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城市规划
2010-08-15曹珂
曹 珂
城市规划是一项政策性、科学性、区域性和综合性很强的工作。它要预见并合理地确定城市的发展方向、规模和布局,作好环境预测和评价,协调各方面在发展中的关系,统筹安排各项建设。
1 城乡规划的特点
1)城市规划是各项建设的龙头。要始终坚持规划先行的原则。因此,城市规划不只是编制物质环境规划,还包括城市的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设想、土地利用、空间布局及工程建设的综合性规划。城市规划的宗旨是在一定时期内制定城市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目标,确定城市性质、规模和发展方向,城市规划是建设城市和管理城市的基本依据,是保证城市土地合理利用和开发经营活动协调进行的前提和基础,是实现城市经济和社会发展目标的重要手段。2)深刻理解城市规划的本质特性。a.可持续性。核心内容是人地规模,要加大力度控制人口自然增长,节省资源,为市民创造良好舒适的居住、生活环境;b.权威性。我国《城市规划法》第四章第二十九条规定:城市规划区内的土地利用和各项建设,必须符合城市规划,服从规划管理;c.前瞻性。根据城市发展规律预先测定城市未来发展的性质、规模、布局以及城市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的各项指标;d.科学性。科学是讲求实际的,其本质是创新,是追求真理;e.严肃性。城市政府在执行规划时必须控制死,按规划进行建设,约定俗成,培养居民自觉执行规划的全局意识。还有就是整合性、民主性、艺术性、衔接性等特性。只有真正理解、领悟了城市规划的以上特性,才有可能建设、管理和经营好我们的城市。
2 规划编制和实施中存在的几个问题
1)城市定位问题。城市规划是城市建设的基础,是确保城市功能有效发挥的前提。而城市定位没有找准,会造成无序建设,要素配置不合理和财力的浪费。城市定位是城市在区域中的职能定位,找准了城市的定位就找到了城市的核心竞争力。一个准确、鲜明的城市定位,对于制定城市发展战略,实现城市的持续健康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总体特色应定位在“山水生态”上。要充分体现这一特色,必须在规划中对县城区域环境、整体布局、建筑风格、景观效果等进行细致深入地研究,充分利用大自然赋予的资源优势,做好山水文章,使城市与山水有机融合,实现人与环境的和谐发展。2)规划的统筹发展问题。统筹,就是要牢固确立全面发展、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的发展观。发展,就是要把城市做大做强,做优做美,不断提高城市的综合实力和竞争力。以往的规划只有城市总体规划、城镇体系规划,而且与其他规划联系不紧密,处于“各自为政”的状态。在规划工作中,首先要研究的是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整体战略规划,这是管宏观、管全局、管根本的。在这个战略规划的指导下,再进而研究城市群、城镇体系规划。接着,再编制城市总体规划、土地利用规划和产业发展规划。最后,制定交通、市政等专项规划。因此,要切实加强规划的系统性,促进城市规划建设的良性发展。3)城市规划编制与管理衔接问题。好多县城现有问题是规划对现状而言,针对性不强,缺乏城市规划的整合性,并影响到城市规划的实施,失去了城市综合的、多功能的环境。规划编制与管理形成了两张皮,造成技术力量分散,技术思想隔断,实施反馈和成果调整渠道不顺畅,降低了规划对城市过程的反映能力,规划管理越来越远离规划实施。此外,土地有偿使用把规划管理的重点引向城市的局部,管理方式趋向于以接受用地申请的被动型,越来越少地对城市建设策略和公共投资施加影响。4)工业园区的规划、建设管理还需进一步加强。工业园区肩负着实施产业集聚,实现资源优化组合的使命。可是随着这几年的工业快速发展,工业园区建设也暴露出一些问题和不足,存在着部分入园企业未按基建程序就仓促上马,造成规划滞后,水、电、路等基础设施不配套,建筑随意性大,厂房布局零乱松散,其结果必然是部分入园企业经济效益不高,甚至对环境造成污染,这也有违“特色制造加工业生态园区”的正确定位,也有悖于环境建设和可持续发展的协调统一。土地是不可再生资源,工业园区建设要充分考虑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园区内的环境、绿化也是应该高标准建设。工业园区是城镇的延续,是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园区建设要与城市建设相互衔接,只有高标准建设工业园区,引导园区可持续发展,使之成为适宜创业发展,适宜生活居住的生态型新城,鼓舞企业投资工业园区的信心,推动工业园区的开发和建设。
3 开展规划创新,提高规划管理水平
城市规划是关系到子孙后代的大事。建筑号称“百年大计”,规划形态延续的时间更长,是关系到千秋万代的大事,关系到子孙后代的幸福。规划师智慧的一笔,不仅可以节约投资千百万,还可以惠及子孙后代;如出现一次败笔,可能浪费千百万,还要殃及子孙,贻害无穷。1)在规划理念上要有新突破。科学的发展观要求我们树立前瞻性、全局性、协调性、先进性和科学性相统一的新的规划理念。要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始终坚持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始终维护好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更广泛地激发全县人民加快发展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实现人与社会共同发展。2)规划需要城市发展与自然保护相协调。我们必须充分认识面临的自然生态环境的压力,保护生态环境是每个城市规划管理者最崇高的责任,城市的经济发展和规划必须与生态环境的保护结合起来。在强调经济发展的同时,不应该忘记经济发展的目标就是要为人类提供良好的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是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两者达到和谐的必经之路。3)加强城市发展规划,拓展城市发展空间。科学编制城市规划,加强规划编制和项目审批的透明度,加快建立和推行“阳光规划”机制,切实提高规划的社会参与度,维护规划的严肃性、权威性和法律地位、法律效力,完善城市管理机制,理顺规划管理体制,推进改革,加大创新力度,切切实实加强规划的实施管理和对规划工作的监督检查力度,提高我们的规划管理水平,实现经济和社会的全面发展。
城市的发展是人类居住环境不断演变的过程,也是人类自觉和不自觉地对居住环境进行规划安排的过程。经多年的实践,对城市与城市规划工作的认识不断深化,基于城市是综合的动态的体系,城市规划研究不仅着眼于平面上土地的利用划分,也不仅局限于三维空间的布局,而是引入了时间、经济、社会多种要求的“融贯的综合研究”。在城市规划工作中,将考虑最大范围内可以预见和难以预见的情况,提供尽可能多的自由选择,并给未来的发展留有充分的余地和多种可能性。总之,小城市规划要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尽量把步子迈大点,眼光放远点,建立一个大城市框架,为以后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