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天井里的流转岁月

2010-08-19李竞舸

中学生优秀作文·高中版 2010年7期
关键词:三坊七巷方寸通向

李竞舸

如水夜凉,天井中印一抹空然月色,杏花雨微冷。方寸天井,徘徊了几度春夏秋冬,流转了几多烟雨岁月。在这交错的巷坊中,天井数不尽,年华数百年。

三坊七巷最大的房子里有着最美丽的天井。天井宽敞明亮,两畔雕花走廊,黑玉石刻作富贵竹立于小窗棂,墨色幽然可爱;檐下数盏木莲灯在墙上印下淡影,莲影素雅妖娆。正对着天井的阁楼上,有位女子倚窗而望,看这天井——雨时雨露与墨竹共舞,晴时开满一墙菡萏,却是极其淡漠的神色。她,已在这阁楼上被锁十八年,未曾踏出过一步。天井那端的门,近在咫尺;却是望穿秋水也无法触及。她只能等待,等到嫁作人妻。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她父亲是林则徐之子林聪彝,任浙江巡抚。她的住所别致华美,但她——只是这雕笼中的凤雏,连一方小小天井都越不过。鸟鸣春涧,窗外移影,在她无法触及的地方。

灯花悄然而落,煤油灯下的婉容女子伏案夜读,累了便吹熄油灯,漫步至天井仰望夜空。听夜风低语,看明月高悬。她自小在这天井里长大,看母亲搓洗衣服溅湿天井下的青石板,听叔公谈天说地笑语流满庭院,岁月安宁美好。一片冰心在玉壶。她踱步在天井下默念。她叫自己冰心,静好的童年让她的心晶莹。没有了高阁的束缚,天井不再是那道隔世的鸿沟。她可以在天井下放一盆花草,可,以望苍穹而书心声,可以点燃一盏小小的橘灯,路过井下的宛然月影,推开那扇门。

白驹过隙,遥见另一女子捏一只高脚杯浅摇轻晃,神采奕奕地与他人谈笑风生,精明、睿智、泰然自若。她叫林淑华,林则徐的后代之一。自小她随家人迈离天井,穿街过巷,漂洋越海,迁离大陆。她采新风作翼,饮新露为血,张开双臂起跑,最后恣意邀游云端。她在美国加州开的酒厂被喻为“世界最伟大的酒庄”之一。天际的她笑得风华绝代。从天井外望向里头,大敞的木门让视线无所阻碍地遍及每一角落。从檐头雕花,到墙边藤椅,一览无余。

她微笑欣赏,当视线投向那敞窗的阁楼时,再没有女子倚窗惆怅而望,天井中,徘徊的人只因折服于这方寸精致。天井里唯余美丽无声细流。

天井,这端是春闺,那端是门,承载了多少无奈叹息,却也寄放了多少肆意笑声。当天井载不住千千万万哀怨寂寞,当革命激流奔腾而至,门被冲撞而开,天井通向了街坊,通向了大路,通向了世界。中国人不再徘徊方寸天井,不再禁锢自己于一个华丽的囚牢,鲜血洒满五星旗,呐喊振开封闭之门。潮水般涌动的中国人迈出了国门。奥运、阅兵,不断奋斗的中国惊艳了世界;世博会,世界再次瞩目中国,中国还将更加绚丽夺目。

天井那端不再有高阁女子对墙空待朱颜凋,天井外,连着一片广阔无垠湛蓝色的天。

(本文获福建省“中华赞·乡土情”散文组一等奖)

点评

作者以“三坊七巷最大的房子里最美丽的天井为描写对象。使文章极具历史感和古典美。文章用词典雅,优美流畅,采用多种句式表达,富有变化。文章结构完整,层次分明。选材角度独辟蹊径,以小见大,通过对比描写,书写天井边不同时代女子的迥异遭遇,体现了时代的进步。是一篇难得的文学佳作。

(陈勇)

猜你喜欢

三坊七巷方寸通向
方寸洞
任何人都可以发光发热
乡村生活 通向远方
“乱了方寸”前不可加“心里”
方寸,为大
小鱼,你睡在哪里?
如何问问题?
宽扁担比窄扁担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