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科学评估气候变化 正确制定生态战略

2010-08-19陈国阶

决策 2010年5期
关键词:气候变化气候经济

陈国阶

科学评估气候变化 正确制定生态战略

陈国阶

气候变化是伴随地球的演进和进化而存在的,从目前看,气候变暖只是指全球气候变化短期内的趋势,而气候变暖是利是弊要科学评估。就我国而言,应对气候变化,节能减排,建设生态村、镇、县、市、省,正确制定生态战略,是实现可持续发展,建设和谐社会的重大举措。我们应该在生态建设中发展低碳经济,在发展低碳经济中带动生态省建设。

气候变化;生态战略;低碳经济;可持续发展

前言

碳,一个化学元素,一时间成为举世瞩目的名词:低碳经济、低碳发展、低碳消费、低碳生活、低碳社会;碳汇、碳源、碳容量、碳交易、碳排放、碳责任、碳外交等等一系列与碳有关的问题、概念、观念、理念充斥媒体、政界文件、高层讲话、外交辞令、学术论坛。低碳也成为一种时髦,掌握碳排放的话语权已成为一场新的外交斗争。不知世界要进入碳时代还是要摆脱碳时代?让人眼花缭乱,摸不着主旨;似乎世界到了恐碳、恨碳、恶碳的地步!殊不知,人本身也是碳水化合物,没有碳,哪来的生物、食品、人类?碳是有机之母,生命之源,生存之本,何怕之有?为此,笔者认为,在当前“低碳”高潮的热闹声中,应该有科学的冷思考。

一、气候变暖是波动的长期过程

碳问题的提出是与气候变化相联系的。当前主导和主流的论点是,碳排放引起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的增加;而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增加,又导致地球大气气温的上升,气温的上升 (即全球变暖)又导致冰川蚀化、海平面上升、气候反常,祸及人类安危。对此,尽管目前还不能给出严谨的科学论证,学术界争论仍很多,很激烈,笔者基本上还是持支持的立场的,即相信碳排放量的增加导致全球气候变暖是可接受的理论。现在笔者所不能苟同的论点是,气候变化、变暖就一定是灾难,是人类可怕的未来。对此,笔者赞成用客观分析的态度,反对炒作,更反对讹诈。

笔者根据自己的科学思维和已掌握的科学证据,认为地球气候变暖基本上是可信的。高山冰川的退缩,森林线的上升,两极冰川的融化等都表明气候变暖的事实是存在的。现在的问题是:

1.气候变暖不是直线上升的,并不表现为一年比一年暖,而是反复的,冷暖交替的。变暖即便存在也是漫长的过程,人类有时间来应对它们,适应它们。

2.气候变暖不是全球都变暖,更不是全球同时变暖,而是表现为有的地区变暖,有的地区变冷,有的变得快,有的变得慢。因此,人类面对变暖,不同地带和区域之间有相互缓冲调整的回旋空间。

3.气候变暖,从目前看,只是指在全球气候变化短期内的趋势,即以几十年、百年的尺度来考虑的。至于长周期的变化,是不是就一直变暖?并不确定;更大的机率是冷暖交错与交替。当前不能确定的是:人为气候变暖是与自然变暖同时发生,还是与自然变冷相遇?人为变暖与自然变暖各占多大的比重?今后若干年,若天文因素导致地球进入冰期,气候不仅不变暖,还可能以变冷为主导,目前对此并没有确定。天文因素的力量比人为因素大得多。因此,即使现在变暖,乃至百年内变暖,也不能说以后地球就一直变暖。从地球发展史上看,变冷变暖交替出现才是真正的规律。

