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把战鹰的钢铁“心脏”捧在手上

2010-04-23杨春源祁振欣

军营文化天地 2010年9期
关键词:全厂工厂心脏

文/杨春源 王 勇 本刊记者 祁振欣

航修之路,使命在云霄。

中国的航修历史和中国的航空史一样,历经沧桑。

上个世纪70年代初期,特殊的历史时期使得空军装备建设同各行各业一样遭受了重创。空军战备训练和修理所需的航空零备件得不到正常供应,航空发动机修理能力严重不足,直接影响了空军部队的战备训练。为此,空军决定组建一座航空发动机修理工厂,即后来的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五七一九工厂。

一场轰轰烈烈的创业之旅开始了,创业者们手里唯一的工具是一把铁锹,他们平地、修路、植树……三年苦战,一座在当时国内颇为先进的航空发动机维修基地初具规模。

部队要打仗,飞机要上天。保证空军战斗力是航修企业最崇高的使命。急迫的航修任务使建设者们没有休息的机会,他们直接投入到某型发动机试修当中。

时光荏苒,在三十几年后的今天,五七一九人早已经成了中国航空战斗机的“心脏手术师”,为空军装备修理保障事业立下了汗马功劳。

绝不畏惧,忠诚铸进灵魂

“……看那军旗飞舞的方向,前进着战车舰队和机群。上面也飘扬着我们的名字,年轻的士兵渴望建立功勋……”这首叫《那一天来临》的歌,是五七一九工厂的厂歌。只要这首歌雄壮、激扬的旋律响起,每一个五七一九人就会神态庄重,热血沸腾……

五七一九工厂是隶属于空军装备部的装备保障性企业,担负着军用航空发动机修理保障的重任,在工厂每个人心中都有着这样强烈的意识:“我们是不穿军装的军人,不拿钢枪的战士!”

2004年,是全厂职工至今记忆尤为深刻的一年。这一年,某新型航空发动机维修线刚刚建成,航空兵的部队一批发动机进厂亟待维修,各级首长心急如焚,上级机关和部队催修发动机的电话纷至打来。如何不辱使命、不负重托,快速形成新型发动机批量修理能力?这道难题像一座大山横亘在刚刚上任的女厂长向巧和全厂职工面前。“发动机,发动机……”整天萦绕心头,让他们食不甘味,夜不能寐。

“我们是军队的企业,不能为首长和部队分忧,我们就有愧于军队企业的称号!”一场又一场围绕如何履行使命责任、破解修理难题的大讨论,在厂党委班子和全厂职工中展开。

打破旧有的生产模式和利益格局,进行彻底的生产流程再造,是厂党委拿出的第一个举措。当时,原有的生产模式多头管理、浪费资源和人力,严重影响了修理的质量和进程。然而,全厂上下都意识到需要生产流程变革,但变革应该怎么变,变到什么程度,一时众说纷纭,争论不休:流程再造即使在西方国家成功率也仅有30%,一旦失败怎么办?有两位领导干部甚至为此吵到了厂长向巧办公室……

早就对此进行过深入研究的向巧成竹在胸。为了统一大家的思想,向巧几个月时间天天泡在车间,跑遍全厂76个班组,面对面地解难答疑、动员宣传。一天,在交流现场,她因过度劳累,嗓子突然失声,说不出话来,一住院就是二十多天。功夫不负有心人,全厂干部职工的思想很快统一到一起,十几名中层以上领导因流程再造被调整岗位也毫无怨言。经过8个月大刀阔斧的重新调配修理资源、改革修理流程,修理能力显著提升,某型发动机平均修理周期降幅达27.3%。此后,他们根据部队保障任务的变化,对流程进行持续改进、优化,修理能力每年增长率达60%以上,先后实现了由维修二代机向三代机,由单机种、大批量维修向多机种、小批量维修的跨越。

随着大批新型航空装备在部队列装,新型军用航空发动机关键、重要零部件供应,逐渐成为制约空军战斗力持续生成的突出问题。如不能及时有效解决,必然影响先进战机发挥作用,军委和空军首长对此高度关注。工厂想部队所想、急部队所急,专门组织精兵强将集中攻关,自主创新了21项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三代飞机发动机关键部件再制造技术,突破了由少数西方国家对航空发动机再制造技术的垄断,使我军三代战机的发动机寿命从900小时延长到1500小时,相当于使1台发动机发挥了1.6台发动机的作用,取得了巨大的国防军事、经济和社会效益。

