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统一的广东水利信息化资源整合共享研究

2010-08-15

水利信息化 2010年2期
关键词:广东省统一水利

莫 洁

(广东省防汛抢险技术保障中心,广东 广州 510620)

1 广东水利信息化资源整合共享存在的问题

广东省水利信息化建设经过近十年的发展,取得了一些成绩,为水利、三防工作提供了有力支撑,但水利信息化在资源整合共享方面存在的问题,已成为制约信息化进一步发展的主要障碍。

1.1 建设分散

水利信息化虽有规划,但难以落实;项目立项各自为政、重复建设;项目建设各自为战、目标单一,贪大求新、实用性差;水利基建工程中非工程措施薄弱,甚至空白。

1.2 管理分散

水利信息化管理组织机构不健全,大部分基层部门没有设立信息化领导和工作机构;制度不健全,信息化项目在前期立项、建设管理、成果管理、运行维护管理,以及综合利用管理等方面都没有制度依据;技术规范不健全,各业务信息系统使用的技术标准和规范五花八门,大部分系统建设没有经过统一的技术审查;系统的运行维护管理得不到重视,系统效益难以发挥。

1.3 资源分散

信息资源的部门、地域和业务分割现象严重,信息系统兼容性差,“信息孤岛”遍地开花。广东省水利系统在建、已建的不同类别数据库逾百个,但其中至少 30 % 的数据库内容基本相同,50 % 的数据库内容存在交叉重复,重复建设比较严重的主要是部分业务应用系统、地理空间、工程信息等类别的数据库。

2 广东水利信息化的“四统一”要求

针对广东水利信息化工作建设、管理、资源分散的问题,2007 年,广东省水利厅提出了实现广东水利信息化“统一规划,统一标准、统一开发、统一使用”的“四统一”要求,全省一盘棋,以“统”治“散”,以战略的高度统筹解决水利信息化资源分散的问题。统一规划,即在水利部和广东省水利信息化发展规划的框架下,有序推进全省水利信息化建设和管理;统一标准,即遵循水利部和水利厅水利信息化的技术规范,进行水利信息化项目建设,确保通信网络和各类业务资源应用系统互联互通,信息共享;统一开发,即建立健全各级水利信息化工作的领导机构和工作机构,实行全省水利信息化工作的行业管理,具有同类业务类型的数据资源、业务应用资源实行统一开发,在全省推广应用;统一使用,即建立覆盖全省水利业务的通信网络平台、水利数据中心、业务资源共享平台,实现通信资源、数据资源和业务应用资源的高度共享。

3 广东信息化资源整合共享推进的主要措施

3.1 落实保障措施

(1)建立健全组织机构。全省 21 个地市全部建立和完善了由单位一把手担任组长的水利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及办公室,真正做到信息化工作有人抓、有人管、有人做,为“四统一”提供了领导和组织的保障。

(2)出台管理制度。2008 年以来制定出台了《广东省水利信息化“四统一”纲要》、《广东省水利信息化建设管理暂行办法》、《广东省水利信息化工作考评办法(试行)》、《关于进一步加强水利信息化工作的若干意见》,为全省水利信息化建设、为加快信息化资源整合和共享做出具体的规范和指引。

(3)加强各阶段的推进。2007~2009 年先后3 次召开厅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会议,2 次全省水利信息化工作会议,多次厅务会议,明确推进“四统一”中有关机构、制度和项目建设的有关问题,明确“四统一”一揽子工程“统一规划、抓紧立项、分步实施、资源共享”的指导思想,以及急用先建,先行实施省水利数据中心、东江水资源水质水量监控管理系统、大中型水库实时监控系统等项目的建设,实现“统一”有突破,其他业务系统根据条件成熟情况分步实施的建设原则,明确了近期抓好“建、联、管、用”4 个工作重点,使“四统一”的推进有思路、有制度、有落实。

3.2 加强规范建设

在水利部颁布的水利信息化技术标准体系的基础上,2008 年以来结合三防指挥系统、电子公文交换平台、综合办公业务系统、水利工程视频监控系统等项目建设的具体实践,陆续编制印发了 8 项技术规范,落实“统一标准”,引导广东省水利信息化走向共享和整合。8 项技术规范如下:

《广东省水利信息网命名及 IP 地址分配规定》;

《广东省水利工程数据库表结构与标识符规范》;

《广东省热带气旋数据库表结构与标识符规范》;

《广东省实时雨水情数据库表结构与标识符实施规范》;

《广东省水利系统信息交换单位名称代码规范》;《广东省水利工程视频监控系统技术规范》;《广东省水利系统电子公文交换平台接口技术规约》;

《广东省水利厅综合办公业务系统与其他业务系统整合接口规约》。

同时,加强信息化项目的技术审查。由省水利厅信息化办对厅机关和厅属单位信息化项目预算提出审查意见并统筹安排,其他水利工程中所含非工程措施项目也由技术审查部门根据规定程序进行审查,保证新建信息化项目符合统一标准的要求。

3.3 推进信息化项目建设

按照整合完善一批、升级改造一批、建设开发一批的“三个一批”原则,推进信息化项目建设,并发挥好项目在促进信息化资源整合、共享方面的作用。

3.3.1 建设统一标准的信息化基础设施

投资 1.8 亿元的广东省三防指挥系统一期工程依托省电子政务专网平台,建成了广东水利信息骨干网,实现了省水利厅与全省 21 个地级以上市水利(水务)局、厅直属 4 个流域局及其属下工程管理单位、省水文局及其 10 个水文分局的宽带网络联接。各流域管理局和各市也建立了相应的网络系统和专用计算机房,95 % 的市与县(区)实现了宽带网络互联,基本实现了网络和通信的互联互通。

建成了连接省三防办、各地市和各县(市、区)三防办和主要工程管理单位的视频会商系统,实现了省、市、县及主要工程管理单位 3 级联通的三防指挥调度异地会商,极大提高了三防指挥决策水平,在近年历次抗击台风洪涝袭击中发挥了巨大作用。

开展省重点水利工程视频监控系统建设,建成基本容量不少于 2000 路、可无限扩容的全省水利工程视频监控中心平台,整合接入现有 230 多个水利工程视频监控点,供全省水利系统各单位统一使用并按规定的技术标准级联扩充,实现全省重点防洪工程的实时远程监控。

开展山洪灾害防治试点建设,建设试点地区水雨情监测系统、信息汇集与预警平台及预警系统。开展广东省重点中小型水库防汛通信预警系统建设,通过 68 座重点中型水库,220 座一般中型水库,1105 座小一型水库,1958 座小二型水库、347 段防洪重要堤防的防汛通信网络的建设,将重点中小型水库防汛通信网络和全省水利信息网络结合起来。

基于统一的建设规划和技术标准,通过这些项目的建设和完善,在更大范围实现水利通信和信息网络全省联网和资源共享。

3.3.2 加快广东省水利数据中心建设

广东省水利数据中心的建设是在国家水利数据中心标准框架下,建立广东省水利数据中心技术规范,在现有的广东省水利厅信息网(包括省三防指挥系统骨干网络)基础上,扩展覆盖范围,建立多层次信息维护机制和数据共享机制,建设数据共享与访问控制服务、水利空间分析服务、遥感处理服务及专业应用服务,按照“一数一源”原则,根据技术标准和规范归集整合广东省水利数据信息,利用元数据系统、水利信息资源目录系统及数据仓库系统,对数据进行集中统一、安全可靠的管理,并基于元数据系统及水利信息资源目录系统建设数据检索与发布系统。

广东省水利数据中心主要建设任务是以现有机房、网络资源和信息资源为基础,通过整合、补充和完善,建立统一的水利信息资源目录体系和交换体系,建设支持全省水利系统和各级政府部门信息共享和业务协同的公共核心支撑平台,提供“一站式”水利信息服务,实现全省水利信息资源高度共享。建设范围包括技术规范体系、网络与管理平台、25 个分类数据库、应用服务平台、数据检索与发布系统、运行环境、信息维护、信息共享等 8 大项。