4.即使今后相当长 (例如几十年)时间内,气候变暖成事实,即按现在的炒作说全球上升 2~4°C,也不会超过地球曾经有过的暖期的气温,也不是灭顶之灾。

二、气候变暖的利弊尚难评估

笔者认为,气候变暖是祸是福,是利是弊是一个未知数。将全球变暖说得恐怖、恐慌、恐惧,是缺乏科学依据的。

应该承认,人类科学技术发展到今天,并没有也不可能真实地就气候变暖模拟全球生态系统的变化。现有的任何计算机模型、模拟,都只是一些高度抽象的不着天不着地,更远离真实“天地”的“伪”模型,地球生态系统的复杂性、变动性、非线性、不确定性,远远超出任何数学模型的计算能力,计算机的模拟能力;而任何模拟中,只要一个系数、一个参数不符合实际,一个假设条件不符合实际,都有可能导致模拟结果的反结论。

在这种情况下,现在所说的全球变暖导致的灾难,最多只能是一种假说、假设、假证。

当然,有一些结论,从目前的科学推导来说,对其结果是可以预测的,例如通过融冰的数量、速度,推算海平面的上升;但对全球生态系统的变化,却难以用那么简单的计算来描述、推断;至于利弊、价值变化,更难说清楚。

地球是一个复杂的系统,由多种气候类型和多个气候带组成,不论纬度地带性、经度地带性还是垂直地带性,都存在有广幅的气候变动带,可以适应不同气候条件下植物和动物、微生物的不同类型的存在。因此,气候变暖可能促使生物和生态系统空间格局的变化,不可能导致物种的灭亡,更不可能导致物种的大量死亡,因为生物是可以迁移的,能够迁移的。迁移适应是地球生物演变或演替的重要内容,气候变暖导致物种大量消失,是耸人听闻,是没有根据的。

从生态系统的地域分布上看,热量的增加,特别是水热条件丰富的区域,物种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增加,寒冷导致生物的死亡,冰期的到来,造成大量物种死亡,这是地质时期的事实。我国横断山区之所以有丰富的古代孑遗物种,就是第四纪冰川的生物避难所,从目前的地球生物的耐冷耐热对比而言,只要有一定水分,耐热的适应性更强。

气候变暖,主要发生在高海拔和高纬度的寒冷地区。寒冷地区变暖,万物生长,绿色植物增加,碳汇增加,生产力提高,有什么值得恐慌。

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基本物质,二氧化碳增加,有利于光合作用,提高生物初级生产力。又有什么不好?

笔者认为,气候变暖,肯定会给人类带来新挑战,需要认识新问题,研究新规律,调整生态系统管理的思路和布局,但有一点可以肯定,全球变暖不会引起全球生态灾难,最可能的结果是利弊并存,并且可能利大于弊,弊也在可控范围之内。

三、应对气候变化重在适应

气候变化是伴随地球的演化和进化而存在的。从一定意义上说,气候变化是地球生物演化的载体和存在形式。地球气候不论变暖还是变冷,在地球生命史上是“家常便饭”。变是绝对的,不变是相对的。在地球生命发展史约二十亿年中,既经受变冷的考验,也经受变暖的考验,而且还经受过大幅度或超异常(即超过一般变化幅度)的变冷和变暖的考验。这些过程,当然对部分生物造成大的冲击,但也为生物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提供新的进化动力。

当代气候变化,总体上应该是地球历史气候变化的延续,当然由于人类活动,这种变化,特别是人们关注的变暖,可能幅度、速度都要高于一般的历史时期,可能会引起地球生态系统较强烈的响应或变动,但有一点可以肯定,气候变化不可能摧毁地球生态系统,更不可能摧毁人类。

更进一步说,在全球气候变化面前,人类不可能去调控它,而只能去适应它。当前,普遍的认识是,地球气候变暖是人类活动引起的,是排放二氧化碳引起的,因而要通过减排来控制气候变暖,让气候回到正常的轨道上去。也就是说通过调控碳排放,达到调控气候变化的目标。对此可不可行?人类无法通过实验来验证,也无法从地球发展史上找到案例来佐证。我们暂且相信通过减碳达到调控气候变暖,抑制气候变暖是可行的,但也只能抑制人为变暖的部分,不能抑制自然变化 (如果存在的话)的部分。这里还要提出的一个问题是调控气候变暖的成本与适应气候变暖而采取的适应措施的成本,谁大谁小,哪个更经济、更合理?至今无人能说清楚,是一笔糊涂账或一笔无人能算清楚的账,但这却是一笔关系人类全局发展战略的账。