在重大任务和突如其来的灾难面前,五七一九厂人始终把国家利益和使命责任放在第一位。5月12日下午,那一刻,山崩地裂,山河破碎。厂房被撕裂、围墙倒塌、机件散落,水、电、气以及移动通信全部中断。此时,厂长向巧正在会议室里组织一个重要的科技工作会议,面对惨烈的灾情,临危不乱,安顿好正在工厂指导科研工作的中国工程院钟群鹏院士等专家后,立即召集班子成员,启动应急机制,成立抗震救灾指挥部,发出一道道指令,这一切,在5分钟内完成。

这场地震给工厂造成了巨大损失:水、电、气和移动通信全部中断,附件厂大楼裂陷,厂区、生活区围墙倒塌2995米,工装设备损坏86台,资料信息监控中心、发动机周转库、五号分变等遭到结构性破坏,动力设施、计量器具和其他建筑物等全都受到不同程度的损坏,造成直接经济损失高达2.69亿元。所幸的是没有人员死亡。受伤的职工得到了及时转移救治。惨烈的灾情,使全厂职工和家属笼罩在紧张的气氛中。当晚,天空下起了暴雨,镇政府传来令人震惊的消息:“西河水库可能溃堤,必须马上组织人员疏散!”人员要疏散,设备怎么办?几十亿元的设备和发动机像生命一样牵着每个人的心。西河水库距工厂北侧河道上游仅有五公里,强烈的地震将水库大坝撕开440米长、60厘米宽、深3米的裂缝,水库260万立方的水悬在工厂的头上,暴雨不断,如发生强烈余震,溃堤洪水将以每秒16米的速度倾盆直下,工厂将在几分钟内淹没在汪洋之中,几千名员工及家属的生命和数十亿元装备的安全岌岌可危!同时,这道防线守不住,不但工厂丢失,附近一万多居民都将面临毁灭性的灾难。险情十万火急,向巧果断决定:全力以赴,不惜一切代价立刻把员工家属和装备转移到安全地带,组织人员在工厂围墙的外围修筑应急防洪堤,确保万无一失!

上百名身强力壮的青年工人,迅速组建4支应急分队投入工作。浓浓的夜色中50人的服务保障分队,挨家逐户通知、帮助职工家属迅速转移。

筑坝大队人马冲出墙外,投向抗洪筑坝大战中,科技公司437人自觉组成了主力军。工地漆黑一片,雨越下越大,余震不断。通信中断无法联系,筑堤工作困难重重,只能靠车灯照明,几百名突击队员摸黑找编织袋、铁锹、铲子等工具,雨水和汗水交织,每个人都成了水人,一包包上百斤的沙袋运上坝堤。此时,他们当中,有的家人就在重灾区,音信杳无;有的父母年迈无人照顾;已经疏散的80多名职工家属主动跑到筑堤现场投入战斗;有些住在成都市和彭州市的退休老同志和休病假的职工,知道工厂的险情后,连夜冒雨驱车奔回工厂投入战斗。大家都清楚自己的身后就是他们生命一般的工厂。

经过两天两夜的连续奋战,高6米、长达260多米,堆积17000多袋沙包、土方量达15000立方米的四道防洪大堤,势如坚固的长城,巍然挺立在工厂北侧。平时需要十天的工程量,他们仅仅用了48小时就高速拿下。

2009年首都国庆阅兵保障期间,一台受阅飞机发动机发生故障,保障单位迅速排故,但怎么也无法找到故障原因。驻场保障的工厂技师罗卓红主动承担了任务。为了保证不耽误阅兵的正常进行,他没有按常规拆开发动机排故,而在狭窄的空间里整整忙了一个通宵。故障排除后,罗卓红的手上布满了一道又一道的血痕……

“……三十春秋,弹指一挥,而立之年备感道远任重。激扬传统,笑迎挑战,激情不衰,动力不竭,和衷共济再攀云梯路。”一部凝聚了五七一九人奋斗史的《航利广场赋》表达了他们忠诚无畏、不懈奋进的豪情……

向巧在与技术人员探讨问题

“追求卓越”已经渗透到工厂的每寸土地上

整洁的车间

永不止息,追求卓越的步伐

在五七一九工厂,只要是上班期间,每个人都必须整整齐齐地穿好那套款式新颖的天蓝色工作服,工作服左臂绣着“情系蓝天”,右臂绣着“追求卓越”。

“我们就是要通过这样的一点一滴来给职工们渗透我们不断追求卓越的文化理念。这也是我们在不断改革的过程中的深刻体悟。”五七一九工厂党委书记梁绍华说,“左臂‘情系蓝天’,代表我们不忘‘姓军’本色,右臂‘追求卓越’代表我们永记执著追求。”

