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模化推进 市场化运作努力推动安丘市农田水利基本建设上水平
2010-08-15安丘市人民政府
安丘市人民政府
(2010年 11月 13日)
安丘市总面积1 760平方公里,耕地面积8.6万公顷,辖10个镇、2个街道,1 228个行政村,总人口95万。2009年以来,我市以小农水重点县项目建设为契机,坚持规模化推进、市场化运作、规范化管理,努力推动农田水利基本建设上水平,为加快现代农业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2010年,全市共开工建设农田水利工程136项,完成水利建设投资2.7亿元,除险加固水库41座,整治河道26公里,渠道防渗21公里,解决农村饮水安全人口5.5万人,扩大改善灌溉面积5 533公顷。
一、坚持规模化推进,加快农田水利工程建设
一是高起点规划建设。依托水量充沛的河流和水库,综合经济、生态、社会等功能,将农田水利建设与农业综合开发、国土整治等项目相结合,促进建设规模化、布局网络化、效益长期化。先后规划建设了五库串联、西水东调、节水灌溉等大型水利工程9处,初步构建起了以五库串联工程为主线,“南北贯通、东西相济,库河串联、水系联网,水资源充分利用”的大水利框架。小农水重点县项目实施以来,共建设大规模高效节水灌溉工程7处,受益农田面积0.98万公顷。官庄镇通过实施引河灌区管道灌溉工程,建设提水站7座,铺设管道226公里,新增灌溉面积0.24万公顷,实现了田成方、水成网、路相连。
二是多渠道筹措资金。整合扶贫、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整理等涉农资金,加大财政资金配套力度,引导鼓励企业积极参与项目建设,形成多元化的小型水利工程投入机制。小农水重点县项目实施以来,共筹措资金8 570万元,其中整合涉农资金3 360万元,县级配套600万元。石堆镇实施的333公顷喷灌工程,总投资480万元,其中政府投资260万元,基地所属的三家龙头企业投资220万元。
三是全方位提高工程质量。成立工程施工技术指导小组,严格规范建设程序,认真实行“四制”管理,严把材料设备采购关、施工队伍资质关、工程质量监督关以及工程竣工验收关等“四关”,有效保证了工程质量。同时,大力推广应用引河灌区管道网络化、恒压变频供水等先进技术,采用高压供水管道等新材料,有效提高了农作物灌溉科学管理水平。
二、坚持市场化运作,充分发挥工程效益
一是创新经营管理机制。借鉴村村通自来水公司化管理经验,加大工作创新力度,对小农水重点县建设项目探索实施了“协会+公司”的经营运作模式。各工程在建设初期都成立了农民供水协会,供水协会委托各镇已成立的供水公司具体负责小农水重点县项目的运行管理和日常维护,自主经营、自负盈亏,既维护了农户利益,又提高了设施利用效益。
二是健全水费征收办法。安排市水利局、财政局联合制定了水价改革方案,各供水协会按照方案要求,确定各项工程的供水终端水价,并报市水利局审批备案。实施过程中,严格实行“计划用水、计量用水”,推行水价、水量、水费征收公示制度,全部按方收费。
三是提高供水服务水平。由供水协会负责水资源的统一调度,每个取水点为一个灌溉管理单元,根据支管道的数量进行划片管理,每片设管水员一名。
三、坚持规范化管理,建立工程管护长效机制
一是明确工程产权及使用权。为加强水利工程管理,增加使用年限,采取了工程产权、管理权分离的办法,明确工程产权归所在镇供水协会,管理权由协会委托供水公司行使。工程竣工后,市政府组织召开由水利、财政等部门和有关供水协会、供水公司、受益区用水户代表参加的工程产权移交大会,落实管护主体,明确各方的权利和义务,增强了各方的责任意识和管护水利工程的自觉性。
二是健全工程管理制度。各供水公司实行经理负责制,全部制订了管理人员值班、机电设备维护、供水管网及给水栓维护等制度,管理人员实行竞争上岗、末位淘汰制度,使项目区管理走上了规范化、制度化轨道。
三是建立科学的运行机制。为提高管理水平,指导各镇成立了既负责农村自来水工程管理,又负责农业供水管理的供水公司,实现农村自来水、农业灌溉供水管理一体化。同时,水利技术人员的技术和管理优势也为泵站的运行保养、配电及供水设备的操作、管道的维修等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虽然我们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与先进地区相比仍有一定差距。下步,我们将认真贯彻落实这次会议精神,虚心学习借鉴先进地区的经验做法,开拓创新,扎实工作,努力推动水利事业持续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