笔者认为,很可能的结果是,采取适应措施的成本会远低于调控气候的成本,因为适应气候变暖、变干、降雨量分布调整、极端气候现象增多等都在人类能适应的范围之内,并且仅存在于地球的局部地区,范围是有限的,损失也是有限的;应对的措施,特别是灾情减缓、救援、灾后恢复重建,都在人类能力之内,经济上也基本上是可接受的。不管任何年份,地球上总会有或多或少,或强或弱的气象灾害发生,应对这些,人类是有办法的,有经验的,即便是近年被认为极端气候发生频繁,也不致对当年的社会经济发展造成大的问题。即便对最可怕的海平面上升,对沿海低海拔城市、工农业、居民点等造成威胁,对许多岛国造成威胁,在当代的技术条件下,也是可以抗拒的,因为海平面上升也是一个反复波动的过程,最快几十年乃至百年以上才有较大 (上米单位)的变化,人类完全有技术可以通过加高堤防来防御,或暂时退到较高地形部位来适应。

而调控碳排放,要冒的技术风险、成本风险和效果风险可能要大得多,对许多发展中国家来说,可能要面临着发不发展的问题,要面临着延长贫困,滞后发展,承受高成本生产压力、生活压力的风险。而面对自然因素升温变暖,人类再减碳,花费的成本再大,也无济于事。

四、将发展低碳经济纳入低污经济轨道

当前发展低碳经济成为一个热门话题,也成为各地区各部门争先打造的名片,笔者对此持支持的态度。但是,这里必须郑重指出,发展低碳经济是一项长期艰巨的任务,不是权宜之计,更不是口号和幌子。要发展低碳经济,近期恐怕牺牲大于获取,支出大于收入,代价成本大于收益和利润。对此,应该有足够清醒的认识。

更重要的一点是,在当前,中国各种传统污染物质的威胁,例如大气中的二氧化硫、氮氧化合物、降尘、酸雨、氯气等;水体中的重金属、COD、大肠杆菌、富营养化物质等的危害,远大于碳的污染和排放的威胁。前者大多已处于高危状态,直接影响到各地居民的健康、经济的发展和生态的安全,并且污染历史长、危害大,群众更为关切。因此,在此背景下,若将重点放在减碳排放,忽略对上述污染的及时整治,则是本末倒置,是不可取的。当然,更不能用减碳来掩盖其他污染的严峻现实。因此,在相当长的时间内,特别是在“十二五”期间,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的重点仍应是对大气、水体、固体废弃物的整治、水土保持、生态系统功能的保护等;让所有国民呼吸上新鲜的空气,饮上安全卫生的水,食上健康的食品仍是重中之重,总之不能过分强调减碳而忽略对污染的整治。

因此,笔者主张,减碳应作为整个减排的一部分,而不是主体更不是全部,统一实施。在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的战略中,在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中,减排节能是主体,是我们综合追求的目标,减碳只是减排中的一部分,并且不是主要部分,更不是当前最迫切的部分。作为节能减排总任务、总目标的组成部分,减碳,营造低碳经济,提倡低碳生活,建设低碳社会,笔者是赞成的。但将低碳凌驾于减排之上,或只抓减碳,不抓减排,以减碳代减排,是不可取的。

发达国家为什么将减碳提高到压倒一切的地步,这是与他们的国情相联系的。大凡发达国家环境污染最严重时期,是上世纪 60~70年代,即工业化中期向后期开始过渡的时期。20世纪 70年代后,发达国家进入工业化后期,某些国家开始进入信息化社会发展阶段,产业结构的优化,经济技术水平的空前提高,环境污染治理强度的加强,人们环境意识的增强等,已使曾经轰动世界的公害事件 (污染型)不再发生,传统污染 (水体、大气、固废物)等大为减轻,昔日严重污染的河流重新变清,鱼类回游,水生态功能恢复;大气酸雨污染、光化学污染、二氧化硫、降尘等污染大大减轻,蓝天重见、城市美化、绿地成荫、空气清新;这已是发达国家的“家常便饭”。因此,他们只有碳的问题较突出,或者说主要是碳的问题,他们以减碳为中心,是抓住了要害和重点。但我国不同,我们的主要任务是综合减排,首要任务是完成发达国家上世纪 70年代以后所完成的治污任务,只有这些问题解决了,减碳的任务才能解决。我们现在不能跟着发达国家唱一个调子,否则我们的环境治理会本末倒置,时序混乱。

