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气候才是云
2010-08-21王左利
文/本刊记者 王左利
“过去两年中,业界对云计算的理解陷入误区——只看局部,而无视整体;只看细节,而忽视架构;只谈概念,而忽视落地应用;只照搬国外经验,却忽视中国具体国情,这给云计算在中国的发展带来了很多障碍。”相关人士表示。而2010年的一个重要改变是,业界已经开始摆脱对其的炒作,走向了更加具体的实践层面。
大家关注的目光不再集中于公有云,私有云与混合云同样吸引了大众的目光。业界也逐渐开始意识到,行业用户是对云计算需求最为迫切的群体。因此,为行业用户提供一种基于云的服务是当前的大势所趋。
越来越多行业用户开始将私有云和公共云产品的融合纳入IT战略规划中,希望这种“混合云(hybrid clouds)”能够更加易于管理,并在效率、可伸缩性、安全性和控制力之间取得平衡。教育行业也同样如此,一些教育机构纷纷开始关注起“云”来。如上海市正在进行“云海计划”,其“教育云”将会采取中央——地方联邦式的云架构,面向上海市的教育机构提供资源的整合与服务。
清华大学李星教授认为,目前云计算的体系结构比起网络的体系结构来说,有更多的不确定性。人们离真正的像TCP/IP定义互联网体系结构那样定义云的体系结构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此外,要建立教育云,是需要规模效应的,没有一定的规模,不能称其为真正意义上的“云”。
一些高校是在实践私有云的时候看到更广范围的应用,从而产生了建公有云的意图。兰州大学在实践了自身的私有云外,看到了云带来的整合资源的强大力量,现在他们正在策划甘肃省高校的一个云联盟,其搭建的云服务平台,将面对周边的十多个高校,提供开放的资源共享,而周边高校也可以在这一平台上提供共享,从而形成一个强大的交集。
“这个云联盟首先要做的事是共享文件,甘肃省高校总体出口经常出现负载高峰,大多数都是由于下载资源,同样的内容每个高校都要重复下载无数遍。如果能把内容目录共享出来,然后再用统一的‘云’的方法去搜索,就可以以更快速度得到资源。”兰州大学网络中心副主任李仲贤说。
而在个体的高校环境内,基于高校内部的私有云架构仍是主力。上海交通大学正在谋划建设自己的“私有云”。上交大网络中心主任顾一众介绍,他主要考虑两个问题,第一,云架构如何虚拟与集中,为师生提供满意的软硬件的服务?以前都是各个部门提出需求或者购买,现在各部门只要租用服务即可,不需要知道它来自哪里,如何管理。第二,应用模式以及使用资源的机制。
无论公有云,还是私有云,谈到云服务即将面临的问题,李星认为,除体系结构之外,还需要关注两个问题,即管理的问题,以及经济模型的问题。“体系结构的变化,必然带来管理模式的变更,如何制定相应的政策,形成相应的模式,很重要。而要利用新的技术,没有解决可持续发展的经济问题,云服务只能是一个标签,而无法解决实际的问题。”
云服务的一个重要特征是“基于实际用量的服务花费”,也就是用户基于自己得到的服务而付出相应的花费。如果说云之上的服务并非免费,那么,如何把云服务的架构最终演变成为一个生产与消费的链条,则是最大的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