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物不均匀沉降的防范措施
2010-08-23闫翠萍
闫翠萍
(太原市西山煤电股份公司西铭矿,山西 太原 030000)
任何地基上的建筑物都会产生一定量的沉降和不均匀沉降,但过量的不均匀沉降会使建筑物产生裂缝,甚至破坏而影响使用,建于软土和不均匀地基上的建筑物尤其如此。故建筑物在设计、施工及使用时,都应采取各种必要的措施,防止和减少其不均匀沉降。
1 建筑措施
1.1 建筑体型力求简单
在满足使用和其他要求的前提下,建筑体型应力求简单,避免凸凹转角,因为这些部位与基础交叉,地基中附加应力重叠,易产生较大沉降。当建筑体型比较复杂时,宜根据平面形状和高度差异情况,在适当部位用沉降缝将其划分成若干个刚度较好的单元;当高度差异(或荷载差异)较大时,可将两者隔开一定距离,如拉开距离后的两个单元必须连接时,应用能自由沉降的连接构造,如在两端用悬结构或用连接廊将建筑物单元连接起来。
1.2 设置沉降缝
设置沉降缝是减少不均匀沉降对建筑物危害的有效方法之一。沉降缝应从屋顶基础把建筑物全部分开,分成若干个长度较小、整体刚度较好、体型简单、自沉降体系的单元,避免由于沉降差异引起结构附加应力而导致破坏。
建筑物的这些部位宜设沉降缝:①平面转折部位;②高度差异(或荷载差异)处;③长高比过大的砌体承重结构或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的适当部位;④地基上的压缩性有显著差异处;⑤建筑结构(或基础)类型不同处;⑥分期建造的房屋交叉处。
建筑物沉降缝的宽度宜按表1设置。
表1 房屋沉降缝的宽度
1.3 控制相邻建筑物的间距
根据土中应力扩散现象分析可知,如两建筑物基础间距过近,将可能出现地基中附加应力重叠并产生附加沉降,使建筑物发生倾斜或开裂。
为此,相邻建筑物基础间净距必须加以控制。
相邻高耸结构(或结构倾斜要求严格的建筑物)的外墙间隔距离,应根据倾斜允许值计算确定。
1.4 对建筑物各部位标高进行调整
建筑物各组成部分的标高,应根据可能产生的不均匀沉降采取下列相应措施:
(1)室内地坪和地下设施的标高,应根据预估沉降量予以提高,建筑物各部位(或设备之间)有联系时,可将沉降较大者的标高提高。
(2)建筑物与设备之间,应留有足够的净空。当建筑物有管道穿过时,应留足孔洞的尺寸,或采用柔性的管道接头等。
2 结构措施
(1)减轻建筑物自重:①选用轻质高强墙体材料,减轻墙体自重;②采用架空地板代替室内厚填土;③设置地下室或半地下室,采用覆土少、自重轻的基础型式;④选用轻型结构,减轻结构自重。
(2)对于砌体承重结构的房屋,加强建筑物的刚度和强度。①对于3层以上的房屋,控制建筑物长度比L/Hf≤2.5;当房屋的长度比为2.5≤L/Hf≤3.0时,宜做到纵墙不转折或少转折。其内模墙间距不宜过大,必要时可适当增强基础刚度和强度;②墙体内设置钢筋混凝土圈梁或钢筋砖圈梁;③当墙体上开洞过大时,宜在开洞部位适当配筋或采用构造柱及圈梁加强。
(3)对于建筑物体系复杂、荷载差异较大的框架结构,可加强基础整体刚度,如采用箱基、桩基、厚筏等,以减少不均匀沉降。
3 施工措施
(1)对于淤泥质及淤泥等软土地基,以及高灵敏度的黏土,均要注意施工时不要扰动其原状结构。开挖基坑时,可暂时保留一定厚度的原土(约200 mm),待基础施工时才挖除。若坑底已被扰动,应挖去被扰动部分,或在其上先铺中砂,然后再铺碎砖(或碎石)等夯实处理。基坑完成后,要及时进行回填土。
(2)软弱地基上建筑房屋时,通常将重、高房屋先施工,待有一定的沉降后再施工轻、低房屋,然后施工附属房屋,这样均能减少部分沉降差。
4 安全使用措施
若地基为软弱土层或厚薄不均,或上部结构荷载轻重变化悬殊时,基础将会发生严重沉降和不均匀沉降,其结构将使建筑物发生倾斜、开裂,甚至倒塌等事故,影响建筑物的正常安全使用。为此,不但要在建筑设计时,充分考虑地基的变形控制,而且要在施工期间与竣工后使用期间进行系统的沉降观测。
建筑物的沉降观测对建筑物的安全使用具有重要意义。
(1)沉降观测能够验证建筑工程设计与计算的准确性,如果沉降观测时发现沉降计算偏差过大,必须及时对原设计进行复核,必要时要对建筑地基进行加固处理。
(2)沉降观测能够判别施工质量好坏。如果设计时采用的相关数据指标与设计方法都是正确的,那么施工期间的变形情况必然和施工质量相联系,因此可以根据沉降观测来进行质量判别与控制。
(3)一旦发生事故后,建筑物的沉降观测可以作为分析事故原因和加固处理的依据。沉降观测对一级建筑物;高层建筑物;重要的、新型的或有代表性的建筑物;体型复杂、形式特殊或构造上、使用上对不均匀沉降有严格限制的建筑物;大型高炉、平炉以及软弱地基或地基软硬突变;存在古河道、池塘、暗浜或局部基岩等地基上的建筑物尤其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