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腋部毛母质瘤1例报告

2010-08-21刘浩宇

中国实验诊断学 2010年1期
关键词:母质皮下肿物

刘 燕,刘浩宇,魏 壮,刘 飙

(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手外科,吉林长春 130021)

腋部毛母质瘤1例报告

刘 燕,刘浩宇,魏 壮,刘 飙*

(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手外科,吉林长春 130021)

*通讯作者

毛母质瘤又称钙化上皮瘤,是一种发生于皮内或皮下,向毛母质细胞分化的良性肿瘤,临床少见。由于其表现多样性,误诊率较高。我院收治1例腋部毛母质瘤患者,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患者,男,21岁,1年前发现左腋部肿物,初为黄豆粒大小,无疼痛,未系统诊治,肿物逐渐增大至鸽蛋大小,我院以“左腋部肿物”收入我科。查体:左腋后襞后侧一肿物,单发,椭圆形,约5 cm×3 cm大小,表皮菲薄,颜色淡红,半透明状,质软,有波动感。其内部有结节状突出,颜色灰白,基底部固定,与深部组织相连,约1 cm×1.5 cm大小。肿物局部皮肤无红,肿,热,及压痛。淋巴结无肿大。

患者于局麻下行肿物切除术,术中探查见:肿物位于皮下,界线清楚,表皮下为淡黄色液体,约10 ml。外侧的结节,呈石灰渣样。

术后切除物送病理,检查结果回报:切除的肿瘤组织中,嗜碱性细胞及嗜酸性细胞(即影细胞)组成不规则的条索,肿瘤间质内有淋巴细胞、单核细胞浸润。见图1。诊断为:毛母质瘤。

图1 光镜下见嗜碱性细胞及嗜酸性细胞(即影细胞)组成不规则的条索(HEx100,x400)

2 讨论

1880年,Maherbe等首先报告了毛母质瘤,推测其是一种来源于皮脂腺的钙化肿瘤,后经电镜证实其来源于毛球的上皮细胞[1]。1974年,WHO正式将此瘤命名为毛母质瘤,并归于毛囊肿瘤。此瘤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但以儿童和青年人多见。多发生在头颈部,其次为上肢、下肢和躯干,常为单发[2]。常见的毛母质瘤表面皮肤多无明显颜色改变,亦有肤色发红、或蓝紫色。肿物呈实质性,质硬,无压痛,与基底无粘连,可推动,内部多有特征性“石灰样”物。毛母质瘤常需要与毛鞘囊肿、皮样囊肿、基底细胞癌、皮肤钙质沉着症等鉴别,主要依靠病理检查。①毛鞘囊肿:毛鞘囊肿壁的碱性细胞和角化,以及有时角化物的钙化均与毛母质瘤相似,但其外周的嗜碱性细胞呈栅状排列,且无影子细胞形成,可资区别。②皮样囊肿:囊肿较硬,系位于真皮或皮下的结节,一般在出生时或5岁以内发生,无自觉症状,病理上囊壁由复层鳞状上皮构成,有颗粒层,囊腔内含角质细胞。③基底细胞癌:该病边缘呈珍球状或堤状隆起,病理为基底细胞呈融状隆起性团块,边缘呈栅状排列。④皮肤钙质沉着症:皮下硬化性结节,质硬,可破溃流出白色石灰样物,组织病理检查:表皮大致正常,真皮深部组织可见大小不等团块状钙化物沉积,呈均质性,HE染色呈深蓝色。钙化物周围有纤维结缔组织包绕,可见异物巨细胞及淋巴细胞。)治疗方法主要是切开并刮除瘤体,尽量避免不必要的扩大切除[3]。但对诊断疑难的病例,病灶切除术是较理想的诊断及治疗方法。

本例患者腋部毛母质瘤,与常见临床表现相异,术后病理学检查为明确临床诊断提供了依据。

[1]王淑贞,组织学与胚胎学[M].第4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5:140-141.

[2]周旭丽,刘正球.37例毛母质瘤临床病理分析[J].中国普通外科杂志,2000,9(3):280.

[3]Julian CG,Bowers PW,a clinical review of 209 pilomatricomas[J].J Am Acad Dermatol,1998,39(2Ptl):191.

1007-4287(2010)01-0146-01

2008-12-17)

猜你喜欢

母质皮下肿物
多发性毛母质瘤1例
毛母质瘤临床特征及超声诊断价值研究
乳腺肿物的超声自动容积成像与增强磁共振诊断对比分析
奥曲肽持续皮下泵入给药在恶性肠梗阻姑息性治疗中的作用
带你了解卵巢肿物
河南省成土母质与土壤空间分布多样性的特征*
皮下结节型结节病1例
贵州母岩(母质)对土壤类型及分布的影响
高龄患者结肠癌伴右肝肿物的诊治探讨
锯齿状缝线皮下埋置面部提升术临床应用(附14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