下一些负面印象,如节目中士兵形象“傻”、“愣”、“土”的问题。这些固然有一定生活痕迹,但创作者疏远兵生活而对其做简单概念化的处理,是应该负主要责任的。在《多彩的军营》和《当个好兵》中,我们看到的士兵生活和士兵形象是青春朝气、奋发自信、活泼幽默、清新时尚的,这是当下军营生活的真实写照。打在节目单上的创作者身份显示,这是一群真正的士兵在做自我表达,而不是由他人为自己“代言”,他们不允许自己的形象“走形”或被“误读”。本届业余会演不是“命题作文”,因此创作者有较大的艺术处理空间,一般命题式创作中“喊口号”“贴标签”“看图说话”等拙劣手法基本不见踪影。尤为值得一说的是女子组合小唱 《大学生当兵来》(见本刊扉页),当一群靓丽、自信、活泼的当代天之骄子,在极富感召色彩的热烈旋律中唱出“一起来一起来当兵来,让光荣和梦想飞起来……担负起新使命就现在,让祖国放心咱新一代”时,我们听到的是一代人的青春宣言,并不由得联想起上世纪80年代那首“虽然没戴上大学校徽,我为我的选择高呼万岁”的《当兵的历史》,它们遥相呼应地成为时代嬗变的写照。本届业余会演能诞生这一首歌,就是一个重大收获。
形式之新。在艺术手法运用方面,“士兵艺术”向来有不拘一格、撒豆成兵、天马行空的特点。从生活中就地取材的 “现挂”、借鉴融合各种艺术形式的“波普”、甚或经常模糊了舞台和现实的“真人秀”,都让人强烈地感受到业余创作与生活之间最为水乳交融不可分割的 “镜像”关系。在曲艺说唱《DV拍拍拍》中,“阿宝味”的陕北民歌、京东大鼓、山东快书等形式的运用,在表达主题之余让人对军营人际 “五湖四海”的特色也有直观感受。在该节目及《俺连的训练顶呱呱》中,视频画面“静帧”“快进”“慢动作”及人物随时进出“网页”等手法,既符合剧情需要又令人忍俊不禁;节目结束时演员举牌自问自答“不错吧?”“那是!”显然是对当下热闹非常的“二人转”的“拿来主义”;在小品《训练间隙》中,训练之余的女兵们时而走时装台步“扮酷”、时而以锅铲炒勺击剑,在憨厚的老班长性格映衬下噱头迭出,当代女兵调皮活泼的形象跃然舞台……这些手段既是活跃气氛、拉近与观众距离之需,对人物形象的塑造也大有裨益。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在表演唱 《野营嬉雨》中由光影和模拟雨声的打击乐造成的情景交融、在女子集体舞《青春·越野》中女兵们簇拥着那杆永远飘扬的红旗所营造出的整体象征意味、群舞《蓝盔节奏》中维和工兵施工现场“同期声”与非洲鼓乐协奏的奇异冲击力、群舞《拼极限》中特种兵肩扛的原木“生长”为自我化身的小白杨的奇妙构思……均烘托氛围营造意境,令观众打通视觉听觉与知觉,获得全方位的艺术感染。此外,在两台节目中幕间转换手法也颇为新颖,常常是前一个节目的道具甚至演员的静态造型,和谐自然地构成下一个节目的表演空间,如当情景魔术《成长》中的弹药箱打开时,现身的女歌手已拿着话筒吟唱……这些绝妙构思,不但令整台节目浑然一体,也令观众自始至终没有“出戏”之感。
节目出新,是业余文艺创作之魂。运用之道,存乎一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