2004年,厂领导给全厂职工每人发了一本叫《致加西亚的一封信》的书,一场“头脑风暴”迅速在全厂职工中掀起。上千篇读书心得彰显了全厂职工被这部作品所调动起来的热情。一位职工写道:“……我们并不完美——谁都不完美——但我们总在努力中做到最好……”“给飞机心脏创造新的生命,为航空发展贡献不竭动力”、“成为飞机心脏的顶级服务者”成为全厂职工的共同愿景。

质量是航空发动机维修的生命线。为了确保维修质量 “零缺陷、出精品”,五七一九工厂从2005年开始,积极采取设立“质量警示墙”、举办“质量文化周”、质量文化主题演讲、“我为质量献一计”征文、质量建设大讨论等多种形式,引导职工在质量工作上不断强化瞄准一流、追求卓越的意识。在那道89米长的质量警示墙上,空军历史上的每一起等级飞行事故和地面事故,工厂历史上发生的10多起较大质量问题,等等,赫然在目;“产品如人品,质量不好就是人品不好”、“质量就是最大的政治”、“让诚信成为企业的一种习惯”等一系列质量安全文化理念,以厂长、书记寄语的形式渗入每个职工的心灵,成为每个职工追求卓越的不懈动力。一位职工在2006年工厂举办的 “质量警示墙的警示”主题演讲比赛中深情地说:“……质量取决于每一个不起眼的细节,质量取决于每一个你想马虎的时刻……”“文化铸魂”引领了维修质量的提升,工厂至今修理的发动机不计其数,已连续14年未发生因工厂责任造成的等级飞行事故。

在五七一九工厂,许多普通职工的故事,真真切切让人感到“追求卓越”已经渗透到工厂的每一寸土地上,他们就像一颗颗螺丝钉,精确地在自己的岗位上托起了工厂的航空发动机维修事业。高级技师黄强“甘于平凡,以小事成就大事”,三十年如一日,苦心钻研、认真摸索,对本专业涉及的3400个零件和复杂设备结构了然于心,所干的岗位未出现一起产品质量问题,首创“黄强工作法”深受国外同行赞誉,带出的9个徒弟个个是技术能手。装配工艺对技术参数规定了上、下限值,中间值是最理想状态。吴创班组对自己提出了“苛刻”要求:一定要取中间值。虽然成倍增加了工作量,但发动机飞行状态的安全系数却大幅度提高……

在五七一九工厂的厂徽上,有一个永不停止转动的齿轮,它代表了五七一九人永无止境的追求。2009年以来,工厂又导入“卓越绩效”管理模式,发起了以柔性修理线建设为标志的再次流程再造,实现了资源效能最大化,现场管理标准化、精细化、形迹化、可视化……六西格玛、精益管理、现场管理星级评价、风险管理等国际先进管理模式和工具,在工厂得到广泛应用,不断提升了管理效能。开展的“现场管理星级评价”,作为全国首批试点单位,有两个分厂分别被授予“全国现场管理星级评价五星级现场”和“四星级现场”。这一系列追求卓越的举措,换来了工厂整体效能提升,为空军部队的战斗力生成和发展提供了更加有力的保障。

“星光”灿烂,在和谐的天空下

走进五七一九工厂的大门,第一眼看到的是一个富有特色的文化广场。在文化广场的中心地带,有一条宽6米、长百米的“星光大道”。在这条“星光大道”上,镌刻着一只只大手印,如深耕大地的铁犁,似力撑苍天的神话。据介绍,这些手印是3000多位在厂职工、离退休干部和员工的手形手模,寓意着每一名创业者、建设者都是企业之星,都已载入工厂建设发展的史册。

当设计这条“星光大道”时,曾有人建议把厂领导的手模放在第一排。厂长向巧说:“大家都是一家人,都是平等的,只有工作岗位的不同,没有个人的高低贵贱,我们不能搞这样的特殊。”