当然,低碳经济,控制碳产业,发展低碳技术,增加碳汇,建设低碳产业体系和消费体系,有它自己一些特殊的领域和特殊的技术手段,需要加以特殊的支持,给予特殊的重视,这都是应该的;在一定时期,将其作为整治重点,也是可以理解的。但是,在战略规划和战略决策上,我们一定要很明确,我们必须先治污,在治污中治碳,在减污中减碳,在构建低污产业体系中发展低碳经济,在建设节约型社会中,建设低碳社会。

五、积极行动,在治本上下功夫

国际间碳排放的博弈,首要的是话语权的博弈。现在面对中国的一个严酷事实是,减碳的舆论已形成国际压力,不管气候变暖是真是假,与碳排放是否有关,国际上不论政治界、经济界、环境界、文化界都已被动员起来,形成不减碳排放就是逆潮流的舆论氛围和生存空间,不附和这种舆论,遵循这种游戏规则,就会被孤立,甚至被制裁。也就是说,碳排放的话语权已被发达国家所控制,制定游戏规则的主动权、主导权已为他们所掌握,这是更需要我们严肃对待的现实。

既然,由发达国家主导、主演的这出减碳大戏已经登台了、演出了、唱开了、定调了,作为后发展国家,我们不跟着唱还不行。为此,笔者认为,我国对减碳、低碳本来也是早晚都要唱的戏,现在跟着唱,大声唱也是好事。要记住的一点是,我们要唱好这出戏,有自己出色的表演,需要练好内功。

如前所述,碳减排,发展低碳经济,构建低碳社会,不仅仅是孤立的碳问题,它牵连到社会—经济—自然的复合巨系统,牵连到环境整治的总战略,我们追求的目标是生态环境建设的全面进展,环境质量的全面改善,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发展低碳经济不能就碳论碳,而应该从更广博的视野上,更深层次的思考上,从治本的立足点上,构建低碳经济。这里有三个层次的问题,需要解决。

(一)调整产业结构

当前我国的产业结构仍然是一个高污染、高碳排放的结构,优化产业结构,是实现到 2020年,我国单位 GDP碳排放减少 40%的主要措施。就是说,到 2020年,要减少我国的碳排放总量是不现实的。但减少单位 GDP碳排放强度,虽然困难也很大,但毕竟还有潜力和空间。其主要战略是加快工业化中期向工业化后期的转化,加快“三二一”倒三角形三大产业结构的形成。

与此同时,要在工业产业内部,调整结构,重要的是使工业精化、轻化,大力发展新型产业和低污染、低耗能产业,限制高耗能、高污染、高碳产业;对于产能过剩的钢铁、水泥、炼铝、铁合金、多晶硅等产业,坚决限制再扩大规模,实施关停并转。

当前,一个值得注意的现象是,不少地区和部门以减排节能为借口,以发展低碳经济之名,行高碳经济之实。其典型例子是重复建设,产能过剩。例如发展光伏产业,利用太阳能本是有效利用可再生清洁能源的有效途径;但光伏材料多晶硅是高耗能产业,生产过程中消耗大量能源,也排放碳、氯、氟等有害气体,现在全国蜂拥而上,产能大大过剩仍不收兵,实际上就是在搞高碳生产。

我国的基本国情规定煤炭是能源的主体,这给低碳经济、低污经济的发展造成巨大的障碍。但即便如此,能源结构仍有优化空间,太阳能、水能、风能、核能、海洋能、生物能、地热能等发展潜力巨大,优化能源结构依然可以腾出许多碳、污排放容量。

