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急性菌痢患者中应用不同护理模式的效果比较

2010-08-21杨树清

中国医药指南 2010年29期
关键词:满意率循证计数

杨树清

菌痢是由痢疾杆菌引起的急性肠道传染病,其分为急性与慢性菌痢。急性菌痢主要表现为病急、发热、腹痛、腹泻及粘液便等症状[1]。如得不到及时治疗可造成脱水等多种并发症。本文中笔者就不同护理模式在急性菌痢患者中的护理效果进行比较,现将结果总结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08年1月至2010年3月于巴中市中心医院进行治疗的64例急性菌痢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循证护理组)32例和对照组(常规护理组)32例。对照组的32例患者中,女性15例,男性17例,年龄12~77岁,平均(39.9±7.3)岁,病程1.5~10.5d,平均(7.2±1.3)d,其中:轻型5例,普通型15例,重型7例,中毒型5例。观察组的32例患者中,女性16例,男性16例,年龄13~75岁,平均(41.0±7.5)岁,病程2.0~11.0d,平均(7.4±1.5)d,其中:轻型6例,普通型15例,重型7例,中毒型4例。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构成比、病程及分型等基本资料方面进行比较,P均>0.05,说明两组患者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两组患者在治疗方面进行比较,无显著性差异。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进行治疗,给予患者饮食、症状体征、治疗等多方面的基础护理,尤其对于脱水症状的患者给予补充水电解质方面的护理,同时体温方面的监测要引起注意,因为其也是疾病严重程度的一个反应,由于排便次数及粪便性质的改变易引起肛周皮肤的异常,因此加强肛周皮肤的护理也非常必要。同时注意给予患者必要的心理护理及安慰鼓励等,使患者提高治疗依从性及配合程度。观察组采用循证护理模式进行护理,在常规护理模式的基础上,对患者采用循证护理的思想模式进行护理,包括对以往相关文献的查阅及对以往相关成功病例的经验的总结,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进行相关的护理模式的制定,然后严格实施及执行,在执行的过程中再不断总结问题并提出解决对策,循环以往,最终形成良性循环,最终达到最佳的最适合患者的护理模式。即实践中总结经验,以经验指导实践,取长补短,但对科研实证的有效性和实用性也应进行审慎评审,最终实施护理计划,并通过动态评审的方法监测效果。后将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总有效率、体温、大便次数、白细胞计数、并发症发生率、患者满意率进行统计及比较。

1.3 评价标准

痊愈:患者的各项症状及体征均恢复正常,包括腹痛、腹泻及大便镜检结果等均恢复正常;有效:患者的各项症状及体征均有所改善,包括腹痛、腹泻及大便镜检结果等均有所改善;无效:患者的各项症状及体征均无变化或加重,包括腹痛、腹泻及大便镜检结果等均无变化或加重[2]。

1.4 统计学处理

对文中所得数据进行相关的统计学处理,软件选用SPSS15.0,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采用P<0.05为有显著性差异。

2 结 果

2.1 两组患者总有效率、并发症发生率及患者满意率比较

将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并发症发生率及患者满意率进行比较,具体比较结果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总有效率、并发症发生率及患者满意率比较

2.2 两组患者体温、大便次数、白细胞计数比较

将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体温、大便次数及白细胞计数进行比较,具体比较结果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体温、大便次数、白细胞计数比较

3 讨 论

细菌性痢疾是一种肠道传染病,由痢疾杆菌所致。临床上以发热、腹痛、腹泻、里急后重及排含粘液、脓血的稀便为其主要症状。中毒型痢疾是细菌性痢疾的危重临床类型,起病急,发展快,病情严重,常发生惊厥及休克,易引起死亡,必须早期诊断、及时治疗[3]。但是护理在其中所起的作用也不可忽视。循证护理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新型的护理模式,其注重从以往的护理经验中汲取有益的部分[4],运用于自身护理的过程中。本文中笔者就不同护理模式在急性菌痢患者中的护理效果进行比较,发现循证护理在其中所起的综合作用较为明显,具体体现在总有效率、体温、大便次数、白细胞计数、并发症发生率、患者满意率等方面,因此笔者认为循证护理模式在急性菌痢患者中的综合护理效果优于常规护理,且患者广为接受,值得临床推广及应用。

[1]蒋惠芬,李文菊,孟杨.上海市宝山区2002细菌性痢疾流行病学分析[J].上海预防医学,2004,16(9):439.

[2]Gomi H,Jiang ZD,Adachi JA,et al. In vitro antimicrobial susceptibility testing of becterial enteropathogens causing traveler’s diarrhea in four geographic regions[J]. Antimicrob Agents Chemo ther,2001,45(1):212-216.

[3]范传玲,张晶,方娟等.药物灌肠前行清洁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护理观察[J].实用护理杂志,2002,18(12):11.

[4]Zuckerman JN,Rombo L,Fisch A.The true burden and risk of cholera:implications for prevention and control[J].Lancet Infect Dis,2007,7(8):521-530.

猜你喜欢

满意率循证计数
古人计数
《循证护理》稿约
循证护理在新生儿静脉采血中的应用
递归计数的六种方式
古代的计数方法
结绳计数
米诺环素治疗急性逆行性牙髓炎的疗效探讨
26例颅脑损伤患者中西医联合治疗的研究
循证医学的人文精神
提高96659热线服务满意率实施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