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加强清代王府建筑研究 推进北京文化产业建设*

2010-08-15赵晓峰

山西建筑 2010年33期
关键词:王府北京艺术

康 健 赵晓峰

0 引言

北京这座古都有着太多重量级的皇家建筑或礼制建筑。多年来,学界已对明清故宫、御苑离宫、坛庙陵寝等重要建筑类型投入了较多的精力。然而,如今回首再望,我们的研究在某些领域仍存在很大的空白,这其中就包括下文将讨论的北京清代王府建筑。

1 清代王府建筑艺术研究的迫切性

王府建筑是仅次于宫殿建筑的重要建筑类型,是封建时代礼制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中国现存的古代王府数量极为有限,且绝大多数为清代王府。这些王府主要留存于北京城,余者存于内蒙各地、河北承德以及沈阳等地。北京的王府建筑贯穿了有清一朝的全部历史,与各地王府相比具有最系统和最经典的建筑艺术价值,是中国王府文化的重要物质载体,更是建筑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从“形而下”“形而中”以及“形而上”三个文化层面高度糅融的古建筑精品,有着很高的文物保护价值和研究价值。

然而长期以来,在日新月异的北京城的规划建设中,这些不可再生的古代建筑艺术精品竟屡屡被占用、拆改甚至彻底破坏,致使原本遗存颇丰的王府建筑体系遭到严重损害。如今,保存相对完好的北京清代王府有 8处(不足清末王府数量的 1/6),而府邸建筑与园林部分均保存完好的只有 2处(恭亲王府和醇亲王府)。因其存量稀缺性的与日俱增,今天我们对这些硕果仅存的王府实例进行全面而深入地研究便具有了更突显的价值和更迫切的意义。

2 清代王府建筑文化研究概况

2.1 国内外研究现状与学术空白

国内外学术界对清代王府文化的研究开展的较晚,且远逊于对北京故宫、天坛、太庙、颐和园等皇家建筑的研究投入。国外学者在过去相当长的时间内更多的是关注北京清代王府的器物及其外流状况。国内学界于20世纪30年代曾出现了为数极少的关于北京王府建筑的个案研究或整理工作,如单士元先生的《恭王府沿革考略》以及刘致平先生关于恭王府的测绘和研究。此后,关于清代王府的研究一直陷于停顿,后于 90年代方始再次出现少量研究,如于振生的“北京王府建筑”、赵志忠的《北京的王府与文化》等。进入 21世纪后,清代王府建筑艺术与文化相关研究略有增多,主要以北京王府和蒙古王府为研究对象。这些研究大致可分为“综述性”研究和“个案性”研究两大类,“综述性”研究基本搞清了清代王府建筑分布的地域格局、建筑概况以及建筑形制的基本特点(如王其明的“中国王府建筑述略”及谷长江、沈弘的《老照片中的大清王府》等);“个案性”研究主要从建筑自身特色、造园艺术成就及营造技术特点等方面进行了探讨(如赵迅的“恭王府及花园”及贾隽的“醇王府园造园艺术简析”等)。2005年清代王府及王府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在京举行,显示了国内学界开始从更广的视角对这一研究领域进行关注。

然而,尽管学术界已经取得一些可喜的研究成果,但与博大精深的王府建筑艺术文化相比,有的研究仍然显得零散、单薄而不成体系。简赅地讲,关于清代王府建筑文化的研究在以下诸方面仍存在着明显不足:

1)“综述性”研究和“个案性”研究的理论深度和研究方法有待进一步提高,对二者整体有机的综合研究尚未形成;

2)多为“形而下”的物质文化研究和“形而中”的制度文化研究,罕见对王府建筑“形而上”层面精神文化的深入探讨;

3)多限于对建筑艺术本身的研究,严重缺乏对北京清代王府建筑的文物保护策略和有效实现途径方面的研究;

4)不能将中国王府建筑艺术文化的弘扬与现时的社会经济建设结合起来。

2.2 新时期北京清代王府建筑的研究意义

就北京清代王府而言,如何将北京清代王府建筑高品质的“汇通式”综合研究和“深透式”典例研究有机结合,形成完整的建筑艺术理论体系,并以此为基础进行清代王府文化的整体保护和推广,科学合理地利用北京奥运的机遇实现文化产业对旅游经济提升效应,切实促进北京的经济增长便成为本课题的核心思想和战略目标。目前,北京“恭王府博物馆”在排除了各种困难后刚刚挂牌,正在全面启动清代王府文化的研究,也正是急需汇集各种研究力量协同推进清代王府文化整体研究水平的重大机遇期,在这种背景下,北京清代王府建筑文化研究有着重大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3 加强北京清代王府建筑研究的整体战略框架

3.1 有待系统整合的研究内容

从文献与实物相结合的角度系统汇总北京及京外地区的所有曾经存在的清代王府建筑,将资料整理建立起数据库。以实地系统测绘调研的形式详细考查北京现存的王府,参照《大清会典》《大清律例》等重要清代礼制文献探研这些古建筑的建筑制度、一般特性及艺术特征,并采用比较研究法对比北京王府与京外王府建筑艺术的异同。在对清代王府建筑建立了较高整体认知度的基础上,再针对保护状态最好的恭王府、醇王府进行专项深入研究,实现宏观研究与微观研究科学整合。继而根据目前清代王府建筑保护现状中存在的种种问题提出可行的文物保护策略和具体措施,最后将探讨在奥运经济背景下北京王府建筑的合理利用途径,以及王府建筑艺术文化推广的实现方法。