(二)提升产业技术水平是减污低碳的关键

我国正处于工业化中期,在许多地区,第二产业在相当长的时期内仍将需要发展,甚至加大发展并保持在 GDP中较大的比重,对这类地区,关键是要引进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即用高端技术提高传统产业的节能减排减碳的功能和效率。

对于所有的产业类型,包括一、二、三产业的各个具体部门,我国都还是一个粗放型的产业体系。因此,减污减排有巨大空间,实现产业由粗放型向节约集约型的过渡,是我国低碳经济的必由之路。即以能源工业为例,以信息技术改造、提升能源体系,美国已制定了规划,确定了目标,投入了巨大资金,不久将会产生巨大效益。对此,我国的能源体系不论技术、管理、运行、设备、调控等都更落后,浪费更严重,应该效仿美国的榜样:以全新技术,彻底改造能源体系,从能源基地、发电、输电、配电、用电,采用最新技术,全国统一、系统调控,避免部门、区域、峰谷失衡等矛盾造成的浪费,减少材料、输电的消耗,都是我国应该努力完成的。

总之,应该变压力为动力,以发展低污低碳经济为契机,全面提升我国的产业发展水平。

(三)营造低污低碳产业发展的社会氛围与市场

就是说,要将发展低污低碳经济的观念和理念,为广大民众所接受,使之形成与低碳消费相适应的社会环境,大众真正愿意并乐于接受低碳的生活方式,青睐低碳的产品和消费,低污低碳产品和产业才有市场,才能赢利,相关企业和产业才能生存、发展、壮大,最终取代高耗能、高碳产品和产业。

但仅此还不够,还应该让产业和产品的经营者和设计者顺应民意,在产品的设计、生产、销售中体现低碳,实现低碳。例如当前严重存在的过度包装问题,长期得不到解决,并且有愈演愈烈的趋势,这主要是经营者、设计者、生产者为追求利润,应对竞争的结果,如消费者能抵制过度包装的产品,厂家就得改弦换辙;同样厂家若能以低耗低碳为经营理念,就不会以过度包装等方式来危害资源、坑害消费者。总之,经济是为消费者服务的,消费理念要改变,并形成强大的社会压力,才能为低污低碳经济发展创建基础。

结语

生态经济、循环经济、低碳经济都是工业化后期倡导和着力推行的新的经济发展模式;应对气候变化,节能减排,建设生态村、镇、县、市、省,是实现可持续发展,建设和谐社会的重大举措。当前,就我国而言,转变发展方式,变粗放型、高污染、高消耗、低效益的国民经济体系为精细型、节约型、低污染、低消耗、高效益的体系,是重中之重。核心是低污低碳技术的创新和管理的创新。控制气候变暖,应对气候变暖,发展低碳经济,创建低碳社会,与生态建设具有异曲同工之妙,大方向是一致的。我们应该在生态建设中发展低碳经济,在发展低碳经济中,带动生态省建设。

[1] 樊钢主编,走向低碳发展:中国与世界 --中国经济学家的建议,中国经济出版社,2010,北京.

[2] 聂树人,医学地埋学概论,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88,西安.

[3] 竺可桢,中国五千年来气候变迁的初步研究,中国科学,1973,16(2),226-256.

[4] 朱士光、王元林、呼林贵,历史时期关中地区气候变化的初步研究,笫四纪研究,1998(2),1-11.

[5] 黄秉维、郑度、赵名茶等,现代自然地理,科学出版社,1999,北京.

陈国阶 (1940-),男,广东普宁人,中科院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学术委员会主任、研究员,四川省决策咨询委生态环境组组长。主要研究方向:地质地理、生态环境保护。

猜你喜欢

气候变化气候经济
“林下经济”助农增收
《应对气候变化报告(2022)》发布
气候变化与环保法官
民营经济大有可为
气候变化:法官的作用
瞧,气候大不同
应对气候变化需要打通“网关”
气候的未来掌握在我们手中
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