该项目 2009 年 4 月获得立项批复,目前项目初步设计工作正在进行,计划 2012 年基本建设完成。

同时开展水利数据分中心建设。按分级分部门负责原则,在东江、西江、北江、韩江 4 个流域管理局和省水文局建设 5 个数据分中心。数据分中心的建设主要有以下作用:(1)为流域的防汛、水资源管理等业务应用提供数据支持;(2)通过流域局联系和协调所辖区域数据收集及更新;(3)作为省中心的异地备份,减轻省水利数据中心网络访问压力,省水文局水文数据量大且重要,管理全省的水文资料,建设水文数据分中心集中管理。

3.3.3 统一开发同类业务应用系统

通过统一组织开发全局性的同类业务应用系统,并推广到全省各级水利部门使用,带动各项业务的信息化建设,通过“统一开发,统一使用”,不仅整合共享了数据和软件资源,也避免同类业务应用的重复立项、重复建设。

(1)广东省水利系统电子公文交换平台

该平台由省水利厅组织统一开发建设,构造了跨地区、单位、部门、级别的多层逻辑结构的统一的网络“虚拟交换大厅”,供全省水利系统(省、市、县、甚至镇,直属、间属)各单位,以及与广东省水利业务关系较密切的有关单位统一使用,任意两两之间传送、交换电子公文和业务资料。任一份文件或资料可以在几秒钟内完成对多个单位的同时上传下达。该平台不但提供友好方便统一风格的 Web 操作界面,还提供统一标准的软件接口及其规范,能与各单位同构、异构业务信息系统无缝对接,实现物理上分布的,逻辑上的多单位、多业务、多时空一体化的协同处理。

(2)广东省水利厅综合办公业务系统

广东省水利厅综合办公业务系统 2009 年初完成了第三次升级改造,实现厅机关收发文、事务处理、信息发布查询、行政许可审批,以及电子监察、全省水利系统电子公文交换等一站式管理,目前系统注册用户逾 400 人,从厅长到一般工作人员全员网上办公,行政效率大大提高。根据“四统一”的要求,在该系统成功升级应用的基础上,花较少的资金统一开发分别适合于厅直属单位、市、县水利部门使用的 3 个版本的综合办公业务系统,基层单位只需花少量硬件配套费用即可安装使用。通过“少量投入、大范围应用”的方法,实现软件的整合共享,推进全省水利系统的综合协同办公,并已基本完成 6 个单位的试点推广,取得良好效果,电子政务“统一开发,统一使用”取得新进展。

(3)广东省水库移民动态监控地理信息应用系统

系统实行“统一软件开发,分散硬件建设”的建设思路,由省厅组织软件的开发,功能覆盖各级水库移民管理工作,省、市、县移民管理工作机构只需配置相关计算机等简单硬件设备。系统采用 B/S体系结构,主要包括公众发布、业务管理和动态监管 3 大功能,面向各级水库移民管理部门和每一位水库移民提供信息服务,实现对水库移民信息的可视化、数据采集的自动化、基础信息和后期扶持的动态信息的全过程管理,为移民信息从采集到存储、汇总、分析、上报提供科学的手段。系统的开发应用重构了移民管理工作的流程,实现了移民管理理念和模式的突破,使用以来产生了巨大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4)广东省小型水库动态监管地理信息系统

该系统主要包括水库的基本信息管理、水库项目规划和计划管理、议案实施、验收业务管理,以及相关信息的对外发布与汇总分析等,对外可供公众进行信息查询,对内可供水库管理人员进行业务管理。系统收录了全省 6990 宗小型水库和4343 宗重要山塘的基础数据信息库,并实施动态监管。系统的建设为开展全省病险小型水库除险加固提供了重要依据,为小型水库的科学规范管理和数据共享奠定了基础。

此外,还开发应用了广东省小水电安全管理网络信息系统、广东省水政监察管理系统、广东河道采砂管理 GIS 信息系统、广东省农村饮水 GIS 信息管理系统等业务应用系统,这些系统均不同程度地实现了各项业务基本信息的采集和动态管理,在系统的二次优化升级中,能充分利用原有的数据资源并注重新数据的补充完善,功能开发注意照顾不同层次的业务需求,覆盖省、市、县 3 级水利管理部门。

