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山地历史地段的城市更新问题研究

2010-08-21文隽逸

山西建筑 2010年5期
关键词:渝中区坡地石板

文隽逸

重庆渝中区正在经历急剧而持续的城市更新变化。在全球化趋势之中,各个城市甚至区域自身已经超越国家平台而相互联动起来。一个区域在这一网络系统中的位置与它的价值与前景有着极其重要的相互决定关系,因此中心区结构与功能的调整都在所难免。而重庆市渝中区下半城区域就处在这一联动的显要区位中,其历史地段的身份一方面具有文化象征经济的显要优势,另一方面又由于种种历史因素、地理因素使其难以与现代城市区域网络相衔接,在其逐步更新过程中,必然存在着许多问题。石板坡地区就是这一区段中值得研究的个案。

1 历史发展过程

历史上,石板坡在重庆老城金汤门外。金汤门是闭门,不能进出;石板坡也是悬崖峭壁,无路可进。在重庆城市早期发展过程中,此地到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一直都是荒山石坡,常有石匠在此开采石料,因而被称作石板坡。

“设市”后,城市面貌发生巨大变化。新城区的开辟,突破了旧城限制,城市开始扩大发展。南区干道修通之后,石板坡成了联系节点,并随着城市人口的扩张,成为居住功能区。

在后期城市发展过程中,城市的中心与效益区移至渝中区山脊以上的上半城区域。石板坡上接渝中区制高点枇杷山,下接滨江,交通全是石梯步行系统。20世纪90年代立交的修建打断了其与滨江的联系。石板坡作为上下半城的联系功能逐渐消失,原有的民生经济命脉被掐断,整个地区的经济效益降低,生存成本减少。原住居民迁出,大量外来进城务工人员被置换进入,居住空间进一步向低层高密度发展。其后看守所、水厂等大面积封闭式的公共空间被植入,进一步强化了石板坡地段的孤立地位(见图1)。

2 现状问题分析

2.1 区位分析

石板坡历史地段位于重庆渝中半岛中部,长江大桥南桥头,是进入渝中区的“南大门”。其南面滨江,临重庆市长江大桥和湿地珊瑚坝;西接枇杷山公园及重要的交通转换枢纽——菜园坝火车站;北接观音岩;东临通远门。

2.2 物理现状分析

如图2,图3所示,该地段山地地形明显。制高点在东西两侧,最低点至江面,总体高度相差150 m。快速立交造成了绵延的堡坎,也形成了至上而下两套各自独立的交通系统。场地成为城市联动结构的枝状终端,缺乏进入整体城市空间更新和再生产的竞争力和活性。并且统计调研发现该地段主要是低层建筑,多是20世纪70年代的无厕配套住宅,且临时搭建房、简易房很多,建筑密度大。在周边核心城区高层建筑的包围之下,这样的居住形态必然导致一系列问题的发生。

2.3 历史文化遗迹分析

2007年10月出台的《重庆市城乡总体规划2007年~2020年》设立了七星岗文化保护片区。石板坡地段就在这一区域范围内,拥有若干历史文化特质:1)长江大桥是重庆第一座跨江大桥。2)石板坡第一水厂是重庆第一座水厂,法国人修建,是重庆城市现代性起源的重要见证。水厂钟塔位于制高点,是渝中半岛标志性构筑物,同时也是重庆市文物保护对象。3)法国仁爱堂,前身是1902年法国人创建的“仁爱堂医院”,1944年改名“陪都中医院”,也就是重庆市第一中医院的前身。4)菩提金刚塔,旧时震邪之用。城市扩张时期的见证。5)古城墙,重庆古城九开八闭共17座城门,由于历史原因和城市高强度开发,保留下的非常有限。金汤城门城墙部分是非常宝贵的城市文脉的延续,同时也是重庆市文物保护对象。

2.4 小结

在城市更新中,石板坡地段具有以下几处矛盾:1)在城市发展过程中,结构和功能长期滞后,未进行根本性的更新,仍然是封闭式的,与整体城市联动脱节,急待调整;2)交织着城市功能性衰退和结构性衰退。一方面是地段内建筑超过耐用年限,产生了物质性的有形磨损,另一方面随着重庆城市扩张和核心区人口增长,突破了地段的环境容量。同时,作为历史文化保护区域,石板坡地段也有其显著的特色:1)反映了地域文化的城市空间形态,保留了历史山地地形;2)社会结构形态上居民的同质性较高,传统的生活方式得到保存;3)有多处具有历史文化价值的胜迹,且留有较完整的民居建筑形式和台地街巷、合院空间。