笔者认为,在 2008年奥运之际,应首先从以下具体系列内容进行攻关式研究:

1)清代王府建筑历史分期、建筑形制及共性艺术特征研究(此项为基础性准备研究);2)北京清代王府建筑的历史变迁、艺术风格与装饰特征及其与京外地区王府建筑艺术的异同;3)北京清代王府的建筑尺度、形态序列及内外部空间的场所精神(以上三项内容均为综合性研究);4)恭王府建筑及萃景园造园艺术特色探析;5)醇王府建筑及其园林艺术特色探析(以上两项为经典个案研究);6)北京清代王府建筑整体保护策略及合理利用途径;7)北京清代王府建筑艺术的多语种(如英、日、法等语种)文化推广(以上两项为应用性研究)。

3.2 建立科学完善的研究方法

笔者认为,北京清代王府建筑文化研究应在坚持“整体性综合研究”的理念下注重以下具体方法的尝试:

1)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的互补性研究方法:前者旨在深入挖掘王府建筑的艺术价值,是保护利用(应用研究)的基础;后者旨在探寻一条能充分弘扬王府建筑文化的有效途径,并使建筑文化的基础研究实现经济效益的最大化。避免一般建筑历史文化研究与社会经济脱节的弊病。

2)“原始文献”与“实物考古”的有机结合:注重地方古史和地方志的发掘整理,同时关注其与实物考古资料、实地调研测绘的印证情况。

3)“林木互见”的宏观与微观相统一的研究方法:宏观来看,本课题将在建筑客观现象研究的基础上,运用历史哲学和文化人类学观点对建筑史的发生、前提、机制、性质、规律等进行反思;微观上,将贴近古人的观念、思维、心态及社会生活场景,把心态史与社会史的方法和建筑历史研究结合起来。

4)重点突破的研究方法:在清代王府建筑史实梳理的研究基础上,从北京王府建筑中按照“亲王府”“郡王府”及“公主府”等代表类型的典例进行深入研讨。其中尤以“恭王府”“醇王府”为重点个案进行全面而深入的剖析。

5)多学科联合攻关的研究路径:本课题理论研究的主体部分将涉及建筑历史学、古典建筑艺术学与其他相关学科(文化学、社会学、文物保护学、旅游经济学等)的紧密结合,最后的多语种文化推广也体现了这种联合攻关的特点。这种多学科的优势互补有助于实现本课题的学术前沿性和研究的实用性。

3.3 加强北京传统建筑保护力度,创造整体和谐的研究环境

以推进北京文化产业为归宿的传统建筑研究离不开良好社会环境的支持。我们应强烈呼吁并力争创造一个关注文化、尊重文化乃至是崇尚文化的整体社会环境,切实促进北京地区传统建筑的保护工作。古建筑保护是研究、开发和利用的基本保证,然而当前我省(乃至全国)在城市建设和经济发展的大潮中对历史建筑的有效保护仍然缺乏有力措施。鉴于此,笔者提出以下几点有关古建文物保护策略的构想以供参考:

1)大力推进北京王府古建测绘及数字化存档工作。北京的王府建筑大都没有数字化的测绘成果,这不能不说是研究基础的重大缺憾。古建筑测绘是文物保护、研究、修复、开发、利用的基础性工作,需要每年投入相当的人力、时间和财力去持续不断地经营。目前这一工作尚未在北京王府建筑中普遍展开,极少数的古建测绘工作只是在建筑修缮前的必要环节,这对于庞大的测绘需求量而言仍是杯水车薪。在一些发达国家,一般都设立专门的古建测绘机构,而我国至今尚无。鉴于此,笔者倡议我省文保部门应与高校间展开合作,全面推进地方传统建筑测绘及数字化存档的进程。

2)建立健全的建筑文物保护机制。首先,应建立和完善保护文化遗产的法律体系。其次,各级文保部门要把保护人类文化遗产同环境保护、生态保护、经济发展的整体规划结合起来,根据各自历史和自然环境的实际状况,对每一处文化遗产都要制定出相应的保护措施,规范保护程序,建立和健全保护机构,落实保护责任制,促使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健康有序地进行。

3)正确处理好建筑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利用的关系。文化遗产具有“不可再生”的属性,因此,利用历史文化遗产必须做到合法、合理、科学。我们在保护和利用文化遗产上必须处理好以下两大方面的关系:a.要处理好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的关系。我们对传统建筑资源的开发利用不能是掠夺的、破坏的方式,不能只顾眼前利益而剥夺后人对资源的享用权,要采取可持续发展的思路。b.要处理好经济建设与遗产保护的关系,协调彼此矛盾并寻找双赢的结合点。根据北京王府的保护现状和面临的主要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与之相适应的保护策略及方法。尤其是要正确对待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关系。任何地方都不能把文化遗产当作一般的经济资源进行开发,把经济效益视为唯一目的,不能只顾赚钱而不顾它的社会功能、社会效益。

以上拙见但求抛砖引玉,使更多的有识之士关注燕赵传统建筑的历史文化研究,并为推进北京文化产业建设起到积极的探研作用。

[1]莫 赛.浅析皇城相府官宅建筑的传统文化内涵[J].山西建筑,2009,35(7):43-44.

猜你喜欢

王府北京艺术
北京,离幸福通勤还有多远?
thé ATRE茶聚场北京王府中环店
北京春暖花开
北京的河
北京,北京
纸的艺术
因艺术而生
艺术之手
论明代大同代王府的旅游开发
略论明朝代王府的犯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