3.3.4 加强网站建设

“广东水利”门户网站经过多次改版升级,逐步建立起统一的信息发布与服务平台。具体升级改造如下:(1)增强政务公开功能,按国家规范建成政府信息公开目录,包括主动公开及依申请公开 2 部分;(2)完善网上办事申报流程,增加了网上预申请及场景式服务,实现所有办理事项进度网上实时查询;(3)完善公众互动功能,增加领导信箱、咨询建议、网上信访等互动栏目,加强互动时的办理监督,提供进度查询,并提供网上办事在线式咨询服务;(4)注重网站与内部业务系统的对接,整合信息资源,通过接口程序将内部行政许可审批系统的行政许可事项办理情况实时在网站公布给公众,将用户网上办事申请表格及通过电子认证签名后的附件递送至内部审批系统,抓取水利厅内部三防指挥系统中的全省实时雨情、水情、卫星云图、台风路径等信息,通过汛情发布模块在网站显示,提供水利实时信息查询统计。

同时,加强对全系统网站建设管理的指导。先后制定了《关于加强水利网站建设和管理工作的通知》、《广东省水利厅门户网站管理办法》、《广东省水利厅门户网站信息采编发布规则(试行)》等相关制度,规范各级水利部门网站建设,全省 21 个地市水利(水务)局、10 个厅直属单位都已全部建立门户网站。

3.3.5 构建水利信息资源共享平台

水利信息资源共享平台是水利信息化“四统一”工程的关键内容,目的是实现对现有业务系统和数据的整合,对未建系统的接口定义,以及实现用户认证、权限管理、日常办公、公文流转、数据交换、信息综合查询等一系列功能,解决目前存在的业务系统目标单一、资源割据、共享程度低等问题。资源共享平台实际上是“四统一”工程中的一个中间层,在 SOA 的模式下也可以看作是应用支撑平台,它向下连接水利数据中心的综合数据库,向上承载各业务应用系统的运行和集成,其主要任务就是提供各种标准和通用服务,用以集成各类应用系统,整合已开发完成的各类水利业务应用系统,在此基础上扩展新的业务应用功能,实现水利厅各业务处室和厅属单位之间横向的业务整合,以及省、市、县的纵向整合,实现用户权限统一管理、办公流程、移动办公,以及业务资源综合、全文检索、公众信息提取发布等功能。

4 结语

广东水利信息化“四统一”与水利部《加快推进水利信息化资源整合与共享指导意见》的精神实质是一致的。虽然广东水利信息化在推进资源整合共享方面取得了一定的进展和成绩,但仍需继续作大量努力,加大整合共享的力度,扩大整合共享的成果。

下一步应重点做好以下 3 项工作:(1)科学规划。做好“十二五”期间全省水利信息化资源整合共享的科学规划,明确在基础设施、信息资源、业务系统等方面整合与共享的目标和任务。(2)加强管理。各级水利部门要认真贯彻落实水利部《加快推进水利信息化资源整合与共享指导意见》,严格执行水利部颁布的技术标准和省颁发的技术规范,从项目规划、设计、审查(审批)、建设实施和验收等全过程对各类信息化项目加强标准贯彻执行的监督和管理。(3)抓重点项目带动。① 尽快完成省水利数据中心建设,构建统一的信息存储与管理平台,进一步明确业务部门与信息化部门的具体职责,强化各类信息资源的集中存储和统一管理,探索由数据中心提供专业级的技术服务的数据库托管方式[1];② 加快水利信息资源共享平台的立项建设,搭建各项水利业务应用系统整合和扩展功能、深化利用的平台,实现厅和直属单位之间横向的业务整合,以及省、市、县的纵向整合。

[1]水利部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加快推进水利信息化资源整合与共享指导意见解读[J]. 中国水利,2008,(19):10~12.

猜你喜欢

广东省统一水利
坚持严管和厚爱相统一的着力点
碑和帖的统一,心和形的统一,人和艺的统一
为夺取双胜利提供坚实水利保障(Ⅱ)
为夺取双胜利提供坚实水利保障(Ⅰ)
水利工会
统一数量再比较
广东省海域使用统计分析
水利
1万亿美元——广东省预计2013年GDP
坚持“四纳入” 实施“四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