“每个人都是平等的”,正是在这样的人文精神辉映下,每一个看到“星光大道”、听到它的故事的人都会深受震撼。如今,每年新来的员工都要到这儿感受工厂的文化氛围,并把自己手模放在这条星光大道上。在这样的人文环境下,职工们的工作热情和创造激情空前迸发。为了给部队服务,有一批常年出差在外,不辞辛苦;部队发动机出现问题、需要技术支援,他们保证24小时内赶到保障现场,毫不叫累;有不少职工退休后不愿离厂,只要工厂有需要就义无反顾地在岗位上和年轻人一起奋战。身患重病的女工祁丽莎,做了两次化疗,但因为担心她的工序成为生产的“瓶颈”,又回到了工作岗位与同事一起奋战。高工蔡仕祥退休后一直在车台带教年轻人,直至生命最后一刻……

在五七一九厂,在每一项技术革新成果、每一项重大改革举措、每一次发展建设的关键阶段背后,都饱含着许多普通职工留下的心血和汗水。工厂编辑的十多册《企业文化丛刊》详细地记录着职工们对工厂建设发展的思考和感悟,是工厂共同奋斗、和谐奋进的历史见证,也凝聚成工厂的宝贵精神财富。

“员工是企业最宝贵的资源,是我们企业的立企之本……”、“学技术吃香,有本领风光”、“让想干事的人有机会,能干事的人有岗位,干成事的人有地位”、“多劳多得,多能多得,多效多得”、“心情舒畅,工作流畅”……说起工厂的未来发展,厂领导谈得最多的是职工的发展。

工厂根据职工能力特点设置三条阶梯式职业生涯发展通道,规划管理型、技术型和技能型等各类人员职业生涯发展方向。形成评选表彰各类劳模、“三五楷模”、“党员模范示范岗”、“青年岗位技术能手”等各类先进的机制,激发职工积极性和创造性,多渠道为职工创造全面发展机会。

工厂在全军企业中率先通过了ISO10015培训管理体系认证,组建培训中心,实施职工能力素质提升工程,搭建了多形式、多层次沟通和知识、技能共享平台,促进全体职工业务能力共同提高。同时还建立完善学历工资、职称工资、专家津贴、自学奖励等多层次激励机制,充分调动职工学习的积极性。

工厂充分尊重职工的劳动和创造,2004年以来,实施了以职工名字命名优秀班组、技术创新、方法创新制度,目前,已经有“黄强工作法”、“周陈工作法”、“吴创班组”、“敏智班组”等20多个荣誉命名的“员工工作法”和生产班组。黄强、吴创、张永光等工厂优秀职工的照片,被制作成灯箱布置在厂区主干道两旁。

2004年以来,推行稳步推进后勤社会化,想方设法解决职工衣食住行、看病就医、子女教育等方面的困难,发起了“阳光圆梦助学”工程,为考入高校的职工子女发放助学金,专设了“职工心理辅导员”,加强对职工的心理疏导……一系列举措,真正关心职工们的生活,真正解除了职工们的后顾之忧……

一系列的举措,极大地促进了工厂职工的全面发展和成长成才。近年来,先后有13人被评为全国和省(市)劳动模范,具有中高级职称的职工超过500人,还有40多名优秀职工通过公开竞聘走上了中层以上管理岗位。涌现出“全国五一劳动奖状班组”、“全国质量信得过班组”、“全国青年岗位能手”等一大批“明星群体”和“企业名片式”员工。

今年仲夏的一天,一位中央领导同志来到偏居成都平原一个小镇上的五七一九工厂视察时,高度评价工厂建设,称赞他们“企业的管理井井有条,企业的技术精益求精,企业的文化昂扬向上”,特别是经他们维修的某新型军用航空发动机使用寿命大幅延长,“1台发挥了1.6台的作用,这是很大的一个贡献”。

五七一九工厂何以得到中央领导同志如此高的赞誉?当我们走进这个工厂时,顿时感到强烈的震撼:一个仅仅2000多人的普通空军装备修理企业,短短几年间完成63项科研成果,20多项获得国家、军队科技进步奖,自主创新的军用航空发动机再制造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发动机修理能力成倍增长,同时,还获得“全国文明单位”、“全国五一劳动奖状”、“全国质量奖”等数十项国家级殊荣……

五七一九工厂凭借什么创造出这样的奇迹?厂长向巧坦言:独具空军特质、卓越品质、和谐特色的企业文化,为企业腾飞插上了翅膀。

猜你喜欢

全厂工厂心脏
核电站全厂机械联锁装置协同管理平台的应用
心脏
为什么工厂的烟囱都很高?
奶酪工厂
火力发电厂全厂水平衡试验探讨
有八颗心脏的巴洛龙
绝世高招
植物工厂
一道高考题引发的思考
心脏移植小史等3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