3 已有更新规划举措和预设策略

3.1 “刷城”运动

2006年,重庆市政府对石板坡地区作了一系列的城市更新改造设计。可以将其具体实施分为两类:

1)修景:a.刷城:将沿街的建筑外墙重新粉刷,突出展示了传统民居青瓦、古门窗等特点,强调了传统建筑梁柱形式。b.修栈道:石板坡栈道是重庆山城第三步道的主体部分,是重庆唯一建在崖壁上的城市栈道,其中设置了8个平台,供休息观景。

2)危房改造:对部分高危建筑和临时建筑进行了拆除,对主要干道进行了拓宽,并且设置了一些公共环境家具。

3.2 渝中区半岛城市形象设计

根据《重庆市渝中半岛城市形象设计》和《渝中区分区规划》,石板坡地段将成为以居住为主,休闲娱乐为辅的地区。在该地段中,将减少居住人口与建筑容量,同时结合山地地形大量增加绿地面积,以改善城市环境。将搬迁看守所,其原址与两侧山坡形成公园;恢复古城墙和古城门,结合长江大桥形成特色桥头公园;并在此基础上,向北至兴隆街,向南至长江大桥北桥头,向西至第三托儿所,向东至鱼鳅石扩展公共绿地面积,形成以开放绿地、崖线和石板坡古城墙为主的绿色通廊。此外,还将根据天际轮廓线景观规划原则,扩建枇杷山公园与石板坡公园相连接。控制石板坡地区的建筑高度,并兴建半岛之门和千余平方米的城市阳台。

3.3 小结

上述更新设计中,“刷城”运动属于维护式更新,对仍能继续使用的建筑进行修缮,使之不再恶化。并在这一过程中,在建筑风貌上进行了突出山地历史建筑特色的保护措施,基本保留了城市肌理和传统社会生活的特色,局部进行了环境整治。这种更新举措缓和,周期短,消费低。但是从调研可以看出,这一举措虽然收到了一定的成效,但并没有解决本质性问题。

渝中半岛城市形象设计从整体城市的高度上对石板坡地段进行控制性更新,整体功能和结构进行了调配置换,更新目标从单纯的物质环境改善变得更广泛更综合,从而纳入了城市更新联动系统。并且这一设计已作为法规立项,在整体控制上有力度,在组织实施的过程中也比较有利。但它是一种长期、激进且比较缓慢、周期较长的策略,与周边地段改造息息相关。

4 结语

石板坡地段具有中心城区更新和历史地段更新的双重特点,并且因为其颇具特色的山地地形、历史发展和现状情况,使得更新改造问题更为复杂。通过分析比较“刷城”运动和渝中半岛城市形象设计等针对性的更新策略以及社会调研的反思和评价可以发现,基于历史文化的功能性置换和与外部更大范围结构的衔接是更新策略的重点,当通过展示历史形象、扩展交通景观系统和提升具有竞争力的功能性空间时,这一地段才能进入整体城市更新,从而获得资本、资源和发展。因此,从大范围比较控制容量,与周边地段形成功能性互补,保护并突显历史文化特征,将传统生活方式转化为新型经济、人口的置换都是可采取的更新策略,并且这一过程应当是与周边协调的、有机的。

[1] 阳建强,吴明伟.现代城市更新[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1999.

[2] 彭伯通.古城重庆[M].重庆:重庆出版社,1981.

[3] 赵 芾.历史建筑和历史地段保护问题研究——以重庆主城区为例[J].重庆建设,2000(4):8-11.

[4] 许 凡.浅谈历史地段保护的意义和方法[J].小城镇建设,2006(2):7-14.

[5] 王国庆.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与城市紫线规划管理[J].山西建筑,2008,34(31):61-62.

猜你喜欢

渝中区坡地石板
石板街
重庆市渝中区噪声污染现状、问题及防治对策
重庆渝中区政府与区块链企业合作打造食药品追溯平台
千年红檬 诗意石板
——贵州省遵义市播州区石板镇见闻
幸福我一辈子
开展个性化干部教育培训的创新策略探析——以重庆市渝中区为例
运用“互联网+”思维创新政务服务模式的探索——以重庆市渝中区为例
神奇的石板屋
某坡地高层建筑的结构设计分析
长期施用化肥对黄土丘陵区坡地土壤物理性质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